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新员工培训.ppt_第1页
2010新员工培训.ppt_第2页
2010新员工培训.ppt_第3页
2010新员工培训.ppt_第4页
2010新员工培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KN相关医学知识及产品知识培训,医学部:孙莉,目录,脑组织解剖结构脑梗死病理生理学基础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及疗效评定脑卒中目前治疗手段附录,图谱1,脑组织解剖结构,脑组织解剖结构,图谱2,图谱3,脑组织解剖结构,图谱4,脑组织解剖结构,图谱5,脑组织解剖结构,脑组织解剖结构,图谱6,脑组织解剖结构,图谱7,血管分类-1,血管分为:弹性动脉(大动脉)肌性动脉(中、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静脉(小、中、大静脉),脑组织解剖结构,血管分类-2,根据管径的大小,将动脉分为大、中、小三级,由内、中、外三层膜组成。内膜:内皮、内皮下层和内弹力膜(弹性蛋白组成)中膜:主要由平滑肌组成外膜: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大动脉:含有大量弹力膜,如主动脉中动脉:富含平滑肌细胞,除主动脉和肺动脉,凡在解剖学中有名称的动脉都属中动脉小动脉与微动脉:小动脉,管径38C,退热,脑梗死目前治疗手段,二、一般处理,血糖控制推荐意见:1.血糖11,1mmol/L,给予胰岛素2.血糖2.8mmol/L,给予10%-20%葡萄糖口服或静脉注射。营养支持推荐意见:1.正常口进食者无需额外补充营养2.无法口进食,则鼻饲,或行胃造瘘,管饲营养,脑梗死目前治疗手段,三、特异性治疗,溶栓抗血小板抗凝降纤扩容扩张血管神经保护剂其他疗法中医中药,脑梗死目前治疗手段,溶栓,目前最重要的恢复血流措施溶栓药:rtPA和UK(尿激酶)抢救半暗带组织的时间窗为:4.5h内或6h内包括: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脑梗死目前治疗手段,溶栓,推荐意见:,脑梗死目前治疗手段,抗血小板,级推荐,A级证据,级推荐,B级证据,级推荐,C级证据,不能耐受Asprin,可用氯吡格雷,脑梗死目前治疗手段,抗凝治疗,推荐意见1.不推荐无选择地早期抗凝-级推荐,A级证据2.少数特殊患者,评估风险/效益比后慎重选择-级推荐,D级证据3.溶栓后仍需抗凝者,应于24h后用抗凝剂-级推荐,B级证据,脑梗死目前治疗手段,降纤,药物:降纤酶,巴曲酶,安克洛酶,其他。推荐意见:,级推荐,B级证据,不适合溶栓且经过严格筛选的患者,特别是高纤维蛋白血症者可使用,脑梗死目前治疗手段,扩容,Cochrane系统评价:脑卒中后早期血液稀释有降低肺栓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趋势,但对近、远期病死率及功能结局均无显著影响。推荐意见:1.一般卒中患者,不推荐扩容-级推荐,B级证据2.低血压或脑低灌注致脑梗死可考虑扩容,但应注意加重脑水肿及心衰等,不推荐此类患者使用扩血管治疗-级推荐,C级证据,脑梗死目前治疗手段,扩张血管,缺乏血管扩张剂改善脑梗死预后的高质量RCT证据推荐意见:,级推荐,B级证据,对于一般缺血性卒中患者,不推荐扩血管治疗,脑梗死目前治疗手段,神经保护,依达拉奉:改善脑梗死功能结局,安全,Cerebrolysin:国外RCT显示其安全,保护神经,改善预后,胞二磷胆碱:meta分析,发病后24h试验,3个月全面功能恢复显著高于对照组!,吡拉西坦:临床试验结果不一致,无最后结论。,推荐意见:神经保护剂的疗效与安全性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级,B),脑梗死目前治疗手段,其他疗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显示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和生活能力较安慰剂对照组显著改善,安全性好,脑梗死目前治疗手段,其他疗法,高压氧和亚低温-疗效和安全性还需开展高质量的RCT证实。