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小伙2次退学三上大学-称不想按部就班生活_第1页
27岁小伙2次退学三上大学-称不想按部就班生活_第2页
27岁小伙2次退学三上大学-称不想按部就班生活_第3页
27岁小伙2次退学三上大学-称不想按部就班生活_第4页
27岁小伙2次退学三上大学-称不想按部就班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学信网 kf127岁小伙2次退学三上大学 称不想按部就班生活 灵武市有一名不走寻常路的小伙,曾两次参加高考微博且两次都被重点大学录取,可让人想不到的是,他均中途辍学放弃大学生活,直到在社会上有所经历后,2012年底他重返课堂并迎来人生中第三次高考,今年被华北电力大学录取。 这个小伙名叫李振中。2004年,18岁的李振中从灵武市回民中学高中毕业,那年他的高考成绩是590多分,被吉林大学微博车辆制造专业录取。家人为他感到自豪,大学开学时,他和父亲第一次离开宁夏。然而,经过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李振中产生了退学的念头,虽然父母不同意,可他还是回家了。紧接着,他在灵武市英才学校复读了一年。2006年高考,李振中以610分的高分被西安交通大学微博能源与动力专业录取。一年后,他再次离开大学校园,开始了一个人在外闯荡的生活。在5年的闯荡中,他体会到生活的艰辛,萌生再次参加高考的念头。 在离开校园的几年里,课本知识和考试内容改变了很多,但在2013年的高考中,李振中第三次轻松地超过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以543分的成绩被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风电专业录取。这年他27岁,已经是个大龄男孩了。对于这次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李振中表示会好好珍惜。 新闻背后 李振中的三次高考路 “开窍”:世界之外有个“大学”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李振中,上小学时,脑袋里根本没有“大学”这个概念。“村里的孩子到了上学年龄都会进校门,但我们那时什么都不懂,只是上课、玩耍、老师带着干农活,老师和父母也没给我们灌输过好好学习考大学找工作的思想,总觉得识字就好,即便书念不好,还有几亩地等着你耕种。”李振中说。 让李振中发生改变是在小学五年级时,当时班里转来一个名叫王文英的外地女孩。“她会说普通话,而且很标准,也正是从那时起,我才知道我们的世界之外还有个叫大学的地方。”升初中后,李振中和王文英同在一个班,王文英学习刻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这感染了李振中。从此,李振中开始发力,积极参加班干部竞选,尝试参加各种知识竞赛。高中时,他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三名。 “叛逆”:不想按部就班地生活 两进两出重点大学,很多人对李振中的做法不理解,甚至有乡亲对他产生质疑,但李振中说:“自己有作为就要有承担。” “进了大学校园后,总觉得自己不能适应学校生活,便开始逃课。家人知道我要退学都不同意,认为一个世世代代与农田为伴的家庭好不容易出了个大学生,却又退学,很不光彩。”李振中说,虽然父母百般不同意,可他还是回来了,好在一年后,他再次证明了自己。 第二次退学,李振中觉得对不起父母。“那时我对网络很着迷,同时外界环境对我产生很大影响,我想要自己创业,想干一番事业。”可是外界的生活并没有李振中想象中那么简单。“退学后,我不敢回家,在西安闯荡了5年。”一开始,李振中为别人做一些网络游戏装备,后来他自己当老板,感觉自己欠缺的还很多。回忆那5年,李振中说有苦有甜,虽然挣的钱能养活自己,但他还是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 26岁的年龄,在农村来说早该成家立业,可李振中两进两出大学校门耽误了大好时光。为此,父母与他长谈了一次。“父母告诉我,要么外出打工,要么相亲结婚。我经过思考,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应该就这样按部就班下去,因此大胆提出复读再高考的想法,最终父母同意了。”好在选择复读的灵武市英才学校老师还是以前的老师,当李振中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师沟通后,老师应允了。 “醒悟”:珍惜上大学的机会 知道李振中经历的人,对他第三次要踏进大学校园有着同样的担心:他会不会像前两次一样有始无终? 