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三道河除臭工程初步设计方案_第1页
成都三道河除臭工程初步设计方案_第2页
成都三道河除臭工程初步设计方案_第3页
成都三道河除臭工程初步设计方案_第4页
成都三道河除臭工程初步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大地绿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市三河除臭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北京大地绿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012年11月目录1概要21.1工程概况21.2项目的可行性分析31.3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41.3.1设计标准根据41.3.2设计原则41.4治理目标42工艺计划设计52.1水体除臭技术设计52.1.1设计原则52.1.2设计构想52.1.3设计规模(除臭规模) 72.2工程72.2.1过程流程图72.2.2单体设计33环境效果31概要1.1工程概况三河是位于成都市永陵公园周边的防汛河,因为沿岸有小区、医院、酒店等,很多建筑物与河岸相邻,生活污水的一部分被排出河内,长期没有污染。 目前水质污染严重,河岸两侧有恶臭,河道内不生草,水生动物和植物完全丧失,河道自净能力几乎消失。1.2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自然界的河流湖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能自行净化水质,保持水质清洁。 如果人类污染物超标排放,往往会大大超过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 使水体,特别是底质水体严重缺氧,大大抑制了好氧微生物(硝化细菌)的活性。 缺氧状态下厌氧微生物大量繁殖,厌氧分解掉到水底的有机物产生硫化氢、甲烷、氨等有害气体,放出臭气,虾大量死亡。 硫化氢还与水中的铁反应,生成硫化氢使水体发黑。 不能马上分解的有机物堆积在水底,形成黑泥,发出恶臭。复合微生物菌剂采用微生物工程技术,从自然界原有的光合作用细菌类、乳酸菌类、酵母菌类、放线菌类、芽胞杆菌类中,认真筛选出多种有益微生物复合而成的新微生物菌剂。除臭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处理技术。 通过人工强化技术,将微生物菌群一次导入河道水中,在水中的生物载体上逐渐形成生物菌群,利用微生物菌群的新陈代谢作用,吸附消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使其转化为稳定的无害化物质,达到净化水质除臭的目的。1.3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1.3.1设计标准的依据(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4554-93;(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1.3.2设计原则(一)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2)按照国家对环境和空气质量的总体要求,实现水污染和环境协调发展,减少废气中污染物含量,维持和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整体要求。(3)选择安全可靠的微生物除臭菌剂,确保臭气治理效果良好,经济合理性和操作简单可靠。(4)根据本项目的特点,根据地区不同浓度的恶臭气体的情况和管理需求,采用相应的臭气对策技术,在达到对策目标的同时,减少臭气对策系统的综合运行费用和能量消耗,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对环境的影响抑制到最小限度,从而达到国家的(5)为了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降低运行费用,减少日常保养检查的工作量,改善工人的操作条件,选择质量好的菌剂、效率高的著名品牌设备,保证重要设备保留备用率。(6)努力提高和保证供电、仪表、自动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管理方便,运行稳定,操作简单。1.4治理目标采用最新的除臭技术和除臭剂,从臭气的发生过程和放出过程两个阶段分解臭气,减少恶臭气体的放出,改善河道周围的环境和空气质量。2工艺计划设计2.1水体除臭技术设计2.1.1设计原则(1)使用菌剂的原则污染气体的排出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和周围环境,除臭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周围空气的质量和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 菌剂的使用尽量发挥最大的除臭效果。