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环境现状调查_第1页
岳麓山环境现状调查_第2页
岳麓山环境现状调查_第3页
岳麓山环境现状调查_第4页
岳麓山环境现状调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岳麓山环境现状调查1. 调查背景2. 岳麓山概括3. 岳麓山景区植物资源4.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景区存在问题分析5. 对于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发展的建议6. 景区相关资料7. 岳麓山核心发展8. 调查报告总结1调查背景我国近几十年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农业方面:以粮为纲促使毁林垦荒、毁牧开垦、围湖造田、填海种植,导致森林和草原等植被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湿地减少,土壤退化和沙化、荒漠化、盐碱化;滥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地功能衰退,植物无法生存。在工业方面:废水、废气、废渣不经有效达标治理的大量排放,破坏了整体环境的自然形态。在城市建设方面:布局混乱,工业区与居民区、商业区混杂,人为破坏了区划功能。在资源产业方面:矿业盲目开采,森林乱采滥伐,加之灭绝性地捕杀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破坏了生物链,导致生物多样性无法得到保护,使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达到了危机的程度,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生活在岳麓山下,岳麓山的生态环境状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岳麓山概括岳麓山位于市区湘江西岸。湖南著名的风景区。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南岳有七十二峰,以衡阳市回雁峰为首,长沙岳麓山为足,故名岳麓。“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古人以此概述岳麓山的山川形势。岳麓山总面积8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97米,碧嶂屏开,秀如琢玉,层峦叠翠,山涧深幽。现已辟为公园。步入景区,古木参天,浓荫匝地。 3.岳麓山景区植物资源麓山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其景观丰富,绿树成荫,古木参天的森林景观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享受,也对调节长沙地区的小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据文献记载,全区植物计174科597属977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117科403属555种,各种乔灌木植物67科297种,形成了针阔混交、落叶和常绿相间的优美林相,且有参天的枫香、古朴的香樟、千年的罗汉松、挺拔的大银杏,四时景观极为秀丽。3.1 景区自然条件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古城长沙的湘江西岸,约东经1124448,北纬2820-27。南北长约4公里,东西宽1.52公里,面积约8300亩,成林面积5000亩,开放游览区的林地面积约2000亩,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岳麓山中部高峻,碧虚山海拔300.8米,南北渐低,东坡平缓,西坡陡峻,山脊线以云麓峰为转折,南段呈东西走向,止于左家垅村境内的靳江口,北段向东北延伸,止于荣湾潭,成一半月型,凹面朝向长沙古城,它是长沙浏阳盆地西缘的低山丘陵,组成的岩石成份总称“岳麓砂岩”,由后层状石英砂岩、落成砂岩、页岩及砂砾等组成。此山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17,最热日温40.6,最冷日温-11.3,山中较长沙市区气温低46,年平均降雨量12001400毫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且前山土壤深厚肥沃,给植物的生长带来有利条件,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有如此丰富的自然植物资源尚属罕见。3.2 景区植物资源特点调查中发现麓山景区植物资源特点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2.1种类繁多,资源丰富 据调查,景区有各类植物资源149科434属765种,其中蕨类植物22科33属41种;裸子植物8科20属28种;被子植物119科381属696种(附件一)。蔷薇科(53种)、菊科(40种)、豆科(32种)、禾本科(30种)占极重要的地位,前4科155种,占总数的20.3,前14个科有312种,占总数的40.8;(图1-1)而金星蕨科、铁线蕨科、卷柏科、骨碎补科、蘋科、槐叶蘋科、满 江红科、金星蕨科、裸子蕨科、海金沙科、里白科、瘤足蕨科、紫萁科、苏铁科、银杏科、红豆杉科、南洋杉科、杨梅科、山龙眼科、商陆科、海桐科、珙桐科、石榴科、悬铃木科、蜡梅科、杜仲科、省沽油科、苦木科、椴树科、梧桐科、猕猴桃科、大风子科、桃金娘科、野牡丹科、柳叶菜科、小二仙草科、车前草科、美人蕉科、龙胆科、兰科、大血藤科、番杏科、谷精草科、灯心草科等44科为单科单种。 