面对这样的问题,李振中说:“退学也好,自己想闯出一片天地也好,只有真正经历过才会明白,其实上学是最好的捷径。”他觉得自己之前的想法太单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看低了社会的竞争力。 其实2012年底,当李振中再次返回校园时,就已经规划自己今后的生活。和比自己小近10岁的学弟学妹们一起坐在课堂,李振中感到自己“生在福中不知福”。“用20多岁的心,去做十几岁孩子才做的事情,有一种穿越感。”总结自己第二次复读的感受,李振中说:“也许是年龄的原因,再次回到课堂上,45分钟的时间我总是很珍惜,生怕哪一分钟溜走了。”虽然有过很多经历,但在校园里,李振中依然是个孩子,课堂上他认真听讲,课后与同学进行知识交流,为其他同学讲解难题,这些都是他常做的事。 对于这一次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李振中表示会好好珍惜。(新消息报记者 黄英) 灵武市有一名不走寻常路的小伙,曾两次参加高考微博且两次都被重点大学录取,可让人想不到的是,他均中途辍学放弃大学生活,直到在社会上有所经历后,2012年底他重返课堂并迎来人生中第三次高考,今年被华北电力大学录取。 这个小伙名叫李振中。2004年,18岁的李振中从灵武市回民中学高中毕业,那年他的高考成绩是590多分,被吉林大学微博车辆制造专业录取。家人为他感到自豪,大学开学时,他和父亲第一次离开宁夏。然而,经过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李振中产生了退学的念头,虽然父母不同意,可他还是回家了。紧接着,他在灵武市英才学校复读了一年。2006年高考,李振中以610分的高分被西安交通大学微博能源与动力专业录取。一年后,他再次离开大学校园,开始了一个人在外闯荡的生活。在5年的闯荡中,他体会到生活的艰辛,萌生再次参加高考的念头。 在离开校园的几年里,课本知识和考试内容改变了很多,但在2013年的高考中,李振中第三次轻松地超过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以543分的成绩被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风电专业录取。这年他27岁,已经是个大龄男孩了。对于这次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李振中表示会好好珍惜。 新闻背后 李振中的三次高考路 “开窍”:世界之外有个“大学”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李振中,上小学时,脑袋里根本没有“大学”这个概念。“村里的孩子到了上学年龄都会进校门,但我们那时什么都不懂,只是上课、玩耍、老师带着干农活,老师和父母也没给我们灌输过好好学习考大学找工作的思想,总觉得识字就好,即便书念不好,还有几亩地等着你耕种。”李振中说。 让李振中发生改变是在小学五年级时,当时班里转来一个名叫王文英的外地女孩。“她会说普通话,而且很标准,也正是从那时起,我才知道我们的世界之外还有个叫大学的地方。”升初中后,李振中和王文英同在一个班,王文英学习刻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这感染了李振中。从此,李振中开始发力,积极参加班干部竞选,尝试参加各种知识竞赛。高中时,他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三名。 “叛逆”:不想按部就班地生活 两进两出重点大学,很多人对李振中的做法不理解,甚至有乡亲对他产生质疑,但李振中说:“自己有作为就要有承担。” “进了大学校园后,总觉得自己不能适应学校生活,便开始逃课。家人知道我要退学都不同意,认为一个世世代代与农田为伴的家庭好不容易出了个大学生,却又退学,很不光彩。”李振中说,虽然父母百般不同意,可他还是回来了,好在一年后,他再次证明了自己。 第二次退学,李振中觉得对不起父母。“那时我对网络很着迷,同时外界环境对我产生很大影响,我想要自己创业,想干一番事业。”可是外界的生活并没有李振中想象中那么简单。“退学后,我不敢回家,在西安闯荡了5年。”一开始,李振中为别人做一些网络游戏装备,后来他自己当老板,感觉自己欠缺的还很多。回忆那5年,李振中说有苦有甜,虽然挣的钱能养活自己,但他还是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 26岁的年龄,在农村来说早该成家立业,可李振中两进两出大学校门耽误了大好时光。为此,父母与他长谈了一次。“父母告诉我,要么外出打工,要么相亲结婚。我经过思考,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应该就这样按部就班下去,因此大胆提出复读再高考的想法,最终父母同意了。”