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最爱东山晴后雪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本诗应作于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时候。东风轻拂,万物开始复苏,四山开始挣脱冬日的枯黄,泛出片片青绿。诗人整日都在追逐那一片片青绿,早已忘记了早春还有丝丝寒意。在春风夕照间停留,环顾群山,原来此刻最美的是东山上那一片雪:在春日的傍晚,夕阳微弱柔软的红光普照在东山之上,皑皑白雪闪耀着点点光芒,那仿佛是座座银山在向我涌来。真的美妙极了。“软”字写出白雪映照下的夕阳红光,是那么的柔和细微,赋予夕阳光芒以形象的触觉,写出了夕阳的无限美好。另一个“涌”字则把白雪覆盖的群山在夕阳之下闪耀光芒,在视觉上产生向自己涌动而来的动态感描绘出来,有化静为动的奇功。,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答:_,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往我的诗人形象。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答:_,“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比拟,一种修辞方法。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拟人),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拟物)。,一、把人当作物来写。例如1、咱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老舍龙须沟)2、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意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杨绛老王),二、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例如:1、这些闪电的影子,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高尔基海燕)2、有时候起了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老舍骆驼祥子)例1中把闪电的影子比拟成蜿蜒游动的一条条火蛇;例2中把狂风比拟成可以打人的东西,三、把抽象概念当作物来写。例如:1、“她似乎衣袋里全装着天真,一掏出来就可以用。”(韩少功火宅)2、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分析:例1“天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这个例中被比拟成一个有形的事物,十分形象。例2把“公理”这种抽象概念比拟成能卖几块钱一斤的东西,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答:“系”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体现离别的伤感。,答题模式:X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总之:分析“炼字”,要么品味其形象深刻的表达效果,要么品味这些字或词所蕴含的深刻情感。,送邹明府游灵武唐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答: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的寒风。正式通过细节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答:“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透”字,极为传神的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骤雨宋华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的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过融上人兰若綦毋潜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注】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1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所拜访的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诗人所拜访的是一个避世清修、洒脱飘逸的高僧形象。(2分)禅室建于山头,远离尘世,禅室无人,窗外溪流鸟飞,僧人不知何处而去;静谧幽雅的环境烘托出僧人的情趣高雅;“挂僧衣”的细节体现了僧人的悠闲洒脱。,2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以动衬静。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色千重的山林美景;而荡漾山林、经久不息的钟声,又给这幽深秀丽的山林增添了静谧的气氛。(2分)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景。“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彼此沟通起来,传达出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2分),溪居柳宗元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自由,有幸这次被贬谪来到南夷。闲时常常与农田菜圃为邻,偶然间象个隐居山中的人。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带露杂草,傍晚乘船沿着溪石哗哗前进。独往独来碰不到那庸俗之辈,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娱。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全诗写谪居佳境,苟得自由,独往独来,偷安自幸。这首诗表面上似乎写溪居生活的闲适,然而字里行间隐含着孤独的忧愤。,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塑造了一个贬谪南夷,看似悠闲洒脱,实则孤独抑郁的诗人形象。,沈德潜评价这首诗说:“不怨而怨。”请简要分析。,诗人在长期被仕途所累之后有了亲近自然、隐居田园的机会,于是在首联用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但全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字里行间隐含贬居时的强欢强乐。诗中“幸”是含着抑郁的笑;“闲依”包含着闲散的无聊,“偶似”说明并不真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可见生活的孤独。,秋雨叹三首(其一)杜甫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注】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1)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答:_,秋日风雨中百草的“烂死”与决明的“颜色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或:以百草反衬决明)。把决明的叶与花比喻成“翠羽盖”和“黄金钱”。决明在风雨中花开灿烂、香远益清、坚毅挺立,借决明塑造出资质美好却身处乱世、命途多舛的诗人形象。,(2)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委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答:_,前四句表现了作者对如决明一样有高尚情操与人格的君子的欣赏与赞美。“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句,传达了对于富有才华,却遭受摧残的君子的关爱与担心,更是对他们难逃悲剧结局的同情与哀叹。“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句,表达诗人对自己徒然白首却无所成就的自伤,面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无奈而忧虑,体现了他的忧世情怀。