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资格考试·着作权法规.ppt_第1页
出版资格考试·着作权法规.ppt_第2页
出版资格考试·着作权法规.ppt_第3页
出版资格考试·着作权法规.ppt_第4页
出版资格考试·着作权法规.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出版法规(中级),主讲人:叶新副教授(北京印刷学院),一、基本要求和考试内容1.著作权管理法规2.出版管理法规3.图书质量管理法规4.书号、刊号、版号的规范与管理规定5.其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音像制品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的有关规定等,二、中级考试试题统计(一)出版专业基础知识1.著作权与著作权贸易(2006),2.著作权与著作权贸易(2005),3.著作权与著作权贸易(2004),(二)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出版法规(2006),出版法规(2005),出版法规(2004),例题:1.以营利为目的,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个人违法所得在()以上,就构成犯罪,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A.10万元B.8万元C.5万元D.1万元答案:C,著作权法第47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下列举了8种侵权行为(略)。,与此相联系,刑法217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3)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4)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刑期确定(1)3年以下: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即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20万元以上。(2)3-7年:违法所得数额巨大,即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20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100万元以上。违法所得数额:是指获利数额。违法经营数额:非法出版物的定价*行数量,著作权管理法规,(一)基本要求1.基础知识第七章“著作权知识”(294358页)(掌握部分):(1)关于著作权的权利范围的知识(2)关于著作权的主体的知识(3)我国著作权法对作品予以保护的原则和所保护的作品种类(4)关于著作权的内容的知识(5)关于著作权的归属与保护期的知识(6)属于著作权限制的作品使用方式,(7)关于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的知识(8)关于著作权侵权的具体行为及其行为者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的知识(9)关于出版单位应该尊重作者权利的知识(10)关于依法保护出版单位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知识2.理论与实务:掌握著作权的基本概念和我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规的基本内容、出版文字作品的付酬规定。,(二)有关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5571)2.著作权法实施条例(132137)3.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347351)4.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司法解释(7277)5.审理非法出版物案件司法解释(4045)6.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146156)7.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138145)8.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157-165),第一节著作权与著作权法概述一、基本概念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一)著作权的权利范围(掌握)人身权:是与作者人身不可分割、不直接涉及财产的权利财产权:是可以为权利人带来经济收益的权利,邻接权:是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指作品的传播者就其传播作品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创造性劳动和投资而享有的权利。邻接权与相应作品有着密切相连的关系,无法独立存在。邻接权由作品的传播者(如出版者、表演者、广播组织、录音制品制作者等)享有。,(二)著作权的特征(了解)(1)无形(性):看不见,摸不着(2)专有性:垄断性或排他性(3)时间性:财产权、发表权有时间限制(4)地域性:限于某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5)可复制性:著作权的基本权利之一就是自己复制或者许可他人复制其作品,并由此实现自己的利益。,二、著作权法(了解)是确认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并提供保护,调整因创作、传播、使用作品而产生的各种利益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一)立法依据和立法原则1.立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立法原则我国著作权法第一条如下:(1)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2)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3)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简而言之,我国著作权立法的根本原则有:(1)保护作品作者和传播者的利益;(2)鼓励优秀作品的创作与传播。