陶器知识讲解ppt课件_第1页
陶器知识讲解ppt课件_第2页
陶器知识讲解ppt课件_第3页
陶器知识讲解ppt课件_第4页
陶器知识讲解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介绍,本课程是一门介绍中国古代器物学基本知识的专业选修课。它以中国古代器物发展史为主线,突出中国古代器物的艺术内涵与文化功能,融知识性与艺术性为一体,通过重点介绍、分析典型器物,展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中国古器物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工艺成就、艺术特点和审美取向。,.,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重点:掌握古代各时期器物的种类和特点。教学难点:形成古代各时期器物特点的原因。考核方式:平时成绩40%+课程论文60%,.,壹、中国古代陶器,一、概述1、陶器的发明河北阳原泥河湾一万多年前旧石器时代遗址陶器的出现,便开始了陶器真正的历史。2、陶器出现的时间,.,新石器时代的标志:磨制使用石器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农作物为粟和黍)学会制陶器,.,恩格斯:”人类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是从学会制陶术开始,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也许是一切地方,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在这样做时,不久人们发现,不用内部的容器也可用于这个目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陶器是人类最早的手工业。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从蒙昧进入野蛮时代。,.,陶字的来历,.,二、陶器制作的方法1、泥条盘筑法2、轮制成型法3、彩陶的制作,.,1.可塑原料-粘土(Al2O3、SiO2、H2O、Fe2O3、TiO2),具有可塑性,干燥强度干燥收缩,.,1.泥条盘制的方法,泥条盘筑成形法是制陶技法中最古老的一种方法。早在仰韶文化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大量采用盘筑泥条作为陶器的成形法了。,.,2.手工拉坯,.,3.印模粘接成型,.,.,这是在未干的器皿胎体上,压印出纹样的一种装饰方法。,印纹,.,三、陶器的种类1、红陶2、彩陶3、黑陶4、灰陶5、白陶6、硬陶7、釉陶,.,红陶,.,灰陶,.,白陶鬹,.,鸟形陶壶,人面鱼纹盆,漩涡纹尖底瓶,舞蹈纹彩陶盆,双耳瓮,彩陶,.,.,.,中国的彩陶艺术不是单纯地模拟自然形象,而是充分发挥创造者的想象力,以意写形,使图案灵活多变。,.,四、陶器的造型可分为以下几大类:1.汲水器,尖底瓶;2.炊器,有罐、鼎、鬲等;3.饮器,杯、角、觚等;4.食器,有碗、钵盘等;5.盛贮器,有壶、罐、瓮、瓶、尊、盆、缸等。,.,.,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是仰韶文化的杰出成就,烧前彩画,不易脱落,以黑彩为主、兼用红色。主要器型有碗、钵、杯、罐、瓮、瓶、尖底瓶等。陶器常饰以线纹、绳纹、弦纹和附加堆文等。,.,.,出现陶轮,.,龙山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2310前1810年。继承仰韶文化因素发展起来。早期主要分布在关中、晋南、豫西一带。晚期主要分布于河南、和河北的南部。陶质以灰陶为主,也有少量红陶,黑陶数量增加,出现少量蛋壳陶。烧成温度1000左右。陶器常见手制轮修,晚期见到轮制陶器以及模制陶器。器型有杯、盘、碗、盆、罐、鼎、鬲、鬶、等。彩陶很少,常见纹饰有篮纹、绳纹、方格纹、附加堆纹等。,.,公元前2310-1810年,最早在山东济南龙山镇城子崖遗址发现早期主要分布在关中、晋南、豫西一带。晚期主要分布于河南和河北的南部。,黑陶单把杯,新石器时代,.,黑陶带盖双鼻壶,黑陶竹节形把豆,.,红陶绳纹碗大地湾一期,陶宝足鬲大汶口文化,彩陶碗大溪文化,灰陶高领三足罐形鼎龙山文化,彩陶双耳壶马家窑文化,陶斚,.,白陶鬹形盉,蛋壳陶高柄杯,.,.,新石器时代彩陶纹饰,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陶质彩绘。器高14.1cm、口径29cm。1973年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属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型,是当时彩陶中罕见的描绘人物形态的作品。,.,人面鱼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这件彩陶盆是儿童瓮棺的棺盖。仰韶文化流行一种瓮棺葬的习俗,把夭折的儿童置于陶瓮中,以瓮为棺,以盆为盖,埋在房屋附近。这件陶盆上画有人面,人面两侧各有一条小鱼附于人的耳部。有的学者根据山海经中某些地方曾有巫师“珥两蛇”的说法以为人面鱼纹表现的是巫师珥两鱼,寓意为巫师请鱼附体,进入冥界为夭折的儿童招魂。,.,彩陶缸绘鹳鱼石斧纹新石器时代、陶质彩绘、器高47cm、口径32.7cm。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陶缸绘有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件石斧的画面,作者用白色在夹砂红陶的缸外壁绘出鹳、鱼、石斧,以粗重结实的黑线勾出鹳的眼睛、鱼身和石斧的结构,画面效果粗犷有力,绘画具有中华民族远古时代的造型特征,是一件罕见的绘画珍品。,.,细泥红陶。敛口唇内卷,斜直腹,平底。器表有白色陶衣,上腹部饰由弧线三角纹、斜线、弧线组成的黑彩图案。这种器形与花纹常见于仰韶文化庙底沟期(约距今60005500年),是仰韶文化中期常的陶器之一。,.,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网纹彩陶船形壶高15.6cm长24.8cm,.,彩陶钵绘鸟纹新石器时代陶质彩绘画器高12cm口径32cm。出土于陕西华县柳子镇泉护村,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陶钵图案于夸张变形中,极富装饰趣味,用笔简括生动。