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海岛保护规划》全文要点_第1页
《全国海岛保护规划》全文要点_第2页
《全国海岛保护规划》全文要点_第3页
《全国海岛保护规划》全文要点_第4页
《全国海岛保护规划》全文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岛屿保护计划2012年4月先前的评论中国是一个有许多岛屿的海洋大国。海岛是发展海洋经济、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支撑,是保护海洋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平台,是维护国家权益、维护国防安全的战略阵地。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的生态系统,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资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家海洋功能区划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和国家海洋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制定本办法。全国海岛保护规划主要阐明规划期海岛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和主要任务。它是指导全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海岛资源的纲领性文件,是海岛保护和利用活动的基础。规划计划期为2011-2020年,预计为2030年。规划的范围是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岛屿。一、现状和形势(一)海岛保护利用现状中国有7300多个岛屿,面积超过500平方米(规划中列出的岛屿数是指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岛屿的统计数字,除非另有说明),陆地总面积近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度超过1.4万公里。根据海域分布统计,渤海海域的岛屿数量占总数的4%,黄海海域占5%,东海海域占66%,南海海域占25%。根据离岸距离统计,距离大陆海岸线10公里以内的岛屿数量占总数的70%,10-100公里占27%,100公里以外占3%。中国的岛屿广泛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水域,生物种类繁多。不同地区岛屿周围水域的岛屿体、海岸线、海滩、植被、淡水和各种生物群落及非生物环境共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相对独立的岛屿生态系统。一些岛屿也有特殊的栖息地,如红树林和珊瑚礁。该岛及其周边海域自然资源丰富,拥有港口、渔业、旅游、油气、生物、海水和海洋能等优势和潜在资源。中国的海岛保护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总共建立了57个自然保护区和岛屿特别保护区,包括805个岛屿,包括48个海洋自然保护区和524个岛屿。共有9个特别海洋保护区,包括281个岛屿。对于生态破坏严重的岛屿,已经开展了综合整治和生态恢复工作。浙江、福建、广东等省的“封山育林”、“封山护岛”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岛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是明显的。首先,人口少且集中。目前全国有2个岛屿城市、14个岛屿县(市、区)和191个岛屿村(镇)。2007年,全国约有547万海岛人口(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南岛),其中98.5%居住在上述城市、县和村庄的中心岛屿上。第二,经济总量小,结构单一。2007年,海岛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238亿元,占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4%。海洋渔业产量占该岛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很大一部分。第三,有各种类型的无人居住的岛屿。全国有1 900多个无人居住的岛屿被使用,包括1020个特殊用途岛屿、365个公共服务岛屿、73个旅游和娱乐岛屿、340个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岛屿、49个工业、储存和运输岛屿以及80多个其他可再生能源、城市和农村建设岛屿。(2)机遇与挑战岛屿是一个1.岛屿生态破坏严重。炸岛炸礁、填海造岛、采石挖沙、围垦土地等。大规模地改变了这些岛屿的地形和地貌,甚至造成了一些岛屿的损失。在岛上倾倒垃圾和危险废物、挖掘珊瑚礁、砍伐红树林、过度捕捞和过度开发岛上的稀有生物资源,导致该岛及其周围水域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生态环境恶化。2.岛屿发展的顺序是混乱的。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缺乏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导致开发利用活动无序、失控。一些单位和个人擅自占用、使用、买卖无人居住的岛屿,造成国有资源流失;在一些地方,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被禁止登陆该岛,这影响了该国正常的科学调查、研究、监测和执法及管理活动。3.岛屿保护不足。一些岛屿拥有很高的权益、国防、资源和生态价值。这些特殊目的的岛屿需要严格保护。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管理,一些岛屿遭到破坏,存在严重的国家安全风险。4.该岛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滞后。该岛经济基础薄弱,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政府保障公共服务的能力不足,防灾减灾能力不足,居民生活和生产条件困难,偏远岛屿的困难尤为突出。同时,海岛保护也面临着非常有利的发展形势。从国际背景来看,自1994年规划生效以来,世界沿海国家越来越重视海岛。通过立法、规划和管理,加强了海岛的保护和建设,形成了可供借鉴的丰富的海岛保护经验。从国内形势来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岛保护和开发,为建设海洋强国、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产业、保护海洋资源做出了一系列决策和部署,为海岛保护和管理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未来十年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矛盾凸显期。在岛屿保护方面,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必须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立足于确保科学发展,增强海岛保护的民族意识、战略意识和危机意识,协调海岛保护和开发利用,积极探索海岛开发新模式,改善海岛生存环境,促进海岛权益、安全、资源、生态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规划,协调海岛保护、开发和建设。为了保护和改善海岛及其周边水域的生态系统,促进海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海岛分类和区划管理,实施海岛保护重点工程,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国防安全和生态安全,实现海岛及其周边水域生态系统保护与海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2)基本原则坚持科学规划,保护优先。充分认识海岛保护的重要性,尊重海岛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对维持海岛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如岛体、海岸线、沙滩、植被、淡水及周边海域等进行科学规划和严格保护。在海岛开发利用过程中,强调坚持维护权益,维护安全。以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为核心,加强对特殊目的海岛的监管和保护;严格保护海岛的军事设施和科学观测、导航、测绘等公益性设施,确保海上航道和交通安全;加强边远岛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保护、管理和实际使用,体现主权和管辖权,确保国家安全。