另一项原则是:尊重国际著作权保护惯例、积极参与国际性的著作权保护。比如伯尔尼公约的国民待遇、自动保护、独立性保护等基本原则,在我国著作权法中都有体现。,(二)主要著作权法律法规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高法、高检一些有关著作权、知识产权案件的司法解释。,(三)国际著作权条约1.伯尔尼公约1886年诞生,五次修订,1971年巴黎文本,我国于1992年加入。(1)国民待遇原则(2)自动保护原则(3)独立保护原则(4)最低保护原则,2.世界版权公约1952年诞生,1971年修订,我国1992年加入。保护水平相对较低。比如保护期短等。非自动保护原则:作为著作权保护的条件,要求作者履行一定手续,如备案、注册、通告、公证、付款或者在国内制作出版等。著作权说明标记:圈C,标明著作权人姓名、首次出版年份且标明的方式和位置足以引起注意。,3.TRIPS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关贸总协定1994年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确认。(1)作用首个将知识产权纳入世界贸易范围的国际条约,带有强制性措施。以货物贸易报复方式解决知识产权争端,是它建立的一种机制。,(2)立法目的为了减少国际贸易中的阻力,促进对知识产权实施充分、有效的保护,并保证相关的保护措施与程序不成为合法贸易的障碍。(3)内容要点“著作权保护延及表达,不延及思想、工艺(过程)、操作方法或者数学概念之类。”著作权保护思想的表达,不保护思想本身。,4.两个“国际互联网条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两者产生于1996.12,我国2006.12加入。(1)产生背景和主要特点主要解决数字化技术和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及其相关权利保护问题。,(2)内容要点不仅限于互联网上的著作权保护,还涉及网络环境以外的著作权保护问题。5.录音制品公约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经授权复制其录音制品公约,1971年在日内瓦签订,故又称“日内瓦公约”。我国于1993年加入。,著作权集体管理(另加)著作权人和相关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该组织被授权后,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并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非营利性组织。见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法规146-156页),考题与练习一、2004年考题1.关于著作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著作权具有排他性B.著作权不同于版权,著作权是作者的权利,版权是出版者的权利C.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所有权两大部分D.著作权是一种专有性的民事权利E.著作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受一定的限制答案:ADE,二、模拟题1.我国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的传播者”包括()。A.表演者B.录音制品制作者C.出版者D.广播组织E.作者答案:ABCD,2.著作权的基本特征有()。A.专有性B.地域性C.时间性D.规定性E.无形(性)答案:ABCE,3.著作权为著作权人所占有、使用和处分,具有排他性和绝对性的特点,也就是所谓的()。A.专有性B.地域性C.时间性D.复合性答案:A,4.除了无形(性)、可复制性之外,著作权的基本特征有()。A.专有性B.地域性C.复合性D.规定性E.时间性答案:ABE,5.我国著作权法的立法依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出版管理条例答案:B,6.我国著作权立法的根本原则是()。A.保护作品创作者的利益B.保护作品传播者的利益C.保护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D.尊重国际著作权保护惯例,积极参与国际性的著作权保护E.鼓励优秀作品的创作与传播答案:ABE,7.我国著作权立法的原则是()。A.保护作品创作者和传播者的利益B.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C.保护公民的出版自由D.尊重国际著作权保护惯例,积极参与国际性的著作权保护E.鼓励优秀作品的创作与传播答案:ADE,8.以下法律法规中,与著作权有关的是()。A.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B.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C.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D.出版管理条例E.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答案:BCE,9.伯尔尼公约的基本原则有()。A.国民待遇原则B.独立保护原则C.最低保护原则D.非自动保护原则E.自动保护原则答案:ABCE,10.以下关于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伯尔尼公约产生的时间最早B.世界版权公约的保护水平要高于伯尔尼公约,因为它的保护期要比后者长C.TRIPS协议建立了以货物贸易报复方式解决知识产权争端的机制D.“国际互联网公约”是国际上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的一种通用说法E.录音制品公约又称布鲁塞尔公约答案:ACD,11.在以下国际著作权条约中,涉及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律规范的是()。A.伯尔尼公约B.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C.TRIPS协议D.世界版权公约E.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答案:BE,12.按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A.半营利性组织B.政府机构C.营利性组织D.非营利性组织答案:D,13.