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孢杆菌——炭疽杆菌_第1页
芽孢杆菌——炭疽杆菌_第2页
芽孢杆菌——炭疽杆菌_第3页
芽孢杆菌——炭疽杆菌_第4页
芽孢杆菌——炭疽杆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芽胞杆菌(Bacillaceae )、11级动科2班#、芽胞杆菌作为一个属于1872年首次提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 目前,芽孢杆菌的研究涉及革兰氏阳性被孢菌的所有领域。 尤其在敏感状态、芽胞形成及其控制、遗传操作、菌种改良、生物技术等领域从事了很多工作。 随着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深入,目前应用最多的芽孢杆菌有枯草芽孢杆菌、嗜碱性芽孢杆菌、淀粉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小芽胞杆菌、芽孢杆菌、嗜热芽孢杆菌、苏木精芽孢杆菌和耐碱性芽孢杆菌、病原菌芽孢杆菌等12种。 炭疽杆菌(B.anthracis )、炭疽杆菌有称为炭疽的习惯,是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患的传染病炭疽(Anthrax )的病原体。 临床表现为急性、热性、败血性症状。 病理变化上的特征为败血症变化、天然孔出血、凝血不良、脾脏明显肿大、皮下浆膜大下组织出血性胶质浸润、内容纲要、一、病原特征二、流行特征三、所引起的病四、诊断、治疗和防疫、病原特征(Bacillusanthracis )、革兰氏染色阳性、菌体两端平坦、竹节状无鞭毛病的样品中分散着23条短链,有荚膜,培养基上形成长链,一般不形成荚膜的本菌不在病畜体内或未切断的尸体上形成芽胞,但如果暴露在充分的氧气和适当的温度下,就能在菌体中央形成芽胞。 病原菌形态、病原菌形态、炭疽菌为两性好氧菌,培养基没有严格要求,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成灰色白色、表面粗糙的菌落,放大观察菌落图案,呈卷曲状,中央暗褐色,边缘出菌丝。 炭疽菌菌体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而芽胞有较强的抵抗力,可在干燥状态下生存3250年,150的干热60分钟内杀死。 现场消毒经常使用20%的漂白剂,0.1%的水银,0.5%的过氧乙酸。 苏、酚、醇的杀菌作用差。 内容纲要、一、病原特征二、流行特征三、引起的病四、诊断、治疗和防疫、二流行特征,(一)易感动物:家畜、野生动物和人在一定程度上有易染性。 绵羊、牛、驴、马、骡子、山羊、鹿发病最多,骆驼、水年和野生动物依次发病,猪发病少,狗、猫最低,家禽一般不感染,野生动物如狼、狐狸、豹等吞咽炭疽菌尸体发病,成为本病的传播者人类主要是通过污染炭疽菌的畜产品而感染的。 (二)感染源:炭疽病畜类和死后畜类、血液、脏器组织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含有大量炭疽病杆菌,处理不当可传播感染。 另外,病畜口、鼻子、肛门、阴道流出的血液、家畜炭疽癫痫破裂液等污染马厩、饲养管理用具、饲料,如果接触健康的家畜,有可能会感染而发病。 被污染的土壤、水源、畜牧地成为炭疽菌的长疫源。 (3)感染途径:第一是消化道感染,采食被炭疽菌污染的草,饮用被污染的井水和河水,或在污染牧地感染。 二是皮肤感染,主要被带有炭疽菌的吸血昆虫叮咬或感染伤口(羊的剪毛、断尾、去势或口、咽粘膜的伤口等)。 第三,呼吸道感染是吸入含有炭疽芽孢的灰尘,通过吸道粘膜侵入血液而发病,(四)其他:该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夏季发病多,秋冬发病少。 可能与夏天发生多、放牧时间长、气温高、雨量多、吸血昆虫的大量活动等因素有关。 在一部分地区发病是因为从疫区搬入了病畜产品,如骨粉、皮革、羊毛等。内容纲要为:一、病原特征二、流行特征三、引起的病四、诊断、治疗和防疫三引起的病,(一)家畜潜伏期一般为一至五天,最长达十四天。 根据其表现,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 (1)最急性型:在羊和山羊中常见,偶尔在牛和马中也常见,中风过程(中风型)。 外表完全健康的动物突然倒下,全身发木,动摇,昏睡,咬牙,呼吸非常困难,可见粘膜发绀,从天然的洞里流出带泡的黑暗血液,多在几分钟内死亡。 (2)急性型:多见于牛、马,生病的牛体温上升到42,显示兴奋不安,又吼又撞上人畜、物体,然后虚弱,食欲、反刍、泌乳减少或停止,呼吸困难,便秘后腹泻带血,尿暗红,有时马的急性型和牛相似,多伴有剧烈的腹痛。 (3)亚急性型:牛、马中也多见,症状与上述急性型类似,除了急性热性病症外,颈、喉、胸部、下腹、肩胛骨和乳房等皮肤、直肠和口腔粘膜等处还发生炭疽痈痈,初期坚硬固有的热痛,之后热痛消失,发生坏死和溃疡,病程为一周(4)慢性型:主要发生于猪,多无临床症状,或仅显示食欲减退和长时间伏卧,屠宰时在颌下淋巴结、肠系膜及肺发现病变。 