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学习笔记_第1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学习笔记_第2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学习笔记_第3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学习笔记_第4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学习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是什么?宏观经济学的诞生与发展宏观经济模式现代经济学有十个流派凯恩斯主义学派、现代货币主义、理性期待学派、供给学派、公共选择学派、伦敦学派、弗雷奖学派、制度学派、瑞典学派、过激政治经济学派。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国民收入计算国民收入确定的基础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三大模型(1)简单凯恩斯模型(2) PR模型(3)AD-AS模型国民收入的变动短期: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中期:经济周期问题长期:经济增长问题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的确定及其变动国际经济问题实现经济均衡的对策: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 17世纪中期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通论出版前:萌芽期(2)1936年通论出版20世纪70年代以前:创立和形成时期(3)1970年代以后:新发展期古典经济学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提出了国民财富的概念,如威廉第一个安排,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亚当史密斯探讨了人口增长、资本积累、农业、部门间贸易、国际贸易、经济政策等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过程,分析魁奈经济表中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过程,是古典经济学宏观经济分析的模型扎伊定理研究了货币问题。 例如,提出货币数量论(李嘉图等),分析利率和贷款资本的关系等分析了国家功能和国家经济政策问题。 例如提出“看不见的手”(价格)和“看不见的手”(国家),国家研究了对经济的作用是间接的财政政策。古典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有以下特点把经济增长当作宏观经济成为经济学整体的中心虽然是基于价值理论的,但是通过劳动来决定价值是通过生产成本等其他因素来决定价值有不同的看法使用的宏观分析方法是综合分析,不是今后广泛使用的均衡分析法。新古典经济学对宏观经济学的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提出了一种新的古典宏观经济模式提出了静态分析和动态均衡分析等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瑞典学派)。 例如维克斯的静态分析、米尔达尔、琳达的动态均衡分析等发展了经济周期理论研究了国民收入计算理论,与首尔、库兹涅茨进行了密切的研究瑞典很早就采用国家干预政策,俄罗斯主张扩张财政政策,实行了“罗斯福新政”等经济政策。2国民收入计算什么是国民收入计算系统? 国民收入计算系统是一系列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特定时期的经济活动和特定时期的经济成果的方法和原理,是经济、统计、会计和数学的紧密结合。世界上曾经存在两种国民收入计算系统。 一种是物质产品平衡系统(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MPS ),原苏联和东欧等国家使用二是国民收入核算系统(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SNA ),由库兹涅茨、米切尔、斯通等提出。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期间内(通常是一年)使用生产要素生产的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重点:市场价值、最终产品和劳务(有形和无形)、一个国家的范围、一定时期。如何避免国民收入的双重计算?GDP不包含非生产性交易: 1、GDP是指在一定期间内“新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不计算以前时期生产的产品的价值,例如年末的库存,只计算净库存年初和年末的差额。2 .不计算二手货的支出。GDP的构成和计算方法: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收入法或要素成本法部门法。常用的是收入法和支出法1、支出法:用支出法计算GDP是通过计算在一定期间内全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人工的总支出(等于最终产品和人工的总销售价格)来计算GDP。在现实生活中,最终的产品和劳务用户有消费者、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等。用支出法计算GDP的是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g )和纯出口(X-M )等几个方面的支出总和,GDP=C I G (X-M )2、收入法:收入法按各生产要素获得的相应收入,即企业为了生产产品和劳务所花费的成本计算GDP。要用收入法计算GDP,必须包括以下内容(一)工资、利息、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2)非公司企业的主要收入,如小店主的收入(三)包括公司税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分红及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四)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五)资本折旧。用收入法计算GDP的公式如下GDP=工资、利息、租金、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支出法是间接的GDP的计量,不是通过最终产品本身,而是通过最终产品的支出来计算。收入法对GDP的测量更直接,通过最终的收入本身来测量。GNP (Gross national product )是一国常住居民在一定期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价值。 以人口统计为基准。常住居民是在包含住在本国领土上的本国公民和停留在外国的本国公民在内的本国取得居留权但没有取得国籍的公民。GDP是一国领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价值。 以地理边界为统计基准。想一想:为什么中国要用GDP来衡量国民收入?名义GDP是按当时的价格计算的GDP,其变动可能是由价格和产量的变动引起的。实际的GDP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其变动只是产量的变动。从名义GDP和实际GDP可以得到GDP的减少指数。 GDP减少指数(GDP deflator )反映的不是产量,而是物品和劳务的价格。