属的分部相对比较分散,以槭树属(13种)、蓼属(12种)、李属(10种)、栎属(9种)、冬青属(9种)和石楠属(8种)六个属较为集中,有61种,占总数的7.9;前11个属的植物总数仅为93种,占总数765种的12.16%。 丰富的野生观赏植物将景区一年四季点缀得五彩缤纷。在被调查的765种植物中景观植物达498种(附件二)。它们分属125科291属,其中乔木50科89属151种,分别占总数的40%、30.6和30.3%,灌木48科90属147种,分别占总数的38.4%、30.9%和29.5%,藤本24科36属48种,分别占总数的19.2%、12.4%和9.6%,草本55科92属104种,分别占总数的44% 、31.6%和20.9%,水生植物7科10属10种,分别占总数的5.6%、3.4%和2%,盆景植物25科36属38种,分别占总数的5.6%、3.4%和2%(表1-1) 表1-1 麓山景区不同类型观赏植物科属种分布统计表数 量(个)百分比()科属种科属种乔 木 类508915140.030.630.3灌 木 类489014738.430.929.5藤 本 类24364819.212.49.6草 本 类559210444.031.620.9水生植物710105.63.42.0盆景植物25363820.012.47.6总 数125291498 从科的分布来看与所有植物的分布状况基本类似(图1-2),蔷薇科(41种)、豆科(22种)等前12个科达185种,占总数的37.15;从属的分布来看,槭树属(14种)、冬青属(9种)、山茶属(7种)和山矾属(6种)等是分布比较集中的属,前10属有66种,占总数的13.25%。3.2.2 类型丰富多彩景区地形复杂环境多变,经过长期的影响形成了极丰富的变异类型,仅以糯米条(Abelia chinensis)为例,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了极为丰富变异类型,包括萼片变为鲜红色的、萼片变成绿色的、植株紧凑花序大而密的、花极小的及其他十几种变异类型。又以蔷薇科为例,植株习性、形态特点、生态要求等差异极大变幅甚广,从生态习性来看有蛇莓(Duchesnea indica)、蛇含委陵菜(Potenilla kleiniana)等草本,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等灌木,金樱子(Rosa laevigata)、野蔷薇(Rosa multiflora)等藤木,还有水榆花楸(Sorbus alnifolia)等高大乔木。从观赏价值来看,有月季(Rosa chinensis)、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西府海棠(Malus micromalus)等落叶观花灌木,金山绣线菊(Spiraea bumaldaGold Mound)、金焰绣线菊(Spiraea bumaldaGold Flame)等落叶观叶灌木,还有石灰花楸(Sorbus folgneri)、水榆花楸(Sorbus alnifolia)等落叶观果乔木和椤木石楠(Photinia davidsoniae)、倒卵叶石楠(Photinia davidsoniae)等观叶观花乔木。各种类型的观赏植物装扮着景区幽美的四季景观。(表1-2)表1-2 麓山景区四季景观植物类型分布表3.2.3 观赏价值高,园林应用前景广阔 调查中发现景区观赏植物资源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学价值,象珠芽紫堇(Corydalis sheareriBulbillifera)、狭叶山胡椒(Lindera angustifolia)、紫花含笑(Michelia crassipes)等均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丰富的野生资源为园林应用提供了优良的植物素材。 适用作行道树的常绿乔木有冬青(Ilex purpurea)、杨桐(Cleyera japonica)、对萼山矾(Symplocos lucidae)、川山矾(Symplocos setchuensis)和花榈木(Ormosia henryi)等,落叶乔木有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长毛八角枫(Alangium kurzii)水榆花楸(Sorbus alnifolia)、石灰花楸(Sorbus folgneri)、翅荚香槐(Cladrastis platycarpa)、臭辣树(Evodia fargesii)、白花树(Styrax hypoglauca)等等。 适应作园景树的有细叶水团花(Adina rubella)、糯米条(Abelia chinensis)、美丽胡枝子(Lespedeza.fomosa)、山槐(Albizzia maerophylla)、野鸭椿(Euscaphis japonica)、狭叶山胡椒(Lindera angustifolia)、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玉铃花(Styrax obassia)等落叶灌木,红叶树(Helicia cochinchinensis)、老鼠矢(Symplocos stettaris)、扭肚藤(Jasminum amplexicaule)、香楠(Aidia canthioides)、白花苦灯笼(Tarenna mollissima)、石榕树(Ficus abelii)、杜茎山(Maesa japonica)、朱砂根(Ardisia crenata)、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等常绿灌木,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金樱子(Rosa laevigata)、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珍珠莲(Ficus sarmentosa)等藤木。 