关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与使用者订立许可使用合同,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应当与使用者以书面形式订立许可使用合同B.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不得与使用者订立专有许可使用合同C.使用者以合理的条件要求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订立许可使用合同,后者不得拒绝D.许可使用合同的期限不得超过3年答案:D,第二节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一、著作权主体(掌握)是指依法对作品享有著作权的著作权人,分为以下两类:(一)原始著作权主体1.直接意义上的作者是指直接创作作品的自然人。作品是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状态的延伸,是智力创作活动的成果。,技术性劳动:为创作作品仅仅提供或搜集资料,提供物质条件或做了组织工作及其他辅助工作,甚至提供某些想法和建议。2.视为作者的组织法人: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其他组织: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法人作品的条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其意志创作,并由其承担责任的作品。3.作者身份的确定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二)继受著作权主体指通过继承、遗赠、转让等方式或在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下依法取得著作权的自然人或法人。继受主体得到财产权,保护人身权。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如作者未明确表示不发表,可由继受著作权主体行使发表权。1.著作权继承者和受遗赠者2.著作权转让中的受让人,3.国家:有四种情况(1)作者生前无偿捐赠(2)作者遗嘱死后捐赠(3)作者无继承人和遗赠人(4)法人或其他组织变更或终止后无承受人的国家享有著作权的作品,由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国家版权局)管理。,二、著作权的客体是指在著作权法律关系中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作品。(一)作品的特征(了解)(1)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仅限于文学、艺术和科学范围内的智力创作成果;(2)作品必须以一定形式表现出来,使人们能够感知,并能以某种形式复制;(3)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即作品是由作者独立创作的。,(二)我国著作权法对作品予以保护的原则(掌握)1.国籍原则我国著作权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含著作权自动产生原则)请问:反动、淫秽作品有无著作权?,2.互惠原则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1)国际条约;(2)双边协议。,3.地域原则第二条第三款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第二条第四款规定:“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30日内)的,受本法保护。”,(三)我国著作权法给予保护的作品种类(掌握)1.文字作品是指小说、诗词、散文、论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现的作品。2.口述作品是指即兴的演说、授课、法庭辩论等以口头语言形式表现的作品。即兴赋诗:口占一绝。,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1)音乐作品,是指歌曲、交响乐等能够演唱或者演奏的带词或者不带词的作品。(2)戏剧作品,是指话剧、歌剧、地方戏等供舞台演出的作品。(3)曲艺作品,是指相声、快书、大鼓、评书等以说唱为主要形式表演的作品。(4)舞蹈作品,是指通过连续的动作、姿势、表情等表现思想情感的作品。,(5)杂技艺术作品,是指杂技、魔术、马戏等通过形体动作和技巧表现的作品。4.美术、建筑作品(1)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2)建筑作品,是指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形式表现的有审美意义的作品。“悉尼歌剧院”“鸟巢”等。,5.摄影作品是指借助器械在感光材料或者其他介质上记录客观物体形象的艺术作品。6.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是指摄制在一定介质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者无伴音的画面组成,并且借助适当装置放映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的作品。,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1)图形作品,是指为施工、生产绘制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以及反映地理现象、说明事物原理或者结构的地图、示意图等作品。(2)模型作品,是指为展示、试验或者观测等用途,根据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按照一定比例制成的立体作品。,8.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程序及其文档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四)我国著作权法不予保护的作品(了解)是指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因为其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并损害公共利益。,(五)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几种客体(熟悉)1.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以及官方正式译文。