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的临床应用--康复科_第1页
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的临床应用--康复科_第2页
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的临床应用--康复科_第3页
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的临床应用--康复科_第4页
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的临床应用--康复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医院新医疗技术和项目申报表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的新技术和新项目名称临床应用向康复医学系申请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儿科项目负责人:倪超民、范文祥申请日期是2011年6月描述:1、根据关于修订三新项目管理规定的通知(医医20084号)的要求,各科室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新疗法前应填写此表。2.新项目实施前,申请人所在部门应组织相关专家对项目进行论证,讨论申请项目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可行性、适应症的选择、操作程序和应急预防措施,评估实施者的专业水平和承担项目的能力。3、同意开展项目的科室主任在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并评价科室医疗水平后。根据项目申请情况,医务部将不时组织专家对新技术和项目进行独立的书面评审和集中论证。4.经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批准的项目将在本年度被列为新项目,并将有资格参加新技术和项目的奖励。安徽省医院一、国内外应用项目现状神经系统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决定了神经康复对象的“多重标志”,包括运动、感觉、平衡、痉挛、言语和吞咽、认知等。如何有效实现神经功能重建?可以满足丰富的多功能系统。甲等医院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WOND2000F系列产品)充分发挥了丰富的理疗和运动疗法、主动与被动结合及辅助技术、多通道多模式结合技术,为神经功能重建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避免了其他生物反馈和电刺激产品的应用局限,成为广大用户的首选产品。该系统是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大学神经电生理技术公司生产的全新双通道功能康复训练设备。它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多媒体运动跟踪训练技术和功能性电刺激相结合,通过演示效果,使患者能够跟踪和进行肢体训练,即肢体骨骼肌的收缩,用患者自身的肌电信号反馈回仪器,控制电刺激的输出,具有生物反馈、认知再学习和促进本体感觉恢复的功能。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WOND2000F系列产品)已在临床应用十余年。目前,它已广泛应用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各级康复部门、残疾人康复中心、门诊康复中心、儿童康复中心、疗养院和综合医院的疗养院。目前,中国使用的城市有:北京(301医院、宣武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广州(中山二院、中山三院、省中医院)、武汉(同济医院、谢赫医院、中南医院)、南京(南一大学附属省人民医院)、Xi安(西郊大学第一医院、省人民医院)、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省中医院)、成都(华西医院)。 重庆(西南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东(齐鲁医院)等医院的用户估计超过1000人,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附属医院和省级医院(包括省会城市中心医院)。二。项目的说明,以及实施项目的目的和意义(如果要替代已经开发的技术,应说明新技术的优势)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WOND2000F系列)产品的主要特点和优势:视频“同步跟随”训练多媒体技术使患者的运动训练更加有效,可以直接指导患者什么是正确的运动方式和如何运动。(2)万德2000F2具有真正的双通道软件,包括左右分频显示:设置两套独立的工作时钟,不像两套独立设备那样相互影响;可自由设定独立的工作模式,支持不同的通道组合治疗模式。两套独立输出的声音提示系统(明显不同于传统的两点刺激或反馈产品)。(3)独特的去神经电刺激和工作软件可以满足去神经状态下的功能性电刺激,包括吞咽困难、构音障碍、截瘫、周围神经损伤等。大大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4)根据用户需求,可扩展“可见光治疗模式”,以满足平衡、认知、促进清醒等临床康复的需要。根据专业诊所所需的硬件,所有基于“小盒子”的竞争产品都是无与伦比的,输出功率更大,参数设置更专业,采样速度更快,刺激输出更丰富。本发明适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全程康复治疗(包括急性期、偏瘫期和后遗症期),小儿脑瘫、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痉挛状态、废用性肌萎缩、关节运动受限、神经功能障碍、吞咽及构音障碍、尿失禁等的康复治疗。本项目的目的和意义如下:康复医学科患者的使用:肢体功能康复训练:主要针对偏瘫患者,提高其功能失调肌肉的肌力水平,纠正运动模式,解除痉挛,改善和提高基本行走能力,基本恢复手功能,最终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特殊临床症状的辅助物理治疗:神经性吞咽困难、尿失禁、神经性失语等。促进功能恢复;脑循环疗法改善脑循环。(2)神经科和神经外科患者的使用:重症患者的早期觉醒:利用各种身体因素对基本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进行觉醒治疗;预防性康复:促进神经、预防肌肉痉挛、改善废用性功能和后遗症,如肌肉萎缩和关节受限等。在弛缓性麻痹期间;特殊临床症状的辅助物理治疗:神经性吞咽困难、尿失禁、神经性失语、面瘫等。促进功能恢复;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恢复基本功能,提高自理能力。(3)骨手术患者的使用:预防性康复:促进残疾肢体的神经(促进周围神经再生),预防肌肉痉挛,改善废用性功能和后遗症,如肌肉萎缩、关节受限等。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残疾肢体的基本功能训练和自理能力的提高;特殊临床症状的辅助物理治疗:神经性疼痛治疗(包括术后和关节痛等)来减轻疼痛。脑性瘫痪患儿使用中心:顶核仿生电刺激(脑循环疗法):可促进脑循环,改善脑功能;神经肌肉促进疗法: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矫正运动方式:包括斜颈、内翻足等。痉挛肌肉对抗训练(肌肉刺激对抗):解除痉挛;肢体运动再学习训练:可以提高肌肉力量,纠正运动姿势,提高协调和控制能力等。对于因各种原因导致肢体瘫痪的患者,尤其是伴有肢体感觉障碍的患者,除了各种促进技术、功能性电刺激疗法与视觉补偿、言语刺激等生物反馈疗法相结合外,康复治疗非常重要。