,脑梗死目前治疗手段,中医中药,中成药和针刺推荐意见:中成药和针刺治疗AIS的疗效尚需要更多高质量RCT进一步证实。建议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患者意愿决定。,级推荐,B级证据,脑梗死目前治疗手段,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出血转化癫痫吞咽困难肺炎排尿障碍与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脑梗死目前治疗手段,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卧床,避免和处理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级推荐,D级证据甘露醇静滴-级推荐,C级证据甘油果糖或呋塞米-级推荐,B级证据发病48h,60岁,恶性MCA梗死伴颅内压增高,内科治疗不满意,考虑外科减压-级推荐,A级证据压迫脑干的大面积小脑梗死,请外科会诊-级推荐,C级证据,脑梗死目前治疗手段,出血转化,症状性出血转化,停用抗栓治疗等-级推荐,C级证据需抗栓者,出血转化稳定后7-10d再用药;再栓风险低且全身情况差的使用抗血小板药代替华法林。,脑梗死目前治疗手段,癫痫,不推荐预防用抗癫痫药-级推荐,D级证据孤立发作,急性期痫性发作控制后,不建议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级推荐,D级证据脑卒中后2-3个月再发癫痫,建议按癫痫常规治疗-级推荐,D级证据脑卒中后癫痫持续状态,按癫痫持续状态治疗原则处理-级推荐,D级证据,脑梗死目前治疗手段,吞咽困难,进食前采用饮水试验进行吞咽功能评估-级推荐,B级证据短期不能恢复者,插鼻胃管进食-级推荐,B级证据吞咽困难长期不能恢复者可行PEG进食-级推荐,C级证据,脑梗死目前治疗手段,肺炎,早期评估和处理吞咽困难和误吸,对意识障碍者特别注意预防肺炎-级推荐,C级证据疑有肺炎的发热患者应予抗生素治疗,但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级推荐,B级证据,脑梗死目前治疗手段,排尿障碍与尿路感染,早期评估和康复治疗,记录排尿日记-级推荐,B级证据尿失禁者应尽量避免留置尿管,可定时使用便盆或尿壶,白天者每2小时1次,晚上每4小时1次-级推荐,C级证据尿潴留者应测定膀胱残余尿,排尿时可在耻骨上施压加强排尿。可间歇导尿或留置尿管-级推荐,D级证据有尿路感染者应给予抗生素治疗,但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级推荐,D级证据,脑梗死目前治疗手段,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鼓励患者尽早活动、抬高下肢;避免下肢(尤其瘫痪侧)静脉输液-级推荐栓塞高风险且无禁忌者,给予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有抗凝禁忌者给予Asprin-级推荐,A级证据可联合加压治疗和药物预防DVT,不推荐常规单独使用加压治疗;有抗栓禁忌者,推荐单独应该加压治疗-级推荐,A级证据对于无抗凝和溶栓禁忌的DVT或肺栓塞者,首选建议抗凝,无缓解的近端DVT或肺栓塞者给予溶栓治疗-级推荐,D级证据,脑梗死目前治疗手段,目录,脑组织解剖结构脑梗死病理生理学基础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及疗效评定脑卒中目前治疗手段附录,住院病历书写-样本,住院病历书写-样本,住院病历书写-样本,住院病历书写-样本,住院病历书写-样本,住院病历书写-样本,一、主诉:包括主要症状、发病时间和疾病变化或演变情况。二、现病史:包括发病后到本次就诊时症状发生和演变的过程,各种症状发生的时间关系和相互关系,以及发病前的诱因和前驱症状等。