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下)_第1页
历史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下)_第2页
历史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下)_第3页
历史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下)_第4页
历史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隋唐时期科举制大事表,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分科考试,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扩充国学规模,严格录取应试者,进士第一名称状元,状元的诞生,1,2,3,4,5,4,情景再现排好序:,隋唐时期科举制大事表,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分科考试,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扩充国学规模,严格录取应试者,进士第一名称状元,开殿试、武举,武举考试内容:,负重、骑射、步射等技术,隋唐时期科举制大事表,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分科考试,开殿试、武举,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扩充国学规模,严格录取应试者,进士第一名称状元,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内容,小组合作、活动探究,材料一:唐太宗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gu中矣”。材料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汪洙神童诗材料三:1983年,美国学者艾伦.坎贝尔应邀来北京大学讲课时说:“联合国让我到中国来讲文官制度,我吃了一惊,因为我们一直认为:中国是文官制度的创始国”。西方学者普遍认为:科举制度是中国在精神文明领域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之一,堪称它是超过物质层面的“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他们都是进士及第,王维,韩愈,白居易,颜真卿,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白居易),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巩固了统治。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4、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考试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5、,科举制度的影响:,材料四(科举小笑话):有年科举考试,文章题目是“昧昧我思之”,可有一考生将“昧昧”误以为“妹妹”,判卷的考官初不解其意,后豁然开朗,既而也幽他一默,于是在旁边批曰:“哥哥你错矣”,令人捧腹。,材料五: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二十多年来屡试不第,穷困潦倒。54岁时,得以中举,高兴得发了疯。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也是落榜生。他因落榜而怀疑科举制度,最终不再去参加科举考试,而是花了近20年的时间创作出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5科举制的弊端。,科举制度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死读书、读死书,无法全面的选拔国家所需的各方面人才。尤其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制度规定用“八股文”,且不许考生自由发挥,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科技上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学以致用、思维提升:,贞观六年,来自鄂州的考生李某、张某一起赴京城洛阳参加科举考试。李某报考了进士科,张某则报考了武举。最后,两人都参加了皇帝主持的殿试,李某考中进士科第一名,被钦点为榜眼。,火眼金睛找茬儿,科举制的创立,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