GDP负指数=名义GDP/实质GDP三、国民收入计算中的其他总量1、国内净生产(Net Domestic Product,NDP )NDP=GDP-资本折旧2、国民收入(nationalcode,NI )NI=NDP-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3、个人收入(个人收入,PS )PI=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和企业个人的转移支付利率调整红利4、个人能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DPI )DPI=PI-个人所得税4、国民收入的基本仪式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和投资储蓄定数公式支出观点: Y=C I收益的观点: Y=C S所以,C I Y C S即I S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和投资储蓄恒等式支出的观点: Y=C I G从收入的角度来看,Y=C S T所以C I G Y C S T即,I S (T-G )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和投资储蓄恒等式从支出的角度来看,Y=C I G (X-M )从收入的角度来看,Y=C S T Kr(Kr:本国居民向外国居民转移支付)所以C I G (X-M) Y C S T Kr即I S (T-G) (M-X Kr )国民收入计算的界限: 1、GDP的估计有缺陷由于某些生产活动无法测量,所以不包含在GDP中。 例如,犯罪活动(毒品生产和交易等)、地下经济(合法但未申报的经济活动)、非市场经济活动(家务劳动等)。2、GDP没有充分反映社会福利状况是否精神上的满足,业馀时间带来的福利,环境的质量,工作和安心感等。3.GDP比较各国间的生活水平是有限的GDP无法解释气候和社会习惯的差异导致各国的需求和生活状况的差异。4、货币上GDP由于汇率各国制度的差异,估计无法反映一国的真正生活水平。GDP的修正: 1、经济净福利(New Economic Welfare,NEW )是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指标。 GDP的调整主要包括减少休闲价值、地下经济和环境的破坏。绿色GDP是扣除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损失的国家正式储蓄率。绿色GDP计算会扣除城市大气污染对健康的损害、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损害、水污染、铅等重金属和有毒物质造成的污染损失、酸雨的损害等练习题假定某年国民收入的统计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1 .用收入法计算GDP2.用支出法计算GDP3 .计算政府预算不足4 .计算储蓄额。3确定国民收入产品市场均衡单纯国民收入决定模式的假设:第一,潜在的国民收入不变第二,经济中存在生产能力偶像第三,价格水平是一定的第四,利率水平一定,投资水平一定。单纯国民收入决定模式仅分析实物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均衡问题,即产品市场上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一、总需求和均衡生产:总需求是指经济中商品需求的总量。 包括消费(c )、投资(I )、政府支出(g )和出口(x )等。 可以用下式表示AD=C I G X等于总需求的产量叫做均衡产量。 也就是说,生产的生产数量正好等于需求的数量。 可以用下式表示Y=AD=C I G X生产均衡是通过库存的调节来实现的基本假设:考察的经济是封闭型经济,假设只有制造商、居民和政府三个部门。假定经济只存在产品市场,不存在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假定折旧和公司的未分配利润为零,即GDP、NDP、NI、PI全部相等二、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是居民消费支出和确定消费的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消费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消费的增加收入的增加并不快。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是消费函数和消费倾向。 可以写成C=f(Y )平均消费倾向(APC )是指在一个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例。 可以使用的公式如下边际消费倾向(MPC )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导致的消费增加量。 可以使用的公式如下消费函数的特征:第一,无论收入多少,消费总是正的,存在一部分自发消费第二,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没有收入增加的那么快。在短期内,消费分为自愿消费和诱发消费。 自发消费是不依赖于收入的部分消费。引起消费是随收入变动而变动的消费的一部分。短期消费与收入的关系:短期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有三种可能(1)消费和收入相等,那时储蓄为零(2)消费大于收入时,储蓄为负(3)当消费小于收入时,储蓄为正。根据上述关系,短期消耗函数可以用线性方程式来描述三、储蓄函数储蓄是可支配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即S=Y-C。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 )是指居民储蓄和决定储蓄的收入之间的关系。 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S=f(Y )储蓄与收入的关系:储蓄与收入的关系也可以用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APS )和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MPS )来解释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在一个收入水平上储蓄支出占收入的比例。 可以使用的公式如下边际储蓄倾向(MPS )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导致的储蓄增加量。 可以用下式表示线性储蓄函数: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1、2个函数互相作为补数,APC和MPC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APC比MPC大,APS和MPS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APS比MPS小3、APC APS=1; MPC MPS=1四、投资函数投资函数是指制造商的投资支出和决定投资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投资函数可以写为I=I0总需求:在两个部门的经济中,总需求包括消费和投资,可以根据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导出总需求函数AD=C I= I0= cY自发需求总计(Autonomous aggregate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