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副本.ppt_第1页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副本.ppt_第2页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副本.ppt_第3页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副本.ppt_第4页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副本.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验引入,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刻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学习目标:1、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2、认识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手工业: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1、中国古代冶金业取得了哪些成就?2、中国古代纺织业取得了哪些成就?3、中国古代陶瓷业取得了哪些成就?4、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有哪些?分别有什么特点?,自学质疑,一、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辉煌成就,1:冶金业的成就,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商周时期,技艺成熟、数量多、种类齐备、工艺精湛、造型生动,木炭冶炼生铁和钢,煤,煤普遍,焦炭,焦炭普遍,春秋时期的金镡金首铁剑,思考:铁器的广泛应用有何重要影响?,铁器的广泛应用,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合作探究一:,养蚕缫(so)丝,品种丰富、图案精美,远销欧洲,获得“丝国”称号,出现缂(k)丝技术,棉花传入内地,黄道婆:革新棉纺织技术,发明脚踏三锭纺车,松江棉纺织中心、棉布成为主要衣料,2:纺织业的成就,3:陶瓷业的成就,彩陶、黑陶、白陶,青瓷,白瓷,工艺成熟、独立部门、日常用品,“瓷都”景德镇,彩瓷时代、青花瓷、釉里红,斗彩、五彩,珐琅彩、粉彩,二、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及特点,政府直接经营、“工官”制度、大作坊,民间私人自主经营,农民的副业,官府和皇帝私用,不在市场流通,无偿调用各类匠户,至明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私营主雇工,农民自身,明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在古代,中国的青铜工艺精湛,冶铁和炼钢技术长期保持世界领先,中国古代烧制的青花瓷、珐琅彩精妙绝伦,令世人赞叹,在丝织业方面,古代西方一直把中国称为“塞里丝”,就是“丝国”的意思。,合作探究二,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领先世界的条件有哪些?,政治条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经济条件: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推广,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农业动力革新的要求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理性提升:,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5、技术水平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难以得到交流提高。,为什么中国古代手工业没有出现生产领域技术革命?,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成就,1、冶金业,2、纺织业,3、陶瓷业,经营方式,1、官营手工业,2、私营手工业,3、家庭手工业,小结,1、(2018.全国文综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A,个例验证:,【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北宋民营手工业发展【解析】根据“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可知井研县制盐业规模较大,并且井主所雇工匠具有选择权,可看出井研县制盐业不是官营手工业,而是民营手工业,故A项正确;材料所反映的工匠仅是少部分手工业者,而且材料只是提及工匠对工作有自主权,无法体现社会地位高,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以“佣身赁力”为生的仅是少数井研县制盐业工匠,不能说明雇佣劳动普及,并且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井研县制盐业的发展不能说明盐业专卖制度解体,解体太过于绝对化了,故D项错误。【答案】A,2、(2018.衡水金卷二调)汉代帝王及部分近臣下葬用的玉衣形如铠甲,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由此可知汉代()A.手工业的发达促进了社会层次的划分B.丧葬出现了奢靡浪费的社会风气C.手工业发展与封建礼制相适应D.等级制推动了手工业技能的提高,C,解析:根据材料反映的帝王及部分近臣下葬用“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缕玉衣”“铜玉衣”,即下葬所用铠甲是存在等级差別的,可知汉代手工业发展与封建礼制相活应。故答案为C项;这种等級差别不是因为手工业的发展所致,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手工业者技能的提高不是因为等级制带来的,排除D项。,3、(2017潍坊一中)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A手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B,农业生产地位下降C手工业实现专业化生产D农工商业协调发展,解析:考查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依据村料,村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A项错误。“桑植满田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