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与高级功能.ppt_第1页
内脏与高级功能.ppt_第2页
内脏与高级功能.ppt_第3页
内脏与高级功能.ppt_第4页
内脏与高级功能.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学,三、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一)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内脏机能的神经系统称为植物神经系统,或称内脏神经系统,又由于其不受大脑意识的控制,又称为自主神经系统。,(1)自主神经只由脊髓的部分节段和脑干中部分核团发出;(2)自主神经由中枢发出后,要在相应的神经节更换一次神经元,再发出纤维支配效应器。从而有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之分。(3)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二者结构不同,功能上对立统一。,1自主神经系统的一般结构特征,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结构与分布的区别,(皮肤和肌肉的血管、汗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只有交感神经支配),(几乎所有脏器),N纤维长度节前节后节前节后,纤维数量比节前节后11117节前节后12,支配的效应器较广泛较局限,神经节位置离效应器远离效应器近或在效应器壁内,中枢部位T1L3灰质侧角,特征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释放递质,节前纤维为ACh,节前、节后纤维皆为ACh,少部分节后纤维为ACh,大部分节后纤维为NE,脑干、对脑神经和脊髓骶段(24节)侧角,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比较,代谢促进糖元分解,促进胰岛素分泌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糖元合成增加,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循环心跳加强加快心跳减弱减慢大部血管缩部分血管舒张(腹腔内脏、皮肤、外生殖器等)(软脑膜、外生殖器血管等)肌肉血管可收缩(NE能)或舒张(Ach能),消化分泌粘稠唾液,抑制胃肠运动分泌稀薄唾液,促进胃肠运动抑制胆囊收缩,促进括约肌收缩促进胆囊收缩,使括约肌舒张,呼吸支气管平滑肌舒支气管平滑肌缩,粘液分泌,促进胃液及胰液分泌,泌尿逼尿肌舒,括约肌缩,逼尿肌缩,括约肌舒,生殖怀孕子宫缩,未孕子宫舒张,眼瞳孔扩大,睫状肌松弛瞳孔缩小,睫状肌缩,,皮肤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6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功能特点(1)对同一效应器多数内脏器官为双重支配。个别例外:如汗腺、肾上腺髓质、皮肤和肌肉的血管平滑肌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2)二者作用是相互拮抗、对立统一的。个别例外:如对唾液腺,二者均促进其分泌,交感神经促进分泌的唾液量少而粘稠,副交感神经使其分泌的唾液量多而稀薄。(3)自主神经中枢对效应器的支配具有持续紧张性,但二者的紧张性作用在不同状态下不同。剧烈活动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安静状态下:副交感神经活动就占优势。,二者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不同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范围较广泛,其作用是使机体迅速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能量动员系统。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时,常伴有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故称这一活动系统为交感肾上腺素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范围较小,其作用是促进消化吸收、积蓄能量及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能量储备系统。迷走神经活动增强时,常伴有胰岛素分泌增多,所以称这一活动系统为迷走胰岛素系统。,1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脊髓是调节内脏活动的初级中枢。2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脑干是调节内脏活动的基本中枢。延髓有基本生命中枢之称。3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调节重要生理过程。1)体温调节:下丘脑温度敏感神经元在体温调节中起着调定点的作用。2)水平衡调节:下丘脑内存在渗透压感受器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二)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3)对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4)摄食行为调节:下丘脑外侧区存在摄食中枢,腹内侧区存在饱食中枢。5)对情绪反应的影响:下丘脑存在所谓防御反应区。6)对生物节律的控制: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可能是生物节律的控制中心。,非条件反射是机体由遗传获得的先天固有的反射。其反射通路是是相对固定的。条件反射是机体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机体后天获得的反射。条件反射的神经通路不是固定的,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灵活性。,四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一)条件反射,1条件反射的建立,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所以,当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同时出现时,就能建立起新的条件反射。