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大学语文》课程课件10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ppt_第1页
2014年《大学语文》课程课件10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ppt_第2页
2014年《大学语文》课程课件10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ppt_第3页
2014年《大学语文》课程课件10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ppt_第4页
2014年《大学语文》课程课件10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作者:Rhea,LOGO,2,一、李白生平与思想,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移居中亚,李白生于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五岁时随父迁居到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自号青莲居士。,3,一、李白生平与思想,一生分为五个阶段:1、蜀中时期(701-725)(1)博涉百家。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赠张相镐“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2)求仙访道。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沉怀丹丘志,冲赏归寂寞。”,4,一、李白生平与思想,(3)学剑行侠。李白隐居戴天大匡山,往来旁郡,依潼江赵徵君蕤。蕤亦节士,任侠有气,善为纵横学,著书号长短经。太白从学岁余。(唐诗纪事卷十八)“十五好剑术”(与韩荆州文)深受侠客和纵横家的影响,传说他曾因打饱不平而“手刃数人”(魏颢李翰林集序)。,5,一、李白生平与思想,2、以安陆为中心第一次漫游时期(725742)26至42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三年时间游历洞庭、襄汉、庐山、金陵、扬州等。(2)“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开元十六年(728),在安陆与高宗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然后以安陆为中心漫游,北游洛阳、太原,东游齐鲁,南游安徽、江浙。,6,一、李白生平与思想,(3)行侠、隐居、求仙、干谒。“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开元二二年(734),他到洛阳,随后与道士元丹丘隐居嵩山;二四年(736)游东鲁,寓家任城,与孔巢父等六人隐居徂徕山,号“竹溪六逸”。在襄阳谒见荆州刺使韩朝宗,作与韩荆州书“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是其散文代表作。,7,一、李白生平与思想,3、长安时期(742-744)。天宝元年(742),由好友吴筠、元丹丘以及玉真公主推荐,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对酒忆贺监二首序),8,一、李白生平与思想,4、以东鲁、梁园为中心第二次漫游时期(744-755),44至55岁。(1)天宝三年在洛阳遇到杜甫,随后他们又遇高适,一起漫游梁宋齐鲁。(2)天宝四年受道箓于齐州紫极宫。此后他更热衷于求仙访道。此时诗歌上他追求个性解放,反抗精神愈来愈强。代表作: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9,一、李白生平与思想,5、身经战乱时期(755762),55至62岁。(1)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时李白隐居庐山,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愿望参加永王李璘幕府,很快永王被杀,李白获罪。(2)长流夜郎前后。乾元二年(759)秋李白回到江夏,时已59岁,“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晚年他流落江南一带,61岁时听说太尉李光弻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欲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次年在其从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处去世。,10,一、李白生平与思想,李白思想兼儒家济世、道家求仙及游侠思想:“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他对人生道路的设计功成身退。如:“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酒酣舞长剑,仓卒解汉纷。”“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煞人”。在仕途得意时亦如此:“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翰林读书言怀)直到晚年,他仍矢志不移:“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11,一、李白生平与思想,个性:“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布衣和权贵的对立:“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2,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李白流放夜郎遇赦次年从江夏(今武昌)往浔阳(今九江)重游庐山时,作此诗寄卢虚舟。卢虚舟,字幼真,范阳(北京大兴)人,唐肃宗时曾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曾与李白同游庐山。虚舟:语本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宋司马光酬王安之闻罢真率会诗:“虚舟非有意,飘瓦不须嗔。”比喻胸怀恬淡旷达。,13,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14,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论语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一生游踪的形象写照,也透露出寻仙访道的隐逸之心。序曲,15,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鸟瞰)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细描)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全景)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远眺)正面描绘庐山和长江的雄奇风光。,16,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屏风九叠:指庐山五老峰东的九叠屏,因山九叠如屏而得名。,17,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石门涧,位于庐山西麓,素称“庐山西大门”。因天池山、铁船峰对峙如门,内有瀑布垂落而得名。,18,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人生无常,盛事难再。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仙境对抗现实,19,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思想内容:以大手笔描绘庐山雄奇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豪迈气概,抒发了寄情山水、纵情遨游、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想在名山胜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遥的愿望,流露了诗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愤世之情。,20,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