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汇报_第1页
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汇报_第2页
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汇报_第3页
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汇报_第4页
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报告最近,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中央委员会还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进行了专题研究,引起了全党的极大关注。这不仅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和平与危险时期的忧患意识,也体现了党对21世纪崇高使命的高度认识和自觉。归根结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最终体现在发展经济和社会的能力上。这对地处西部、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鄂尔多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循环经济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线性经济的经济发展模式。线性经济是工业社会单向物质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它通过不断将资源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它忽视了经济结构中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传递、传递和循环规律。形成高开发、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速度越快,资源和环境的成本就会越大,最终发展的基础和后劲就会丧失。另一方面,循环经济改变了线性发展模式。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材料和能源,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的协调,保护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它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模式和规律,强调用生态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它要求努力实现“低消耗、高产出和低排放”,并以最低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为传统经济提供一个从工业化转向可持续经济的战略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一场产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市场驱动的产品产业转变为基于生态规律的绿色产业。这是一种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尔丁就提出,如果人类不合理地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地球将被毁灭。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开始重视污染物的处理并减少其危害。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强调从生产和消费的源头防止污染。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避免环境污染,基于生态理念,重新规划产业发展,提出了较为完善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将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循环社会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一些国家甚至通过立法加以推广。例如,德国在1996年颁布并实施了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超过一半的美国州已经颁布了不同形式的回收法。日本还制定了容器包装法、家用电器循环法和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可以说,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潮流。从我们国家的角度来看然而,应该指出,支持高速经济增长的模式仍然是广泛的,不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而是通过扩大资源、投资和劳动力。高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高能耗、高物耗和环境污染。2003年,我们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世界煤炭总产量的31%,世界水泥总产量的40%,但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总量的4%,而我们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是美国的4.3倍,是德国和法国的7.7倍,是日本的11.5倍。自去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煤、电、油和运输的“瓶颈”问题已经得到警告。如果不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没有资源和环境支撑的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经济大起大落的风险加大,经济快速增长难以实现。从我们的城市来看,我们经历了一个以农牧业经济为主要方向,以工业经济为主要方向的独立发展时期。我们在发展支柱产业和推进工业化进程中经历了一个自力更生的时期。要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经历从传统线性经济到循环经济的自我完善过程。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全面目标。它要求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发展的和谐,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和谐。据估计,要想在2010年实现“四超一”,并保持现有的环境质量,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效率必须提高4-5倍。如果要显著改善环境质量,生产要素的效率必须提高8-10倍。显然,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中,除非有大规模的技术突破,否则这种假设是不可能的。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们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战略选择。总的来说,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既有现实基础,也有客观必然性。首先,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资源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必然要求。我们的城市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极其罕见的资源丰富地区。专家评论说,它完全有资格成为中国的鲁尔,阿巴拉契亚和乌拉尔。特别是煤炭探明储量约占全国的1/6,内蒙古的1/2。2003年,煤炭产量达到8100万吨,居全国产煤城市之首。据估计,今年煤炭产量将超过1亿吨。随着煤炭的开采和外运,出现了大量的煤矸石和中煤。2003年,全市煤矸石和中煤储存量分别达到2000多万吨和1000多万吨。到2010年,当全市煤炭产量达到2亿吨时,每年将生产约2000万吨煤矸石和2000万吨中煤。煤矸石和中煤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转化和利用,将是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将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目前,全市装机发电能力已达到近300万千瓦。根据发展计划,到2010年将达到1500万千瓦。大量的煤矸石和中煤被转化为电能,除了通过互联网输送之外,还需要在当地转化。到2010年,发电产生的大量粉煤灰将达到340万吨,2003年将达到近70万吨。还需要有效的综合利用。为此,近年来,我市在加快煤炭资源开发的同时,积极利用煤矸石和中煤开发煤炭国内外一些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经验和教训证明,在加快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再走简单的资源输出之路,而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资源转化利用水平。