(2)管道的选择和配置原则要使用耐腐蚀特性好的材料,装置结构材料、配管材料、泵等设备必须满足耐腐蚀要求。 管道布置合理,距离最短,管径尽可能小。(3)成本管理原则降低设备的投入和运行维护成本,降低节能。2.1.2设计构想(1)复合微生物除臭菌剂的特征微生物菌剂的主要成分:乳酸菌类、酵母菌、光合作用细菌、芽胞杆菌、丝状菌共计5种有益菌群。产品剂型:液体制剂活菌数: UUUR2.0109 cfu/g产品特点:快速除臭,方便使用的菌种繁殖快,活性强。执行标准: Q/CPYKL001-2007P H值:3.64.0(2)复合微生物除臭系统的工艺原理向水体中投入微生物菌剂的除臭机制将强化除臭菌剂投入系统内后,首先,通过使微生物吸附吸收水溶液中的恶臭成分,溶解在水中的臭气通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被微生物吸收,不溶于水的臭气附着在微生物体外从微生物分泌的细胞外酶上而分解为可溶性物质,侵入细胞的恶臭成分作为营养物质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在污水中复合微生物喷雾除臭原理通过喷洒稀释后的复合微生物除臭剂,从喷出臭气分子的雾中吸附臭气,用复合微生物除臭剂中的有机酸、酶等代谢产物氧化分解异臭分子,去除臭气污染。除臭过程主要分为以下阶段第一阶段:气液扩散阶段,臭气中的污染物通过填料气液界面从气相转变为液相第二阶段:生物氧化阶段,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氧化分解恶臭物质。根据上述两个阶段,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分解恶臭物质,将恶臭物质氧化成作为最终产物的含硫恶臭物质,形成s、SO32-和SO42-; 含氮的恶臭物质分解为NH4、NO3-和NO2-,硫和不含氮的恶臭物质分解为CO2和H2O,从而达到异臭净化的目的。 主要的反应方程式如下各种微生物参与恶臭物质的氧化过程,同一恶臭物质的氧化阶段需要不同的微生物。 例如含硫物质的氧化:当恶臭气体为H2S时,特殊的自营养型硫化氧化菌在一定条件下将H2S氧化成硫酸根的恶臭气体为甲硫醇等有机硫时,首先,氧诱导型微生物将有机硫转换成H2S,H2S需要从自营养型微生物转换成硫酸根。 当恶臭气体为氨时,氨首先溶解于水中,然后在有氧条件下通过氨氧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转化成硝酸盐,在相容性厌氧条件下硝酸盐还原细菌将硝酸盐还原成氮。(3)除臭过程的确定结合复合微生物菌剂除臭特性和我公司成功除臭应用的案例经验,本项目的设计通过两种方法进行除臭。向水体中投入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脱臭菌剂直接投入水体中,在水体环境中吸收分解硫化氢、氨气等臭气,减少了臭气的释放。 菌剂使用方便,对水体没有副作用。 在深圳市滨河污水处理厂、深圳市布吉河水质净化厂、深圳市水务技术服务公司宿舍坑泥填埋场等多项工程中,该菌剂除臭效果很好,能达到国家控制恶臭的标准。河道沿岸采用复合微生物喷雾除臭喷洒稀释后的复合微生物除臭剂,吸附于喷出的雾中,通过复合微生物除臭剂中的有机酸、酶等代谢产物氧化分解,去除臭气污染。2.1.3设计规模(除臭规模)三河除臭管理长为250m。 通过除臭菌剂在相关工程中的应用经验,根据复合微生物菌剂的产品特征和作用机制。 为了确保除臭效果,对于现场的实际情况,菌剂使用量的选择和计算如下(1)强化除臭期间(前10天)每天的投入量:投入水体100kg/d。 喷雾除臭100kg/d。(2)日常维护期间每天的投入量:投入水体50kg/d。 喷雾除臭50kg/d。2.2工程设计该除臭项目采用以上两种方法,主要工艺设备有:除臭菌剂稀释罐; 由稀释菌剂的输送泵、投入稀释菌剂的装置、管线高压喷雾系统和相关管线等组成。 设备结构简单,可从水体中分解臭气,减少臭气发生,同时在河川沿岸设置喷雾除臭装置,可吸附分解水体释放的部分臭气。 双管齐下,保证了除臭效果。2.2.1工艺流程图菌剂在药剂罐稀释10倍后,用自动增压泵送至药液滴下管(药液滴下管在河道液面以下),滴到河道水体中。菌剂经过滤器过滤后,用高压喷雾泵送到喷嘴中,雾化后沿河散布。3表示高压头。-表示滴灌。2.2.2单体设计1 )河川水的滴下:从药液滴下管向河川水中滴下复合微生物的脱臭菌剂,将药剂和水充分混合使之均匀,从源头减少污水处理中的臭气的释放。菌剂的投入量前10天每天投入100公斤之后适当减量,推荐投入量50公斤。菌剂投入方法:将微生物菌剂用自来水稀释10倍后,用药液输送泵定时投入。 滴下时间为10秒,停止5秒。2 )河川沿岸喷雾除臭:在河川沿岸设置除臭药剂散布装置,通过定时散布减少臭气的溢出。菌剂的投入量前10天每天投入100公斤之后适当减量,推荐投入量50公斤。菌剂投入方法:将微生物菌剂用自来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