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渔家傲秋思优质教案范文3篇崭新的一年年已经开始了,各位老师在新的一年也要继续努力啊。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渔家傲秋思优质教案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渔家傲秋思优质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2、通过对范仲淹生平的了解,理解作者先忧后乐的思想。3、通过对具体字词的品析,体悟豪放派词作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2、通过对范仲淹生平的了解,理解作者先忧后乐的思想。3、通过对具体字词的品析,体悟豪放派词作的特点。教学步骤:【了文体,晓背景】1、 自学关于词的简介的微课,初步了解词的基本知识。2、 教师介绍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的创作背景。明确:提起范仲淹,很多人都会想起他的名篇岳阳楼记,其中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早已是深深的印入了我们的心中,范仲淹不仅是这样写了,而且也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这样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他曾经三次上书,三次被贬,始终不该直言敢谏,刚直不阿的风格,公元1040年,西夏十万大军大举进攻宋朝,52岁的范仲淹临危受命,担负起了力挽狂澜的重任,他的词作渔家傲秋思,就写于这一次的远征之中。【读词文,明词意】1、 看配乐范读,确准字音及断句,自己大声吟读。2、 举行吟读比赛,看谁读得好,并进行分析点评。3、 展开想象,在小组内交流,将整首诗改写成散文形式。明确: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就全都不同了,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随着军营的号角声响起,四面传来战马嘶鸣的声音。像千里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烟雾弥漫中,落日朦胧,只见四野荒漠,一座孤城紧紧关闭着。空对愁酒一杯,离家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羌笛的声音悠扬,寒霜洒满大地。将军和征人们不能入寐,他们都愁白了头发,流下伤心眼泪。【欣意境,品特色】品析鉴赏词的上阕与下阕,了解范仲淹的生平,理解作者先忧后乐的思想,通过对具体字词的品析,体悟豪放派词作的特点。明确:1、品词的上阕公元1040年正月,西夏李元昊集中十万兵马,发动了大规模的三川口战役,目标直指延州。李元昊利用突击战术,攻下了延州北边的金明寨,活捉了宋将李士彬。随后又击败了为延州解围的宋将范雍,围攻延州七天七夜,这时,不期而至的大雪纷纷而降,李元昊因粮草难以为继无奈撤军,延州的险些失守,震动了朝野,上下顿时惊慌失措,在这危急江山社稷的关键时刻,范仲淹主动请缨,以时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的身份,兼延州知府,于公元1040年8月,坐镇此军事要塞,当时西夏初立,气焰炽盛,锋芒正锐,而宋朝西部边塞一线,支离破碎,人心涣散,范仲淹到延州后,立即对边政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宋史范仲淹传记载范仲淹到来之后,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迅速改变了边军腐败的局面,军心为之一振,边民们都说,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在日夜加紧训练,整肃军队的同时,范仲淹下令招募流亡边民,修山寨,定堡障,既加固了边塞防线,又使延州大批流亡无着的羌汉民众相继归业,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有了备战的需要,他下令在嘉岭山北麓,沿河之滨,凿了一口深井,被后人称为范公井,而且还在嘉岭山顶,修建了瞭望台,在石壁上凿刻了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几个大字,以示镇守边关的雄心,这一系列巩固边防之措施,快速扭转了战争颓丧的局势。整个上阕主要是写景,景物总体的特点是异,异的意思是延州秋季和内陆大不相同,有哪些不同呢?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作者的所在地,当时的延州,是西北边地,是防御西夏进攻的军事重镇,秋来点明了季节,风景异概括的写出了延州秋季和内陆大不相同的风光,衡阳雁去无留意,大雁是候鸟,每逢秋天,北方的大雁就要飞向南方过冬。古代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王象之的舆地纪胜一书就有这种记载,或曰雁不过衡阳,或曰风逝如雁之回,所以王勃说,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范仲淹此时更是触景生情,塞外的气候是如此的寒冷,大雁展翅向南方奋力飞去,毫无留恋之意,也是暗示大雁走了,家信难通,无法传递消息,所以一到秋天,边境就是一片寒风萧瑟,满目荒凉的景象。四面边声连角起,所谓的边声,是指带有边境特色的声响,风声,雨声,人声,马嘶,种种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悲凉,凄婉,四面回荡。千嶂里描绘出延州处在层层山岭环抱之中的画面,长烟落日,就使人联想到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现了塞外雄奇壮阔的风光,孤城闭三个字,立刻让人感受到这种在充满了肃杀之气战地前沿,戒备森严,隐隐流露出边境的紧张气氛。2、 品词的下阕词的下阕主要是抒情,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王昌龄在从军行中写过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以笛声来渲染出征战士的思乡之情,苍凉的边塞,对戍守的将士来说,真是欲留不忍,欲归不能,而沉浸在思乡的悲哀之中,浊酒一杯家万里,时近黄昏,城门早已紧闭,白发老将喝着浊酒,真是凄清孤寂,没有身临其境的人,真是很难品出其中的滋味,这里的一杯与万里,紧密的相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而作者内心的忧虑,也就不言而喻了,但是作为边镇的守将,又怎么能只眷恋于家人乡亲,而忘记国家的重托呢?