我们必须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因此,只有改变传统的线性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宝贵资源,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第二,发展循环经济是改善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鄂尔多斯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和沙尘暴严重的地区。毛乌素和库布齐两大沙漠、丘陵沟壑区和干旱硬梁区各占总面积的48%。沙化、退化草地面积6000万公顷,水土流失面积7050万公顷。黄河每年输入约1.6亿吨泥沙,占黄河中上游泥沙的1/10。鄂尔多斯是中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有些地区甚至对人民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如果在这样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继续采用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型,势必会进一步加剧生态破坏,经济发展必然会受到生态环境恶化的制约。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才能恢复生态,经济发展才能遵循正确的生态规律。第三,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鄂尔多斯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重化工基地,必须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我国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近年来循环经济的发展符合现实,体现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将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实现环境和资源对经济建设的持续支持。长期以来,我市的产业结构一直不合理。其特点之一是“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能源和原材料产业占很大比重。第二,传统产业占很大比重。它们大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企业生产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是典型的外部不经济现象,也是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为了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政府必须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通过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引导企业以新的思路调整产业结构,运用新的机制鼓励企业和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减少工业废弃物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的结构转变。推动经济结构向绿色结构转变,向合理方向发展。推进社会技术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加快改善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质量,体现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宗旨。因此,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为促进新型工业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一是要“抓点”,积极推进企业发展的“小圈子”。要把培育生态企业作为一项基本工程来抓,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积极推进清洁生产,使污染防治逐步从治理结束走向生产全过程的控制。鄂尔多斯集团有限公司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建设了自己的煤矿,用精煤炼焦,用中煤和煤矸石发电433万千瓦自备电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成年产70万吨硅铁,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保护了资源环境。孟茜集团公司利用焦炉煤气提取氢气,利用水泥窑尾气提取二氧化碳还原制备一氧化碳,然后利用氢气和一氧化碳为原料制备甲醇。氧化铝从电厂粉煤灰中提取,水泥熟料由产生的硅钙渣生产,废水在电厂中回用,实现了废物的最大综合利用和污染物的零排放。浩特水泥公司利用达拉特电厂的粉煤灰通过物理方法生产水泥,整个过程无污染。每年使用15万吨粉煤灰,与电厂形成上下联动、循环生产的企业关系。新华晶硅有限公司用玉米芯代替木炭生产晶硅,每吨成本降低917元,每年节约木材143万立方米,为当地农牧民创收1650万元。第二,形成一条线,促进园区产业的“中间循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逐步用资源、产品和可再生资源发展模式取代传统的资源、产品和废弃物模式。在煤电产业链中,鼓励煤矸石和中煤发电,从发电产生的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开发环保型电解铝,提取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硅钙渣用于水泥熟料;在煤电高能产业链中,利用剩余电力发展环保高能产业,对废气进行除尘回收,废渣回用于建材生产。在煤-煤化工产业链中,要求实现煤流的封闭运行,从精煤中生产焦炭,回收产生的焦炉煤气,并回收生化处理后的废水。整个过程基本无废弃物排放,资源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得到高效回收,促进了高负荷能源和煤化工的生态化和环保化。在此基础上,按照“支持、联系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工业发展政策。大力支持和推动以园区为基础的高能煤化工发展,产业发展集约化水平提高。同时,棋盘井高能承载工业园和孟茜工业园的生态改造,要求新入驻企业必须是与现有企业产品有上下游关系、能综合利用废弃物的环保工业企业,以促进园区上下游企业产品的有序衔接和循环发展,逐步实现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和园区废弃物零排放。我市七盘锦镇和准格尔旗部分地区的治理实践证明,高负荷与高污染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关键是要愿意投资环保和发展循环经济。挪威是世界上最大的硅铁和金属硅生产国之一。冶金工业是其最大的出口产业,但挪威也是世界上生活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第三,“浮出水面”,实现整体经济良性“大循环”。近年来,我市强调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科学规律,以“生态经济”的理念引领发展,不断推进在农牧业发展中,目标是建设“绿色大城市、畜牧业强市”。我们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创建城市的基础。加快农牧业区域布局、农牧业结构、畜牧业生产方式、人口和居住地分布、农牧业产业化和资金投入方式的“六大调整”。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了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双赢”目标。在产业发展方面,坚持“高起点、高技术、高效率、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节能环保”的要求,形成了“大煤田、大煤电、大化工、大能耗”四大产业有序衔接、循环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有效促进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在城市化方面,我们坚持扩大和提高并重,大中城市和中小城市并重的原则。依托产业支撑,我们根据优势和重点建设了一批中心城镇。这大大提高了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思路和措施的提出和实施,逐步形成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的“三互动”新格局。这三个行业已经迅速转变为大规模和密集型生产。农牧区人口集中在城镇,向二、三产业转移。这有效减轻了资源和环境压力,形成了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良性循环,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良好局面。如鄂托克旗七盘锦镇依托高能工业园,推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吸纳了周边地区2.4万名农牧民。2003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13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亿元,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态持续恢复的双赢。总之,虽然近年来我市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