好在选择复读的灵武市英才学校老师还是以前的老师,当李振中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师沟通后,老师应允了。 “醒悟”:珍惜上大学的机会 知道李振中经历的人,对他第三次要踏进大学校园有着同样的担心:他会不会像前两次一样有始无终? 面对这样的问题,李振中说:“退学也好,自己想闯出一片天地也好,只有真正经历过才会明白,其实上学是最好的捷径。”他觉得自己之前的想法太单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看低了社会的竞争力。 其实2012年底,当李振中再次返回校园时,就已经规划自己今后的生活。和比自己小近10岁的学弟学妹们一起坐在课堂,李振中感到自己“生在福中不知福”。“用20多岁的心,去做十几岁孩子才做的事情,有一种穿越感。”总结自己第二次复读的感受,李振中说:“也许是年龄的原因,再次回到课堂上,45分钟的时间我总是很珍惜,生怕哪一分钟溜走了。”虽然有过很多经历,但在校园里,李振中依然是个孩子,课堂上他认真听讲,课后与同学进行知识交流,为其他同学讲解难题,这些都是他常做的事。 对于这一次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李振中表示会好好珍惜。(新消息报记者 黄英) 灵武市有一名不走寻常路的小伙,曾两次参加高考微博且两次都被重点大学录取,可让人想不到的是,他均中途辍学放弃大学生活,直到在社会上有所经历后,2012年底他重返课堂并迎来人生中第三次高考,今年被华北电力大学录取。 这个小伙名叫李振中。2004年,18岁的李振中从灵武市回民中学高中毕业,那年他的高考成绩是590多分,被吉林大学微博车辆制造专业录取。家人为他感到自豪,大学开学时,他和父亲第一次离开宁夏。然而,经过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李振中产生了退学的念头,虽然父母不同意,可他还是回家了。紧接着,他在灵武市英才学校复读了一年。2006年高考,李振中以610分的高分被西安交通大学微博能源与动力专业录取。一年后,他再次离开大学校园,开始了一个人在外闯荡的生活。在5年的闯荡中,他体会到生活的艰辛,萌生再次参加高考的念头。 在离开校园的几年里,课本知识和考试内容改变了很多,但在2013年的高考中,李振中第三次轻松地超过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以543分的成绩被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风电专业录取。这年他27岁,已经是个大龄男孩了。对于这次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李振中表示会好好珍惜。 新闻背后 李振中的三次高考路 “开窍”:世界之外有个“大学”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李振中,上小学时,脑袋里根本没有“大学”这个概念。“村里的孩子到了上学年龄都会进校门,但我们那时什么都不懂,只是上课、玩耍、老师带着干农活,老师和父母也没给我们灌输过好好学习考大学找工作的思想,总觉得识字就好,即便书念不好,还有几亩地等着你耕种。”李振中说。 让李振中发生改变是在小学五年级时,当时班里转来一个名叫王文英的外地女孩。“她会说普通话,而且很标准,也正是从那时起,我才知道我们的世界之外还有个叫大学的地方。”升初中后,李振中和王文英同在一个班,王文英学习刻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这感染了李振中。从此,李振中开始发力,积极参加班干部竞选,尝试参加各种知识竞赛。高中时,他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三名。 “叛逆”:不想按部就班地生活 两进两出重点大学,很多人对李振中的做法不理解,甚至有乡亲对他产生质疑,但李振中说:“自己有作为就要有承担。” “进了大学校园后,总觉得自己不能适应学校生活,便开始逃课。家人知道我要退学都不同意,认为一个世世代代与农田为伴的家庭好不容易出了个大学生,却又退学,很不光彩。”李振中说,虽然父母百般不同意,可他还是回来了,好在一年后,他再次证明了自己。 第二次退学,李振中觉得对不起父母。“那时我对网络很着迷,同时外界环境对我产生很大影响,我想要自己创业,想干一番事业。”可是外界的生活并没有李振中想象中那么简单。“退学后,我不敢回家,在西安闯荡了5年。”一开始,李振中为别人做一些网络游戏装备,后来他自己当老板,感觉自己欠缺的还很多。回忆那5年,李振中说有苦有甜,虽然挣的钱能养活自己,但他还是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 26岁的年龄,在农村来说早该成家立业,可李振中两进两出大学校门耽误了大好时光。