,住院病历书写-神经内科,病史采集过程中的重点1、症状的发生情况包括初发症状的发生时间、发病形式(急性、亚急性、慢性、隐袭性、发作性、间歇性或周期性),发病前的可能诱因和原因2、症状的特点包括症状的部位、范围、性质和严重程度等3、症状的发展和演变症状的加重、减轻、持续进展或无变化等。症状加重减轻的可能原因和影响因素等4、伴随症状及相互关联主要症状之外的伴随症状的特点、发生时间以及相互影响,住院病历书写-神经内科,5、既往诊治情况包括病程中各阶段检查的结果,诊断和治疗过程、具体的治疗用药或方法以及疗效等6、与现病有关的其他疾病情况是否合并存在其他系统疾病,这些疾病与现病的关系7、病程中的一般情况包括饮食、睡眠、体重、精神状态以及二便的情况等。对儿童还需了解营养和发育的情况。,住院病历书写-神经内科,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的问诊1、头痛头痛部位:整个头部疼痛、局部头痛,部位变换不定(提示良性病变)头痛发生形式:突然发生还是缓慢加重:动脉瘤破裂引起的头痛可突然发生并立即达到高峰,而颅内肿瘤引起的头痛呈缓慢进展。发作性还是持续性: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呈发作性,颅内占位性病变呈持续性。头痛发作在一天中的变化:颅高压引起的头痛经常在凌晨发生,丛集性头痛多在夜间睡眠后发作。头痛性质:血管性头痛常为跳痛,颅内占位多为钝痛或胀痛,蛛网膜下腔出血多为爆裂痛,三叉神经痛呈闪电刀割样疼痛。头痛加重因素:过度劳累、睡眠缺乏、气候改变或月经期诱发头痛提示良性病因。用力、低头、咳嗽和喷嚏可使颅高压引起的头痛加重。头痛程度头痛伴随症状:伴有闪光感常提示偏头痛,剧烈头痛伴有颈部发僵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伴有喷射样呕吐考虑为颅内压高头痛先兆症状:眼前闪光、亮点和异彩等视觉先兆是诊断典型偏头痛的重要依据之一。,住院病历书写-神经内科,2、疼痛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的发生情况、影响因素、伴随症状等3、感觉异常如麻木、冷热感、蚁走感、针刺感和电击感等,住院病历书写-神经内科,4、眩晕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造成人与周围环境空间关系在大脑皮质中反应失真,产生旋转、倾倒及起伏等感觉。头晕:头重脚轻、眼花和站立不稳感,但无外界物体或自身位置变化的错觉。按眩晕的性质可分为:真性眩晕:存在自身或对外界环境空间位置的错觉假性眩晕:仅有一般的晕动感并无对自身或外界环境空间位置错觉。按病变的解剖部位可分为:系统性眩晕: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非系统性眩晕:常有眼部疾病(眼外肌麻痹、屈光不正、先天性视力障碍)、心血管系统性疾病(高血压、低血压、心律不齐、心力衰竭)、内分泌代谢疾病(低血糖、糖尿病、尿毒症)、中毒、感染和贫血等疾病引起。,住院病历书写-神经内科,住院病历书写-神经内科,5、瘫痪6、抽搐7、意识丧失8、视力障碍9、睡眠障碍,住院病历书写-神经内科,三、既往史四、个人史五、家族史,住院病历书写-神经内科,一、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1荧光免疫测定技术的概念:将试剂抗原或试剂抗体用荧光素进行标记,试剂与标本中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反应后,测定复合物中的荧光素,这种免疫技术,称为免疫荧光素技术。,免疫荧光技术,2.技术分类:荧光抗体技术(荧光显微镜技术)抗原抗体反应后,利用荧光显微镜判定结果的检测方法。免疫荧光测定技术:抗原抗体反应后,利用特殊仪器测定荧光强度而推算被测物浓度的检测方法,免疫荧光技术,3.荧光的产生:物质吸收外界能量而进入激发状态,在回复基态时多余的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即发光,这种光称为荧光。这种物质,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