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道路平面设计,道路勘测设计重庆交通大学,3.1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3.2圆曲线,3.3缓和曲线,3.4弯道的超高与加宽,3.5行车视距,3.6平面线形的组合与衔接,3.7路线的平面交叉,3.8路线平面图的绘制,道路勘测设计重庆交通大学,路线-指道路中线。线形-道路中线的空间形状。,3.1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1.路线(routeofroad),路线的平面(horizontal)-道路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路线纵断面(vertical)-沿着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公路横断面(cross-sectional)-中线各点的法向切面。,中线,3.1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1.路线(routeofroad),(1)平面线形(horizontalalignment)要素曲率为零的线形.直线;曲率为常数的线形.圆曲线;曲率为变数的线形.缓和曲线。(2)直线(tangent)(3)圆曲线(circularcurve)(4)缓和曲线(transitioncurve)可以作为缓和曲线的有:回旋曲线、三次抛物线、双纽曲线,常用的是回旋曲线。,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称为“平面线形三要素”,3.1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1.路线(routeofroad),(1)直线(tangent)的特点:1)路线短捷、行车方向明确、视距良好、行车快速、驾驶操作简单。2)线形简单,容易测设。3)直线路段能提供较好的超车条件(所以双车道的公路间隔适当处要设置一定长度的直线)。,3.1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2.平面线形组成,4)从行车的安全和线形美观来看:过长的直线,线形呆板,行车单调,易疲劳;也易发生超车和超速行驶,行车时司机难以估计车间距离;在直线上夜间对向行车易产生眩光。5)只能满足两个控制点的要求,难与地形及周围环境相协调。,3.1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2.平面线形组成,(2)直线的标准规定:1)直线最大长度德国20V;前苏联8km;美国3mile。总的原则:公路线形应与地形相适应,与景观相协调,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所限制,当采用长的直线线形时,为弥补景观单调的缺陷,应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3.1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2.平面线形组成,2)采用长的直线线形时,应注意的问题: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所限制。当采用长的直线线形时,为弥补景观单调之缺陷,应结合沿线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并注意下述问题:长直线上纵坡不宜过大,因长直线再加下陡坡行驶更易导致高速度长直线与大半径凹形竖曲线组合为宜,可以使生硬呆板的直线得到一些缓和,3.1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2.平面线形组成,3.1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2.平面线形组成,哪一个最优?,两侧地形过于空旷时,宜采取种植不同树种或设置一定建筑物、雕塑、广告牌等措施,以改善单调的景观。长直线或长下坡尽头的平曲线必须采取设置标志、增加路面抗滑能力等安全措施,3.1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2.平面线形组成,美国俄勒冈州典型沙漠公路,香榭丽舍与凯旋门,德国柏林,2)直线的最小长度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同向曲线(adjacentcurveinonedirec-tion)-指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间连以直线所形成的平面线形。A.当60km/h时,直线(以km/h计)为宜B.当40km/h时,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3.1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2.平面线形组成,2)直线的最小长度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反向曲线(reversecurve)-指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间连以直线所形成的平面线形。A.当60km/h时,直线(以km/h计)为宜B.当40km/h时,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C.特别困难四级15m,3.1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2.平面线形组成,断背曲线:互相通视的同向曲线间若插以短直线,容易产生把直线和两端的曲线看成为反向曲线的错觉,当直线过短时甚至把两个曲线看成是一个曲线,这种线形破坏了线形的连续性,且容易造成驾驶操作的失误,通常称为断背曲线。设计中应尽量避免。