,.,出土于陕西华县梓里遗址仰韶文化墓葬。细泥红陶。敛口,鼓腹,小平底;腹部饰戳刺三角纹,器表经打磨。在梓里遗址仰韶文化墓葬的随葬品组合中,有小口尖底瓶、直口圜底钵、盆等,属仰韶文化早期的墓地。,直口圜底钵,.,红陶小口尖底瓶,半坡类型高:54.0cm口径6.5cm一九七二年陕西省临潼姜寨出土。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文化特有的汲水器皿,不仅设计美观,且实用性极度强。它运用重心转移的原理,汲水时重心在瓶上部,水汲满后,由于重心下移而使瓶子直立,便于提起。此瓶小口尖底,呈深腹状,腹径处又有两耳用以系绳,十分方便。,.,旋涡纹瓶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陶质彩绘。彩陶纹饰除了一些象形纹样之外,大多数是几何纹饰,最常见的有十余种纹样,马家窑文化中曲线构成的旋涡纹饰是结构最复杂、完美而又有典型意义的几何纹饰之一。作为器物纹样的几何装饰手法,这件作品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中高超的构图技巧,.,彩陶蛙纹瓶,新石器时代细泥红陶高35厘米,口径10.2厘米此瓶属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在陶衣上以红褐彩绘有一周二方连续的蛙纹图案,图案明快自然,粗犷有力。马厂类型是继半山类型而后发展起来的。早期质量较精,晚期质量下降。此时的彩陶已呈现由盛而衰的趋势。,.,黑陶,以大汶口、龙山文化为代表,继承仰韶文化因素发展起来。尤以“蛋壳黑陶”为最精美。“黑如漆、薄如纸”。,胎:沉积黄土含细砂粘土成型:轮制模制装饰:粘土和黑碳灰混合涂于胎上烧成:1000左右烟熏制,.,黑陶镂空高柄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高21.8cm口径7.3cm足径6.1cm,.,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蛋壳黑陶高柄杯高19.5cm口径9cm足径4.7cm,.,红陶三足壶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高14.5cm口径5.8cm,.,红陶兽形壶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高21.6cm长22cm宽14cm,.,彩陶钵形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高29.1cm口径29.8cm,.,白衣彩陶钵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高21cm口径21cm,.,鱼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高17cm口径31.5cm,.,河姆渡文化,公元前4360年前3360年。距今约千年左右,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较早的遗址之一,因1973年首次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而得名。以夹炭黑陶为主,加砂泥质灰陶均为手制显示出当时制陶的原始性。,.,猪纹黑陶长圆形钵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高11.7cm口径21.7-17.5cm底径17-13.5cm,.,旋纹彩陶尖底瓶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高26cm口径7cm,.,彩陶长颈壶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高24.9cm口径10.3cm底径12.5cm,.,堆塑人形彩陶壶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高33.4cm口径9.2cm,.,八角星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高18.5cm口径33.8cm,.,白陶鬶形盉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高31cm口径7.7cm,.,彩陶双联罐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高7.4cm横长25cm口径分别为9.6cm和10.2cm底径4.5cm,.,陶俑壶新石器时代半坡文化高23cm,.,商朝(1765-1121BC):发现了制造陶瓷的最佳原料-白色粘土白陶出现烧制温度1200左右,质地坚硬釉的发现-原始瓷器萌芽,中华陶瓷之流变,.,与原始瓷相接近,胎质洁白细腻,质地坚硬,花纹精美。紋飾:方格紋、云雷紋、夔(kui)紋,白陶,白陶刻花尊,.,郑州商代遗址出土河南省博物院藏,釉陶出现,.,秦代形神兼备的秦兵马俑世界上八大奇迹之一,将军俑,陶马,.,这些按当时军阵编组的陶俑、陶马为秦代军事编制、作战方式、骑步卒装备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秦俑的写实手法也给中国雕塑史带来发现的惊喜和全新的研究课题。,.,水经注载:“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丽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斩山凿石,下涸三泉。以铜为椁,旁行周回三余里。上画天文星宿之象,下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岛具地理之势,宫观、百官、竒器、珍寳充满其中。令匠作机弩有所穿,近辄射之,以人鱼膏为烛,取其不灭者久之。后宫无子者皆使殉葬甚众。坟髙五丈,周回五里余,作者七十万人,积年方成”。,.,秦瓦当砖,秦大瓦当,秦.左司高瓦砖,秦.卷云纹瓦当,.,原始陶器的成就,(1)初時用河边沉积土,后渐知用淘洗过的泥,及一些高岭土。(2)初以手制、泥条(沿续至汉),后渐知用轮,以慢轮修之。(3)一般分为炊器(粗陶,有三足)及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