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指导心理和身心健康、目录、学习目标14.1指导心理特征和行动模式14.2指导者的压力和心理健康14.3身体和精神疾病对指导者决策和行动能力的影响14.4身心协调的指导者本章总结。 了解学习目标的导师身心健康的内涵理解导师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是了解导师的身心健康与导师决策的关系如何成为身心健康的导师,14.1导师的心理特征和行动模式,14.1.1导师的心理需求个人的行动总是根据内部身心需求与领导及其作用相对应的一系列指导行为和人的其他行为是满足自己内在心理需要的特定手段和方式,如沟通、模仿、服从等。 个人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14.1指导心理特征和行动模式。 首先,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包括饥饿、渴、性和其他生理功能的需求,它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本能动力。 其次是安全需要,表现人身安全、生活稳定、痛苦、威胁和防病等需求。 领导人大部分保证上述两个水平的“贫困性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它不再是行为的主要动力,而是14.1指导心理特征和行动模式,贫困性需求上的三个水平统称为“发展性需求”。 首先是归属和爱的需要。 希望与人交往、交流、形成融洽的关系,得到别人的爱,被团体和社会接受。 当领导者的这种需求占主导地位时,领导者致力于与部下建立温暖、平等、和谐的关系,并总是对他们持支持和赞扬的态度。 在领导力中,他们属于民主领袖。 14.1指导心理特征和行动模式,第四个层次是尊重的需要,包括想得到别人的重视、想得到社会认可的名誉和地位等。 这个需求水平上升的领导者不仅注重与他人的感情联系,还重视自己的人品、能力等各方面是否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加强自己的修养,提高管理水平,更新专业技能,同时注重欣赏和尊重组织的才能的好气氛在领导力中,他们喜欢权威的模式。 14.1指导心理特征和行动模式,把最高水平的心理需求称为“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个人潜力、天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实现,充分实现个人内在价值和生命意义的需求。 主要由这个需求推动的领导者的心不受规则束缚,能充分适合工作,有发明,有创造,有强烈的人格魅力,用自然表现的人性感染员工,为实现个人的理想和组织的理想而奋斗。 14.1指导者的心理特征和行动模式,14.1.2指导者的行动动机人的动机可以简单地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以内部动机运动的领导者对指导活动本身更感兴趣,它主要由控制和达成的动机组成。 领导者可以通过其作用和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事态的整体和事物的运营,在计划、决策、监视等领导行动过程中,自然地满足和实现这一动机。 领导比一般群众有更强的成果动机。 也就是说,想在环境中有效发挥功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14.1指导心理特征和行动模式,外部动机主要是外部诱因引起的动机。 动机的满足不是在活动中而是在活动之外,这种领导对领导的作用和行为带来的效果更感兴趣,比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高的权力地位,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思想理念,谋求人民的福利。 14.1指导心理特征和行动模式,应注意的两点首先是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总是同时存在于个体中。其次,关于动机和行动效果的关系,动机并不是越强效果就越好。 动机对行动效果的影响有最佳水平。 但是,达到最佳动机水平后,行动的效果反而会随着动机强度的增加而下降。 14.1领导者的心理特征和行动模式,14.1.3领导者的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思考和感觉,是以自己为关注对象时的认识、体验和评价,也是关于个人的身心状态和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 14.1领导的心理特征和行动模式,1 .领导的角色意识形成领导的角色意识,这不是上任之日才想的问题,而是有想成为领导的愿望时需要慎重地考虑。 一旦成为正式的领导人,很快就会在能力、观念、素质等方面感到非常不快。 这被称为“心理现实的偏离现象”。 14.1指导心理特征和行动模式;2 .客观的自我认知和积极的自我接受客观的自我认知首先全面认识自己的需求、动机、感情、个性特征等,特别善于现实地评价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擅长夸大或全面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明确理解自己的权力和责任真正的自我接受是在客观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全面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14.2领导者的压力和心理健康,14.2.1心理健康和领导者的心理健康是指1 .