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住宅研究中心考察分享-文档资料_第1页
万科住宅研究中心考察分享-文档资料_第2页
万科住宅研究中心考察分享-文档资料_第3页
万科住宅研究中心考察分享-文档资料_第4页
万科住宅研究中心考察分享-文档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莞松山湖万科建筑研究中心考察报告,2,住宅性能测试塔,混凝土构件工厂车间,零碳中心,能源中心、住宅研究中心,员工食堂,员工宿舍,项目简介:位于万科松山湖的万科东莞建筑研究基地,致力于住宅产业化研究,探索新材料和新能源的研发,并尝试嫁接国外的绿色技术。该基地规划用地200亩,由实验楼区、生产研究区、展示接待中心、景观研究区、内装研究区、辅助功能区等构成。建成后将实现零碳、零能耗、零污水排放,3,建筑材料的研发,一直是建研中心的主攻方向之一。现场展示很多建研中心研发的混凝土砖。通过对混凝土的不同处理,做成不同色彩的砖块。如:一种专门设计的渗水砖,这种混凝土砖可以迅速吸收地面的积水。如果在城市公共人行道使用,下大雨时,不仅能为城市排水系统减轻压力,还能增加地面的渗水,保持地质的稳定状态,能避免地质灾害。优点:石材的开发很容易耗尽,而混凝土的原料则很丰富,混凝土可塑性高,可以被应用到各个方面。应用:混凝土制的园林艺术品,渗水砖、灯柱等。此外,建研中心的楼宇,也有很多是用混凝土制成的。,建筑材料研发:“我们拒绝石材,大量采用混凝土制品”,4,生产车间,混凝土渗水砖,构件模板,混凝土园林构件,5,混凝土工艺品,仿石材砖,混凝土瓦,6,建研中心在修建住宅性能测试塔,高度达到112.6米,可进行住宅结构测试、地震测试、电梯测试、小区的空气质量等进行科研实验。目前,已和上海同济大学及国外多个科研项目合作。,亚洲第一高住宅性能测试塔,7,预制构件安装展示,8,太阳能电池发电展示,9,保温隔热外墙展示,10,进入建研中心后,就可以看到左边有一座白色的房子,外形方正且时尚。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用废弃的集装箱建成的房子,作为建研中心的饭堂使用。此外,这种集装箱房屋,还通过各种技术尽可能实现节能,楼顶植有草皮,起到降温的效果,还使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热水器来节省资源。房屋旁边还种植了花草,用绿色植物来调节气候。优点:集装箱造房子,不仅环保,拆装也方便,可移动性强。应用:据建研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集装箱大面积建房的技术还不算特别成熟,而且造价较高,但在未来成熟之后,会大面积地推向市场。“比如每个楼盘的销售大厅、项目部,往往房子卖完就废弃掉了,很难再利用,如果用集装箱来制作,拆卸、移动就方便多了。,员工餐厅:集装箱做的房子,11,垂直水帘,麦秸秆分隔墙,内部细节,集装箱屋顶,新风系统,12,建研中心里有一个漂亮的小湖,湖面冒出几片荷叶,还有其他一些不知名的植物。据介绍,这里其实是一片正在研究中的生态湿地,可以起到雨水收集、污水处理和生态植物研究三个作用。生态湿地将通过植物的新陈代谢对污水进行处理,并把污水变为可利用的中水。优点:生态湿地利用植物等对污水处理,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最环保。应用:“生态湿地的项目将运用到东莞、青岛的小区里。”此外,对毛竹代替木材的应用,被大规模地推广并投入使用。,水循环利用:人工湿地系统,13,太阳能地灯,竹制材料桥面、栏杆,水藻,小石过滤墙,14,零碳中心,包含“风”、“热”、“光”、“水”四大主题展厅,里面包含了对各种建筑技术的探索。比如风展厅里,有仿真的白蚁穴,用来研究白蚁穴构造对自然通风的运用。此外模拟的西关大屋、土窑、吊脚楼以及模拟地震的体验屋、会自动调节开关的百叶窗,通过手机功能实现关灯、煮饭等。在光展厅,还可以看到银河般的屋顶,悬挂有线状的光纤,通过光纤技术采用的户外自然光线。优点:利用大自然的风、热、光、水,增强建筑的通风、采光、湿度等等,从而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应用:这些从白蚁穴、西关大屋、土窑、吊脚楼等收集回来的通风采光经验,已经被应用到万科的多个项目中。,万科零碳中心“奶酪”中心,15,设计师介绍,混凝土工艺品,水泥布介绍,水泥灯,标示系统介绍,混凝土创新应用设计,16,蚁穴园林应用的新风系统,17,风展厅,蚁穴原理,建筑应用设计,建筑应用设计,18,模拟日照系统,隔热研究,19,玻璃隔热材料展示,20,太阳能采光照明系统,太阳能采光照明系统应用效果,人工光环境展示,光纤照明系统,21,水处理系统,水处理系统,22,除上述展示内容之外,万科建筑研究中心内还展示了隔声、防火、户型研究、智能化研究等内容,23,万科对住宅产业化的研究一直走在国内房企的前列。王石提出万科未来十年的两个转型,一是从传统的营销向技术科研转型,二是从建房卖房向服务转型。这更是万科持续领跑房地产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显然,东莞建筑研究基地就是传统营销向技术科研转型的试验田。实际上,万科不仅有东莞建筑研究基地,在深圳等地还有多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