需要广泛使用和传播。2.时事新闻即各个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新闻作品:通讯、报道、综述、特写。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因为这些表达方式具有唯一性,或已进入公有领域。,考题与练习一、2002年考题1.下列各项中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保护的是()。A.计算机软件B.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C.口述作品D.地图答案:B,2.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A.完成B.出版C.登记D.出版并登记答案:B,3.我国著作权法适用于()。A.文字作品B.法律文件C.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D.摄影作品E.计算机软件答案:ACDE,二、2003年考题1.我国著作权法对其适用范围所采取的原则有()。A.国籍原则B.互惠原则C.地域原则D.公开原则E.区别原则答案:ABC,2.口述作品是以口头语言形式即兴表现的作品,包括()。A.演说B.广播小说C.法庭辩论D.授课E.话剧台词答案:ACD,三、2004年考题1.下列各项中,不能成为著作权主体的是()。A.作品翻译者B.未被视为作者的法人或其他组织C.为作品的创作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或为他人的创作做组织工作或其他辅助工作的人D.国家答案:C,2.关于我国著作权法对外国人作品的保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作者所属国已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其作品就受保护B.作者所属国与中国共同参加了保护著作权的国际条约,其作品就受保护C.作者所属国未与中国签订著作权保护协议或未共同参加保护著作权的国际条约,其作品如在中国境外首先出版后于30天内又在中国出版,就受保护D.作者所属国未与中国签订著作权保护协议或未共同参加保护著作权的国际条约,其作品无论在中国境外的哪一国出版,一概不受保护E.不论作者是哪国人,其作品只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就受保护答案:BCE,3.下列选项不适用我国著作权法的有()。(初理)A.计算机软件B.具有行政、立法、司法性质的文件C.时事新闻D.摄影作品E.口述作品答案:BC,四、2005年考题1.著作权法所称的“图形作品”之一是()。A.绘画B.照片C.地图D.雕塑答案:C,2.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A.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B.未公开发表的作品C.作者死亡已超过50年的作品D.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答案:D,五、2006年考题1.为宣传出版社形象,X出版社社长办公会议决定由青年读物编辑室主任Z根据社里的资料,以X出版社的名义撰写X出版社的畅销书战略一文;社长Y向Z谈了文章的大致要点,后又对该文作了修改。如无其他约定,该文的著作权属于()。A.X出版社B.X出版社的青年读物编辑室C.室主任ZD.社长Y答案:A,2.著作权法所称“作品”的特有属性不包括()。A.篇幅达到一定规模B.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智力成果C.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D.具有独创性答案:A,3.在我国,国家成为著作权主体的情况有()等。A.作者生前将作品原件及其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无偿捐赠给国家B.作者以遗嘱的方式表示愿在其死亡后将著作权中的财产权赠送给国家C.作者死后既无继承人、又无受遗赠人D.作者因触犯刑律而被判无期徒刑以上处罚E.作品具有重要文化遗产价值答案:ABC,六、模拟题1.X大学为总结教学评估成功经验,责成教务处完成一份报告,教务处长将要求交待职员刘某,嘱其完成此事。刘某写完初稿后交学校领导集体讨论修改,作为上报材料。对该作品享有著作权的是()。A.刘某B.X大学C.教务处D.教务处长答案:B,2.在以下作者中,只能被“视为作者”的是()。A.鲁迅B.茅盾C.北京市新闻出版局D.郭沫若答案:C,3.与作品创作无关,但通过其他各种途径依法享有作品著作权的著作权人,被称为()。A.原始著作权主体B.原始著作权客体C.继受著作权主体D.继受著作权客体答案:C,4.以下可成为继受著作权主体的是()。A.著作权继承者B.著作权受遗赠者C.国家D.著作权转让中的受让人E.著作权许可使用中的被许可人答案:ABCD,5.某作者X创作了一部作品,生前没有发表,也未表示不发表,在遗嘱中将该作品的著作权赠送给好友Y。X死后,Y可行使()。A.发表权B.署名权C.修改权D.保护作品完整权答案:A,6.国家享有著作权的作品,由()管理。A.所在地省级版权局B.国家版权局C.新闻出版总署D.全国人大常委会答案:B,7.我国著作权法对作品予以保护的原则有()。A.国籍原则B.时间原则C.互惠原则D.地域原则E.非自动保护原则答案:ACD,8.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在中国境外首先出版后,()内在中国境内出版的,视为该作品同时在中国境内出版。A.15日B.30日C.45日D.60日答案:B,9.以下属于美术作品的是()。A.模型B.绘画C.雕塑D.书法E.建筑答案:BCD,10.以下客体中,不适用我国现行著作权法保护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英文对照)B.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疑难解析C.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立法资料选编D.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案例教程答案:A,11.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不适用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原因是()。A.不具有独创性B.不是文学、艺术和科学范围内的智力创作成果C.没有可复制性D.