燕然未勒归无计,一位边镇守将战功未立,敌人未灭,何以报国,所以又流露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雄心壮志,这里词人以借古书怀的手法,引用东汉将领窦宪追击北单于的典故,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两汉时代与匈奴长期交战,卫青霍去病相聚大举北伐,北疆之患仍绵延不绝,公元89年夏天,窦宪、耿秉率大军和北单于在稽洛山展开战斗,大胜敌军。追赶北匈奴各部,到达和渠北醍海,出塞外三千多里,俘获败军不计其数,之后,窦宪登上燕然山,受命中护军班固刻石记功,由于国难家仇交织萦绕,作者是彻夜难眠,在这个时候耳听得羌笛悠扬,眼见霜落满地,更使人感到悲壮而又苍凉,这种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在当时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流露出作者壮志未酬的复杂心情。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浓郁的抑愤中,表达了将士们的沉重心声,北宋的戍边将士,终年累月转战在荒漠的边疆,战争之残忍,生活之艰辛,使将军平添白发,士卒热泪纵横,读了以后真让人,苍凉悲壮,慷慨生哀。3、了解范仲淹的声望及文学造诣图片发自简书App图片发自简书App范仲淹,字希文,是北宋的名臣,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范仲淹少年的时候,家境清贫但勤奋好学,当秀才的时候,就常以天下为己任,他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有一次被贬了之后,诗友梅尧臣寄了一首灵乌赋给范仲淹,并说,他在朝中屡次直言,都被当做乌鸦不祥的叫声,愿他拴紧舌头,锁住嘴唇,除了吃喝之外,只管翱翔高飞,范仲淹立即就回答了一首灵乌赋,回复说,不管人们怎样厌恶乌鸦的哑哑之声,我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宋仁宗时,范仲淹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梳,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徭役,宋仁宗采纳了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这也成为后来王安石变法的前奏,可惜不久,就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继续,但他对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史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间,范仲淹倡导的先忧后乐的思想,已成为中华文明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公元1052年范仲淹带病赴颍州就任,在途中溘然长逝,范仲淹死讯传开之后,朝野上下是一片哀痛,西夏甘凉等地的少数民族人民,都成百成千的聚众举哀,连日斋戒,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老百姓纷纷的为他建祠画像,人们来到祠堂,象死去亲人一样的痛哭哀悼。据历史资料记载,范仲淹在戍边期间,写下了一组渔家傲的词,而且每一首都是以塞下秋来开头,但是很可惜的是其余的几首都散失了,只有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首留传了下来,这首词开阔了词的境界,是词风上的一大变化,我们知道,词从五代后唐以来,追求旖丽香艳,表现范围十分的狭窄,而范仲淹的渔家傲摆脱了旧有词风的束缚,继承了唐朝边塞诗派雄浑豪放的传统,把描写范围扩展到了边塞的战斗生活,为北宋词坛孕育了苏轼,辛弃疾这样的豪放词派打下了基础。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渔家傲秋思优质教案范文二教学目标:1.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2.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3.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赏析,体悟作品内涵教学重点: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难点:品味赏析体悟学法指导:诵读品味法。通过读使学生体会诗词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思。讨论情,找找,上阕里我们看见了哪些景?完善雁去 长烟落日 边声千嶂 城闭我看见了一幅-图 (落日归雁,长烟落日 边声四起 古城落日 归雁孤城 戍边图)4.这些景是扣着一个异 而写的?异在何处呢?明确:异寒 异声 异势5.品读上阕说说:通过以上景致的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明确:荒凉 萧瑟 肃杀5.此景会让人产生什么样的感觉?悲凉 寂寞 孤独 思乡6.让我们一起踏着文字,小组合作试着在下片中寻觅深藏词人内心的那份情愫我从-中感受到-(浊酒一杯 思乡 思亲 )(燕然未勒 使命 责任 爱国 忧国)(悠悠羌曲 无奈 凄凉 别愁 )(人不寐 焦虑 苦闷 悲愤 担忧 )(白发夫泪 悲怆 苍凉 壮志难酬 痛心 )教师小结:.在寥寥几十字间,描写了景融入了情,将宏达广博浓缩在咫尺之间,真可谓是:古诗词哪!想让我不爱你可不容易!7.同学们带着此情此意来配乐试背一遍(三)拓根据你对词的理解领悟,用你能想到的句子将渔家傲(1)赏析本首词中的任何句子,赏析时要首先注意: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眼或题眼。例如: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2)用白话文改写,拓写上片或下片内容例如:1)一入秋季边塞风光多么奇异,雁行阵阵南飞衡阳不肯停息。军号和着四面边声一齐响起,丛山峻岭之间,落照将尽烟雾飘动孤城紧刚。一杯浊酒暂且慰我故土之思,功业未建男儿无颜回归故里。悠悠笛声在严霜的夜空回荡,谁能安然入睡,将军白了头发士卒泪流不尽。2)一队人马在边塞的戈壁滩上缓缓前行,满身铠甲的将军猛地勒住枣红色的坐骑,马仰头长啸,嘶鸣声在狭长的山谷中激荡回响。