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氢原子光谱,早在17世纪,牛顿就发现了日光通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并把实验中得到的彩色光带叫做光谱,一、光谱,光谱是电磁辐射(不论是在可见光区域还是在不可见光区域)的波长成分和强度分布的记录。有时只是波长成分的记录。,发射光谱可分为两类:连续光谱和明线光谱。,1.发射光谱物体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叫做发射光谱。,平行光管,标度管,三棱镜,观察管,分光镜,分光镜原理分析,标度管,(1)连续光谱例如白炽灯丝发出的光、烛焰、炽热的钢水发出的光都形成连续光谱。,炽热的固体、液体及高压气体的光谱,是由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组成的,这种光谱叫做连续光谱。,2)明线光谱(原子光谱)只含有一些不连续的亮线的光谱叫做明线光谱。明线光谱中的亮线叫谱线,各条谱线对应不同波长的光。稀薄气体或金属的蒸气的发射光谱是明线光谱。明线光谱是由游离状态的原子发射的,也叫原子光谱。,高压电源,光谱管,各种元素都只能发出具有本身特征的某些波长的光,明线光谱的谱线也叫原子的特征谱线。,吸收光谱,钠蒸气,光谱中产生的一组暗线,每条暗线的波长都跟那种气体原子的特征谱线相对应。,(3)吸收光谱,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其中包含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通过物质时,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叫做吸收光谱。这表明,低温气体原子吸收的光,恰好就是这种原子在高温时发出的光。因此吸收光谱中的暗谱线与明线相对应,也是原子的特征谱线。太阳的光谱是吸收光谱。,各种光谱连续光谱H的发射光谱钠的发射光谱钠的吸收光谱太阳的吸收光谱,光谱,发射光谱,定义:由发光体直接产生的光谱,连续光谱,产生条件: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发光形成的,光谱的形式:连续分布,一切波长的光都有,线状光谱,(原子光谱),产生条件:稀薄气体发光形成的光谱,光谱形式:一些不连续的明线组成,不同元素的明线光谱不同(又叫特征光谱),吸收光谱,定义:连续光谱中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产生条件:炽热的白光通过温度较白光低的气体后,再色散形成的,光谱形式:用分光镜观察时,见到连续光谱背景上出现一些暗线(与特征谱线相对应),各种光谱的特点及成因:,(4)光谱分析,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的化学组成。这种方法叫做光谱分析。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反映出原子结构的不连续性,所以光谱分析也可以用于探索原子的结构。,研究太阳高层大气层所含元素,氢原子是最简单的原子,其光谱也最简单。,二、氢原子光谱,三、卢瑟福模型的困难,原子核式结构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强化训练模考卷带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模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必背100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题库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提升练习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过关检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危险废物环境执法检查要点培训
- 合并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优化路径探索-以A大学为例
- 节气课件教学
- 企业员工廉洁举报与奖励协议
- CB-Z-239-1987一般排水量船模双桨自航试验方法
- 篮球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 平安经营分析岗面试
- 西方节日-英文介绍
- 空调系统维保记录簿表
- 动车组列车员(长)(职业通用)全套教学课件
- 医学影像技术职业生涯规划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文本版(附答案)
- 牙本质过敏症课件
- 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教育
- 【精】人民音乐出版社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清晨》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