需要广泛使用和传播答案:D,12.在以下客体中,不适用我国现行著作权法保护的有()。A.法律、法规B.新闻C.历法D.公式E.数表和表格答案:ACD,13.历法、通用数表和通用表格和公式,不适用我国著作权保护的原因在于()。A.不具有可复制性B.已经进入公有领域C.表达方式具有唯一性D.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或记录E.需要广泛使用和传播答案:BC,14.在某部学术性著作的产生过程中,由X教授定大纲和章节安排并最后统稿,他的一个助手C执笔,另一个学生D搜集资料。该作品完稿后,X教授请同事Y教授审阅,并采纳他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该作品交出版社之后,责任编辑F也做了一些文字性的修改。那么,以下能成为该作品作者的是()。A.X教授B.助手CC.学生DD.Y教授E.责任编辑F答案:AB,第三节著作权的内容(掌握)一、人身权(4项)又称“精神权利”,指作者通过创作作品而获得的与其人身不可分割、不直接涉及财产的权利。(一)发表权即作者自行决定是否将作品公之于众以及禁止他人未经其许可擅自发表作品的权利。是否、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发表。,(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作者有权在自己的作品上署真名、假名(笔名),也可不署名。作者也有权禁止他人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和禁止他人故意冒用自己的姓名去发表、制作或出售假冒作品。,(三)修改权是指作者对其作品进行修改的权利。作者享有修改权,他人不能强行干涉。作者还可以授权他人修改。未发表作品:作者可以任意修改。已发表作品:要受到一定限制,不能损害他人(如出版社等)的利益。,(四)保护作品完整权是指保护作品不被歪曲、篡改的权利。作者有权保护其作品不被他人丑化,不被他人擅自删除、变更、增添内容。目的在于保护作者的名誉、声望以及维护作品的完整性。简称:“发署修保”,案例:江姐、许云峰和甫志高到底什么关系怎样看待红色经典的改编?,二、财产权(13项)又称“经济权利”“物质权利”,是作者因许可他人使用其作品而获得经济报酬的权利。1.复制权:财产权中最基本的权利。2.发行权:有出售、赠予等发行方式。3.出租权:只征对电影作品、计算机软件,文字作品、美术作品等不享有。,4.展览权:只征对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和复制件。5.表演权:分为公开表演、机械表演两种。6.放映权: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7.广播权8.信息网络传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馒头血案”。9.摄制权:制片权。,10.改编权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变换作品的类型或用途:将小说改变成戏剧、将独奏曲改编成交响乐、将一部科学专著改编成科普作品、将一部长篇小说改编成缩写本等。11.翻译权12.汇编权:以前称“编辑权”。13.其他简称:“复发出展、表放广信、摄改翻汇”,考题与练习一、2003年考题1.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包括()。A.发表权B.署名权C.修改权D.保护作品完整权E.改编权答案:ABCD,二、2005年考题1.作为著作权权利之一的修改权,包括()等内容。A.作者可以修改其作品B.作者改动了自己已经出版的作品,出版者应尽快按其改动重新出版该作品C.作者可以授权他人修改其作品D.未经作者同意,编辑人员对作品不得进行任何修改E.报刊摘编其他报刊已经发表的作品须经作者同意答案:AC,三、2006年考题1.下列权利中,属于著作权的有()。A.修改权B.发行权C.保密权D.捐赠权E.翻译权答案:ABE,四、模拟题1.作品完成后,作者有权决定该作品()。A.委托何人发表B.是否发表C.什么时候发表D.在何地发表E.以何种形式发表答案:BCDE,2.作者无权在自己的作品上()。A.署真名B.署假名C.不署名D.署他人姓名答案:D,3.某电视剧组为吸引眼球,在作者许可改编红岩时,将江姐、许云峰、甫志高三人描述成三角恋爱关系。这种行为侵犯了作者的()。A.发表权B.署名权C.修改权D.保护作品完整权答案:D,4.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在有些国家也称为()。A.精神权利B.追续权利C.经济权利D.物质权利E.继受权利答案:CD,5.在以下权利中,属于著作权的财产权中最基本的权利的是()。A.发行权B.展览权C.复制权D.广播权答案:C,6.发行权是指以()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A.授权B.出售C.赠予D.改编E.出租答案:BC,7.在以下作品中,享有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出租权的是()。A.文字作品B.电影作品C.计算机软件D.美术作品E.建筑作品答案:BC,8.著作权意义上的“改编”,是指()。A.将小说改变成戏剧B.将独奏曲改编成交响乐C.将中文作品改变成英文作品D.将一部长篇小说改编为缩写本E.将英文电影作品加上中文配音答案:ABD,9.案例分析:某少年儿童出版社S为面向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请A将林海雪原按主要英雄人物改编成小故事,如少剑波的故事白茹的故事杨子荣的故事等20个故事。署名“原著:曲波,改编:A”。该书出版后,受到广大青少年的热烈欢迎。不料,作者曲波的后代Q却一纸诉状告到了法院,要求法院查明事实,判令S出版社和改编者A侵权。Q举例称,A在写作杨子荣的故事时,为使故事显得丰满,为杨子荣加了一个妻子和一个儿子。杨子荣参加革命后,妻子不堪贫穷,离家出走,儿子也不知所终。这个杨子荣未,见面的儿子长大后,在杨子荣匪窟脱险、消灭座山雕匪军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父子最终得以相认。这样的改编行为在其他英雄人物的故事中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问题一:S出版社要对林海雪原做上述改编并出版销售,应取得的权利有()。A.复制权B.发行权C.信息网络传播权D.改编权E.汇编权,问题二:就以下林海雪原的权利而言,Q可取得的权利有()。A.署名权B.修改权C.保护作品完整权D.复制权E.信息网络传播权问题三:S出版社侵犯的权利有()。A.复制权和发行权B.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C.署名权D.改编权E.