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心理测验总论.ppt_第1页
第一章心理测验总论.ppt_第2页
第一章心理测验总论.ppt_第3页
第一章心理测验总论.ppt_第4页
第一章心理测验总论.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测量学PsychologicalTesting,打开心灵的钥匙,小问题:,如果让你去了解一个人,你都有些什么样的方法呢?你了解心理测验吗?知道什么样的心理测验才是科学的、标准化的测验吗?,书名释題,一、心理测量VS心理测验心理测验包含在心理测量之内,是心理测量的方法之一。由于在心理测量中,心理测验是最准确、最可靠、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这种特定的意义上,心理测验可以等同于心理测量。,二、心理测量VS教育测量教育测验包含在心理测验之内,心理测验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型:1、能力测验,包括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创造力测验等;2、人格测验,包括综合人格测验,以及单项人格测验诸如兴趣测验、态度测验、价值观测验等;3、测验的应用领域,包括教育测验、职业测验、心理咨询等。,参考书目:,1、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戴忠恒编著的心理与教育测量;2、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金瑜主编的心理测量;3、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顾海根主编的心理与教育测量;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竺培梁著的心理测量理论与应用,第一章心理测验总论,第一节心理测验的历史第二节心理测验的性质第三节心理测验的种类,第一节心理测验的历史,一、心理测验在中国有悠久历史问题:心理测验在我国有悠久历史的依据是什么?有那些人?做了那些贡献?,1、孔子曾根据自己的观察评定学生的个别差异。2、孟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短长。物皆然,心为甚。”3、汉代学者董仲舒最早提出:人不能同时一手画方,一手画圆。4、周岁试儿,其实是1925年格塞尔婴儿发展量表的前导。,5、最早的创造力测验和智力测验就是出现于清代的七巧板和九连环。七巧板和九连环传入到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武德沃斯把九连环称之为“中国的迷津”,七巧板称为“唐图”,即“中国的图板”。,6、隋炀帝开创的科举制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心理测验的实践。当时的考试方法:贴经和对偶,类似于现代西方言语测验中常见的填字和类比。中国古代心理测验的思想,包含着典型的东方文化特点:A、他们都是描述性的,没有定量的标准;B、往往将心理特点与道德观念联系起来,二、科学心理测验产生的原因问题:为什么科学心理测验产生于工业革命后的一些西方国家?,(一)社会需要:对智力落后者的分类和训练的早期关注1、法国医生艾斯克罗:1838年出版了两卷本著作,第一次明确地对智力落后者与精神病人作出了区分。2、法国医生沈干:训练智力落后者的先驱。1837年,他创建了第一座专门教育智力落后儿童的学校。,(二)实验心理学的发展1、1879年,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正式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这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并由此引发了对个别差异的研究。2、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给心理测验带来了另一个副产品:严格的标准化程序,强调必须在一个标准化的情境下观察所有的被试。,三、心理测验的发展,提问:怎样理解“在测验领域,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10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10年,20世纪头10年则是比奈的10年。”这句话?,1、高尔顿: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顿是推动心理测验运动的第一号人物。,高尔顿在1869年出版了遗传的天才这本书,提出了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并设想人的能力分布是常态的,其差异是可以测量的。他为智力测验的产生开拓了道路。,(1)高尔顿认为可以从生理的、感觉的和知觉的材料里推测人类的许多品质及智力,他相信对感觉器官辨别力的测量可以估量一个人的智力。(2)高尔顿也开始采用等级评定量表、问卷法、自由联想法等手段,成为心理测量的先驱。(3)高尔顿另一个重要贡献是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第一个提出了相关概念。,2、卡特尔(J.M.Cattell):美国心理学家,师从冯特。编制了几十个测验来评量学生的智力,包括测量肌肉力量、运动速度、痛感受性、视听敏度、重量辨别力、反应时、记忆力等其他一些项目。1890年,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首创了“心理测验”这个术语。,3、克雷匹林和艾宾浩斯1895年德国心理学家克雷匹林编制了一套系列测验,主要内容是简单的算术运算。1897年另一位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编制算术计算、记忆广度、句子完成等3个测验。其中句子完成测验最为复杂,与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最为吻合。,4、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1905年,比奈与助手西蒙在心理学年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称之为比奈西蒙量表。,1905年比奈和西蒙在法国发表的第一个科学智力量表,则标志着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心理测量学的诞生。(1)1905年的比西量表共包括30道题目,可测量智力的各方面;题目由易到难排列,可测量智力的高低;有通过多少项目作为区别智力的标准。,(2)1908年的比西量表修订版本量表题目总数达到了59个,所有测题按年龄分组,组别从3-13岁每岁一组;测验的结果开始采用智力年龄(心理年龄)来计算一个人智力的高低。