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幕墙工程热工计算书_第1页
xx幕墙工程热工计算书_第2页
xx幕墙工程热工计算书_第3页
xx幕墙工程热工计算书_第4页
xx幕墙工程热工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工计算参考资料: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民用建筑热功设计规范GB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相关计算和定义均按照ISO10077-1和ISO10077-2的方法进行计算和定义一、基本计算参数:本计算塔楼标准位置基本幕墙热工计算。1、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本标准规定的计算条件。2、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3、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S(: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D(:标准光源光谱函数(CIE D65,ISO 10526R(:视见函数(ISO/CIE 10527。4、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室内环境温度:T in=20室外环境温度:T out=-20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3.6 W/m2.K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16 W/m2.K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T out太阳辐射照度:I s=300 W/m25、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室内环境温度:T in=25室外环境温度:T out=30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2.5 W/m2.K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16 W/m2.K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T out太阳辐射照度:I s=500 W/m26、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 s= 0 W/m2.计算门窗的传热系数时,门窗周边框的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应取 8 W/m2.K,周边框附近玻璃边缘(65mm内的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应取 12 W/m2.K7、计算遮阳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应采用夏季计算标准条件.8、抗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边界条件应为:室内环境温度:T in=20室外环境温度:T out=0 -10 -20室内相对湿度:RH=30%、60%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20 W/m2.K9、计算框的太阳能总透射比g f应使用下列边界条件q in=* I sq in:通过框传向室内的净热流(W/m2:框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I s:太阳辐射照度(I s=500W/m2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有关规定:(1各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应按表4.2.1确定。 (2根据建筑所处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分别符合表4.2.2-1、表4.2.2-2、表4.2.2-3、表4.2.2-4、表4.2.2-5以及表4.2.2-6的规定,其中外墙的传热系数为包括结构性热桥在内的平均值K m 11、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门窗框或幕墙框与墙的连接界面应作为绝热边界条件处理二、塔楼标准位置传热系数计算:总宽: W=4000mm总高: H=4200mm 标准计算模块 竖向标准节点 横向标准节点总面积: A t=WH=16.8 m2透明部分总面积: A g0=12 m2非透明部分总面积: A g0=4.8 m2透明部分玻璃总面积: A g=10.13 m2透明部分框总投影面积: A f=1.87 m2透明部分区域周长: l= 26 m1.框的传热系数U f框的传热系数U f:本系统中给出的所有的数值全部是窗垂直安装的情况。传热系数的数值包括了外框面积的影响。计算传热系数的数值时取内表面换热系数h in=8.0 W/m2K和外表面换热系数h out=23 W/m2K。框的传热系数U f的数值可以通过下列程序获得:a对没有热断桥的金属框,使用U f0 =5.9 W/(m2K;b对具有断桥的金属框,U f0的数值从图E.0.2-3中粗线中选取; 图E.0.2-3 带热断桥的金属窗框的传热系数值金属窗框R f 的热阻通过下式获得: 17.01-=f f U R (E.0.2-1 金属窗框U f 的传热系数公式为: ed e e f f id i i f f A h A R A h A U ,1+=(E.0.2-2 图E.0.2-4 截面类型1(采用导热系数低于0.3W/m.K 的隔热条式中:A d.i, A d,e, A f,i, A f,e窗各部件面积,m2;其定义如图E.0.2-5所示。图E.0.2-5 窗各部件面积划分示意图h i窗框的内表面换热系数,W/m2K;h e窗框的外表面换热系数,W/m2K;R f窗框截面的热阻(隔热条的导热系数为0.20.3W/m.K,m2K/W。d热断桥对应的铝合金截面之间的最小距离;b j热断桥j的宽度;b f窗框的宽度(j fj bb2.0。图E.0.2-6 截面类型2(采用导热系数低于0.2W/m.K的泡沫材料其中:d热断桥对应的铝合金截面之间的最小距离;b j热断桥的宽度j;b f窗框的宽度(j fj bb3.0。本工程按非断桥型材计算,框的传热系数: U f=5.9W/m2.K2.框与玻璃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框与玻璃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框与玻璃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主要描述了在框、玻璃和间隔层之间交互作用下附加的热传递,线性热传递传热系数主要受间隔层材料传导率的影响。采用表E.0.3估算窗框与玻璃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 线传热系数取=0.02W/m.K3.玻璃的传热系数U g根据厂家数据取1.45W/m2.K4.幕墙计算单元的总传热系数U t的计算U t=(A gU g+A fU f+l/A t=(10.131.45+1.875.9+260.02/12=2.187W/m2.K2.2W/m2.K 满足要求!5、非透明部分: 18mm 玻璃 2mm 厚铝单板(忽略不计) 80mm 厚保温岩棉 188mm 厚空气层 1) 、空气层热阻 查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93)附表2.4可得空气层的热阻: 冬季取Ra 0.5m2K/W 2) 、80mm 厚保温岩棉热阻 此部分采用 80mm 厚保温岩棉,保温岩棉的导热系数取 F=0.030 W/mK 保温岩棉层热阻R1 1 / 1 = 0.080/0.030=2.67m2K/W 式中, 保温岩棉厚度,m 3) 、内外表面的换热阻 查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93)附表2.2可得幕墙系统内表面换热阻:Riw 0.11 m2K/W 室内外存在着风的流动,幕墙外表面属于强制对流,故外表面换热阻R01/U0 其中,U010+4.1V; U0外表面换热系数; V 室外风速,冬季取2.8m/s, 故 Row =0.0466; 4) 、层间玻璃幕墙的综合 U 值计算 由上面参数,根据公式 R = Ri + R + Ro 可得层间玻璃幕墙冬季的总热阻 冬季:Rw3.52 于是可得到层间玻璃幕墙冬季的综合 U 值: UW1/RW1/3.520.284W/m2K0) ,a=7.5,b237.3;对于冰面(t0) ,a=9.5, b265.5 (a*t/(b+t Es=E0*10 (7.5*20/(237.3+20 =6.11*10 =23.389 2、在相对湿度 f=30%下,空气的水蒸汽压(e的计算: 空气相对湿度 f 为: 30% 室内空气的饱和水蒸汽压(Es:23.389 e=f*Es =0.30*23.389 =7.017 3、空气结露点温度(Td计算: Td=b/(a/lg(e/6.11-1 注:lg(e/6.11表示取以 10 为底,e/6.11 的对数。 式中: Td - 空气的结露点温度, e - 空气的水蒸汽压,hPa a、b - 参数,对于水面(t0) ,a=7.5,b237.3;对于冰面(t0) ,a=9.5, b265.5 Td=b/(a/lg(e/6.11-1 注:lg(e/6.11表示取以 10 为底,e/6.11 的对数。 =237.3/(7.5/lg(7.017/6.11-1 =5.917 4、室内玻璃表面温度(Tpj计算: 1 玻璃板块:的室内表面温度(Tpj计算: 室内环境温度 Tin:20 室外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