,好事近渔父词朱敦儒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简析“摇首出红尘”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答_,从内容上看,是作者远离官场后的生活写照,定下了全词的感情基调。从结构上看,“出红尘”是全词的“词眼”,统领全词。因为“出红尘”,才有了下文所描写的悠闲自在、超然旷达的生活情景。,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答:_,词的下片通过晚来垂钓时月映江面、水天一色、孤鸿明灭等情景的描写,展现的是一幅澄澈清雅、闲适宁静的月夜垂钓图,表现了词人对红尘官场的轻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寄寓了作者坚持纯洁高尚的操守,向往自由宁静生活的人生追求。,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苏轼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注】桓伊三弄,桓伊,东晋时音乐家,善筝、笛,曾为王徽之吹奏三个曲调。,(1)这首词的上阕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答:_,营造了一个孤寂凄迷、浩淼清幽的意境。夜深人静之时,不知是谁吹奏起优美的古曲,将人从梦中惊醒。一弯孤单的新月,弥漫江天的愁烟,使即将与友人分别的词人愁绪满怀。,(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飞絮送行舟,水东流”的妙处。答:_,此句运用了拟人、想象手法。这是想象次日分别的情景。在想象中,词人赋予柳絮和流水以人的情感,借多情的柳絮追逐行舟代人送行,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意。寓情于景。把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融入飞絮和流水之中。反衬。而江水不解人的心情依旧东流入海,又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之有情。景物描写寄托情感,含蓄隽永。,游终南山,唐孟郊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1)请简要赏析开头两句中“塞”和“生”两字的妙处答:_,“塞”,充塞,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终南山充满天地之间的磅礴气势。“生”,升起,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日月从终南山的山巅冉冉升起的景象。,慈姥矶,何逊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客悲不自已,江上望归舟。【注】何逊(?518)南朝梁诗人。今山东郯城人。,(1)诗的颈联中,有两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答:_,(1)“合”“浮”两字用得传神。“合”字写出了近岸被江沙包围的景象,“浮”字写出了远处山峰连绵、烟雾漂浮缭绕的景象,两字都用动词,把静止的景物写得富有动感,因此形象传神。,采桑女,唐彦谦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1)这首诗语言既朴素又生动,“桑芽才努青鸦嘴”一句写景状物精细传神,试选一角度赏析。答:_,炼字的角度:“努”,用力伸出、用力冒出的意思。一“努”字,把桑芽写活了,精细地刻画出“桑芽”在春风中正在缓慢生长的动态,给画面增加了艺术情趣。修辞的角度: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把“桑芽”比喻成“青鸦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桑枝上那斑斑点点的嫩芽的颜色和形状。,蝶恋花,范成大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注】夷犹:犹豫迟疑。看看:即将。面:炒面,将已熟未割的麦穗摘取下来,揉下麦粒炒干研碎,取以尝新。,(1)简要分析“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一句的妙处。答:_,(1)“画舫夷犹湾百转”一句将画舫拟人化,它为“湾百转”而迟疑犹豫、行动缓慢,其实是写作者在船中的心情,把船人格化,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人流连美景不急于行舟的情感。,“横塘塔近依前远”作者看着前方的塔近了,其实还远。如此美景,令人喜爱留连。由此细腻地表现出作者并不急于到塔边,对远近并不在意的心情,此时更使他欣悦的倒是一路好景致。这两句写船行,也带出了沿途风光,更带出了自己盎然兴趣。全词欢快气氛也由此而兴。,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深夜坐,还应说着远行人。,(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答:_,(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呆坐的神态,用“灯前”引出“影”,“伴”又将“影”与“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着苦坐的“身”,显得孤单寂寞。,(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答:_,(2)作者通过想象中的画面,即冬至深夜,家人围坐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之情的。诗的语言质朴无华。,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陆游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1)“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答:_,(1)比喻。离别的悲愁犹如眼前的江水那么多,一半给你,一半给我,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难以言状的离愁。,(2)“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分析。答:_,(2)不忍与友人离别的愁苦之情。如果能得到千寻铁锁,把长江截断、锁住,词人就可与友人长聚不分了。诗人想像奇特,感情真挚深沉。,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明月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注】梅花落:乐曲名。,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1)两首诗都写月夜闻笛,感情基调有何异同?答:_,(1)两首诗都表达了征人思乡的感情。高诗写冰雪消融,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意境澄澈壮阔,感情哀而不伤(乐观开朗);李诗写月如秋霜,充满寒意,夜风送来呜咽的芦笛声,意境寒冷凄清(愁惨),感情悲凉哀怨。,(2)两首诗的结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_,(2)高诗寓情于景,由听到梅花落的乐曲想象故乡的梅花四处飘散,一夜之中洒满关山的情景,从而让读者感受到诗中寄寓的思乡的感情;李诗直接抒情,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望乡”直接点明思乡之情。,归嵩山作,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注】长薄:绵延的草木丛。闭关:佛家闭门静修。有闭门谢客意。,(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第三联。答:_,(1)第三联寓情于景,作者通过对荒城、古渡、落日、秋山等景物的描写(或答成“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也可),描绘出暗淡凄凉的意境,烘托了诗人凄清的心境。,(2)全诗是怎样围绕题目中的“归”字来表现的?请简要说明。答:_,(2)本诗围绕“归”写作者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首联描写河川环绕这绵延的草泽地,离归的车马缓缓前进,表现其归隐后安详闲适的心境,颔联写“水”和“鸟”有情,表现其悠然自得的心情和归隐的坚决态度;颈联继续描摹归隐路途中的景色。