为此,父母与他长谈了一次。“父母告诉我,要么外出打工,要么相亲结婚。我经过思考,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应该就这样按部就班下去,因此大胆提出复读再高考的想法,最终父母同意了。”好在选择复读的灵武市英才学校老师还是以前的老师,当李振中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师沟通后,老师应允了。 “醒悟”:珍惜上大学的机会 知道李振中经历的人,对他第三次要踏进大学校园有着同样的担心:他会不会像前两次一样有始无终? 面对这样的问题,李振中说:“退学也好,自己想闯出一片天地也好,只有真正经历过才会明白,其实上学是最好的捷径。”他觉得自己之前的想法太单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看低了社会的竞争力。 其实2012年底,当李振中再次返回校园时,就已经规划自己今后的生活。和比自己小近10岁的学弟学妹们一起坐在课堂,李振中感到自己“生在福中不知福”。“用20多岁的心,去做十几岁孩子才做的事情,有一种穿越感。”总结自己第二次复读的感受,李振中说:“也许是年龄的原因,再次回到课堂上,45分钟的时间我总是很珍惜,生怕哪一分钟溜走了。”虽然有过很多经历,但在校园里,李振中依然是个孩子,课堂上他认真听讲,课后与同学进行知识交流,为其他同学讲解难题,这些都是他常做的事。 对于这一次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李振中表示会好好珍惜。(新消息报记者 黄英) 湖南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 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从7月9日开始,8月22日结束。今年全省共有考生37.3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万人,增长2.75%。全国1508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我省共计录取新生317954人(含保送生274人、自主选拔招生1518人、中南大学微博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招生447人、盲聋哑单招22人、 文化单科成绩位于全省前万分之一考生34人、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单招603人、高水平运动员135人、职教师职单招59人、少年班9人、高职单招 19744人),录取率为85.3%,其中本科录取率为41.7%。已 录新生中本科155640人(含预科和湖南一师单招)、专科162314人;文科类138551人(含文科艺术22027人,文科体育1240人),理科 类159600人(含理科艺术3034人,理科体育2270人),职高类19803人。 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指示,始终坚持以考生为本,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全面规范录取管理,圆满完成了招生录取各项任务,实现了“平安高考微博”、“阳光高考”、“温馨高考”的目标。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出档率提高,考生流向合理。今年,我省继续完善措施,加强考生志愿填报指导,除本专科提前批次外,其他每批次均设置5个平行 志愿,志愿有效性进一步提高,考生选择机会增加。各个批次平行一志愿出档率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本科一批平行一志愿出档率为99.3%;本科二批平行一志 愿的出档率为92%;本科三批(A)平行一志愿的出档率为98.5%,本科三批(B)平行一志愿的出档率为99%;高职专科批次平行一志愿的出档率为 85.5%。本科一批、二批、三批和高职专科均实行了征集志愿,其中本科一批、二批共有25023人填报了征集志愿,录取6777人,有效满足了上线学生 的就读愿望。据统计,今年考生直接志愿满足率达到了99.4%,其中本科直接志愿满足率为99%,专科直接志愿满足率为99.85%。各知名院校在我省的 招生计划基本上一次性录满,清华微博大学微博等一本院校还在湖南追加招生计划2617人(含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录取等),各招生院校对我省生源质量满意度高。 二、录取透明阳光,招生规范有序。今年高考,我省继续严格执行“不点录”、“不补录”、“不违规降分录取”等政策,录取管理进一 步规范。