坚持科技支撑、创新发展。开展海岛保护技术研究,大力发展海岛保护关键技术,引导和支持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在海岛保护和建设中的应用,倡导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理念,探索海岛生态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创新示范和推广,促进海岛保护健康发展。坚持全方位推广,突出重点。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既要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国防和领海基点保护范围等不可开发岛屿的保护和管理,又要加强对现有无居民海岛的保护和管理,充分发挥我国海岛资源优势,全面推进海岛规划、保护、开发和建设, 大力实施海岛保护重点工程,促进海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规划目标1.规划期(2011-2020年)的目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在规划期内努力实现以下目标:(1)海岛生态保护显著加强。在现有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将新建10个自然保护区和30个海洋特别保护区,严格保护10%的岛屿。重要的生态栖息地将纳入保护范围,从根本上遏制植被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选择10-20个典型生态受损岛屿进行生态修复实验,逐步推广岛屿生态修复经验,规划期末基本修复重要生态受损岛屿;保护和管理渔业资源和濒危物种的能力得到加强。岛屿周围海域的重要渔业水域、海洋生物资源产卵场、索饵场和洄游通道得到有效保护。(2)海岛开发秩序逐步规范。建立海岛监测制度,实行定期或不定期海岛保护检查制度;清理非法海岛使用活动,加强登记发证管理,逐步规范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秩序;无居民海岛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固体废物100%按规定进行处理和排放;海岛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以海岛生态旅游、生态养殖、休闲渔业、港口仓储等特色产业为主的海岛经济协调发展。(3)岛屿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岛上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岛上居民生活稳定。海岛居民应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80%的海岛居民固体废物和污水得到有效处置;建设一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海水淡化、生态建设等实验基地。该岛预防和减轻灾害的能力显著提高。(4)加强对特殊目的岛屿的保护。加强海基岛保护,评估海基岛保护现状,修复部分严重受损的海基岛;对领海、自然保护区、国防和其他特殊目的岛屿进行基点标记;保护助航设备等公益设施的措施特殊目的岛屿是指具有特殊目的或重要保护价值的岛屿,主要包括领海基点所在的岛屿、国防目的的岛屿、海洋自然保护区内的岛屿和有人居住的特殊目的区域。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发利用海岛作特殊用途。严格保护领海岛屿的基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划定领海基点所在岛屿的保护范围,并报国务院海事主管部门备案。领海基点及其保护区的周界应明确标出。禁止在领海基点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和其他可能改变地形地貌的活动。为保护领海基点,确需进行工程建设的,经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科学论证批准后,依法办理审批手续。禁止擅自损坏或移动领海基点标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领海基点所在岛屿及其周围海域的生态系统进行监测。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本岛领海基点。发现领海基点及其保护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受到破坏的,应当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海事主管部门。推进海岛保护区建设。代表性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自然集中分布区、海洋生物多样性高度丰富区、重要自然遗迹分布区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岛屿及其周边水域,应当依法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对具有特殊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生物和非生物资源以及海洋开发利用的特殊需要的岛屿及其周围海域,应当依法建立海洋特别保护区。禁止开发利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岛屿,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进入。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海岛宣传教育基地,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海岛科学研究,选择和指定科学研究和调查的路线和渠道。积极保护用于国防的岛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登岛、占岛、毁岛进行国防建设;不得以国防名义从事非国防目的的活动,不得以任何方式将国防目的的岛屿移交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维护岛屿的自然地形和地貌,用于国防目的;严格执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相关规定,划定“两区两范围”,设立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加强对有人居住岛屿特殊目的区的保护。在有人居住的岛屿上设立的领海基点、国防设施和自然保护区,应当划定专用区域,并在周围设置明显标志,明确保护范围和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进入专用区。因不可抗拒的原因或者因紧急避难进入该区域的,应当经管理部门批准,并遵守该区域的规定。危险消失后,他们必须立即撤离专用区。禁止破坏海岛专用区和周围地形地貌。未经批准,禁止在专用区域内进行摄影、摄影、录音、测量、测量、描绘和描述活动。在安排岛屿建设时,应避免特殊使用区域加强生态保护。保护岛屿生态系统、生物物种、沙滩、植被、淡水、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等。并维持该岛及其周围水域的生态平衡;积极开展海岛生态资源调查,实施海岛生态修复工程,建立海岛生态保护评价体系,严格执行海岛保护规划,凡不符合海岛保护规划的项目不得批准建设;保护岛屿周围海域的渔业资源,实施夏季休渔、增殖放流、人工鱼礁等措施;适度控制岛上常住人口的规模;广泛宣传和普及海岛生态保护知识,鼓励和引导公众参与生态保护。海岛污染的防治。制定主要水污染物削减计划和固体废物(包括船舶废物)污染防治计划。我们将选择人口相对较多的岛屿建设分散的污水处理项目和固体废物处理项目。我们将开展海洋垃圾清理工作。所有污水将集中处理,以防止污染岛上的淡水和海水资源,并提高岛上居民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合理开发利用。在岛屿及其周围海域划定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开发建设活动应当经过科学评价后进行;海岛的开发建设应当控制在合理的规模内,不得超过海岛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符合海岛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用地、水土流失防治和总用水量控制指标的要求;现有建设项目应当推行清洁生产,污染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