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对病原微生物.ppt_第1页
是指对病原微生物.ppt_第2页
是指对病原微生物.ppt_第3页
是指对病原微生物.ppt_第4页
是指对病原微生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6/13,CP-AllChinaMeeting-Qingdao,1,是指对病原微生物(细、真、支及病毒)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抗生素、磺胺药及其他人工合成的抗菌剂。人工合成的:最早1935年-磺胺药1968年-DVD60年代:呋喃类(呋喃唑酮、呋喃妥因)70年代:喹诺酮类物抗生素:1928年发现青霉素,1940年面世氯霉素(1947)多粘菌素B(1947)金霉素(1948)新霉素(1948)土霉素(1950)红霉素(1952)四环素(1953)卡那霉素(1957)林可霉素(1962)庆大霉素(1963),抗微生物药,2020/6/13,CP-AllChinaMeeting-Qingdao,2,抗生素:某些生物在其生命活动中产生的,选择性杀灭他种生物或抑制其机能的化学物质。按结构分九大类:-内酰胺类: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大观霉素和安普霉素四环素类:有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脱氧土霉素)氯霉素类: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等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柱晶白霉素、泰乐菌素、交沙霉素、螺旋霉素等,林可胺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多肽类:包括杆菌肽、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万古霉素等多烯类: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等聚酶类:如莫能菌素、盐霉素、马杜拉霉素及拉沙洛菌素等,抗生素类药,2020/6/13,CP-AllChinaMeeting-Qingdao,3,青霉素类(Penicillin)窄谱:青霉素钠、青霉素钾、普鲁卡因青霉素、耐霉:苯唑青霉素钠、氯唑青霉素钠、广谱: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海他西林广谱(绿):羧苄西林,替卡西林G-菌:美西林,匹美西林,抗生素类药,2020/6/13,CP-AllChinaMeeting-Qingdao,4,青霉素类作用机理:繁殖期杀菌药-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系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过去:简单认为作用C.W.合成的最后阶段-粘肽链的交叉联合现在:1.发现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Proteins,PBPs)是作用靶位,存在于C.M.上;2.青霉素与PBPs结合后,抑制C.W.早期合成,改变细胞形态细菌死亡;3.另,激活内源性自溶机制C溶解死亡耐药机制:1.产生-内酰胺酶;2.降低与PBPs靶位亲和力;3.细胞质周围形成非水解区,阻进入靶位;4.改变C.W.使进入困难;5.细菌减少自溶酶.,抗生素类药,2020/6/13,CP-AllChinaMeeting-Qingdao,5,青霉素类特点:普通青霉素不宜口服,胃酸破坏,不稳定,随温度升高加速降解;水中易水解,pH值下降加速分解;葡萄糖水溶液加速降解;制剂须解决的问题。配伍禁忌:1.磺胺类药物阻滞其排泻,毒性加大;2.四环素类-盐酸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拮抗,3.氯霉素、大环内脂类红霉素等拮抗,4.与盐酸林可霉素,Colistin,酸性的VitB,VitC!,抗生素类药,2020/6/13,CP-AllChinaMeeting-Qingdao,6,头孢菌素类(半合成广谱)第一代:头孢塞吩(先锋I)、头孢塞啶、头孢唑啉、头孢拉定等-注射;头孢氨苄(IV)、头孢羟氨苄-内服;抗菌谱同广谱青霉素,多对青霉素酶稳定第二代:谱广(G-强),耐酶;头孢孟多、头孢替安、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第三代:耐酶,G+弱G-更强;头孢塞亏,头孢曲松,头孢塞呋(普强)动物专用,90年4代头孢匹罗,抗生素类药,2020/6/13,CP-AllChinaMeeting-Qingdao,7,特点:1.似广谱青霉素,2.耐G+酶,不耐G-酶注意:肾功能有损时肾毒性,和用时有肾毒性。,抗生素类药,2020/6/13,CP-AllChinaMeeting-Qingdao,8,-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钠、克拉维酸钾兽医应用资料很少,抗生素类药,2020/6/13,CP-AllChinaMeeting-Qingdao,9,-内酰胺酶抑制剂是一类-内酰胺类药物,竞争性与非竞争性两类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一些部位结合,酶失活;不多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部位而失功能,如舒巴坦和克拉维酸均属此类.