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的临床意义.ppt_第1页
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的临床意义.ppt_第2页
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的临床意义.ppt_第3页
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的临床意义.ppt_第4页
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的临床意义.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的临床意义,姚煦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过敏(变态反应):,由免疫机制介导的高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通常情况下无害的物质发生的免疫应答。,Johanssonetal.JACI,2004,基本概念,发病率成倍增长,约25-35%,尤其儿童严重患者迅速增多预防和治疗困难,流行现状,IgG介导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很多慢性疾病,IgE介导以组胺的释放为基础迅速发病(1h)大量过敏疾病,T细胞介导,IgG或IgM介导直接针对靶细胞的免疫反应,型,过敏Allergy,型,型,型,发病机制,变态反应Th2IgE,发病机制,变态反应Th2IgE,发病机制,肺,皮肤,系统,呼吸器官,常见靶器官,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药疹,常见疾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休克,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的临床意义,变态反应进程,?,透皮免疫是致敏的重要途径,花生过敏的相关因素:,LackG,etal.NEnglJMed.2003;348:977-85.,半岁前的湿疹含花生油的护肤品,过敏家族史食用豆奶及相关食品,明确过敏原的重要意义,明确诊断合理解释有效回避特异性免疫治疗,吸入过敏原食物过敏原接触过敏原,空气中的吸入过敏原(例如.植物花粉,动物毛发,室内灰尘或虫螨等),过敏原,通过胃肠道吸收(例如.鱼、肉、蛋、坚果和蔬菜等),吸入过敏原食物过敏原接触过敏原,过敏原,皮肤接触(例如:金属饰品、化妆品和生活日用品等),吸入过敏原食物过敏原接触过敏原,过敏原,I型变态反应的发病机制IgE,BurksAW.Lancet2008;371,9623:1538-1546,肥大细胞及其释放的介质,BurksA.NEnglJMed2008;358:79-81,特异性IgE皮内注射试验或点刺试验体外特异性IgE,变态反应科的过敏原检测,点刺试验的优点及局限性,快捷方便结果直观新鲜食物,优点,点刺液的标准化问题,VanReeR.JACI2007;119:270-277(birch65:184-90(mite),无标准化SPT检测试剂;不同厂家,甚至同一厂家不同批次间变异均较大;,点刺试验的诊断价值,对于不同的变应原,其诊断价值也有不同:吸入性变应原:主要的和高效的诊断方法;食物:可靠性较低,大量不相关的敏感性;药物:预测价值很低,体外过敏原sIgE检测方法,放免吸附试验(RAST)酶联免疫试验(EAST)荧光酶免分析(FEIA)免疫捕获分析(REAST),免疫球蛋白,CAP,就是一个很小的类似“帽状”的新型固相载体,其内置有多孔性、弹性和亲水性的纤维素粒。由于此粒多孔,增加了与过敏原接触的表面积,可吸附更多的过敏原。,根据固相载体亦可将RASTFEIA分为三类,即试管法、纸片法和CAP法。变应原结合的量:CAP法是纸片法的3倍,试管法的150倍。变应原结合的量越高,检测灵敏度越高。,ImmunoCAP法,免疫捕获法,免疫捕获法原理,福克全自动过敏原定量分析系统ALLERG-O-LIQ-SYSTEM,ALLERG-O-LIQ免疫捕获法是一种由免疫捕获法(REAST)发展而来的检测系统。其原理是将抗人IgE抗体包被在微孔板上捕获样品中的IgE,再用过敏原-生物素试剂与特异性IgE结合,最后通过与显色底物反应将特异性IgE检测出来。,检测报告解读,只查不问方法不对不会判读该查不查什么都查,目前过敏原检测存在的问题,要测试多少过敏原才够?,99%的过敏症疾病只是由207种过敏原所组成,有关Cutoff值的问题,敏感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特异性=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PPV(阳性预期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诊断NPV(阴性预期值)=真阴性/(假阴性+真阴性)随访Cutoff值应根据过敏原种类、研究人群和研究目的(诊断,随访)进行调整。,判定结果流程,特应性皮炎的特征,T细胞及其释放的细胞因子是AD发病的核心环节,什么叫特应性斑贴?,Atopypatchtest(APT)isdefinedasapatchtestproceduretoassessdelayedtypehypersensitivityreactionsagainstthoseproteinallergensknowntoelicitIgE-mediatedtypeIreactionsinatopicpatients是指用于分析蛋白过敏原引起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一种斑贴试验,这些蛋白过敏原在特应性体质患者通常引起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CurrAllergyAsthmaRep(2013)13:539544,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特应性皮炎患者黏膜和皮肤内LCs表面IgE受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GouldHJ,etal.NatRevImmunol.2008,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NEngJMed(2008)358:148394,特异性IgE的作用,特应性斑贴与普通斑贴和点刺,特应性斑贴的病理生理,组织活检显示:APT后24小时皮损表现为Th2细胞因子模式,48小时表现为Th1模式,与AD的生理病理特征一致外周血T细胞发生抗原特异性活化的患者的APT的阳性率高APT应用后引起皮肤内炎症性树突状表皮细胞的迅速增多APT应用后导致局部透皮水份尚失显著增多免疫组化显示对螨抗原APT阳性患者的表皮LCs结合IgE增多,JAllergyClinImmunol.1992;90:184193ClinExpAllergy.1999;29:513521JAllergyClinImmunol.2003;111:869874.BrJDermatol.1996;135:560565JAllergyClinImmunol.2000;105:10081016,特应性斑贴的应用,特异性IgE阴性的内源性(intrinsic)AD患者具有一定的APT阳性率:7%-66.6%APT在特异性IgE阳性的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的阳性率较高,提示呼吸道I型反应也合并IV型反应,APT也可以作为呼吸道过敏原的激发试验。,JAllergyClinImmunol.2003;111:195197Allergy.2003;58:426429Allergy.2004;59:13181323Allergy.2003;58:828PediatrAllergyImmunol.2005;17:346350,特应性斑贴的应用,APT与临床的相关性优于SPTIgE水平高,则APT阳性率高特应性体质患者APT阳性率高于非特应性体质皮损在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