尾联前句交待归隐的地点和行为,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青玉案,曹组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注】凤楼:妇女居处。这里代指家中的妻子。谩:徒然,空白。,(1)“凄凉只恐乡心起”一句中,“乡心起”的原因是什么?答:_,(1)触景生情。作者看到竹篱茅舍的临水人家,岸边迎风轻扬的酒旗,远处错错落落的烟村,宁静安详,眼前这如画的烟村,成为思乡的触媒,于是在惊喜凝望之际,一缕乡思又从心底萌生。,(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写诗人怎样的情感?答:_,(2)下片主要运用了想象的手法。词人设想今晚留宿之所,应当是在孤独寂寞的旅馆,面对一钩残月,听到的只是凄凉的归雁鸣声,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抒写了词人无尽的羁旅之苦,思乡之痛。,龙潭夜坐,王守仁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注】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1)诗中描摹了龙潭夜怎样的景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_,(1)诗中前三联着意描写夜里山中澄澈寂静的景象。通过描写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以及草上露水、松林之风,渲染了月夜的静谧氛围,凸显了诗人月下独行的落寞心境。结句诗人笔锋陡转,以“无限情”直接抒发了自己不因失意而消沉之情怀。,(2)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答:_,(2)诗中运用了衬托、拟人、用典、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等多种艺术手法。衬托手法。首联以深夜在茅屋里听到溪声,反衬出山间的寂静。(或:颔联以人往的动态、鸟鸣之声衬空山之静。)拟人手法。颈联中的“不辞”“偏与”赋予“草露”“松风”人的情感,表达出与自然默契合一的快乐。用典。尾联运用猗兰操一典,表达诗人不会感伤自己生不逢时的情感。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嗅觉: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听觉: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松林之风;视觉:草上露水。,鹧鸪天,陆游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注】玉瀣:美酒。黄庭:道家经典著作。元:通假字,通“原”。,(1)请分析首句中“苍烟落照”四字的作用。答:_,“苍烟落照”四字突显了居所环境的宁谧清幽,为下文关于词人恬淡放旷的隐居生活的描写做了自然的铺垫;也渲染出暮霭苍茫、落日残照的凄冷氛围,映衬出词人悲凉落寞的心境;从而奠定了全词苍凉深沉的感情基调。,(2)这首词抒写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联系具体词句进行赏析。答:_,(2)此词虽然表面上写自己安于山林隐逸生活的恬淡情怀,内里其实隐藏了颓唐悲凉的心事和胸中的不平。尤其是结尾两句,埋怨上苍“心肠别”其实是诘责世道昏昧、朝廷苟安,慨叹“英雄老却”恰是“等闲”之事,更是直接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忧愤。,中吕普天乐,元滕斌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注】滕斌,湖北黄冈人。生卒年不详,元朝至大年间任翰林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弃官入天台为道士。文章政事,一代典型。,(1)“数枝红杏,闹出墙围”化用了前人诗词中的名句,试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化用的作用。答:_,(1)具体说明:化用了“红杏枝头春意闹”。化用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作用:使曲辞典雅凝练,生动形象;把春景写得鲜艳浓烈,生机勃勃。,(2)“黄尘意外,青山眼里”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2)具体含义:官场上的风尘已在我的心意之外,四周的青山却都在我的眼里。思想感情:“黄尘意外”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弃之情,对名利的鄙视;“青山眼里”则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恨别,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注】河阳,地名,唐司徒李光弼在此大败叛军。,(1)诗人在首联和尾联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答:_,(1)首联中“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这些数量词体现了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表现了作者思念家乡、忧国忧民的情感。尾联回应首联,抒写诗人听到唐军战胜叛军后的喜悦,以及对尽快平定叛乱的渴望。,(2)清人沈德潜评论这首诗的颈联时说“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步月、看云,有不言神伤之妙”。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答:_,(2)同意。“步月”,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看云”,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简朴优美的叙事语言写出了诗人这种夜立昼眠、坐卧不宁的反常举动,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诗人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心情,而是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说话,让读者自己体会形象中所蕴含的忧伤之情,有“不言神伤之妙”。,章台夜思,韦庄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家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1)“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赏析其作用。答: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甘肃省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急诊脑出血护理个案
- 电子商务驱动的制造业服务化与数字化转型-洞察及研究
- 静脉血栓心理护理
- 护理器具创新
-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计划
- 小学生心理健康维护指导计划
- 医院急救药品器械科室质控管理
- 企业领导廉洁规定知识竞答试题及答案
- 医院美肤科专项诊疗解析
- 2025年水手理论考试题库
- 2025至2030年中国广州酒店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公路工程常规试验项目标准及检测频率取样方法全新盘点
- 2025年徐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麻醉后监测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
- 微多普勒技术用于低空公共安全治理的应用研究
- 打扫老人活动方案
- 新《公司法》下国有企业外部董事履职问题与对策
- 机要室日常管理制度
- 2025年贵州航空产业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T/CECS 10386-2024排水工程微型顶管用高性能硬聚氯乙烯管及连接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