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动脉性出血的介入治疗,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介入科,临床应用1:(外伤肠管修补术后)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微导管造影:回结肠动脉的分支造影剂溢出,临床应用1:(外伤肠管修补术后)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栓塞术:超选择性地进入出血动脉,PVA颗粒(300 - 临床应用1:(外伤肠道修复术后)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栓塞术:超选择性地进入出血动脉,注入PVA颗粒(300-500um ),造影复查出血动脉栓塞良好,无肠道坏死等并发症。 临床应用2 (下消化道出血):治疗直肠下动脉出血,造影:接近肛门处发现少量造影剂溢出血管外,临床应用2 (下消化道出血):治疗直肠下动脉出血,造影:接近肛门处发现少量造影剂溢出血管外,临床应用2 (下消化道出血) :直肠下动脉出血的治疗(显微导管)超选择性造影:在肛门附近看到造影剂溢出到血管外,临床应用2 (下消化道出血):直肠下动脉出血的治疗,栓塞术:超选择性进入出血动脉,注入PVA颗粒(300-500um ),造影复查出血动脉栓塞良好。 临床应用3 (上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治疗,女性患者14岁胃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造影所见:胃右十二指肠动脉明显狭窄,近位血管稍粗,边缘粗,无明显造影剂流出。 临床应用3 (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女性患者14岁吐血胃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造影所见:胃右十二指肠动脉明显狭窄,无明显造影剂流出。 临床应用3 (上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治疗,栓塞术:用线圈栓塞狭窄血管近端,造影复查,狭窄部及其远端栓塞良好,随访患者预后良好,无再出血。 临床应用3 (上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治疗、栓塞术:用线圈栓塞狭窄血管近端,造影复查,狭窄部位及其远端栓塞良好,随访患者预后良好,无再出血。 临床应用3 (上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治疗,胃镜:十二指肠球部大弯侧溃疡,底霸厚苔,周围口罩充血,发红。 临床应用4 (手术后出血):术后残端动脉瘤破裂出血,男患者,76岁,肝左叶肿瘤切除术后半个月,腹腔大量排出新鲜血液。 造影:肝左动脉断端假性动脉瘤现象。 临床应用4 (手术后出血):手术后残端动脉瘤破裂出血,男性患者,76岁,肝左叶肿瘤切除术后半个月,腹腔大量排出新鲜血液。 造影:肝左动脉断端动脉瘤的显影(由于手术中剥离肝左动脉的影响,肝左动脉断端血管的粗细不均匀,如下箭头所示,与栓塞后的再出血有关),临床应用4 (手术后出血):手术后的断端动脉瘤破裂出血,用线圈堵塞肝左动脉血管断端,血管断端栓塞良好,临床应用4 (手术) 造影:肝左动脉的断端再次破裂,用于最初栓塞的两个线圈因血流流向血管外(箭头所示)。 