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交流与文化传播.ppt_第1页
第八课交流与文化传播.ppt_第2页
第八课交流与文化传播.ppt_第3页
第八课交流与文化传播.ppt_第4页
第八课交流与文化传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忆一忆,1、希波战争2、亚历山大东征3、罗马征服地中海,文明的冲撞与融合,第七课战争与民族交往,客观上也促进了地区与国家之间文明的交流,给交战双方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野蛮摧毁了文明,虽然战争与冲突不断,但是和平共处和友好往来依然是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交往与交流的主流。,西汉张骞通西域,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元朝马可波罗到中国,第8课交流与文化传播,一、马可波罗的东来,二、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三、阿拉伯数字,一、马可波罗的东来,1、左图人物是,他是人,在中国朝时来到中国。2、他的游记名为,被誉为“”。3、他的东来有何影响?,马可波罗,意大利,元,马可波罗行纪,世界奇观之书,P52(1)促进(2)开阔(3)启示,想一想:看书P5052,回答下列各题:,我能找到,“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世界奇观之书,马可波罗行纪可以说给整个欧洲带来了中国文明之光,对以后的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影响?,议一议:,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同时大大开阔了欧洲人的地理视野,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好往来。,为什么元朝时期有不少欧洲商人、使者、旅行家(包括马可)陆续东来?,蒙古远征的后果,你知道吗?,元朝开放的政策,元朝的兴盛,马可波罗的欧亚旅行路线图,威尼斯,上都,马可.波罗的精神:,思维拓展,不畏艰难险阻,锲而不舍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牵线搭桥的奉献精神,二、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8世纪中期(唐朝),东:日,朝南:越南西:中亚-西亚-欧洲,13、14世纪(元),12世纪后期(南宋),10世纪末(北宋),中亚-西亚-欧洲,中亚-西亚-欧洲,东:日,朝南:越南西:中亚-西亚-欧洲,中国四大发明外传对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比一比,看谁找得准,你认识它们吗?,阿拉伯数字,说一说:,1、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吗?,2、阿拉伯数字是如何改进和传播的?,3、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与应用有何意义?,古代印度人,中古阿拉伯人,世界各地,发明,改进,传播,(1)便利商业贸易活动;(2)直接促进数学和自然科学的进步,三、阿拉伯数字,16世纪以前的各种记数符号,篆体(秦),罗马数字,西阿拉伯数字,东阿拉伯数字,15世纪阿拉伯数字,16世纪阿拉伯数字,课堂小结,一、马可波罗的东来时间、作者简介、著作、影响二、四大发明外传外传时间、路线、影响(见表格)三、阿拉伯数字发明、改进、传播及其影响,四大发明传人欧洲后,其前景如何?它们的新生物有对中国造成了这样的影响?四大发明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如何?中国近代又是怎样对待科技文明的?中西方对待科技文明的态度说明了什么?今天我们应如何应对日新月异的新科技革命?,思维拓展,不断创新。如火枪、火炮的发明;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科技的本质是创新;谁抓住了创新,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停滞不前。安于现状-拒绝-学习照搬-落后世界,2、在今天文明多元化的大环境下,我们应怎么办?,和平交往促进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的联系和友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促进了各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思维拓展,1、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有哪些重要的历史意义呢?,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平等对待每一个国家的文明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四大发明外传,阿拉伯数字的传播都与哪一民族的历史分不开?(事实说明)请说说这个民族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的作用,思维拓展,阿拉伯民族,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与纽带,1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书”的是()A神曲B马可波罗行纪C一千零一夜D几何原本2阿拉伯数字的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A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B古代阿拉伯人,罗马人C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D古代阿拉伯人,埃及人3将中国四大发明传入西方的民族是()A波斯人B阿拉伯人C印度人D蒙古人,课堂练习(单选),B,C,B,4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从分散隔绝走向整体融合的。以下属于人类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有专制集权和平交往暴力冲突民主政治()ABCD5下列史实中,促进了欧亚两大文明交流的是()玄奘西游取经阿拉伯数字的传播鉴真东渡日本马可波罗来华ABCD,课堂练习(单选),B,D,6、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所举哪一项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B希波战争C罗马帝国的扩张D马可波罗来华7、下列古代人物中促进西方世界了解东方文明、有利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是()A马可波罗B鉴真C玄奘D哥伦布,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