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医院外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审判)一.一般规定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外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外科建设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第二条本指引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外科专业管理人员加强中医外科特色优势的建设和管理,也可作为中医管理部门开展评估工作的参考和依据。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外科的建设和管理,按照本指引执行。第四条中医医院外科应当以外科基本诊疗技术为基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外科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药临床诊疗水平。第五条各级中医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医院外科的指导和管理。中医医院应当加强手术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持中医特色优势,不断提高临床疗效,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二。基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外科医院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确保本科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七条有条件的中医医院的外科应当设立门诊,门诊可以设立专科门诊。三级中医医院和有资质的二级中医医院应当设立病房,具备提供外科急诊诊疗服务的能力。第八条中医医院外科门诊应当设立候诊区、诊室、检查室和治疗室(含中医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治疗过程方便,保护患者隐私,建筑格局和设施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中医医院的外科病房应设置普通病房、观察室、急诊室或重症监护室和中医治疗室,并应符合相关规定。中医治疗室可以进行针灸、拔罐、理疗和中医外治。第九条中医医院手术设备和设施的配置应当与医院水平和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和相应的急救设备及药品的同时,还应配备医用微波治疗仪、中药熏洗设备及其他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的中药诊疗设备。在此基础上,三级中医医院和有资质的二级中医医院应配备多功能艾灸仪、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医用臭氧治疗仪、足浴治疗仪、足疗仪等设备。诊疗设备及相关功能检查室应由全院共享。第十条中医外科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方案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我科情况,我们将制定外用、扎带、切开、结扎、引流(药物缠绕、伤口扩张、导管等)的操作规范。)、针灸、垫棉、熏蒸、熏蒸、淋、灌注、灌肠、挂线、拖线、啃线、装箱中医类住院医师应经过规范化培训,熟悉常见外科疾病(疾病与证候)的诊断标准,掌握本科室主要疾病的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掌握100张常用内服中药处方(见附件1),熟悉20张常用外用中药处方(见附件2),掌握外科特色诊疗技术操作。主治中医应在满足住院医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某些疾病有较高的中医诊疗水平,对临床常见疾病和疑难疾病形成系统的中医诊疗理念,积累相当的诊疗经验,具备处理常见外科急症和危重疾病的能力,并能指导初级医师进行中医诊疗。在满足主治医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中医副主任医师以上级别的医师应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诊断罕见、危重、疑难外科疾病和应用中医方法的能力,并具有对本科室重要中医诊疗方案做出最终决策的能力。第十四条中医医院外科住院医师在完成规范化培训的转移培训后,在外科上级医师的指导下,重点培训常见外科疾病的诊断标准、重大疾病的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中医外科基础知识、常用诊疗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操作。中医类主治医生主要了解外科疾病防治的新进展,确定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并通过参加进修、向老师学习和上课等方式,在中医外科诊断和治疗方面拥有一种以上的专长。副主任医师以上级别的医生主要参加高级培训班、学术会议和后续研究。他们重点培训罕见、危重、疑难外科疾病的中医诊疗技术,掌握外科疾病防治的新进展。第十五条中医医院外科主任应当是从事中医外科专业工作的中医或者经过中医专业知识系统培训(2年以上)并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临床医师。二级中医院外科主任应具有10年以上中医外科学学习和工作经验,并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院外科主任应具有10年以上中医外科专业工作经验和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第十六条有条件的三级中医院外科学、二级中医院外科学可以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执业医师10人以上。作为本科的学术权威,学术带头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外科学专业工作20年以上,并在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学术带头人负责指导本科中医特色的传承和创新,组织研究,确定本科学术发展方向,指导重点项目的制定和实施。第十七条中医医院外科学术带头人应当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第二十条中医医院外科护士应当熟悉常见外科疾病的中医治疗基础知识,掌握常见外科疾病的基本护理知识和方法,掌握外科疾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提供中医特色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第二十一条中医医院的外科护士长是外科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二级中医院外科护士长应当具有护士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并具有3年以上外科临床护理经验。三级中医院外科护士长应当具有护士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并具有5年以上外科临床护理经验。第二十二条中医医院外科应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促进中医药诊疗水平的提高。应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将中医辨证优良率、中成药使用率、中药治疗率、门诊中草药处方率、急危重症参与率、医生绩效评价中的治愈率纳入其中。四.服务技术第二十三条中医医院外科应注重弘扬中医诊疗技术,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新外科中医诊疗技术。第二十四条中医医院外科应具备诊断和治疗常见和多发外科疾病的能力。二级中医院应具备对疮疡、乳腺疾病、甲状腺疾病、周围血管疾病、创伤性疾病、男性前阴疾病、急腹症等外科疾病进行常规诊疗的能力。三级中医院应在二级中医院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具备开展疑难危重外科疾病研究、诊断和治疗的能力。