继续实行录取现场全封闭管理和录取工作集体议事制度,录取期间共召开录取现场协调处置小组工作会议6次,凡是涉及到计划调整、投档模板设置、特殊 类型招生批件投档以及录取中遇到的其他有关具体问题,均通过集体研究,并按工作流程由相关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执行。我省在平行志愿投档时,在上线考生中严格 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序(遇到多名考生同分时,分别按照语、数、外三科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再按考生填报的学校顺序出档。在每一批次投档前, 录取管理组会同信息技术组写出投档模板(即投档分数、投档方式、投档比例等规定)书面报告,经录取现场相关负责人审签后,由计算机自动投档。考生档案投出 后,由招生学校通过录取系统下载考生电子档案,并按录取规则在规定时间内将录退意见上传到录取现场,由录检组对学校录退情况进行审核,无误后予以确认。在 信息公开方面,及时向社会公布了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录取办法、录取控制分数线、院校投档分数线、录取结果、院校招生缺额等信息,全方位接受社会的监督。 同时,省教育考试院采取措施,完善了信息公开的形式和手段,着力为考生提供高效、快捷的信息服务,录取动态信息每天更新3次,录取结果信息每晚及时更新。 7月22日下午,省教育考试院邀请部分考生和家长微博代表以及在湘主要媒体记者参观了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现场,并当场解答了家长、考生和媒体记者们对 于高考录取工作的种种疑惑。 三、宣传咨询工作到位,舆论环境良好。我省高度重视招生宣传工作,省教育考试院除按照教育部招生阳光工程的要求公布有关信息外, 还通过发布新闻通稿、召开高考新闻发布会、印发高考快讯等形式,及时公布录取进程和录取情况,共召开高考新闻通气会3次,发布新闻通稿36篇、高考快讯 26篇,及时满足了考生和社会的知情需求。同时,省教育考试院有针对性地做好了预警工作,先后多次通过媒体向全省考生发公开信和新闻通稿,提醒广大考生和 家长及时填报征集志愿以及提防“黑中介”、“学贩子”的欺诈,谨防上当受骗。今年录取工作信访接待组接待到招生现场咨询的考生和家长792人次,较上年的 997人次大幅下降;接听高考咨询电话5628个,录取和咨询现场比往年平静。考生和家长咨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录取动态、录取结果、申请退档、填报征集志 愿时间及录取时间安排、外省艺术院校投档和录取规则等方面。 四、服务细致周到,招生满意度高。省教育考试院在招生工作中始终坚持以考生为本,扎实、细致地做好了各项服务工作。在咨询服务方 面,高考后省教育考试院协助举办了“湖南2013年教育博览会”,在录取期间每天开展了“录取现场咨询”,向全社会就普通高校招生的政策进行了全面深入的 解读和指导。在信息服务方面,在公布院校投档分数线的同时,公布了每所院校最后一名考生的语数外成绩,以方便考生查询;定时向社会发布考生录取信息,考生 可方便地通过各级招考部门、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168语音信箱、12580信息服务平台等渠道查询到录取动态。在提高上线考生就读机会方面,省教育考试 院积极到外省院校争取招生计划,争取外省院校在湖南多投机动计划。同时,经与招生院校协调,将本科二批的投档比例设置在1:1.021:1.05,尽可 能减少考生退档,以降低考生填报志愿风险。这些举措有效维护了考生的权益,进一步提高了考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对我省招生工作的满意度。 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从7月9日开始,8月22日结束。今年全省共有考生37.3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万人,增长2.75%。全国1508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我省共计录取新生317954人(含保送生274人、自主选拔招生1518人、中南大学微博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招生447人、盲聋哑单招22人、 文化单科成绩位于全省前万分之一考生34人、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单招603人、高水平运动员135人、职教师职单招59人、少年班9人、高职单招 19744人),录取率为85.3%,其中本科录取率为41.7%。