关于心理健康国内外很多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人心理在自己和环境条件允许范围内能达到的最高功能状态,但并不是完美的绝对状态。” 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了以下判定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 a .身体、情绪非常协调的b .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中可以互相让步c .在有幸福感的d .职业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高效的生活。 14.2领导压力和心理健康,中国台湾学者黄坚厚就心理健康标准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a .心理健康的人有工作,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工作中有满足感b .心理健康的人有朋友。 c .心理健康的人对他自己有适当的理解,并有着进一步取悦自己的态度。 d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14.2领导的压力和心理健康,2 .领导的心理健康面向领导的心理健康标准的是少数而不系统的。 胡月星指导干部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与以下几点有关: (1)非常冷静的自我意识;(2)良好的人际关系;(3)积极稳定的情绪状态;(4)健全的人格结构;(5)体贴和社会责任感。 14.2领导人的压力和心理健康,万涛提出,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适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感情;(2)能够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3)能够保持健全的意志;(4)充分理解自己, 能适当评价自己的能力(5)目标和理想现实(6)能适当满足个人的需要而不违反社会规范。 14.2领导压力和心理健康,14.2.2领导心理健康现状汤爱萍(2006 )对四川各党政府部门、企业机关280名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的个人差异很大。 暴露的主要心理问题有社会适应问题控制感情的方法不科学人际关系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给领导带来的压力、困惑和矛盾突出,14.2领导压力和心理健康,肖莉先生(2008 ),近年来在北京市对200多名中年领导干部进行了心理健康检查赵世明、郑日昌(2008 )采用综合评定方法,进行多方法、多视点测量分析。 他们把结果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领导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在调查的人中,20%到30%的人至少存在一个以上的心理异常,被调查者中约6%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和精神疾病,14.2领导压力和心理健康,霍团英(2004 ) 的调查分析表明,中青年水平干部心理健康状况远比普通人好,人格特征也情绪成熟稳定,热情外向,积极独立,自律,沉着自信,理性现实等。 张玲等(2002 )发现领导干部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除个性特征以外的倾向多,部分领导表现出身体不舒服和忧郁的情绪。 14.2领导压力和心理健康,北京市朝阳区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的结果显示,朝阳区干部消极的自我评价和认知指标“敌意”、“人的敏感”、“特质不安”的分数处于正常水平,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认知指标的分数超过了全国平均。 很多研究结果显示,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很乐观,但个人差异很大,个别领导在内外消极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发展成极端行为。 14.2导师压力和心理健康,14.2.3导师压力1 .工作性质本身所带来的压力首先对导师的个人胜任力、创造性和终身学习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其次,领导地位的公共效应和现代的解释责任制度给领导带来了无形的压力。 最后,领导管理体制的脆弱性和缺点给领导带来的压力。 14.2领导的压力和心理健康,2 .领导个性带来的压力领导干部多数成就动机强,有社会责任感,对自己要求严格,追求卓越和完美的个人。 这些个性特征不仅构成了个人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构成了一定程度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领导者是社会的精英集团。 如果领导人对社会期望如此严格地要求自己,他们就只能始终保持最高、最高、永远最高的姿态。 14.2领导的压力和心理健康,很多领导被这种看不见的压力压住,自己无法阻止、放松,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 当对成功和达成的渴望达到接近这样苛刻的要求时,领导容易变得急躁,对自己和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 14.2领导的压力和心理健康,3 .