适合作花境及地被的草本植物有奇蒿(Artemisia anomala)、蛇含委陵菜、水苏(Stachys oblongifolia)、野芝麻(Lamium barbatum)、小野芝麻(Galeobdolon chinense)、匍茎通泉草(Mazus miquelii)、铜锤玉带草(Pratia mummularia)、珠芽紫堇(Corydalis sheareri Bulbillifera)、过路黄(Lysimachia fortunei)、星宿菜(Lysimachia christinae)、黄毛耳草(Hedyotis chrysotricha)、马兰(Kalimeris jadica)、地稔(Melastoma dodecandrum)、延羽卵果蕨(Phegopteris decarsive-pinnata)、江南星蕨(Microsorium fortunei)、细辛(Asarum sieboldi)、杜衡(Asarum forbesii)和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等等。 适合作盆景的有:山胡椒(Lindera glauca)、君迁子(Diospyros lotus)、三角枫(Acer buergerianum)、紫薇(Lagerstromia indica)、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六月雪(Serissa japonica)、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枸骨(Ilex cornuta)、榔榆(Ulmus parvifolia)、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Rubrum)、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糯米条(Abelia chinensis)、锦鸡儿(Caragana sinica)、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等等。 适合于垂直绿化的有:江南星蕨(Microsorium fortunei)、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石岩枫(Mallotus repandus)、凌霄(Campsis grandifolra)、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金樱子(Rosa learigata)、野蔷薇(Rosa multiflora)、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cuspidata)、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薜荔(Ficus pumila)、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常绿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香花崖豆藤(Millettia diesiana)、紫藤(Pueraria sinensis)等等。3.2.4古树名木资源丰富据调查景区共有各类古树名木313棵,主要集中在金缕梅科、壳斗科等12个科,以金缕梅科的枫香最为典型,有231棵,占总数的73.8%;金缕梅科、壳斗科、榆科和松科四个科就达294棵,占总数的93.93%(图1-3)。景区古树名木众多,有植于晋朝时期的古罗汉松(Podocarpusmacrophyllus),亦称六朝松,现今还老干虬枝、枝繁叶茂;有宋元时期的香樟(Cinnamomum camph ora),树态饱满、浓荫蔽日;有植于唐代的银杏(Ginkgobiloba),几人合围、高耸雄伟、春叶嫩绿、秋叶鲜黄、冬芽饱满,上悬自来钟,依附着美好的传说;明清时期的枫香,树体高大挺拔,秋叶迷人。它们都经历了久远的年岁,是一种时间的积累,是呈现于观赏者时间观乃至空间观视角下的一种特殊的价值意义。人们对古树名木特别尊崇的就是它那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寿命以及由此而来的高大的空间体量。一个园林中古树存活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园的价值。古树的观赏价值高或参天、大或数抱、或直或绳、或曲或钩、蟠根蚀干、古拙苍劲,然而更重要的还在乎其时间价值。空间体量、形态只是其外观形式美,悠久的时间价值则是其深厚的内涵美。岳麓山籍着这众多的古树名木,再经过修整复壮,使其展现个体美与群体美,给游人的将是震撼和壮-4.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景区存在问题分析(一)景区环境质量日趋下降,旅游环境遭受破坏旅游道路的不合理修建和人为因素的毁坏,对岳麓山上的许多生物群落和种群构成了干扰。其中纵横交错的道路分割了自然风景区内许多生物群落和种群,不便于它们迁移、繁衍与活动,生物群落内部种的生存环境被破坏,造成一些生物物种的灭绝,如花搁木、大叶白纸扇、春兰等,从而生物的多样性急剧下降,使得群落的自身特色缺失,观赏价值降低。部分旅客生态道德严重缺乏,肆意恶为,造成植被严重破坏,环境污染加重。难以容忍的偷猎的发生和各种恶意干扰破坏更是影响景区的各类动物,使其栖息地减少,进而迁往它所。