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儒家美学的思想与特征摘要:孔子是儒家的美学的创始人,在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试看孟子的描述:“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滕文公下)。于是孔子就要寻找新的途径来规范人的内心,具体来说就是“承礼启仁”,也就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关系。儒家学说在美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对于美学的思想特征的分析有助于更好的把握中国美学的特征。关键词:和 统一 美 善儒家美学的中心是反复论述美与善的一致性,要求美善统一,高度重视美与艺术陶冶、协和、提高人们伦理道德情感的心理功能,强调艺术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充分地、明确地、自觉地从人的内在要求出发。孔子对于自然界的东西,如山、水、树木、秧苗,并无直接的兴趣,因此从来不把自然界的东西当做没的对象,不会为了欣赏而欣赏。他欣赏自然界时,总是把它所表现的特质,在人的身上找到相对应的情感,然后以以自然界为比喻和象征,说明人的主体形态。譬如他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雍也)。水活泼流动,表示人在变化万千的现实处境中可以随遇而安,不受制约。山则显示人内心沉静稳定,不仅临危不乱,而且安之若素。再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孔子的兴趣不在于河水流速,而在于感叹人与时间与生命奔逝不返,暗示我们应该要及时努力进德修业。由此就可看出,山水这些自然界的事物,其本身不足以成为审美观赏的对象,却只是被孔子拿来作为比喻,暗示人的应行之道。在论语中也有许多就人的形体和器物称为美的思想。譬如,子夏曾引诗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八佾)来向孔子请教。“美目”之为美,因其合宜,如黑白分明,比例匀称。再者,“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雍也)。宋朝是个美男子,说他美,并无关于人格,只是说他身材合宜、面貌姣好、看来俊俏而已。孔子又说过:“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娇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泰伯)。子贡又曾形容孔子学问之伟大,说:“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子张)。称宗庙为“美”,因其富丽堂皇,令人叹为观止。孔子的美学受恢复周礼最终目的的制约,有明显的保守色彩,且过多地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强调美统一于善,但孔子对美善统一的艺术基本原则的阐述以及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美学命题,为儒家美学建构了基本的理论框架,从根本上规定了儒家美学的基本特征的形成。下面我们就说说其美学特征。首先,儒家美学最典型地继承华夏民族古老的礼乐传统,对远古的巫术礼仪进行改造、扬弃,使“诗”、“乐”及各类艺术成为“仁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孔子讲究饮食之道,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乡党),他当然能欣赏鲜美的肉味,但是在聆听韶乐之后,居然三个月之久没能分辨肉味,那是因为韶乐的美感远远超出了视觉味觉之上,音乐美已经通于人心。真正的 音乐是无声的,所以才有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才有了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意在其中矣”(述而)。荀子.乐论说:“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古人不能无乐。”这里前面一个乐指音乐的乐,后面两个乐指快乐的乐。快乐,是人不可避免的人情,人不可能没有快乐之情。“夫民有好恶之情而无喜怒之应,则乱。先王恶其乱也故修其行,正其乐,而天下顺焉。”人有好乐恶苦之情,如果社会没有相应的满足渠道,天下就会大乱。乐就是古代贤王制作来防止天下大乱的。古代贤王制作音乐时就注意融道入乐,融善入美融入人情,以道来泄导人情。礼记.乐记的思路跟观点与荀子.乐论如出一辙:“故人不耐无乐,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夫乐者,乐也” 古代礼乐传统是以氏族血缘传统为根基的。中国进入奴隶社会之后,原始氏族社会的遗风并没有被消除,反而是长期地保留下来,氏族血缘宗法关系和统治关系紧密结合。血缘关系的长期留存使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礼乐传统浸染着浓厚的伦理色彩。不难看出,从孔子开始,历代儒家的美学理论总是和礼义、伦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儒家美学因其基于血缘关系而统一于伦理学。乐论、乐记均成于战国时期,观点相同,文句也差不多,比较相近,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也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对音乐美的基本看法,继承礼乐传统,用音乐有节度的写到人情,使美乐相融。