(1)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2)操作式条件反射(3)防御性条件反射,2暂时联系的接通,暂时联系的接通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条件反射的理论假说。认为中枢的神经通路之间,可以在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起暂时的通路,经过强化,最终变成固定的反谢通路。即条件反射,由暂时变成相对固定。,3条件反射的抑制,(1)非条件性抑制外抑制超限抑制(2)条件性抑制消退抑制分化抑制延缓抑制,4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具有两个信号系统,主要是存在着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反射征。,1自发脑电活动(脑电图)在没有外界刺激条件下,大脑皮质经常具有持续的、节律性的电位变化,称为自发脑电活动。如果在头皮上安置引导电极,就可以通过脑电图仪记录到皮质自发脑电活动,称为脑电图。对人或动物打开颅骨后,在大脑皮质表面记录皮质自发脑电活动,称为皮质电图。,(二)大脑皮质的电活动,近来由于在异乡俗务缠身,别说是静下心来写点东西,就是早晨散步的心思也没有了,经常是一觉睡到八点才起床,人虽没有懒下来,但心确是懒了的。今天早上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睁开眼睛的时候天色已经很亮了,以为又睡过头了呢,就赶紧的穿衣下床,洗漱完毕后一看表才六点半多一点,继续睡已然是不可能了,索性下楼到附近的公园里转转。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公园,一边靠近马路,另一边则是一条很宽的河,说是河,其实就是一个名字叫做骆马湖的延伸部分,由于这一部分狭长且一直绵延下去,所以有些河的味道,公园就是沿着河边修建的。公园里的树不是很多,最具风情的当属沿河的垂柳了,垂柳沿河而立,且很具规模,逶逶迤迤的望不到头,垂柳应该是最早发芽的树种之一,当棕榈树还在厚实的树皮里耐心地做着绿色的梦的时候,它却早早地领受了春风的恩赐,率先吐出了嫩嫩的芽苞,现在则是绿叶满枝了。这时的绿不似夏季里那种浓绿,是略带些浅黄的绿,远远的望去,似一抹绿色的轻雾在流淌着,远远近近的楼宇和房屋也就在这流淌的轻雾里荡漾起来,走近了看,却是柔软的枝条在风中摆动着,摆动的幅度不很大,就像绰约的少女的腰肢,风情万种里还有些羞涩的影子。仔细地看,摆动的枝,(1)脑电图,正常人四种基本的脑电波,频率/Hz81314300.5347,波幅/V2010052020200100150,特征安静闭眼时,枕叶、顶叶活动时,额叶深睡睡眠、困倦,人在清醒、安静并闭眼时出现的波,当睁开眼睛或受到其他刺激时,波立即消失,这一现象称波阻断。,按频率快慢将脑电图分为四种波形:波波波波。这四种波形分别对应人体四种精神状态:(1)紧张活动状态(波);(2)清醒、安静并闭眼(波);(3)困倦(波);(4)慢波睡眠、极度疲劳、麻醉状态(波)。,(2)脑电波的形成原理脑电图波形是大脑皮层大量胞体与树突的突触后电位总和形成的。如果是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皮层表面则出现向上的波;如果是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皮层表面则出现向下的波。,同步化:去同步化:中枢兴奋过程增强时:由低频率高幅度转为高频率低幅度。中枢兴奋过程减弱时:由高频率低幅度转为低频率高幅度。研究认为,皮质自发脑电活动来源于丘脑,是丘脑节律性电活动导致大脑皮质神经元突触后电位发生总和形成的。,(三)觉醒与睡眠,1觉醒觉醒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活动有关,是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作用的结果。脑电觉醒行为觉醒,睡眠及其发生原理(1)睡眠的时相:睡眠和觉醒的昼夜周期性交替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睡眠具有正相睡眠和异相睡眠两种时相状态。睡眠两时相的转换为:由浅睡(慢波睡眠)深睡(快波睡眠)浅睡。每晚可重复45次的周期性过程。,睡眠的两种时相,正相睡眠(慢波睡眠),异相睡眠(快波睡眠),兴奋部位,相关递质,睡眠特点,脑干中缝核,5-HT,脑干中缝核尾端-蓝斑中、后部,5-HT、NE、ACh,EEG为高振幅快波;感觉、呼吸、心跳、心率、代谢率,肌紧张减退;不出现眼球快速运动;唤醒阈低,且主诉做梦者少。,EEG为低振幅快波;感觉和肌紧张,阵发性呼吸不规则和肢体抽动;出现眼球快速运动;唤醒阈高,且主诉做梦者多。,快波睡眠图,(2)睡眠的机制,睡眠的机制:睡眠不是脑活动的简单抑制,而是一个主动过程。目前认为脑干尾端存在能引起睡眠和脑电波同步化的中枢,其上行通路(上行抑制系统)作用于大脑皮层,与脑干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相对抗,从而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相互转化。,快速眼球运动(REM)图,不同人群快动眼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不同人群的总睡眠时间,学习的类型(1)非结合型学习习惯化敏感化(2)结合型学习条件化学习尝试与错误学习,(四)学习与记忆,2记忆的类型及其特征(1)感觉记忆(2)短期记忆(第一级记忆)(3)长期记忆第二级记忆(近期记忆)第三级记忆(远期记忆),3学习与记忆的机制,(1)记忆的形式与过程,刺激,持续时间:1秒感觉性记忆,持续时间:数秒第一级记忆,持续时间:数分至数年第二级记忆,持续时间:永久(?)第三级记忆,运用,“信息流”的中断(由于顺行性遗忘),遗忘(消退和息灭),遗忘(新信息的代替),遗忘(前活动性和后活动性干扰),可能不遗忘,长时性记忆,短时性记忆,(2)学习和记忆的机制早年根据巴甫洛夫提出的“暂时性联系接通”的概念,提出脑的不同部位建立了新的功能联系是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基础。近来根据对突触的研究提出突触的可塑性变化是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基础。突触的可塑性变化包括突触结构可塑性和传递可塑性。目前认为短时性记忆和长时性记忆的神经机制不同。,短时性记忆可能与神经元生理活动、神经元之间的环路联系、神经递质传递有关。长时性记忆可能与新的突触关系建立有关,并有赖于脑内RNA和新蛋白质的合成。,4记忆障碍(1)顺行性遗忘症:近事遗忘。即不能保留新近获得的信息。(2)逆行性遗忘症:往事遗忘。即不能回忆脑功能障碍发生之前的记忆。,(五)大脑联合皮质与认识,(六)大脑皮质的语言功能和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病名损伤部位症状,失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