发表权问题四:你为什么认为S出版社侵犯了上述权利?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问题一:ABD。问题二:DE。问题三:ABD。问题四:因为S出版社改编的目的是为了出版发行,应该向Q取得相应权利。它的这种改编行为改变甚至歪曲了作者的原意,损害了作品的完整性。不仅侵犯了修改权,而且侵犯了保护作品完整权。A的创作行为是对原作的一种改编行为,S出版社应取得改编权。,第四节著作权的归属与保护期(掌握)一、一般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合作作品:“合作创作,共同享有”。它分为可分割的合作作品和不可分割的合作作品。就前者而言,合作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并单独使用,不过单独使用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二、某些特殊类型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一)演绎作品“派生作品”。改编、翻译、注释、整理。著作权由演绎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著作权:1.保护原作品完整性,忠实原著的主题、内容2.在演绎作品中要指明原作者姓名3.若原作品未进入公有领域,应事先取得原作者授权,(二)汇编作品(原编辑作品)其著作权归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著作权:1.应尊重原作品著作权人的人身权。2.若原作品尚未进入公有领域,汇编人应事先取得原作品著作权人授权。3.使用汇编作品时,若原作品尚未进入公有领域,应向汇编人和原作者支付稿酬。数据库也作为汇编作品予以保护。,(三)电影作品1.整体著作权:归制片人,考虑到其巨额投资和电影作品的商业性运作,属于著作权的法定转让。编剧、导演、摄影者、作词者、作曲者等具体创作者可得到劳动报酬,并享有署名权。2.分项著作权:剧本、音乐、画面等可以单独使用的部分,其作者有权单独使用。注意:著作权人许可他人将其作品摄制成电影作品,视为已同意对作品进行必要的改动。,(四)职务作品1.一般情况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其单位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如剧本、曲谱等。优先使用权: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经单位同意,作者许可第三方使用的,所获报酬应由作者和单位按约定的比例分配。举例:记者为报社采写新闻作品。,2.特殊情况作者享有署名权,其他权利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但单位可以给予作者奖励。主要是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单位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以及其他。,(五)委托作品即作者根据与委托人签订的委托合同所创作的作品,反映的是委托人的思想观点和受托人的创作技巧。我国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比如某出版单位向全社会征集的“社标”“书标”“刊标”,怎么来判断其著作权归属?,链接:高院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司法解释(法规72页)由他人执笔,本人审阅定稿并以本人名义发表的报告、讲话等作品,著作权归报告人或者讲话人享有。著作权人可以支付执笔人适当的报酬。(13条)当事人合意以特定人物经历为题材完成的自传体作品,当事人对著作权权属有约定的,依其约定;没有约定的,著作权归该特定人物享有,执笔人或整理人对作品完成付出劳动的,著作权人可以向其支付适当的报酬。(14条),(六)美术等作品的物权和著作权(另加)“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1)画家画了一幅画送给好友,怎么判断呢?(2)某人写了一封信给对方,又怎么判断呢?,三、著作权保护的期限(一)无限期保护适用于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二)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自然人的发表权、财产权。合作作品按最后一个死亡的合作作者计算。(三)首次发表后50年法人作品、职务作品(归法人)、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四)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同(三),考题与练习一、2003年考题1.汇编若干作品而成的汇编作品,其著作权()。A.由汇编人享有B.由被汇编作品的作者享有C.由汇编人和被汇编作品的作者共同享有D.由汇编作品的出版者享有答案:A,2.我国著作权法中规定的保护期受时间限制的是()。A.署名权B.修改权C.保护作品完整权D.发表权答案:D,3.张某与李某合作著有一部文学作品,该作品于1958年3月出版。张某于1980年5月15日去世,李某于2000年4月30日去世。该作品的财产权保护期截止于()。A.2008年12月31日B.2030年5月15日C.2050年4月30日D.2050年12月31日答案:D,二、2004年考题1.某办公室主任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撰写了秘书行为组织学一书。该书属于()。A.职务作品B.汇编作品C.整理作品D.个人单独创作的作品答案:D,2.以下作品中,属于汇编作品的是()。A.鲁迅全集B.聂耳传C.复旦大学学报D.心理咨询一百问E.胡适自选集答案:ACE,3.当事人合意以特定人物经历为题材完成的自传体作品,当事人对著作权权属有约定的,依其约定;没有约定的,著作权归()享有。A.当事人共同B.该特定人物C.执笔人D.该题材资料提供、整理人答案:B,4.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下列作品中著作权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的是()。A.“新概念作文大奖赛”参赛文章B.博士学位论文C.山水摄影集D.人物自画像精粹E.匿名作品答案:ABCD,三、2005年考题1.关于汇编作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若干作品或作品片段汇集在一起而形成的作品是汇编作品B.