已 录新生中本科155640人(含预科和湖南一师单招)、专科162314人;文科类138551人(含文科艺术22027人,文科体育1240人),理科 类159600人(含理科艺术3034人,理科体育2270人),职高类19803人。 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指示,始终坚持以考生为本,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全面规范录取管理,圆满完成了招生录取各项任务,实现了“平安高考微博”、“阳光高考”、“温馨高考”的目标。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出档率提高,考生流向合理。今年,我省继续完善措施,加强考生志愿填报指导,除本专科提前批次外,其他每批次均设置5个平行 志愿,志愿有效性进一步提高,考生选择机会增加。各个批次平行一志愿出档率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本科一批平行一志愿出档率为99.3%;本科二批平行一志 愿的出档率为92%;本科三批(A)平行一志愿的出档率为98.5%,本科三批(B)平行一志愿的出档率为99%;高职专科批次平行一志愿的出档率为 85.5%。本科一批、二批、三批和高职专科均实行了征集志愿,其中本科一批、二批共有25023人填报了征集志愿,录取6777人,有效满足了上线学生 的就读愿望。据统计,今年考生直接志愿满足率达到了99.4%,其中本科直接志愿满足率为99%,专科直接志愿满足率为99.85%。各知名院校在我省的 招生计划基本上一次性录满,清华微博大学微博等一本院校还在湖南追加招生计划2617人(含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录取等),各招生院校对我省生源质量满意度高。 二、录取透明阳光,招生规范有序。今年高考,我省继续严格执行“不点录”、“不补录”、“不违规降分录取”等政策,录取管理进一 步规范。继续实行录取现场全封闭管理和录取工作集体议事制度,录取期间共召开录取现场协调处置小组工作会议6次,凡是涉及到计划调整、投档模板设置、特殊 类型招生批件投档以及录取中遇到的其他有关具体问题,均通过集体研究,并按工作流程由相关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执行。我省在平行志愿投档时,在上线考生中严格 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序(遇到多名考生同分时,分别按照语、数、外三科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再按考生填报的学校顺序出档。在每一批次投档前, 录取管理组会同信息技术组写出投档模板(即投档分数、投档方式、投档比例等规定)书面报告,经录取现场相关负责人审签后,由计算机自动投档。考生档案投出 后,由招生学校通过录取系统下载考生电子档案,并按录取规则在规定时间内将录退意见上传到录取现场,由录检组对学校录退情况进行审核,无误后予以确认。在 信息公开方面,及时向社会公布了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录取办法、录取控制分数线、院校投档分数线、录取结果、院校招生缺额等信息,全方位接受社会的监督。 同时,省教育考试院采取措施,完善了信息公开的形式和手段,着力为考生提供高效、快捷的信息服务,录取动态信息每天更新3次,录取结果信息每晚及时更新。 7月22日下午,省教育考试院邀请部分考生和家长微博代表以及在湘主要媒体记者参观了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现场,并当场解答了家长、考生和媒体记者们对 于高考录取工作的种种疑惑。 三、宣传咨询工作到位,舆论环境良好。我省高度重视招生宣传工作,省教育考试院除按照教育部招生阳光工程的要求公布有关信息外, 还通过发布新闻通稿、召开高考新闻发布会、印发高考快讯等形式,及时公布录取进程和录取情况,共召开高考新闻通气会3次,发布新闻通稿36篇、高考快讯 26篇,及时满足了考生和社会的知情需求。同时,省教育考试院有针对性地做好了预警工作,先后多次通过媒体向全省考生发公开信和新闻通稿,提醒广大考生和 家长及时填报征集志愿以及提防“黑中介”、“学贩子”的欺诈,谨防上当受骗。今年录取工作信访接待组接待到招生现场咨询的考生和家长792人次,较上年的 997人次大幅下降;接听高考咨询电话5628个,录取和咨询现场比往年平静。考生和家长咨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录取动态、录取结果、申请退档、填报征集志 愿时间及录取时间安排、外省艺术院校投档和录取规则等方面。 