其次,儒家美学把美善统一的境界看成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主张艺术与伦理的高度统一性。儒家美学的一系列命题,如孔子的“文质彬彬”说,孟子的“浩然之气”说,乐记的“致乐以治心”论,毛诗序的“志”与“情”统一说等,都是把艺术(诗、乐)和伦理(仁、礼)结合起来,体现着美善统一的境界。在儒家思想中,人的行为表现和社会风气也可以称为美的,这当然就可能涉及善了。“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颜渊)。这里是以美通于善,见人行善,则促成之。从政的要诀之一是:“尊五美,平四恶”(尧曰),五美是指“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这显然与从政者的美德有关,亦即牵涉于善。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学而)。先王之道是指依据礼乐、相沿成习的社会风气而言,此风气符合人的道德修养所需,可以称之为美。至于“里仁为美”(里仁),这四个字更明显地把美等同于善,或者“以美为善之表现形式”。在儒家中,这种表现人行为和社会风气的思想,并不少见。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儒家美学突出了美的自然形式包含有社会的内容,这使儒家美学具有崇高的道德精神,但同时又使美等同于善,漠视了美不同于善的独立价值。此外,儒家美学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注重“天人合一”,在“天”(自然、自然规律)与“人”(人的意志情感)的统一中寻找美的本质。儒家美学把自然看成是可以体现人的情感和道德理想的,人与自然存在“比德”关系,天人统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儒家美学突出了美的自然形式包含有社会的内容,这使儒家美学具有崇高的道德精神,但同时又使美等同于善,漠视了美不同于善的独立价值,继而使得人们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常常偏离到某种狭隘的道德比附的说教上,要求自然附会和符合人世的现实规范与秩序,从而束缚了对自然的正确理解和观赏。但这并不影响其寻找自然与人的统一性,把人与自然合在一起,用自然表现人的情感道德,以寻求自然美的本质。在儒家看来,只有天人合一才能达到一种“中和”的状态,使情感世界处于和谐,使人心合乎规范,使行为合乎礼义。汉代大思想家董仲舒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天”与“人”关系的学说,深入地论述了对中国美学具有重大影响的“天人合一”的观念。董仲舒赋予“天”以“仁”的特性,将“天”人格化,同时又肯定人“为天下贵”,肯定人的主导作用。他正是在这一前提下论述“天人合一”的,他认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在他看来,“天人合一”突出地表现于人的情感变化同天(自然)的变化的对应关系:“夫喜怒哀乐之发,与清暖寒暑,其实一贯也。喜气为暖而当春,怒气为清而当秋,乐气为太阳而当夏,哀气为太阴而当冬。”这种“天人感应”、“天人相通”的美学观念,虽有其神秘性,但在中国美学史上常常成为艺术家们所遵循的原则。它影响了中国艺术美学中的文论、画论和书法理论,是中国艺术意境说的理论根据之一。孔子关于“具象之物”,大体提到三类:一是自然界,二是人与客观事物,三是人的行为表现与社会。但总是强调一个和字,有美与善的统一,礼乐与人情的统一,人与自然物的“和”,还有后来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也就是天人之和。这些无不表现了儒家美学的重要观点,这些都对后人产生了重大影响,儒家风范大概就是如此吧。强调人与外界的统一,以对外界事物的描述,来反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3单元-《思乡曲》说课稿-2025-2026学年粤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 2025国际设备采购合同的当事人被称为甲乙双方
-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2025荆州计算机硬件采购与维护服务合同
- 音乐知识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2024)人音版(2024 主编:赵季平杜永寿)
- 潍坊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2025合同模板:解除房屋租赁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通辽市国企考试真题
- 2025房屋租赁代理合同
- 2025绿源小区前期物业管理合同
- 安置点管理制度
- 麻醉科职责及管理制度
-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夺分金卷)
- 药房管理规章制度目录
- 中职第1课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和探索试题
- 2025年辽宁省交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香港 信托合同范本
- 少先队活动课《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课件
- 阀门培训课件
- 《焦化机械设备维护检修标准》
- DB11∕T 899-2019 盆栽蝴蝶兰栽培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