第二十五条中医医院外科可以开展中医特殊诊疗技术服务项目,如应用、箍圈、切开、引流(扭药、伤口扩张、导管等)。)、结扎、垫棉、熏蒸、淋、灌注、灌肠、挂线、拖线、轻咬、捆绑、揉捻、针刺、耳穴、穴位贴敷和中药方剂外敷等。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第二十六条中医医院外科应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和发布的中医诊疗方案和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结合本科室的临床实践,形成本科室重点疾病中医诊疗方案,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定期分析、总结和评价本科室诊疗方案的实施和疗效水平,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第二十七条加强中医基础训练,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实行三级查房制度。查房内容应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做到辨证准确、治疗与处方一致,充分发挥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中医诊疗的指导作用。外科病例可以用中药正确治疗。应及时开展病例讨论,提高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的诊治水平。第二十八条中医医院的手术应pa第三十二条中医医院外科室内装饰可根据不同区域和内容,采用与名医格言相关的书画作品、中医外科历史人物和本部门名医的雕像或照片、海报、橱窗陈列柜、实物、触摸屏、视频网络、宣传传单等宣传形式。六.补充规定第三十三条中医医院开展外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按照有关要求执行。第三十四条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专科医院和中医综合医院临床科室以外科疾病诊疗为特色,参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第三十五条民族医医院外科的建设和管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另行制定。第三十六条本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第三十七条本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件1中医医院外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1.建(柳洲医话) 2。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二庙湾(丹溪心法 )4。二至丸(证治准绳 )5。二仙汤(经验公式)6。八珍汤(正体类要) 7。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十全大补汤(医学发明) 9。人参杨蓉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0。三妙丸(医学正传) 11。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12。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 )13。大柴胡汤(金匮要略) 14大承唐七(伤寒论 )15。小柴胡汤(伤寒论 )16。五神堂(外科真诠 )17。吴杜音(医宗金鉴 )18。五苓散(伤寒论 )19。吴梓嫣宗万(医学入门) 20。吴(世医得效方 )21。刘一三(伤寒标本) 22。6军字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3号。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24。牛蒡唐(疡科心得集)) 25。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26。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 )27。魏萍粉末(医方类聚引用简要济众方 )28。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 29。丹栀逍遥散(010) 3010 )30。归脾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1。四物汤(济生方 )32。海斯舒玉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3。申思丸(疡医大全 )34。四妙散(证治准绳) 35。四妙丸(外科精要) 36。四逆汤(成方便读) 37。四逆散(伤寒论 )38。四妙勇安汤(伤寒论 )39。吴梅丸(验方新编) 40。朱令汤(伤寒论) 41。白虎汤(伤寒论 )42。生脉散(伤寒论) 43。现房活命饮料(内外伤辨惑论) 44。瓜味牛蒡汤(医宗金鉴) 45。贵由丸(医宗金鉴 )46。左金丸(景岳全书) 47。左归丸(丹溪心法) 48。失笑粉(景岳全书) 49。当归黄流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0。道赤散(兰室秘藏 )51。当归四逆汤(小儿药证直诀 )52。当归补血汤(伤寒论 )53。洋河汤(内外伤辨惑论 )54。托里消毒粉(0 103010 )55。血府逐瘀汤(外科证治全生集 )56。竹叶黄芪汤(医宗金鉴 )57。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58。补中益气汤(医宗金鉴 )59。沙参麦冬汤(医林改错 )60。青蒿鳖甲汤(脾胃论 )61。附子理中汤(温病条辨 )62。傅贵八味丸(温病条辨 )63。白质地黄丸(三因方 )64。金铃子粉末(崔氏方引用医宗金鉴 )65。沈凌白术散(袖珍方 )66。抵当汤(圣惠方 )67。沈工内托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8。茵陈蒿汤(伤寒论 )69。独活寄生汤(外科正宗) )70。香贝杨蓉汤(伤寒论 )71。向唐(备急千金要方 )72。傅(医宗金鉴)73。小碧湾(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74。小姚散(医学发明 )75。萧楼贝三(经验公式)76。投三浦(外科真诠 )77。柴胡干青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78。造玉虎汤(0103) 010 )79。桃红四物汤(外科正宗 )80。真武堂(医宗金鉴 )81。桂枝汤(医宗金鉴 )82。谷部堂(医宗金鉴 )83。清莹堂(伤寒论 )84。顾青三(伤寒论 )85。黄连解毒汤(外科真诠引自崔世芳)86。黄芪桂枝五物汤(010301) 0 )87。碧血谢谢石唐(温病条辨 )88。麻黄汤(证治准绳 )89。麻黄附子细辛汤(外台 )90。银华甘草汤(金匮要略 )91。玛兹万仞(疡科心得集 )92。李中堂(伤寒论 )93。普济消毒饮(伤寒论 )94。犀角地黄汤(外科十法) 95。增液汤(伤寒论 )96。易傅毅白子江三(伤寒论 )97。藿香正气散(东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用风险量化模型证券市场动态分析报告
- 展会成本控制指标分析报告
- K2教育中STEM课程实施效果评估:2025年区域差异研究
- 智能交通2025年物联网传感器技术集成与应用报告
- 中医类复试题及答案
- 中医临床训练试题及答案
- 消费与零售2025:家居装修材料市场分析及消费者购买决策研究
- 中医人员面试题及答案
- 中医肾病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婴幼儿配方食品营养配方创新研究与实践报告
- 消费品市场2025年消费者对绿色包装认知及需求调研可行性研究报告
- 台球厅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医疗器械仓库管理培训试题及答案
-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
- A4横线稿纸模板(可直接打印)-a4线条纸
- 列车牵规正文
- 渔业船员证书申请表
- 浅谈汽车4S店客户关系管理
- 云南民族大学听课记录表和效果评价表-202203158163
- 中央空调检验批范例
- STOP 6 安全卫生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