临床应用4 (手术后出血):手术后残端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再出血,同一患者,手术后残端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10天再出血,被认为与外科手术剥离血管导致的血管壁薄和患者的糖尿病和动脉硬化有关。 造影:肝左动脉断端破裂造影剂明显溢出血管外。临床应用4 (手术后出血):手术后残端动脉瘤栓塞术后再出血,有选择地进入肝左动脉造影:造影剂流入胆道内,流入十二指肠,胆道和小肠清楚(直接证明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临床应用4 (手术后出血):手术后残端动脉瘤栓塞术后再出血,再次用线圈栓塞肝左动脉血管残端,血管残端栓塞良好,随访患者无出血,预后良好。 临床应用5 :肝左动脉出血,造影所见:肝左动脉分支出血,造影剂溢出。 临床应用5 :肝左动脉出血,微导管造影:出血动脉造影剂溢出明显。 临床应用5 :肝左动脉出血,线圈(箭头所示)栓塞肝固有动脉,栓塞良好。 临床应用6 :右横膈膜动脉出血,右横膈膜动脉出血造影:动脉分支出血,临床应用6 :右横膈膜动脉出血,PVA颗粒栓塞右横膈膜动脉分支后造影复查:未见造影剂溢出,病变血管栓塞确实。 临床应用7 :肝动脉破裂出血,胰十二指肠手术后,肝动脉破裂出血,肝右动脉分出血。 临床应用7 :肝动脉破裂出血,栓塞后造影:出血动脉栓塞良好,正常肝动脉良好。 临床应用8 :下消化道出血,男性患者,大量鲜血便。 在导管造影中发现直肠动脉分支造影剂溢出。 临床应用8 :下消化道出血,显微导管栓塞后发现造影剂溢出消失。 临床应用9 :大量便血,男性患者,42岁,羽毛球拍棒损伤直肠膀胱(体表无任何损伤),直肠和膀胱外伤修复术后,大量便血。 右侧髂内动脉造影:髂内动脉分支的假性动脉瘤在直肠(a,b )破裂出血。 线圈栓塞后造影:出血动脉栓塞良好,直肠内可见残留造影剂(c,d )。 临床应用10 :空肠肿瘤出血,男性患者,40岁,大便。 A: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空肠动脉的远端异常血管块现象。 B:空肠动脉超选择性造影:空肠肿瘤及其血管清晰的现象。 (栓塞后外科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为空肠间质瘤)。 C:空肠间质瘤病理图像: HE() :纺锤状肿瘤细胞束,排列成格子状,形成核周围空泡,间质血管充血:CD34,CD117 :阳性表达。 临床应用11 :十二指肠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60岁女性患者,糖尿病患者。 A:十二指肠动脉干假性动脉瘤的显影。 B:线圈栓塞后造影:假性动脉瘤消失。 临床应用12 :肺结核介入治疗大咯血,男性患者,结核性胸膜炎史30年,合并结核性支气管扩张,大咯血。 胸片:右侧胸廓塌陷,右肺体积缩小,右侧胸膜肥厚、粘连、钙化,气管和纵隔向右侧明显移位,右侧横膈膜向上移动。 临床应用12 :肺结核介入治疗大咯血,CT:右侧胸廓塌陷,右肺体积缩小,右侧胸膜肥厚,粘连,钙化,气管及纵隔向右侧明显移位,右侧横膈膜向上移动,右肺支气管扩张(箭头所示)。 临床应用12 :肺结核介入治疗大咯血,造影:右侧支气管动脉明显变粗,远端动脉蜿蜒,造影剂明显溢出血管腔内。 栓塞后造影:支气管动脉主干残留,远端分支栓塞比赛良好,造影剂无溢出,手术后无咯血。 临床应用13 :肺结核治疗大咯血(甲状颈动脉出血),2A:2B :肺部CTA (肺部CT血管造影):右甲状颈动脉始于右锁骨下动脉,右甲状颈动脉远端迂回。 (用箭头表示)。 临床应用13 :肺结核治疗大咯血(甲状颈动脉出血),右侧甲状颈动脉出血,甲状颈动脉假性动脉瘤和小动静脉瘀。 微型导管(PVA )栓塞后进行造影,甲状颈动脉动脉假性动脉瘤和小动静脉瘀消失。男性患者,47岁,支气管扩张并肺感染。2A :栓塞治疗前的支气管动脉CTA :显示右支气管动脉开口位置(黑箭头)和血管走行方向。 2B :右支气管动脉开口明显狭窄(白箭头),右支气管动脉主干变粗,远端分支曲折,增多。 2C,2D:5FCOBRA导管造影显示右支气管动脉远端分支增加,对比剂溢流(长白箭头),右肺动脉分支(短白箭头)和肺实质(短黑箭头)显像(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痿)。 2E:PVA栓塞后造影显示右支气管动脉远端完全栓塞,无对比剂溢出。 图1男性患者,26岁,原因不明大量咯血。 1A :支气管动脉CTA :右支气管动脉开口位置和血管蛇行,右支气管动脉远端蛇行,分支增加。 1B,1C:5FCOBRA导管和微导管造影显示右支气管动脉远端分支增加,右下肺动脉分支(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瘀伤)。 1D:PVA栓塞后造影:右支气管动脉远端完全栓塞,无对比剂溢出,右侧正常肋间动脉未被栓塞。 临床应用14 :肺结核大咯血胸廓内动脉(内乳动脉出血) 介入治疗,左侧胸廓内动脉发生异常分支,出现造影剂溢出,线圈栓塞后,出血动脉栓塞良好。 男性患者,肺弹片残留,大量咯血。 A:右上肺支气管动脉变粗(白箭头),远位分支增加,肺部留有体内弹片。 b :支气管动脉肺静脉瘀。 支气管动脉通过远端吻合支与肺静脉交通,可见右上肺静脉显像(短黑箭头)。 C:PVA颗粒栓塞后,支气管动脉远端分支栓塞良好,右上肺静脉未显示。 d :栓塞术后复查CTA:时,支气管动脉(短箭头)和体内的弹片(长箭头)残留下来。 临床应用15 :肺结核治疗大咯血(膈下动脉出血),男性患者,85岁,结核性胸膜炎史50年。 a .腹腔干动脉造影:右横膈膜下动脉(白矢)发生在腹腔干,主干变粗的b .右横膈膜下动脉超选择造影显示右横膈膜下动脉的主干变粗,远位分支增加为网状,少量比较剂溢出,C.PVA(300-500um )栓塞后右横膈膜下动脉造影:右横膈膜下动脉D:腹腔干动脉CTA复查:右膈下动脉发生于腹腔干动脉干(长白箭头),右膈下动脉(短白箭头)远端栓塞良好,正常膈下动脉干完全保留。 临床应用16 :支气管扩张治疗大咯血,造影:右侧支气管动脉明显变粗,远端动脉分支增多、迂曲,造影剂明显溢出血管腔外。 栓塞后造影:支气管动脉主干残留,远端分支栓塞比赛良好,没有造影剂溢出,手术后无新鲜出血。 临床应用17 :支气管扩张治疗大咯血,造影:左侧支气管动脉明显变粗,远位动脉分支增多、迂曲,造影剂明显溢出到支气管内。 栓塞后造影:支气管动脉主干残留,远端分支栓塞比赛良好,栓塞前支气管内溢出的造影剂残留在支气管内,手术当天还有少量咯血,无新鲜出血,次日咯血完全停止。 临床应用18 :肾脏穿刺活检大量血尿介入治疗,右侧肾脏穿刺活检后大量血尿,造影显示右侧下段动脉分支造影剂溢出,栓塞后造影,病变血管栓塞良好,正常肾动脉显影,右图可见一部分肾盂、肾杯现象。 临床应用19 :外伤后大量血尿介入治疗,13岁男孩,骑自行车摔倒后,左肾和脾脏闭合性损伤。 大量血尿、贫血。 (患者右肾被水肾病切除),CT:右肾形态不规则,肾周血肿,肾门区大血肿,肾盂内可见高密度出血病灶。 临床应用19 :外伤后大量血尿介入治疗,左肾下段2种动脉造影剂溢出,造影剂滞留在左肾杯内。 微型导管分别选择栓塞,就诊,血尿止住,患者保留了泌尿功能。