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映了经济体制的什么变化趋势?,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程标准: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据材料结合课文思考: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背景1:通过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实现了思想大解放。,1978年5月10日,光明日报上刊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材料:,背景2:文革结束后两年,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结合教材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并结合内容思考其意义。,抛弃,确立,作出,确定,转折一:“左”倾实事求是,转折二:阶级斗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二、经济体制改革,探究1: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其前提、实质和目的、目标是什么?,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是为了大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解放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探究2:为什么要进行经济改革?,探究3:如何改?假使你是一名改革的策划者,你认为当时经济体制的改革应该首先从农村开始,还是从城市开始?请说出你的理由?,阅读下面材料,想一想:农村为什么要改革?,材料一邓小平说过:“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材料二当时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体制,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办食堂,吃饭不要钱)。公社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当时,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农村社员出工是:“一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四遍哨子才慢慢跟后逛”,而且“出工一条龙,干活一窝蜂;评分到半夜,吵架闹轰轰”。,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会稳定,社会也不会安定。(无农不稳),人民公社体制下,经营管理高度集中统一;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使农民缺乏自主权,挫伤生产积极性,(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改革的原因,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抉择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如村干部坐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农民为温饱自发进行改革,2.改革过程,1980年5月30日邓小平的一个讲话,头两句就是,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变化很大,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大包干当时是包产到组,邓小平就把这个事情肯定了下来。1980年发生了包产到户的全国大辩论,吵得很厉害。5月31日,邓小平发表了一个讲话,肯定了肥西、凤阳这两个地方包产到户的做法,认为现在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思想不解放。这当然是一个最大的支持。1981年12月间,在胡耀邦的提议下,万里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1982年1月,1号文件发布,吴象说第一个1号文件作为1号文件带有偶然性,但是它给包产到户上了社会主义的“户口”。万里的“地方粮票”,终于变成“全国粮票”了。,自发的改革得到中央肯定,改革从点到面扩展到全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成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生产的东西:“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的改变,3.改革的内容,材料反映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哪方面的内容?,行政机构的改变,为了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1980年,四川首先在广汉县进行了人民公社政社分开、恢复乡政府的改革试点。图为取消人民公社后全国最早建立的四川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产业结构的改变,乡镇企业的创办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农业生产逐步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1987年粮食产量达到亿吨,比1978年增加了32;棉花产量达到419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93.3,农业总产值达到4676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近三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结合材料思考: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何意义?,生产力,劳动者积极性,生产关系,推动,调整,4.作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项目,改革前,改革措施,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制度,高度集中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平均主义,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加活力,经济得到发展,效益显著提高.,作用:,(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内容:,(三)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意义,据此你认为改革与社会发展是什么关系?,19782000年我国人均GDP和居民年均收入情况表(单位:元),请依据教材内容,归纳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思路提示:提出:确立目标:确立基本框架:理论完善:基本建立:进一步完善:,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出:,目标确立:,基本框架确立:,理论完善:,基本建立:,进一步完善:,1、建立过程,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指出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就姓“社”,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到21世纪初,95以上的商品和资源实现了市场配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中共十六大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得到进一步完善,材料一: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调控下对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材料二: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就是以行政审批配置资源为主,以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为主,甚至有时以长官意志配置资源。,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区别是什么?,行政手段配置,市场配置,采取何种资源配置方式,1.使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迈向全面小康社会,2.推动了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解放了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国家,3.使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积极参与国际事务,2、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意义,总之,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转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房买卖合同下载:房屋交易流程
- 二零二五年度a轮融资协议范本解析
- 2025版智能家居与安防一体化个人住宅装修合同
- 2025版电视产品定制开发合同范本
- 2025版厂房装修工程劳务分包合同协议书
- 2025版煤矿承包合作开发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消防设施维保服务补充协议范本
- 2025版搬家物流运输合同参考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与建筑垃圾处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建筑房屋买卖中介服务合同
- 农村自建房租房合同范本
- 虚拟化平台日常运维指南与规范
- 2025家电购销合同范本
- (2025)纪检监察应知应会试题库与参考答案
- 非煤矿职工职业卫生培训
- 2025年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健康讲座
- 墙绘设计方案汇报
- 2025年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深度解读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内蒙古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成人患者营养不良诊断与应用指南(2025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