,3.1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2.平面线形组成,3.1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2.平面线形组成,断背曲线,,X,Y,直线的计算,,3.1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2.平面线形组成,3.2圆曲线1.概述,(1)圆曲线线形特征:1)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曲率半径R=常数,故测设比缓和曲线简便。2)汽车在圆曲线上的行驶要受到离心力;在平曲线上行驶时要多占路面宽。3)视距条件差,容易发生交通事故。4)较大半径的长缓圆曲线具有线形美观、顺适、行车舒适等特点。故常采用。,3.2圆曲线1.概述,哪一个最大?哪一个最小?,3.2圆曲线1.概述,(2)平曲线长度1)平曲线最小长度规定从驾驶员操纵方便、行车舒适性以及视觉要求来看,应对平曲线长度加以限制。公路按6s行程长度控制;条件许可的按9s控制:LS:LY:LS1:1:1,才能使其线形美观、顺畅。,3.2圆曲线2.设计标准,(2)平曲线长度2)小转角时的平曲线长度当公路转角小于或等于7时,曲线长度往往看上去较实际长度为短。因为在曲线两端附近的曲线部分被误认为是直线,只有在交点附近的部分才能看出是曲线,这就会给驾驶员造成急转弯的错觉。,3.2圆曲线2.设计标准,3.2圆曲线3.圆曲线半径的确定,(1)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极限最小半径的48倍或超高为24的圆曲线半径;(2)地形条件受限制时,应采用大于或接近于一般最小半径的圆曲线半径;(3)地形条件特别困难不得已时,方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4)应同前后线形要素相协调,使之构成连续、均衡的曲线线形,3.2圆曲线3.圆曲线半径的确定,(5)应同纵面线形相配合,应避免小半径曲线与陡坡相重叠;(6)每个弯道半径值的确定,应根据实地的地形、地物、地质、人工构造物及其它条件的要求,用外距、切线长、曲线长、曲线上任意点线位、合成纵坡等控制条件反算,并结合标准综合确定。,3.2圆曲线4.圆曲线的计算,(1)单圆曲线,其曲线几何要素为:,(2)曲线主点桩号计算如下:ZY(桩号)=JD(桩号)TQZ(桩号)=YZ(桩号)L/2YZ(桩号)=ZY(桩号)+LJD(桩号)=QZ(桩号)+J/2,3.3缓和曲线1.概述,(1)缓和曲线的线形特征缓和曲线-是指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者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圆曲线之间设置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3.3缓和曲线1.概述,其线形特征为:1)缓和曲线曲率渐变,设于直线与圆曲线间,其线形符合汽车转弯时的行车轨迹,从而使线形缓和,消除了曲率突变点。2)由于曲率渐变,使道路线形顺适美观,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心理作用感。3)在直线和圆曲线间加入缓和曲线后,使平面线形更为灵活,线形自由度提高,更能与地形、地物及环境相适应、协调、配合,使平面布线更加灵活、经济、合理。4)与圆曲线相比,缓和曲线计算及测设均较复杂。,(2)缓和曲线作用1)曲率连续变化,视觉效果好。(线形缓和),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行车缓和)3)超高横坡度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超高缓和),3.3缓和曲线1.概述,(3)缓和曲线的选择1)缓和曲线轨迹特点:由直线驶入圆曲线转弯时,其轨迹上的任一点的曲率半径与其行程l(自转弯开始点算起)成反比,此轨迹方程为回旋曲线方程。因此我国标准中,回旋曲线用于缓和曲线。3.3缓和曲线1。概述,回旋线、三次抛物线和双绞极小的情况下(5 6),几乎没有差别。随着极角的增加,三次抛物线的长度比双绞线的长度增加得快,双绞线的长度比回旋线的长度增加得快。旋转线的半径下降最快,三次抛物线下降最慢。从确保汽车平稳过渡的角度来看,所有三条曲线都可以用作缓和曲线。n次(n3)抛物线、正弦曲线和多圆弧曲线也用作缓和曲线。但是世界各国使用大量回旋曲线,我们标准确定的缓和曲线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集团植树活动方案
- 公关相关考试题及答案
- 各种宠物考试题及答案
- 客户服务问题反馈处理系统
- 生活中的一次转折议论文4篇范文
- 房产广告考试题及答案
- 返修技师考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3677-2024 《大兴安岭林区白桦树汁采集技术规程》
- 对联考试题及答案
- 吊装指挥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化妆品代理合同范本模板
- 2025年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年中国粗杂粮及粗杂粮加工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军用无人机讲解课件
- 2025年中国移动校园招聘笔试试题解析及答题技巧
- 长宏国际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项目四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营销92课件
- 电缆桥架设备知识培训课件
- 快乐的牛仔课件
- 2025年组织部招聘笔试冲刺
- DB3302T1135-2022新建小区室内公共体育设施配置和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