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1页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2页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3页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4页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方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5.2.1土方开挖5.2.1.1机械设备投入和运输能力分析1台挖掘机PC300本项目挖掘机为C300挖掘机。C300的外形尺寸见图5.2.1,其性能参数见表5.2.1。图5.2.1 PC300总尺寸表5.2.1 PC300机械性能表基础铲斗容量1.4m3整机的工作重量31200千克大小运输期间的全长11140毫米运输过程中的全宽3190毫米运输过程中的全高3130毫米轨道长度4625毫米轨道全宽3190毫米a(最大挖掘半径)1110毫米b(最大挖掘深度)7380毫米c(最大挖掘高度)10210毫米d(最大排放高度)7110毫米e(最大垂直挖掘深度)6480毫米f(最小前旋转半径)3950毫米g(后端回转半径)3450毫米表演行走速度:高速/低速5.5/3.2公里/小时爬坡能力70%(35)2自卸汽车:机械重量20t,单机容量10m3,最大爬坡能力20度。3挖掘机生产率计算:Q=qnKmKb/KsQ-挖掘铲斗容量1.4m3N- 100次循环/小时Km-填充系数1.25Ks-土壤松散系数1.25Kb-时间利用率系数0.8计算Q=112 m3/h4所需挖掘机数量:N=W/(夸脱)W-计划施工期内完成的挖掘机工作总量m3;Q-挖掘机生产率m3/h计划施工期挖掘机的有效工作时间计算N=2,考虑配合基坑边坡和边坡修复,选择2台挖掘机。5自卸卡车土方开挖的平均日开挖量约为1000立方米。翻斗车往返平均需要10分钟。考虑到休息和装载土壤的影响,一辆卡车一天可以运输土壤40次,平均运输能力为每辆卡车10米/时间,每辆卡车每天400立方米。应根据挖掘机数量和每天挖掘的挖掘机数量配备自卸汽车:10004001.1=2.75(车辆)。考虑到现场交通等问题的不利影响,现场布置了6辆自卸汽车。上述计算值是平均计算的。为达到高峰期每天挖土的目的,上述机械设备基本可以实现,但如果施工现场有工作面,应根据情况及时调整。5.2.1.2建筑技术工作的准备1根据招标人提供的资料,编制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并逐级进行技术交底,指导施工。2.组织施工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掌握施工特点和任何特殊要求。3积极组织土方单位进行施工,确保土方开挖和运输的顺利进行。4.工序重叠的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的网络优化,各施工工序的积极技术支持,各分项工程的交叉施工和立体作业,在保证各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有力控制。5 .确保交通违章和交通安全事故不发生,确保汽车状况良好和驾驶员不疲劳。5.2.1.3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1.清除地面和地下障碍物土方工程开工前,应对施工现场的地上和地下障碍物进行全面调查,并制定清淤方案和处理方案。2.土方开挖放灰线和测量放线。3土方工程开始前,根据施工图纸开挖石灰线。4现场道路和出入口根据现场总平面图和机械化施工的特点,确定现场施工道路和现场出入口。5夜间施工照明夜间照明采用活动灯架,每个灯架上安装镝灯,每台挖掘机配备三个活动灯架,包括一个挖掘工作面和两个装载工作面。必要的警示灯还应安装在运土道路、现场出入口、坡道入口和其他危险区域。5.2.1.4土方施工前的其他准备工作1 .认真做好现场踏勘工作。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为了控制周边道路的交通流量,由于土方工程量大,工期短,合理安排劳动力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根据工程的实际使用情况,选择专业的土方开挖队伍,并实施足够的劳动力。4.组织专业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学习、讨论、总结以往同类型项目的施工经验,开阔思路,提炼精华,改进施工方法,使每个管理人员有一个统一的思路,充分发挥集体优势。5、各阶段开挖前,应严格遵循“自上而下、分层分段、挡土支护、对称开挖”的总体原则,统一思想,明确交底,明确目标。6、各开挖阶段使用的施工机械应由专人检查动力消耗和物流情况。5.2.2土方施工方法和技术5.2.2.1计划的指导思想1拟建项目基础埋深2.0,局部地下室基础埋深3.2,拟建水库基础埋深5.5。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控制好坡比,并应重视水库土钉墙支护结构的施工。基坑开挖深度内上层可能有积水,潜水位于地下室以下。施工过程中若遇层内积水,可采用明沟排水进行处理。每个子项目采用分步分层流水作业。每道工序应严格按照进度部分的要求完成,并尽快为下一步施工创造一个工作面。2基坑中部为大面积土方开挖区。在挖掘深度内,运土机械按层和台阶排列。多台挖掘机上下左右并驾齐驱。多机工作面得到维护。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夜间运输是保证连续高产的主要方法。3.合理布置场地道路和出入口,四通八达,合理规划卸土场地、运土路线,安排作业时间,分流交通,减少道路拥堵。5.2.2.2土方工程的施工顺序和部署基坑中部为大面积土方开挖区。在挖掘深度内,运土机械分层分级布置。多台挖掘机上下左右并驾齐驱。多机工作面得到维护。