发生咽型炭疽,有时也呈现发热性咽炎。 咽部和附近的淋巴结肿胀,导致猪的咽下、呼吸困难(参照右图),粘膜紫绀最后窒息死亡,肠炭疽多伴有便秘和腹泻等消化道异常。 呼吸困难,喉部红肿,(二)人潜伏期12至12天,一般为2至3天。 临床上,(1)皮肤炭疽:多见约98%的炭疽主要在脸颊、脖子、手、脚等露出部位出现小的斑丘疹,之后出现发痒性水疱和出血性水疱。 (2)肺炭疽:患者出现高热、寒冷、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可见粘膜发绀等急剧症状,伴胸膜炎、胸腔积液,约23天死亡。 (3)肠炭疽:发病急,有高热、持续呕吐、腹痛、腹泻、血尿和腹部膨胀、腹膜炎等症状,全身症状明显。 尸体迅速腐烂膨胀,尸体僵硬,从天然的洞里流出带泡沫的血液。 血液粘稠,颜色黑紫色,像煤焦油一样,不易凝固。 脾脏高度肿胀,比正常大35倍,包膜紧张,切面脾脏髓软如泥,呈黑色,刀可大量削去。 粘膜呈暗紫色,有出血点,剥下皮肤后皮下、肌肉和浆膜如红色或黄约色胶一样浸润,有数量不同的出血点。 淋巴结肿大,出血。 肺充血浮肿。 心、肝、肾也有变性。 胃肠有出血性炎症。 (3)病变、肠系膜淋巴结病变、颌下淋巴结病变、内容纲要、一、病原特征二、流行特征三、引起的病四、诊断、治疗和防疫;(1)诊断: (1)门诊和流行状况诊断原因不明而突然死亡、临诊体温上升、腹痛、癫痫瘤、便血、病情急剧发展(2)细菌学诊断采集血液涂膜,用吉姆萨和瑞氏染色液染色,镜检可见单链或短链有荚膜的两端平断竹节状大杆菌,可以确诊。 四诊断、治疗和防疫(3)动物感染试验,用无菌生理盐水将病料稀释510倍,向小鼠皮下注射0.10.2ml或者向豚鼠皮下注射0.20.5ml,23天死亡。 死亡的动物脏器、血液等补片,经瑞氏染色镜检查,有荚膜的短链的炭疽菌很多。 也可以用于培养和检测炭疽菌沉淀反应。4 .炭疽菌沉淀反应(Ascoli氏反应)采集病死动物的组织数克,剪切或碾碎,加入510倍的生理盐水,煮沸1015min,冷温后过滤或离心沉淀,用毛细管吸引管吸取上清,在装有炭疽菌血清(成品)的细玻璃管内沿着管壁形成干净的两层液面,两液的接触面出现白色沉淀不良,判定为阳性(反应在12min以内出现,优选在1015min以内观察)。 该反应特异性高,操作简便、快速,检出率高,腐烂的炭疽菌材料也出现阳性反应。 县、乡兽医院(车站)平时购买一定量的沉淀血清,保存在冰箱里,对立即诊断本病具有现实意义。 (二)治疗、1、血清疗法(即抗炭疽血清的治疗和紧急预防)马、牛一次量为100300ml、猪50100ml、羊、山羊、猪3080ml。 可以半静脉注射,半皮下注射。 必要时可每12小时或24小时重复注射一次。 为了避免过敏反应,最好使用同种动物的抗炭疽血清。 使用异种动物血清时,事先注射0.51ml,0.5h后观察到没有特殊反应后再注射总量。 2、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青霉素疗效好,马、牛每次300400万IU,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续23天。 羊、山羊、猪在肌肉中各注射4080万IU,每天2次,连续注射23天。 赤霉素12g,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 青霉素和赤霉素、四环素并用。 (3)预防措施1、对炭疽多发地区和威胁地区的家畜每年定期进行预防注射是预防本病的基本措施。 无毒炭疽芽苗: 1岁以上马,牛皮下注射1ml岁以下马,牛0.5ml; 绵羊、猪皮下注射0.5ml (不适用于山羊)。 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间为1年。 号炭疽芽胞苗:各种家畜皮下注射1ml,注射后14发生免疫力,免疫时间为1年。 未满一个月的幼畜,产前两个月的母畜,瘦,发烧或其他疾病的家畜不能注射。 2、原因不明死亡的性兽不得剥皮吃肉,须经兽医检查后再处理。 尸体必须深深埋在指定的地方,以免到处乱扔。 屠宰厂、肉联厂要加强检疫,严格执行兽医卫生措施。 3、炭疽发生后,应立即报告上级,迅速确定、诊断传染病,采取顽强措施,尽快消灭传染病。 (1)对所有敏感性动物进行测温和临床检查,发现病畜和可疑病畜时,立即隔离,用抗炭疽清、青霉素等抗菌药治疗。 先给设想健康的家畜注射炭疽血清(马、骡子为3040ml ),812日内用炭疽芽胞苗进行自主免疫注射。 在发病组没有出现症状的山羊肌肉注射青霉素,体重每公斤1万IU,每天2次,连续3天能迅速停止死亡,效果良好。 (二)划定疫区,进行封锁,严格执行规定的封锁措施。 最后生病的家畜痊愈或死亡14天后没有发现新病的家畜的话,可以解除封锁。 解除前进行终端消毒。 (3)用10%20%的浮游白粉、3%5%的热火碱水消毒病畜污染的丸舍、饲养管理用具、车辆等。 去除病畜污染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