岳麓山景区森林植被虽十分丰富,但许多种群出现了衰退,岳麓山的马尾松种群严重衰退,著名景观植物枫香的种群也表现出一定程度衰退,许多许多马尾松林由于林龄偏老,处于过熟状态,出现了很多断裂和枯死的现象。(二)景区旅游服务设施较混乱,旅游服务质量不高索道、滑道等游乐设施的修建,商店、游乐场、饮食店等的建设均使得岳麓山的自然资源有劣变之势。且部分人文景观的建设,与周围生态环境并不协调,反而使自然环境资源遭到破坏,得不偿失。岳麓山的旅游市场没有进行统一的规范管理,景区内的旅游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态度较差,不能适应生态旅游的发展要求,给旅游者造成不好的印象。(三)违规违章建设仍时有发生,监管系统仍不够完善。 风景区“会所门事件”的发生。去年下半年在兰圃水景这个景点处出现的“麓山沁园”豪华私人会所的建设合法性现仍受争议。暴露出风景区管理体制之弊,许多知名景区虽属“国家级”,但是具体管理却交给地方,如一个市、县,甚至乡。基层政府权力过大,热衷于逐利,就导致了景区管理的种种乱象,景区上经营项目,一个官员就能拍板,不需要经过论证、竞标,项目经营的方案也无须公示,收益分配更是笔糊涂账。五、对于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发展的建议(一)坚持生态保护,尤其重视保护自然资源岳麓山发展旅游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保护与开发密结合、与自然环境和谐协调的原则。同时要对旅客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自觉参与到保护环境和自然景观资源的行动中来。(二)重视岳麓山风景区林分更新和改造,提高风景区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益岳麓山景区森林植被十分丰富,但许多种群出现了衰退,因此要重视岳麓山风景区林分更新和改造问题。张克荣,刘应迪等在研究了岳麓山植被的现状与演替后认为,岳麓山的马尾松种群严重衰退,著名景观植物枫香的种群也表现出一定程度衰退,研究结果建议种植青冈、栲、石栋、木荷等作为岳麓山林分改造的目标种。除了考虑以上树种以外,还可以考虑一些观赏性(包括观花、观叶、观树)树种,如白玉兰、银杏、杜英等,其目标是增强森林的自然色彩,使之达到森林生态功能与绿化美化自然协调一致,提高岳麓山风景区的景观效盆。(三) 虽然目前风景区仍以自然类景观为主要观赏资源,但是人为影响已经非常明显,人工影响下的景观类型占了较大比重。我们应加大啊力度,保护好风景区的植被景观,限制人为活动对景区的影响,合理调整景观空间结构。(四)减建新的人文景观,深度挖掘现存的人文资源根据岳麓山风景名胜区20032012年开发建设规划,景区内将修建高档次的宾馆、旅游山庄,以及部分新的人文景点。这无疑会加重其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影响景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今后要充分利用并深度挖掘现存的人文景观,尽量避免建设新的人文景观。如要在主要游览区内建造新的人文景观和其他建筑时,需要在符合生态学原理、原则、标准和公众参与的前提下,进行程序化和法律化评估其可行性。应加强岳麓山旅游资源中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挖掘利用。岳麓山人文资源十分丰富,有很多名胜古迹,但还未充分利用。如岳麓山因其重要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保存了大批抗战遗迹,有岳王亭、忠烈祠、陆军第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墓、长沙会战纪念亭等,最近随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开展,岳麓山又发现多处抗战遗迹,但因种种原因,这些抗战遗址多数不同程度破损,没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或坍塌荒废,或被风雨剥蚀。对于这些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革命教育意义的名胜古迹的利用,除了要加以修缮以外,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搜集有关岳麓山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神话传说等制作光盘、编写书本、画册,制作纪念品等方式加以利用。(五)加强行业各级管理,尤其是旅游业服务人员的素质培养为了既保护好岳麓山景区的优美环境、丰富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及湖湘文化氛围,改善期间及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又给游客提供一个满意的游历过程,须加强风景区旅游的行业管理,特别是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还有游历区域的现场管理及游客的综合管理等。只有从业人员自身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才能随时随地在旅游过程中,自觉地维护生态环境,从而潜移默化旅游者,使其不毁坏甚或能主动地参与到爱护生态环境中来。导游在安排旅游活动日程时,要能够设计出符合客观规律的旅游项目和产品供旅游者欣赏、游玩、参与与选择,使旅游者在游玩的同时获得生态的知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都需要加强旅游业服务人员的素质培养。