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夜间运输是保证连续高产的主要方法。基坑剩余300毫米土方人工开挖。局部分层开挖详见表5.2.3-1。表5.2.3-1土方分层开挖序列号挖掘区域基坑深度(米)分层挖掘层分层开挖深度(米)评论1基坑3.2米第一层1.8米二楼1.4米5.2.2.3地下室土的开挖与运输本工程土方开挖至基底上方300毫米处,以下土方采用人工清土施工。基坑开挖时,应严格控制基坑最终开挖的标高,不得超挖或少挖。现场的专职测量员将使用水准仪将标高引至坑底。形成高程控制网,精确开挖至预定高程。5.2.2.4土方坡道的保留土方施工开始时,根据道路和出入口的位置,坡道应在基坑东侧设置马道。为避免坡道因素导致总工期的延长,马道的设置移出基坑线,并按照1:6从环形道路内侧开始向坑底放坡。坡道的上部开口为11米宽,坡道两侧的坡度按1: 1分级。坡道两侧应覆盖密实的网状网。在坡道入口处设置一个高效的洗车池。在基坑内侧土方开挖过程中,各区域的开挖进度并不均匀,但可根据情况在开挖交错高度设置临时坡道由于本工程开挖面积大,坑内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掘进和挖掘。施工时,应尽可能在坑内形成环线,以减少等待时间,提高效率。基坑周围的地面应设置排水沟,防止漏水和渗漏进入坑内,基坑内外应采取排水措施。1根据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机械设备。所有进入现场的施工设备应进行大修,以确保施工期间机械的正常运行。劳动力的合理安排是项目成功的关键。5.2.3.2土方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措施1充足的照明。夜间在基坑和马道周围设置照明和警示红灯,防止坠落。2土方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在进入现场前应进行彻底检修和维护,以保证施工期间的正常运行。3 .遇有障碍物(包括地下文物、各种管道、管沟、电缆、人防等。)施工中,立即向管理部门报告并妥善处理。4、土方开挖和运输过程中,由专人负责基坑壁和坡道的监控。如有异常情况(如局部坍塌、变形、开裂等。),应停止该部分的施工,在钢筋完成之前,不得继续施工。5基坑周围2.0米内不允许堆放材料。禁止车辆通过,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对基坑边坡的扰动。5.2.2土方回填5.2.2.1土方回填工程简介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土方回填范围包括室外土方回填和室内堆芯回填。室外工程土方回填量大,后续施工土方回填将作为工程施工的关键控制项目。具体参数见表5.2.2-1。表5.2.2-1回填参数要求项目招标文件的要求评论回填在房子的中心1密实度要求:层捣固(碾压),压实系数0.942填土材料品种:素土回填3填土来源,运距离:现场土桩回室外工程回填1根据设计和图纸要求的密实度要求:2填充材料品种:素土3根据设计和图纸要求,填充粒度要求:4填方来源,运输距离:外包土方5.2.2.2建设组织1施工准备1)施工前,根据工程特点、填料土质、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和施工条件进行必要的压实试验,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覆土厚度、压实或碾压遍数等参数,施工方法根据现场情况确定。2)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计划和技术交底,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环保、文明等方面的施工交底。2主要材料和机器1)手动回填的主要机器和工具:铲子、手推车、机动翻斗车、打夯机、木材压实机、筛子、浇水罐等。2)机械回填的主要机械:推土机、铲运机、汽车、压路机、羊蹄压路机、平板压路机、打夯机等。3工作条件1)室外回填作业条件(1)回填前,应清除地基上的草皮、杂物、树根和淤泥,清除积水,并在周围设置排水沟或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填方区或基槽(坑)浸泡地基,造成地基土塌陷。(2)施工场地平整后:土方回填前,应拆除并清理基坑周围的护栏。现场临时道路应平整并压实,以方便车辆运输。(3)严禁洒、滴、漏土,保持现场整洁有序。同时,组织好地球二号所需的各种专业技术人员1)填土前,应检查土料的质量和含水量,并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以内。一般来说,土壤材料的含水量适合手持团聚和地面开花。当含水量过高时,应采取松土、风干、风干、换土回填、与干土或其他吸水材料混合等措施,防止橡胶土。如土料太干(或砂、砾石土),应事先浇水湿润,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较高功率的压实机械等措施。各种压实机械和工具的压实影响深度与土壤性质、含水量和压实次数有关。回填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应根据设计要求通过试验确定。2)基底处理(1)场地回填应首先清除地基上的垃圾、草皮和树根,清除坑内积水、淤泥和杂物,并采取措施防止地面积水流入填土区,浸泡地基,造成地基土塌陷。(2)回填前,基底应充分压实或压实。(3)回填土应分层铺筑,并夯实。一般情况下,铺筑土的厚度应小于压实机械的压实深度,这应能使土方压实,并使机械能耗最小化。应进行现场夯实(压实)试验以确定。3)回填时,墙体两侧应均匀接地并夯实。回填土应分层摊铺。每层铺筑土的厚度为200-300毫米。4)每层回填土至少夯实三次,一次夯实半次夯实,夯实与夯实相结合,夯实与夯实相结合。5)压实后每层填土都要进行压实试验,并制定取样计划。取样应采用圆刀法。基槽回填应在每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