四、服务细致周到,招生满意度高。省教育考试院在招生工作中始终坚持以考生为本,扎实、细致地做好了各项服务工作。在咨询服务方 面,高考后省教育考试院协助举办了“湖南2013年教育博览会”,在录取期间每天开展了“录取现场咨询”,向全社会就普通高校招生的政策进行了全面深入的 解读和指导。在信息服务方面,在公布院校投档分数线的同时,公布了每所院校最后一名考生的语数外成绩,以方便考生查询;定时向社会发布考生录取信息,考生 可方便地通过各级招考部门、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168语音信箱、12580信息服务平台等渠道查询到录取动态。在提高上线考生就读机会方面,省教育考试 院积极到外省院校争取招生计划,争取外省院校在湖南多投机动计划。同时,经与招生院校协调,将本科二批的投档比例设置在1:1.021:1.05,尽可 能减少考生退档,以降低考生填报志愿风险。这些举措有效维护了考生的权益,进一步提高了考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对我省招生工作的满意度。 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从7月9日开始,8月22日结束。今年全省共有考生37.3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万人,增长2.75%。全国1508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我省共计录取新生317954人(含保送生274人、自主选拔招生1518人、中南大学微博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招生447人、盲聋哑单招22人、 文化单科成绩位于全省前万分之一考生34人、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单招603人、高水平运动员135人、职教师职单招59人、少年班9人、高职单招 19744人),录取率为85.3%,其中本科录取率为41.7%。已 录新生中本科155640人(含预科和湖南一师单招)、专科162314人;文科类138551人(含文科艺术22027人,文科体育1240人),理科 类159600人(含理科艺术3034人,理科体育2270人),职高类19803人。 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指示,始终坚持以考生为本,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全面规范录取管理,圆满完成了招生录取各项任务,实现了“平安高考微博”、“阳光高考”、“温馨高考”的目标。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出档率提高,考生流向合理。今年,我省继续完善措施,加强考生志愿填报指导,除本专科提前批次外,其他每批次均设置5个平行 志愿,志愿有效性进一步提高,考生选择机会增加。各个批次平行一志愿出档率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本科一批平行一志愿出档率为99.3%;本科二批平行一志 愿的出档率为92%;本科三批(A)平行一志愿的出档率为98.5%,本科三批(B)平行一志愿的出档率为99%;高职专科批次平行一志愿的出档率为 85.5%。本科一批、二批、三批和高职专科均实行了征集志愿,其中本科一批、二批共有25023人填报了征集志愿,录取6777人,有效满足了上线学生 的就读愿望。据统计,今年考生直接志愿满足率达到了99.4%,其中本科直接志愿满足率为99%,专科直接志愿满足率为99.85%。各知名院校在我省的 招生计划基本上一次性录满,清华微博大学微博等一本院校还在湖南追加招生计划2617人(含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录取等),各招生院校对我省生源质量满意度高。 二、录取透明阳光,招生规范有序。今年高考,我省继续严格执行“不点录”、“不补录”、“不违规降分录取”等政策,录取管理进一 步规范。继续实行录取现场全封闭管理和录取工作集体议事制度,录取期间共召开录取现场协调处置小组工作会议6次,凡是涉及到计划调整、投档模板设置、特殊 类型招生批件投档以及录取中遇到的其他有关具体问题,均通过集体研究,并按工作流程由相关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执行。我省在平行志愿投档时,在上线考生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