临床应用20 :右肾肿瘤切除术后大量血尿介入治疗,男性患者,右肾下极肿瘤切除术后大量血尿。 造影:右肾下极动脉(手术残端)造影剂溢出,右肾动静脉瘀、右肾静脉及下腔静脉早期显影。 临床应用20 :右肾肿瘤切除后大量血尿介入治疗,栓塞后造影:右肾手术切除后右肾下极部缺损,造影剂溢出和动静脉瘀消失,右图可见线圈影像。 图1男性患者,45岁,经皮肾镜摘除术(percutaneousnephrolithotomy,PCNL )术后大量肉眼血尿、肾造瘀管大量鲜红血性液体被抽出,内科治疗10天后无效。 A:左肾动脉造影:左肾下极动脉分支对比剂明显溢出。 B:微导管左肾动脉造影:左肾下极动脉分支比较剂明显溢出,部分比较剂进入肾造气管内。 C:PVA(300-500um )颗粒栓塞出血动脉后造影:对比剂溢出。 D:出血动脉栓塞后造影检查:正常肾动脉分支和肾脏实质轮廓清晰。 术后随访12个月,左肾功能恢复良好,尿量正常。男性患者,38岁,右肾交通事故外伤后继发闭合性右肾挫伤、大量血尿。 1A :介入术前肾动脉CTA :右肾下极肾盂内动脉瘤样扩张。 1B :肾脏增强CT :右肾被膜下积液,右肾盂内动脉瘤样扩张。 1C:COBRA导管造影:右肾下极动脉假性动脉瘤(长黑箭头)破裂出血,对比剂溢出(短黑箭头),右肾动静脉瘀形成,下腔静脉(白箭头)早期显影。 1D:(弹簧圈上明胶海绵栓塞后) COBRA导管造影:出血血管完全闭塞,未显示假性动脉瘤和肾动静脉瘀,周围正常肾脏组织良好。 术后就诊6个月,无再出血。 临床应用21 :外伤后脾脏破裂介入治疗,13岁男孩,骑自行车摔倒后,左肾和脾脏闭合性损伤,脾脏破裂出血。 大量血尿、贫血。 (患者右肾被水肾病切除,不能手术切除脾脏。 普通导管和微导管造影:脾脏多支血管损伤,造影剂明显溢出。 临床应用21 :外伤后脾脏破裂的介入治疗,(显微导管栓塞后)显微导管及常规导管造影:脾脏损伤血管栓塞良好,无造影剂溢出。 临床应用22 :肝破裂出血介入治疗,造影发现肝右动脉分支造影剂溢出。 PVA栓塞后造影:造影剂无溢出,血管栓塞比赛良好,临床应用23 :肝癌破裂出血介入治疗,男性患者。 1年前曾接受过肝癌介入治疗,超声提示肝癌破裂出血。 造影:肠系膜上动脉分支远端肿瘤内的血管破裂出血,用箭头表示。 临床应用23 :肝癌破裂出血介入治疗,栓塞后造影:出血动脉栓塞良好,部分碘化油溢出血管外。 临床应用24 :胃左动脉破裂出血(粘膜下定径破裂出血)、正常胃左动脉(箭头所示)、临床应用24 :胃左动脉破裂出血(粘膜下定径破裂出血)、男性患者,大量吐血,急诊胃镜检查中贲门区胃粘膜局部性缺损并发喷状出血,胃镜下止血无效,病房突然大量吐血,大量输血后, 吐血暂停患者还处于休克边缘,临床医生和患者家属强烈要求接受急救介入治疗,术中胃左动脉明显变粗、迂曲,远端破裂出血,大量出血流入胃腔,术中患者突然血氧饱和度骤降,心跳呼吸突然停止,急救无效,术中死亡。 临床应用25 :剖腹产产后出血,患者28岁,剖腹产术后6小时,突然阴道出血,急诊行子宫动脉栓塞术。 患者25岁,剖腹产术后20馀天,突然阴道大出血。 患者28岁,剖腹产术后1月馀,术后20天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出血量逐渐增加,急诊从外院转入我院。、注意事项、造影检查和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掌握造影的时机:只能在活动性出血时表现出出血征兆,但在出血间歇期只能发现间接征兆。 使用止血药患者的肠系膜血管枝普遍较细,影响阳性率,因此造影最好不使用止血药。 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