,(3)1911年的比西量表修订版本3岁组:(1)指出自己的鼻子、眼睛、嘴巴的位置。(2)复述两位数字。(3)列举一张图画中的物体。(4)说出自己的姓名。(5)复述六个音节的句子。,6岁组:(1)辨别上午和下午。(2)解释物名(根据用途下定义)。(3)照样画一个菱形。(4)数13个硬币。(5)辨别图画中美与丑的面孔。12岁组:(1)不受暗示,认识线段的长短。(2)用指定的3个字造句。(3)3分钟之内说出60个字。(4)解释一些抽象的名词。(5)重新组织句子。,成人组:(1)解答裁纸问题。(2)颠倒三角形,想象其结果。(3)区别一些成对的抽象名词。(4)说出总统和皇帝的3点区别。(5)听别人朗读一篇选文后,说出主要意思。,比西量表的评价,(1)测量思想一般智力(整体智力)(2)测量对象高级心理过程(3)测量结果智力年龄,目前世界上的智力测验,其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都是由比奈奠定的,在心理测量的发展史上,比奈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5、各种心理测验的蓬勃发展(1)操作测验(2)团体智力测验(3)能力倾向测验(4)教育测验(5)人格测验,心理测验的发展主要受了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二是统计学方法的进步。,四、现代心理测验在中国的发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心理测验的发展1、1916年,樊炳清先生首先介绍了比奈西蒙智力量表;2、1920年,廖世承和陈鹤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心理测验课,并用心理测验试测投考该校的学生,这便是中国正式开始的科学心理测验;3、1921年,廖世承和陈鹤琴正式出版心理测验法一书,成为中国最早的心理测验专著;,4、1922年,中华教育改进社聘请美国教育心理测验专家麦考尔来华讲学,并主持编制心理测验事宜;5、1924年,陆志韦发表了订正比内西蒙智力测验说明书,1936年又与吴天敏再次做了修订;6、1931年,由艾伟、陆志韦、陈鹤琴、萧孝嵘等倡议,组织并成立了中国测验学会;7、1932年,测验杂志创刊。,(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心理测验的发展1、1979年,林传鼎、张厚粲等以国外资料为参考,编制了少年儿童学习能力测验;2、1984年,成立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验专业委员会,标志着中国心理测验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第二节心理测验的性质,测量的基本概念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一、测量的基本问题,测量定义测量要素测量量表,提问:测量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一)测量的定义1、定义“广义而言,测量就是按照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史蒂芬斯(1951)提问:从史蒂芬斯对测量所下的定义,可以看出测量包括哪几个关键点?,测量的对象:事物的属性或特征测量的对象一般不是整个事物,而是我们感兴趣的事物的属性或特征。根据测量时事物属性是否可以直接测得,于是就有两种相应的测量模式:A、直接测量模式:B、间接测量模式:,测量的结果:描写事物属性的数字或符号测量的规则或称法则:给事物分派数字的依据思考题:测量人的智力,依据的法则是什么?提问:同样的测量对象,同样的测量结果,测量的法则是不是唯一的?,2、测量的要素:参照点:一是绝对零点;二是相对零点思考題:温度的绝对零点在何处?提问:心理测量中的参照点是绝对零点还是相对零点?,单位好的单位的条件:一是有确定意义;二是有相等的价值。提问:心理和教育测量中的单位等不等值?,3、测量的量表要测量某个事物,必须先有一个定有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将要测的每个事物放在这个连续体的适当位置上,看他们距参照点的远近,便会得到一个测量值这种连续体就叫量表。,根据制定量表的单位和参照点的不同,史蒂芬斯将测量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四种水平:命名量表(类别量表)次序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等比量表),二、心理测量的基本问题,思考:古人说:“人心不可测。”这句话对不对,有什么依据?(一)心理测量的可能性人的心理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心理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客观的物质基础;2、心理以一定的外在行为和生理变化表现出来。心理的客观存在性,决定了心理的可测性。,(二)心理测量的定义心理测量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即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三)心理测量的水平思考:心理测量虽不象物理测量那么准确、可靠,但仍然不失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那么心理测量是属于哪一种水平的测量呢?心理测量只具有等级量表的特征:1、人的心理特征,绝对0点难以确定。2、在心理测量中,相等单位很难确定。,三、心理测验的基本问题(一)心理测验和心理测量的联系和区别注意:本书所讨论的心理测量,是以测验作为工具的测量,而不是以实验、观察等方法对心理现象的测量。,(二)心理测验的定义测验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布朗)心理测验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一种科学手段。,、测验测量的是人的行为。、一个测验不可能包含所要测量的行为领域的所有可能的项目,它所包含的只是全部可能项目的一个样本。、在编制、施测、评分和解释方面依据一套系统的程序。这种按照严格的科学程序去编制和使用的测验称之为标准化测验。,(三)心理测验的特性1、间接性2、相对性3、客观性测验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1)测验的刺激是客观的;(2)对反应的量化是客观的;(3)对结果的推论是客观的。4、时空性,第三节心理测验的种类,一、按测验功能分类:(一)能力测验(二)成就测验(三)人格测验二、按测验对象分类(一)个别测验(二)团体测验,三、按测验方式分类:(一)纸笔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