此为近年抗生素研究热点之一,抗生素类药,2020/6/13,CP-AllChinaMeeting-Qingdao,10,氨基糖苷类:静止期杀菌药链霉菌属: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妥布霉素小单孢菌属:庆大霉素、小诺米星;大观霉素和安普霉素特点:1.G-细菌强大抗菌能力,2.与青霉素类头孢类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3.内服极少吸收,不宜用于全身,(肌注作用于全身;)4.耳毒性,与红霉素加重;5.肾毒性,与头孢类加重。,抗生素类药,2020/6/13,CP-AllChinaMeeting-Qingdao,11,氨基糖苷类作用机理:静止期杀菌药作用于细菌细胞的核糖体,抑制蛋白质正常合成,使C.M.通透性增加,胞内K+,腺嘌呤,核苷酸等外漏死亡.对静止期的细菌作用强.,抗生素类药,2020/6/13,CP-AllChinaMeeting-Qingdao,12,四环素类:快速抑菌剂,广谱,机理似氨基糖苷类,作用于核糖体,抑制肽链的延长及蛋白质合成药效:强力霉素(脱氧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对G+菌的作用优于G-菌,如肺炎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炭疽,破伤风;对大肠,沙门氏、巴氏、布氏及嗜血杆菌;另对支原体、衣原体及立克次体有抑制作用。注意:1.食物中金属离子与之成洛合物,影响吸收,宜饲前服用;2.肾功能障碍忌用;3.与青霉素类药有拮抗,抗生素类药,2020/6/13,CP-AllChinaMeeting-Qingdao,13,氯霉素类:氯霉素(禁药)、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等功能:广谱,G-强于G+菌,肠道菌敏感;注意:氯霉素造成贫血,白细胞减少,严重时出现“再障”甲砜霉素没有“再障”报道,氟甲砜霉素:不引起“再障”。美国FDA批准,仅用于牛注射剂,抗生素类药,2020/6/13,CP-AllChinaMeeting-Qingdao,14,大环内酯类:14-16员大环的内酯结构的抗生素。1952年红霉素后、竹桃霉素,螺旋霉素、柱晶白霉素、交沙霉素、动物专用的泰乐菌素、替米考星(泰乐菌素半合成),最新出现的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和克拉霉素药效:对G+菌如金葡、链球菌、炭疽、丹毒、梭菌强效对支原体、衣原体及立克次体敏感肠道菌不敏感注意:1.与林可霉素拮抗2.干扰-内酰胺类的杀菌效果;3.交叉耐药性,抗生素类药,2020/6/13,CP-AllChinaMeeting-Qingdao,15,多肽类:包括杆菌肽、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COLISTIN)、专用于促生长的杆菌肽锌、维吉尼亚霉素、恩拉霉素等药效:杆菌肽G+菌高效,G-无效多粘菌素E(COLISTIN)、多粘菌素B正好相反特点:1.慢性杀菌药,作用细胞膜2.与其他抗生素少有交叉耐药性3.内服难吸收,不用于全身感染,抗生素类药,2020/6/13,CP-AllChinaMeeting-Qingdao,16,林可胺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药效:与红霉素似,抗菌谱窄,对G+菌及支原体敏感,G-性菌耐药作用机理也与红霉素似;克林霉素更强注意:1.内服吸收差,治疗全身性疾病应注射2.食物影响吸收3.于红霉素拮抗,抗生素类药,2020/6/13,CP-AllChinaMeeting-Qingdao,17,历史背景:1935年德国拜耳公司GerhardDomagk发现Prontosil能保护小白鼠感染后免受死亡,从此第一种磺胺药诞生了。1939年GerhardDomagk诺贝尔医学奖,磺胺类及抗菌增效剂,2020/6/13,CP-AllChinaMeeting-Qingdao,18,全身应用类(短效及中效磺胺药)磺胺塞唑ST(Sulfathiazolum)、磺胺嘧啶SD(Sulfadiazinum)、磺胺二甲嘧啶SM2(Sulfadimidinum)、磺胺甲基异恶唑SMZ(Sulfamethoxazolum新诺明)磺胺对甲氧嘧啶SMD(Sulfamethoxydiazinum)磺胺间甲氧嘧啶SMM(Sulfamonomethoxinum)磺胺二甲异恶唑SFZ、SIZ(Sulfafurazolum)、磺胺苯吡唑SPP(Sulfaphenazolum)、磺胺氯吡嗪Esb-3(Sulfachlorpyrazinum),磺胺类及抗菌增效剂,2020/6/13,CP-AllChinaMeeting-Qingdao,19,抗菌增效剂1.二甲氧苄氨嘧啶(敌菌净)DVD(Diaveridinum)2.三甲氧苄氨嘧啶(磺胺增效剂)TMP(Trimethoprimum),磺胺类及抗菌增效剂,2020/6/13,CP-AllChinaMeeting-Qingdao,20,1.磺胺药不能与电解质混合用,否则会降低效果2.使用磺胺药时,需同时补充维生素类药物。这是因为磺胺类药物会抑制大肠杆菌生长,妨碍维生素K和维生素B1的合成3.磺胺药不能与含硫药物配伍,如与维生素B1、蛋氨酸、精氨酸、硫化物、石膏等合用、因为硫可加重磺胺在血液方面的毒性,尤其是SD、SM2等与石膏合用4.使用磺胺时,加入按5:1或4:1比例加入TMP,效果会佳5.使用磺胺时,加入等量的碳酸氢钠,可缓解对肾脏的副作用,磺胺类及抗菌增效剂,2020/6/13,CP-AllChinaMeeting-Qingdao,21,第一代1962萘啶酸(G-)LesherUS第二代1972吡哌酸/恶喹酸/塞喹酸(G-)第三代1977氟喹诺酮(诺氟杀星)Japan环丙沙星Bayer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