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呼吸系统下.ppt_第1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呼吸系统下.ppt_第2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呼吸系统下.ppt_第3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呼吸系统下.ppt_第4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呼吸系统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肺的呼吸功能,一、呼吸全过程,外呼吸气体的运输内呼吸,二、几个名词,呼吸:外界环境与机体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过程:吸气、呼气器官:呼吸道气体交换的通道肺泡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膜气血屏障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2、胸膜腔与胸内负压胸膜腔胸内负压:有利于肺扩张有利于静脉血与淋巴液回流,三、肺通气的原理,1、呼吸运动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引起胸廓节律性的扩大和缩小称呼吸运动。平静呼吸安静状态下的呼吸。吸气主动呼气被动用力呼吸吸气主动呼气主动,4、肺通气的动力,3、肺通气肺和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原动力呼吸肌直接动力肺内压周期性/造成压力差(肺内压大气压),5、肺通气的阻力,弹性阻力: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时,对抗变形和弹性回缩的倾向。包括肺的弹性阻力(组织回缩力和肺泡表面张力)、胸廓弹性阻力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降低吸气阻力、稳定大小肺泡的容量、防止肺不张、保持肺内干燥,防止肺水肿非弹性阻力:惯性阻力、粘滞阻力、气道阻力,6、呼吸功呼吸过程中,呼吸肌为克服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实现肺通气所做的功,四、肺通气功能的评价,(一)基本肺容量(Pulmonaryvolumes),1.肺容量(pulmonarycapacity)2.潮气量(tidalvolume,TV)3.补吸气量(inspiratoryreservevolume,IRV)4.补呼气量(expiratoryreservevolume,ERV)余气量(residualvolume,RV)功能余气量(functionalresidual,FRC),1.肺活量(vitalcapacity,VC)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反映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2.肺总量(totallungcapacity,TLC)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量=肺活量+余气量3.每分通气量(minuteventilationvolume)每分钟吸入肺内或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4.肺泡通气量(alveolarventilation)每分钟吸入肺内并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新鲜空气量,也称有效通气量5.生理无效腔:包括解剖无效腔(anatomicaldeadspace)肺泡无效腔(physiologicaldeadspace),(二)常用评价肺通气功能的指标(Evaluationoffunctionofpulmonaryventilation),基本肺容积和肺容量(BasicPulmonaryVolumeandPulmonaryCapacity),静态肺功能指标,肺总容量,肺活量,深吸气量,机能余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余气量,潮气量,气体交换,一、基本知识包括肺换气、组织换气交换方式:扩散扩散动力:换气组织两侧的分压差,二、肺换气过程:,血液,1.呼吸膜的厚度:反比2.呼吸膜的面积:正比3.通气/血流比值: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正常值:,影响肺换气的因素,三、组织换气,影响组织换气的因素:1、细胞和毛细血管间的距离2、组织代谢3、毛细血管的血流速度,肺泡气,组织液,血液循环,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一、气体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一)Hb与O2结合的特征1、反应快、可逆、不需酶的催化、受PO2和的影响。PO2高(肺)HbO2HbO2PO2低(组织)2、该反应是氧合,不是氧化。3、HbO2呈鲜红色,去氧Hb呈紫蓝色。4、正常情况下1分子Hb结合4分子的氧(二)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理想1gHb可以最大限度结合1.39mlO2,实际1gHb可以最大限度结合1.34mlO2,,二、氧的运输,(三)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1、概念:表示PO2与Hb氧结合量或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A、上段:相当于PO2在60-100mmHg,曲线较平坦。生理意义:结合部分,PO2不低于60mmHg,Hb氧饱和度仍能保持在90%之上。B、中段:40-60mmHg,曲线较陡,释放氧部分。C、下段:PO2在40mmHg以下的部分,曲线较陡。生理意义:PO2在此范围内,稍有下降,Hb氧饱和度下降较大,因而释放大量的O2,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2、氧解离曲线的形态特征,3、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P50:正常值26.5mmHg,为氧解离曲线移位程度的定量指标影响因素:1)Hb的质和量2)血液中的pH和PCO2的影响:pH降低或PCO2升高,P50增大,曲线右移表现为波尔效应,既可促进肺血氧结合,也可促使组织放氧3)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曲线右移,其机制与温度影响了H+活度有关。4)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浓度升高,右移曲线。,4、氧解离曲线的移动分析,PCO2pHDPG温度,PCO2pHDPG温度,(1)导致曲线右移的因素:pH、PCO2、温度、细胞内2,3-DPG等;(机体活动时),(2)导致曲线左移的因素:pH、PCO2、温度、细胞内2,3-DPG等;,三、二氧化碳的运输,(一)CO2的运输形式主要是碳酸氢盐(88%)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7%)。1、碳酸氢盐形式2、氨基甲酸血红蛋白,(二)CO2解离曲线,特点:(1)血中CO2含量与PCO2呈近正比。(2)O2与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