将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汇集而形成的、在编排上具有独创性的数据库是汇编作品C.汇编作品应由未发表过的新作品构成D.汇编作品的著作权由汇编者享有E.被汇编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仍享有著作权答案:ABDE,2.在以下作品中,著作权的全部权利都归创作者的是()。A.某测绘队绘制人员为本测绘队绘制的地图B.教师为本学校教学编写的教材C.报社记者为本报社采写的新闻报道D.剧团创作人员为本剧团编写的剧本、曲谱E.软件公司程序员为本公司设计的计算机软件答案:BCD,3.某出版社委托画家甲设计一大型工具书宣传广告,但事先未就著作权归属事宜在合同中约定,则该广告作品的著作权()。A.归该出版社B.归该出版社和甲共有C.因权利主体不明而归国家D.归甲答案:D,4.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形外,由他人执笔,本人审阅定稿并以本人名义发表的报告、讲话等作品,著作权归()享有。A.报告人或讲话人与执笔者共同B.执笔者C.报告人或讲话人D.作品持有者答案:C,5.按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作品,其著作权属于()。A.文学作品作者B.制片人C.编剧、导演、摄影者、作词者、作曲者D.文学作品作者和电影作品编剧答案:B,6.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由原件所有人享有。(初理)A.署名权B.修改权C.保护作品完整权D.展览权答案:D,7.案例分析(初理87题)某机床研究所情报室李兵于2000年接受单位交给的一项任务,搜集整理了全国机床厂的情报资料,于2002年10月汇编成全国机床厂名录(以下简称名录),作为内部资料印制分发给有关人员使用。2003年5月,某出版社看到这份名录,认为很有出版价值,即与李兵协商出版事宜。李兵认为编辑名录尽管是所里布置的任务,但自己辛苦了近两年,加班加点,查阅了大量情报资料才完成,正式出版于行业于个人都有好处。于是未告知单位便很快与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该出版社经过三审、编辑加工(几乎没有改动)和校对后于2003年10月正式出版。问题一:李兵能否自行将名录交出版社出版?为什么?问题二:李兵在名录的出版上享有什么权利?问题三:出版社的做法有无不妥之处?为什么?,问题一:名录属职务作品,在完成两年内,经单位同意,才可交出版社出版。李兵未经单位同意单独交出版社出版是不妥的。问题二:在机床研究所同意公开出版的前提下,李兵享有署名权,其报酬由李兵与机床所按约定的比例分配。问题三:根据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办法规定,出版社要出版名录,需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审核并经同意后才可公开出版。某出版社未办理重大选题备案手续就出版名录是不妥的。,8.案例分析(本题10分):D公司原总裁K曾向书法家G求赠一幅书法作品,G应其请求书赠,还题款“K先生正”,并盖了自己的名章和闲章。后D公司编写了一部介绍本公司发展情况的书稿,交由M出版社出版。书稿将付印时,D公司又经已退休的K同意而将G所赠书法作品送到M出版社,要求把它印在封面上并用作插页。M出版社同意照此办理。但是在制作过程中,M出版社认为作品上的题款和G的闲章不宜印到书上,征得D公司同意后便在排版文件中用图像加工技术将其去除。,该书出版后,M出版社及时向G邮寄了样书和相应的报酬。G看过样书后,十分气愤,不但拒不接受M出版社付给的报酬,并且一纸诉状将K、D公司和M出版社告上法庭。法院判决三被告的行为构成著作权侵权。问题一:为什么说K侵犯了G的著作权?问题二:为什么说D侵犯了G的著作权?问题三:为什么说M出版社侵犯了G的著作权?,参考答案:问题一:因为美术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等于作品著作权的转移,K并不享有该作品的著作权却授权将其用于出版。问题二:因为一是未得到著作权人同意而擅自许可使用其作品;二是擅自同意修改他人作品。问题三:因为一是出版前应该知道该作品著作权人是G,却没有征得其同意,是未尽合理注意义务;二是擅自修改G的作品。,四、2006年考题1.改编作品的著作权由()。A.改编者享有B.改编者和原作品的作者享有C.原作品的作者和出版者享有D.改编者以及原作品的作者和出版者共同享有答案:A,2.某出版社请该社已离职的美术编辑承担一些图书的装帧设计,这些设计属于()。A.职务作品B.委托作品C.编辑作品D.合作作品答案:B,3.某出版社将俄国列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重新翻译出版。该社应做到()等。A.及时办理专项选题报批手续B.事先取得原作者的合法继承人授权C.标明原作者的姓名和原出版者名称D.标明翻译者姓名并向其支付报酬E.忠实于原著,保护其完整性答案:CDE,4.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公民张某编写了一部书稿数码相机指南,于2004年1月将该书稿大纲送交甲出版社联系出版。甲出版社按规定程序进行选题论证并列选后,与张某签订了出版合同。合同约定:张某在合同签订之日起2个月内将所编数码相机指南的定稿交付甲出版社;张某保证合法拥有数码相机指南的全部著作权权利,如发生侵犯他人权利的问题,由张某承担全部责任;甲出版社获得的专有出版权为期5年;如果书稿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甲出版社应于张某交付该,书定稿后的5个月内出版该书,否则须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张某人民币1万元。2004年3月,张某按合同约定将最后改定的全部书稿交付甲出版社。该书稿将数十家数码相机生产公司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相机的功能特点等分成八大部分编排,每一部分的前面均概括介绍该类相机的共同特性。审稿人员都认为:该书稿的编排和介绍也还合理、到位,但是其中汇集的许多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署名来看其著作权应属于相应的相机生产公司,必须得到这些公司的许可使用授权该书稿才可出版。甲出,版社因此于2004年5月与张某联系,请其提供有关公司的授权证明。但是直到当年11月,张某仍未提供。于是,甲出版社决定不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于2004年12月初通知了张某。2005年2月,张某向人民法院起诉甲出版社。