职场复杂的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和人际关系是双刃剑。 另一方面,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有助于心理保健,而日常生活、工作中重要关系的不协调也常常构成个体的压力源,个体持续处于紧张状态。 领导每天在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与上司、部下、水平的交流是不可或缺的。 另外,与社会各相关组织和部门保持密切的关系和交流。 所有水平的人际关系都可能存在问题,会对工作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14.2领导的压力和心理健康,4 .职业发展和停滞带来的压力当前职业世界的竞争力较强,流动性有变大的倾向,这对领导的规划和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领导要审查时势,有危机意识和敏锐的展望。 停滞期也被称为职业高原期。 在这个阶段,领导人感到自己进入了无法再克服的瓶颈,职业发展的“向上运动”的轨迹也出现了暂时的停滞,工作内容、责任、挑战和晋升相对静止或中止。 职业发展的“职业高原期”时间过长,会给领导者带来很多负面问题。14.2指导者的压力和心理健康,14.2.4指导者的亚健康状态1 .亚健康“亚健康”,是指国际医学界近年来提倡的“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也被称为“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实际上是我们常说的“慢性疲劳综合征”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个体,经过各种医疗器械的检查也未发现明确的疾病,但他们主观上有各种各样的不舒服感。 专家将其总结为“一多三少”:一多指疲劳多的三少是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适应能力减退。 14.2导师的压力和心理健康,2 .亚健康的原因导师长期处于高强度、超时间的工作和慢性的紧张和压力状态,如果不能积极有效地适应,就很容易与“亚健康”状态交往,严重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过劳死”。 “过劳死”是一种综合性的疾病,在非生理状态下的工作过程中,人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被破坏,体内疲劳堆积,转移到过度疲劳状态,血压上升,动脉硬化发展,出现了致命的危险。 14.2领导人的压力和心理健康,3 .避免亚健康,最重要的是避免亚健康状态的袭击,尽早发现,防患于未然。 14.3身体和精神疾病对领导决策和行动能力的影响,14.3.1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对领导决策和行动的影响路径1 .身体疾病的影响路径,图141身体疾病的影响路径,14.3身体和精神疾病对领导决策和行动能力的影响,首先,某些身体疾病对领导的感觉、记忆、判断、判断领导者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决策和行动当然也受到影响(路线)。 长期、严重的身体疾病会使领导的感情发生变动,在不知道其心理状态的情况下发生变化(途径)。 14.3身体和精神疾病对领导者的决策和行动能力的影响,如路径所示,领导者的感情和心理状态因身体疾病的直接影响而发生某种变化,因为感情对认知有背景作用,所以领导者的认知过程也相应地受到影响,产生歪曲和偏差。 强调了认知对感情的作用。 如果领导者的正常认知功能被疾病损害,他们对外部事物的理解也会有一些误会,进而诱发个人的感情。 14.3身体和精神疾病对领导决策和行动能力的影响,2 .精神疾病的影响途径,图142精神疾病的影响途径,14.3身体和精神疾病对领导决策和行动能力的影响,很多精神疾病的症状本身表现为认知过程的偏差和情绪紊乱, 因为正常的认知和情绪是领导的有效决策和行动的基础,前者的异常必然导致后者也相应地产生偏差(途径和途径)。 紊乱的感情和偏差的认知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相互激化,导致领导者的决策和行动产生偏差(路线和路线)。 14.3身体和精神疾病对领导决策和行动能力的影响,14.3.2常见身体疾病对领导决策和行动的影响1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非炎症性病变,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弹性和管腔狭窄。 常见反应为,患者因供氧不足而暂时贫血或血管痉挛,形成轻微的头晕,经常伴有头发加重、发情、耳鸣、视力不清或暂时肢体麻痹、动作障碍、语言障碍、神经麻痹等。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正常思考受到影响,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分析综合能力逐渐下降,对新事物的理解力减退,工作效率下降,经常自我感觉无法忍受工作。 14.3身体和精神疾病对领导决策和行动能力的影响,2 .高血压症是以循环动脉血压上升为主的综合征。高血压患者经常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手脚麻木、不累等症状的病情持续发展,会严重损害患者的高度神经功能,感觉迟钝,行为无法控制14.3身体和精神病对领导决策和行为能力的影响,3 .癌又称恶性肿瘤,强大威力破坏了人体的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