(六)进一步加大政府部门对其支持和投资。长沙市新颁布的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第五条已经指出: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风景名胜区工作的领导,将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市人民政府应当多渠道筹措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建设资金。国家和地方财政专项拨款、国内外捐助以及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收益,应当专项用于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管理。6.景区相关资料随着“两型社会”大河西先导区的开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正式交由岳麓区政府管理。岳麓区将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整治改造作为启动先导区建设核心工程来抓,通过整治改造,实现景区“显山、露水、透绿”的目标。 “停进、移民、整治、提质。”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开启的整治改造,赵建强提出了“八字”目标。“停进”要求从现在开始,核心景区不允许再建任何新项目;“移民”是根据现有摸底情况,将景区内的2万多居民迁出景区;“整治”的开展,将拆除150万平方米各类违章建筑;“提质”则是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建设,预计总投入达150亿元,3年完成景区整治提质。 目前,天马山景区整治改造正在顺利推进,包括麓山村商业文明街在内今年年底将全部拆除。明年,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拟申报国家5A级景区。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系湖南省政府首批审列公布的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古城长沙湘江西岸,面积36平方公里。由丘陵低山、江、河、湖泊、自然动植物以及文化古迹、近代名人墓葬、革命纪念遗址等组成,为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唐宋以来,岳麓山即以林壑幽美,山幽涧深闻名。岳麓山南接衡岳,北望洞庭,西临茫茫原野,东瞰滔滔湘流,玉屏、天马、凤凰、橘洲横秀于前,桃花、绿蛾竟翠与后,金盆、金牛、云母、圭峰拱持左右,静如龙蛇逶迤,动如骏马奋蹄,凌空俯视如一微缩盆景,侧视远观如一天然屏壁。可谓天工造物,人间奇景,长沙之大观。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由岳麓山、天马山、桃花岭、石佳岭四景区及新民学会旧址,土城头二景点组成。麓山景区为全区精萃所在。岳麓山群峰竞秀,湘流环绕,橘洲横前,古城相望,山、江、洲、城浑然一体。四时景色各异其趣,春天满山葱绿、杜鹃(市花)怒放;夏日幽静凉爽;秋天“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隆冬玉树琼枝,银装素裹。 麓山景区内植物资源丰富,是个天然植物园,有植物174科共597种,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有14科349株,约占全市古树名木总数的48%。六朝松历时1700余年,至今树冠团团如帷盖;唐代银杏、宋元香樟、明清枫栗,千种风情,高耸入云。城区内分布着如此集中的古树资源,全国罕见。清风峡一带保持有大片原生性常绿阔叶次生林,为国内大中城市所罕见。 岳麓山古迹众多,列入全国、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达20余处,其中有:始建于西晋泰始四年(268)有“湖湘第一道场”之誉的麓山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道家第二十洞中虚福地,明成化年间的云麓宫;清乾隆五十七年所建的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等。自魏晋以来,历代均有遗存,尚有辛亥革命时期黄兴、蔡锷等名人墓葬于此。可谓集释儒道于一山,会三湘英烈于有胜地。毛泽东、蔡和森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青年时代常聚会于爱晚亭等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建国后,毛泽东曾乘兴“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近年来,麓山建设发展尤速,先后建起了半圃、万景园、观光索道、极目山庄、麓山东天门等一批集观光、休闲、运动、娱乐、餐饮为一体的景区、景点和设施,更使游客大开眼界,增添乐趣。7.岳麓山核心发展“两型社会”建设,大河西先导区如何开“篇”?今年7月,作为先导区核心区的岳麓区,毫不含糊地亮出了“显山、 露水 、透绿”的大山水生态王牌,随即大手笔启动了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环境综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