诉状称:已经拥有数码相机指南专有出版权的甲出版社一直未对书稿提出过任何修改意见,这足以说明书稿质量已经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该社本应当按合同约定至迟于2004年8月出版该书,但是至今仍未出版,构成违约;甲出版,社索取数十家公司的授权证明,只是为了规避违约责任而企图迫使张某首先提出解除合同,因为产品说明书、用户手册载有的内容只是一些现成的技术数据和已经客观存在的相机操作方式,并不属于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且它们都是赠送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故而数码相机指南能否出版与这些公司毫无关系。最后,张某请求法院判令甲出版社履行合同,在2005年7月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赔偿违约金1万元。,问题一:产品说明书、用户手册是否属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为什么?问题二:张某是否可以成为数码相机指南的著作权人?为什么?问题三:张某要求出版数码相机指南,是否确于那些相机生产公司无关?为什么?,参考答案:问题一:属于。因为它们在内容的组织安排和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独创性,并且能以有形形式复制。问题二:可以。因为数码相机指南是由张某对所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编排,并加上概括介绍后才形成的,属于汇编作品,而其著作权属于汇编者即张某。问题三:否。数码相机指南是汇编作品,必须取得所汇编的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授权。,五、模拟题1.为向北京奥运献礼,词作家X和作曲家Y共同创作一首歌曲:X写词,Y作曲。由某歌手演唱后大受好评。某词刊想发表该歌词,则()。A.X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并单独使用B.不经Y同意,X不能单独向词刊授权C.X可以单独向词刊授权,但稿酬须分给Y一半D.X所得稿酬不必与Y分享E.必须词曲一起发表答案:AD,2.以下关于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和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汇编人在汇编作品之前,必须征得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B.电影作品的编剧可以不经制片者的许可,将电影剧本单独交出版社出版C.剧团创作人员为剧团排演编写的剧本,剧团可以优先使用D.委托作品如果没有签订合同,其著作权归受托人答案:A,3.以下关于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和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汇编作品的作者在汇编之前,必须征得被汇编的原作品著作权人的同意B.合作作品的发表权、财产权的保护期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C.受委托创作的作品,委托人和受托人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委托人D.美术作品原件所有权转移后,原件所有人可以享有原件的展览权E.电影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人享有,编剧、导演等作者享有署名权答案:BDE,4.案例分析:王某是A出版社编辑,在文学编辑室工作。他业余喜欢绘画,又精通计算机技术。出版社为宣传其形象,推行品牌战略。经社领导商议后决定,在社内外广泛征求“社标”,要求既要反映出版社的名称,又要体现该社的出书范围。出版社还在某全国性专业报纸发布了该社向全社会征集“社标”图样的启事,但未标明其版权归属。出版社社长B找到王某,要他也参与社标的设计。王某马上答应了。几天后,王某设计出了社标图样,与其他参评作品一起参加社里组织的专家评选。经研究,专家一致同意王某设计的社标图样中标。出版社包括B在内的社领导也十分满意,决定,以此社标图样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商标局经过审查,最后核准注册了该商标。商标权人登记为A出版社。这时,A出版社准备多年的一套系列图书计划推向图书市场,就将社标放在封面的醒目位置上,并进行了大规模的促销活动。这一举动收到了良好的销售效果,王某设计的社标也逐渐为大家所熟知。以后,A出版社出版的每种图书都印上该社标。王某见后,即向出版社领导要求从每次的销售利润中提成一定比例作为自己的报酬,但被社,长B拒绝。双方因此发生争议,诉诸法院。双方争议的焦点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王某认为自己是该社标的设计人,对社标图样享有著作权;而A出版社认为王某是该社员工,设计社标是领导安排的工作,社标图样属职务作品,著作权应归出版社所有。2.王某认为自己是著作权人,对自己的作品享有专有权利,A出版社若不满足他的要求,他就有权禁止A出版社继续使用该商标;A出版社则认为商标权为其所有,王某无权干涉出版社对该商标的使用,也无权获得报酬。,请分析以上案情,回答以下问题:(1)该社标图样属于我国著作权法第3条规定的()。A.文字作品B.美术作品C.图形作品D.模型作品答案:?(2)该社标图样属于以下作品中的()。A.演绎作品B.汇编作品C.职务作品D.委托作品答案:?,(3)该作品的著作权归()。A.王某B.A出版社C.社长BD.王某和A出版社共有答案:?(4)A出版社获得的权利是()。A.复制权B.出租权C.自己的著作权D.汇编权答案:?答案:(1)B;(2)D;(3)A;(4)A。,5.案例分析:Z出版社于2000年初起组织本社员工编纂著名明清陶瓷器赏鉴,并约定该书的整体著作权归Z出版社所有。当年11月该书出版。该书为图录形式,全书以著名陶瓷作品的彩色照片为主,配有少量介绍、鉴赏性的文字。书中全部照片均由该社美术编辑K根据社长布置,合法利用某古陶瓷博物馆的馆藏完成拍摄,于当年8月提交Z出版社。2002年5月,E出版社出版瓷器名品图录。该书的表现形式以彩色瓷器照片为主,配有少量说明文字。Z出版社将之与著名明清陶瓷器,赏鉴作比较,发现文字部分两书各有不同,但瓷器名品图录的绝大部分瓷器照片与著名明清陶瓷器赏鉴完全相同。经向K调查得知,是E出版社得到了K的私自授权。请问:(1)K为著名明清陶瓷器赏鉴拍摄的照片是职务作品还是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如何?(2)著名明清陶瓷器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