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必修一知识点复习_1_第1页
2012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必修一知识点复习_1_第2页
2012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必修一知识点复习_1_第3页
2012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必修一知识点复习_1_第4页
2012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必修一知识点复习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12012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必修一知识点复习莲山课件M自主梳理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19世纪末,欧文顿通过实验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31925年,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的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其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从而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4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推测细胞膜的脂质两边各覆盖着蛋白质。5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大胆地提出了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他把生物膜描述成静态的统一结构。20世纪60年代以后,不少科学家提出质疑这样细胞膜的复杂功能将难以实现,不能解释细胞的生长和变形虫的运动。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16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技术,进行了人鼠细胞杂交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7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生物膜的流动镶嵌的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互动探究生物膜模型的建立和完善过程,对我们的启示有哪些提示生物膜结构的研究历史反映了科学研究曲折艰辛的历程,同时也告诉我们建立模型的一般方法。科学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已有的知识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假设或模型,用观察和实验对假说或模型进行检验、修正和补充。一种模型最终能否被普遍接受,取决于它能否与以后的观察和实验结果相吻合,能否很好地解释相关现象,科学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向前迈进的。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3细胞膜表面的糖类可以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可以和脂质结合形成糖脂。互动探究细胞膜保证生命活动顺利进行的结构和功能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11基础分别是什么提示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要点归纳一、对生物膜的探索历程见下表时间人物依据结论或假说19世纪末欧文顿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0世纪初分离并分析出哺乳动物红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质和蛋白质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把红细胞膜中的脂质提取出来,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其面积恰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20世纪40年代有学者在荷兰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推测脂质两边各覆盖着蛋白质“双分子层模型”细胞膜是由双层脂质分子及内外表面附着的蛋白质构成的1959年罗伯特森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特点静态结构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111970年人鼠细胞融合实验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结构模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2组成成分及其结构图示糖被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糖被的作用1保护和润滑作用;2与细胞表面的识别、信息传递有关。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脂。感悟拓展1不同生物膜的化学成分不同,但都主要是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构成。对生物膜成分较全面的描述是脂质、蛋白质和糖类,其中脂质主要是磷脂,还有胆固醇等;糖类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11主要与蛋白质形成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成糖脂而存在;蛋白质的含量高低与种类多少反映膜功能的复杂程度。2提取细胞膜的实验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优点无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原理方法放入清水中吸水涨破,离心分离提纯。注意不能用鸡的红细胞,必须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3细胞膜选择透过性实验探究1可利用细胞液有颜色的植物组织,将其放入无色溶液中,然后用高温、强酸或强碱处理,观察处理前后有无溶液颜色的变化。2将种子切开,放入红墨水中,胚部分不被染红,而胚乳部分被染红。典例导悟例一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的癌变与有密切的关系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和的流动速度DB过程不需要ATP,A过程不能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11生理特性解析图中是糖蛋白,是蛋白质,是磷脂分子,为膜外外侧有糖蛋白,为膜内。A方式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载体协助的主动运输,B方式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协助的自由扩散。肝细胞内合成尿素,通过肝细胞膜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运输到细胞外,故A项正确;细胞间的识别、免疫和细胞的癌变与膜上的糖蛋白有关,故B项正确;适当提高温度,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故C项正确;B自由扩散不需要能量是正确的,但A主动运输需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能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故D项错误。答案D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骨架的是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B磷脂分子排布成双分子层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D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答案B解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自主梳理1被动运输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111自由扩散一些小分子物质利用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2、O2、甘油、乙醇、苯等。2协助扩散葡萄糖等一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进出细胞需借助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需要能量。2主动运输某些离子和小分子物质,能够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如细胞吸收K、NA、CA2、氨基酸等。主动运输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3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的表面,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分离后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这种现象叫胞吞。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后与细胞膜融合,将其排出,这种现象叫胞吐。互动探究胞吞、胞吐是否属于跨膜运输提示大分子物质以胞吞和胞吐方式进出细胞,这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但不属于跨膜运输。要点归纳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1原因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112影响因素主要受温度影响,适当温度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升高,膜的流动性增强,但温度高出一定范围,则导致膜的破坏。3实例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变形虫捕食和运动时伪足的形成;白细胞吞噬细菌;胞吞与胞吐;受精时细胞的融合过程;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缢裂过程;细胞杂交时的细胞融合如人鼠细胞融合。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1表现植物根对矿质元素的选择性吸收,神经细胞对K的吸收和对NA的排出,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小肠的吸收等。2原因遗传性决定载体种类、数量决定选择性。3细胞膜的流动性与选择透过性的关系流动性与选择透过性都是对细胞膜的描述,但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流动性是细胞膜及其他生物膜的结构方面的特性,原因是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选择透过性体现了细胞膜功能方面的特性,是指细胞膜对进出细胞的物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主动运输能充分说明选择透过性。除细胞膜外,细胞中的其他膜结构叶绿体膜、线粒体膜、液泡膜等也具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11有这一特性。这些具膜的结构与细胞膜的成分类似,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2联系细胞膜的流动性是表现其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因为只有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才能完成其各项生理功能,才能表现出选择透过性。相反,如果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细胞可能已经死亡了。总之,膜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可表示为下图感悟拓展1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充分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要理解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关系,应特别注意膜的流动性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以一定的方式进行运动的结果。2胞吞、胞吐是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这两种方式虽然最终通过了生物膜,但实质上,这些物质并没有真正的穿过生物膜。例如,白细胞吞噬大肠杆菌、变形虫吞噬有机物颗粒、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等。3在细胞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主动运输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使细胞能主动地从外界吸收被选择的物质,供生命活动利用。同样,细胞也能利用主动运输把新陈代谢产物排出细胞外。总之,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摄取、积累物质以及不断排出代谢废物,从而维持细胞组成成分的动态稳定,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1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4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1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的物质的浓度差。2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细胞膜上运载物质的载体数量。3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载体是细胞膜上的一类蛋白质。A载体具有特异性,不同物质的载体不同,不同生物细胞膜上的载体的种类和数目也不同。B载体具有饱和现象,当细胞膜上的载体全部参与物质的运输时,细胞吸收该物质的速度不再随物质的浓度增大而增大。能量凡能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因素,都能影响主动运输,如氧气浓度、温度等。典例导悟例二对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A水B糖类C蛋白质D磷脂解析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由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