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研讨.ppt_第1页
高考备考研讨.ppt_第2页
高考备考研讨.ppt_第3页
高考备考研讨.ppt_第4页
高考备考研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备考研讨,海南省2012年高考生物学科试题分析,四中生物组(余晓聪执笔),一、试卷结构分析试卷分第一卷,由25道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和第二卷是由6道非选择题(第26题第29题为必考题,共35分。第30题和第31题为选考题,共15分)两部分组成。满分100分。二、考查内容及知识分布概况如下,试题已按照课本归类,(简单),(常见题),(老题型),(老题型),选修1、3各占15分;选修较必修简单(趋势)。必修各模块趋向平均,分配格局不变,必修3仍让占较大比例。,1、基本无偏题,怪题,难题,超纲题。试题不难,但有新颖之处,基本围绕主干知识点展开。具有部分跨模块的试题(第6题、第29题),体现了学科内综合。,本套试题特点,6.关于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硝化细菌虽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自养生物B.蓝藻虽然无叶绿体,但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终产物可通过自由扩散运出细胞D.大肠杆菌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转录,在细胞质中翻译,29.(8分)无子西瓜是由二倍体(2n=22)与同源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回答下列问题:(1)杂交时选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取其花粉涂在四倍体植株的_上,授粉后套袋。四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雌配子含有_条染色体,该雌配子与二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雄配子结合,形成含有_条染色体的合子。(2)上述杂交获得的种子可发育为三倍体植株。该植株会产生无子果实,该果实无子的原因是三倍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_分裂。(3)为了在短期内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理论上可以采用_的方法。,2、涵盖能力考查的各种能力要求。包括理解能力,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能力。以理解能力为主。如:26、27,26.(10分)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叶片,分离得到大量的叶肉细胞,将等量的叶肉细胞分别悬浮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并在适宜的条件下,测定该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1)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后,随着蔗糖浓度升高,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_,从渗透作用的角度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2)如果要研究光照强度等因素对蔗糖溶液中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最好将叶肉细胞放在浓度为_的蔗糖溶液中,原因是_。(3)除蔗糖浓度外,如果分别改变叶肉细胞悬浮液中CO2浓度和温度也能影响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原因是_。,27.(9分)资料1:给动物刺激A,产生某反射活动;给动物刺激B,不产生该反射活动。如果同时给动物刺激A和刺激B,经过多次重复后,不给动物刺激A,只给刺激B也可以产生该反射活动。其中刺激A称为非条件刺激,刺激B称为条件刺激。资料2:给大鼠服用药物C可引起抗体水平下降。给大鼠服用糖精则抗体水平不变。若同时给大鼠服用药物C和糖精,经过多次重复后,只给大鼠服用糖精,结果引起抗体水平下降。资料3:有些激素能够抑制免疫反应,有些激素则能够促进免疫反应。资料4:食物中蛋白质缺乏导致严重营养不良时,动物的淋巴组织萎缩,免疫反应下降。,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l)如果把糖精引起动物免疫反应的改变视为反射活动,则在该反射的建立过程中非条件刺激是_,条件刺激是_。(2)如果使用激素辅助治疗过敏反应,所用激素应对免疫反应表现为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在进行异体器官移植后,应选用对免疫反应表现为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的激素进行辅助治疗,以提高移植成活率。(3)资料_(填“1”,“2”,“3”或“4”)说明动物的内分泌系统能够影响免疫反应。,3、试题有新颖(如第24题、第25题),形式多样(如模式图、表格、曲线)。强调了选修教材中常考热点,如基因工程等。对新课程高考复习具有很强的导向性。,24.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25.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A.无芒有芒(AAaa)B.无芒有芒(Aaaa)C.无芒无芒(AaAa)D.无芒无芒(AAAa),4、试题中纯理论性的试题偏多,背景材料变化不大,和往年考查方式相差不大,考查更多的还是考生的识记能力。如15、16等,15.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C.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16.关于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存在T细胞B.T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C.HIV感染人体可使T细胞数量下降D.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5、所涉及的考点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多处存在知识点重叠(多处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先后两次考查真核细腻和原核细腻的区别、甲状腺激素等)。如:6、7、11,跨膜运输1,6.关于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硝化细菌虽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自养生物B.蓝藻虽然无叶绿体,但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终产物可通过自由扩散运出细胞D.大肠杆菌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转录,在细胞质中翻译,跨膜运输2,7.关于植物细胞中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番茄和水稻根系吸收Si元素的量相等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O、H和NC.植物根系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离子需要ATPD.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可为豆科植物生长提供N元素,跨膜运输3,11在动物细胞的物质运输中,属于自由扩散的是A.红细胞中的Na+进入血浆B.细胞外液中的O2进入肌细胞C.细胞外液中的K+进入神经细胞D.血浆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预测:1、明年难度变化不大,题型仍然以识记为主。2、选修较必修简单(趋势)。,我校2012年高考海口市各学校学科均分排名学校总人数生物综合海口四中591913,2010至2012年海口市各校生物平均分及排名情况,我校生物组备考小结,1、目标明确:本届高三生物,我们生物组制定的目标是过全省平均分(500分)。学校也提出科科过500,冲击2本线的务实目标。所以我们的复习是基础题全做、中档题选做,放弃所有难题,其实这也是3年前向长流中学学习的,(拿满基础分、拿足中档分,拿到难题分)让我们受益非浅。,2、虚心学习:去年,全校班主任(约60个班)到海口1中观摩晚修,印象是(鸦雀无声),回来后汪娟校长开始改革我们的晚自修,进步明显。还包括学习1中的发挥整个备课组力量,分任务到每个老师,每人精心备好1章的复习策略和本章练习并做成课件发到每位老师的邮箱,发挥了每个人的才智,效果很好。我们一度还想学习2中教学模式(分组分课桌学习),但教室太小,人太多无法实施。,3、教学计划:第1学期完成必修三本书第1轮的复习,选修明确只选择一本书,并大胆选用之前从未选用过的选修1,当时选定之后其实还是非常害怕的,毕竟选修1怎么考我们5位老师心里一点没底,我甚至上到1半还在想要不要换成相对熟悉的选修三。直到后来听学生说1中、侨中也选用选修一才没那么怕,当然,事实证明我们今年选择选修一既节省了复习时间(约2周完成),又非常适合我校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依靠短期勤奋记忆)拿到了令老师和学生满意的分数。,4、教学改革:本届高三除两个重点班使用第二轮定制的书,普通班大多以教师自编的学案(前面就是本章的基础填空题,后面就是约25道选择题和5道大题的练习)进行二轮复习,用1节课完成50道选择题的训练(听学生说侨中练1小时100道题),我们最后阶段一共练了大概8次,发现学生选择题的速度和准确率每一次都有所提高。7月9日的生物高考学生出来说老师有2、3道是做过的,其他的也有好多类似我们太兴奋了。事实证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实是学生练多了,知识点怎么考也就这些)。我们还向海南侨中学习了早读课读生物(学生告诉我的),那我们是年级统一安排,早读每个早上安排1个科目,我们生物安排读课本,效果明显。,5、谢谢大家:感谢研训院和冯俊老师(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