国内外对瘫痪肢体的传统功能性电刺激疗法大多是简单的电刺激疗法,没有视觉补偿、言语刺激等。多功能神经康复诊断技术路线:1.筛选:制定本项目患者的选择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对本组患者的所有主要系统进行全面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在康复训练前使用功能障碍相关评估量表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排除项目的禁忌症,如恶性肿瘤、肺结核活动期、局部皮肤溃疡、感染等。了解病人的功能障碍。3、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合患者的有效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开始治疗。4、分别在不同的治疗阶段,使用治疗前使用的量表评估患者的功能后,评价治疗效果,找出不同恢复期患者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并详细记录。5、整理数据,分析社会效益(主要是对患者功能的改善和满意度)和经济效益。技术困难:一些听力受损和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视觉和语言反馈。少数患有严重原发病和严重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康复过程相对缓慢,患者或其家属因经济原因退出治疗。如果没有具体的财政支持,对患者功能恢复的评估仅限于使用粗略的主观评估量表,无法对每个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更准确的评估,如表面肌电图、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等。实施计划:1.制定本项目的纳入标准:选择标准:生命体征稳定,神经源性疾病导致肢体功能障碍,符合诊疗系统指征的患者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进行性高血压、呼吸衰竭、既往精神病史、恶性肿瘤、结核病活动期、高热、不稳定生命体征、局部皮肤溃疡、感染等。不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签署知情同意书;3.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现在的病史、过去的病史和家族病史)和最近的药物治疗。4.体检:包括身高、体重、体温、血压、神经系统等。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和评估疾病复发的风险。5.功能评估: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改良阿什沃斯肌张力分级,林德马克平衡功能测试,采用改进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巴特指数评定量表及其他量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的整体功能评定,发现患者的功能障碍,制定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师的正确操作和指导下接受系统培训。总治疗时间约为8周。治疗师记录了每次治疗的疗程、疗效和不良反应。6.在开始治疗后1周、2周、4周、6周和8周的不同阶段,分别用治疗前量表对每位患者进行评估,以评价治疗效果,找出患者不同恢复期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详细记录。7、整理数据,分析数据: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患者满意度调查;功能改善(根据治疗前后评估量表结果,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测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项目经济效益分析:可进行成本效益和结果分析。四、开展项目基础工作(人员培训、设备、住房等)和初步测试(包括对医院支持的需求)工作基础: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制造商广州3A医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的设备工程师对我科负责治疗的医务人员进行了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我们部门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学习设备操作。培训结束后,设备操作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才能进行。提供不少于6平方我科从2010年6月起在南区设立的病房购买了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WOND2000F系列),并投入使用,每天满负荷工作,每天约20-25次。患者满意度高,功能改善明显。该项目涉及神经病学、神经外科、骨科、儿科学、放射学和其他领域的多学科合作,需要医院的一定协调和支持。五、标准操作程序(a)踝关节背屈训练1、插上电,开机;2.选择PBF模式;3.让患者保持坐姿或仰卧位,用95%脱脂酒精对胫骨前肌表层皮肤进行脱脂。4.将白色电极贴在胫骨结节下方四个手指的宽度上,将一个横向手指贴在患侧胫骨嵴外,将棕色电极贴在白色电极上,将红色电极贴在患侧足背稍上方的内侧,将绿色电极贴在白色电极上,将黑色电极贴在患侧小腿的任何部位;5.电极固定后,可以在仰卧治疗时用软垫垫起患侧膝关节。6.调节刺激强度和脉冲宽度:常用刺激强度小于40mA,一般为20mA 32mA;肌肉宽度为200赫兹 1000赫兹。7.在开始治疗之前,选择适当的刺激强度(患者耐受性),用鼠标点击“单一”测试以完成训练并指定行动目标。如果发生踝关节背屈,再次点击开始治疗。8.指导患者观察机器的计算机屏幕提示,并倾听机器的声音提示以完成命令动作。9.治疗时间约为20分钟,刺激停止,治疗结束,移除电极,并关闭机器。(二)腕背伸展训练1、插上电,开机;2.选择PBF模式;3.让患者保持坐姿或卧位,用95%脱脂酒精对趾深伸肌表面的皮肤进行脱脂。4.在患者前臂上部1/3的连接处,治疗师将拇指和中指分别握在桡侧和尺骨上,食指放在拇指和中指之间的中点,白色电极连接到指尖,棕色电极连接到白色电极,红色电极连接到手腕附近的受影响手的背部,绿色电极连接到红色电极,黑色电极连接到受影响前臂的任何部分。5.电极固定后,让患者受影响的手臂平放在桌子上,手掌朝下,或者用软垫轻轻抬起手腕。6.调节刺激强度和脉冲宽度:常用刺激强度小于40mA,一般为20mA 32mA;肌肉宽度为200赫兹 1000赫兹。7.开始治疗前,选择适当的刺激强度(患者耐受性),用鼠标点击“单一”测试,完成训练并指定行动目标。如果出现手腕延长,再次点击开始治疗。8.指导患者观察机器的计算机屏幕提示,并倾听机器的声音提示以完成命令动作。9.治疗时间约为20分钟,刺激停止,治疗结束,移除电极,并关闭机器。六、预测新技术、新项目、新业务发展时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详细说明具体的应急预防和处理措施:可能的不良事件:1.中风等原发疾病的复发;2.脑外伤后大脑中风患者诱发癫痫发作:3.太多太强的刺激会导致痉挛加重;4.患者感觉不适,电流强度过高,导致局部皮肤烧伤;5.电极接触不紧密,设备漏电,造成触电和患者局部疼痛;6.在治疗过程中,设备倒塌,病人受伤。应急措施:1.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控制基础疾病,注意监测治疗过程中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