众人抬头,疲惫的眼神中顿时闪过熠熠的光彩。将军古铜色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震颤的肌肉似乎要抖落满面黄沙。就地休息!将军一扬手中的长鞭,雄浑的声音震荡着两面山上的碎石。黄黄的斜阳,染黄了将军灰白的胡须,也给整个队伍洒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仿佛突降在这荒漠边缘的一队天兵天将。站在秋天包裹着的西北边塞,天地仿佛在此相接。边塞的苍穹似分外开阔空旷,寂寥深邃,没有浮云的嫌碍,只有荒凉而不透明的成熟。南飞的大(3)学生习作交流:三:作业课外积累积累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1、 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2、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4、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5、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6.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渔家傲秋思优质教案范文三【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品味词中描写的边塞风光;2、体会词的韵味,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3、感知这首词慷慨壮烈的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教学难点】清晰地了解整首词分上、下两阕写景和抒情,以及词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教学重点】解读全词,了解边塞风光和戍边生活,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教读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对照课文注释,通读全词;2、了解作者的生平概况以及写作背景。二、导入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唐诗、宋词更是这座瑰丽花园中的两朵奇葩。前两节课我们已经领略了盛唐诗歌的风味,那么,这节课我们就进入宋词的学习。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以及仁人志士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学生回答,老师补充。)1、王之涣: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5、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刚刚我们列举的这些诗歌,它们所描写的都是同一个主题边塞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渔家傲也是反映边塞主题的。但是,在范仲淹以前,很少有人用词这一形式来真实地反映边塞生活。由于作者有丰富的边地生活经验,所以词中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三、初步感知,学生朗读1、现在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体会词中的韵味,以及词人的思想感情。(老师领读,学生齐读)2、同学们朗读得很好,已经把词中慷慨壮烈的韵味读出来了。那么,这样一首充满着理想和抱负的词,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四、文本赏析(一)导入作者介绍以及写作背景介绍:1、背景简介: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积极抵御。这首诗就作于此时。2、作者介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范仲淹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而且还有卓越的军事能力,这就与他被称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相符合。现在请同学们看看注释中的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二)分析全词此时的范仲淹肩负着国家的重担,我们知道,诗词的创作往往讲究情景交融,那么,当词人身兼重任之时,他的笔下又会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词人眼中的西北边塞大漠风光。1、分析词的上片这首词创作于边塞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同学们知道它是创作于哪个具体的季节的吗?秋天。很好,你们又是从哪里得知这一信息的呢?塞下秋来风景异(1)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环境,秋来点明时节。此时此刻,词人身处西北边地,我们刚刚介绍过词人的家乡在苏州吴县,这样一南一北的差异究竟会有何不同的风景呢?我们接着往下看看其中的异别之处。(2)衡阳雁去无留意A、这句词运用了一个典故。古代传说,雁南飞,到了衡阳即止,同时,衡山的回雁峰也因此得名。B、在古文中,去是离开的意思。那么,这里衡阳雁去的语序是否符合我们现代的阅读习惯呢?如果不符合,那么正确的语序又是什么样的呢?雁去衡阳这里运用了倒装的手法。C、秋天到了,大雁往南飞,这是正常现象,可是,在这里,词人却用了无留意,为什么呢?同学们想一想,大雁南飞是自然界的常态,而这里作者却赋予大雁以人的情感,这是运用的拟人的写作手法。同时,这从侧面反映出边塞环境恶劣,以致连大雁都不愿久留,可想而知,戍边战士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3)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A、首先,我们来找出这里所出现的意象: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B、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注释,一起看看这些词的意思:边声:指边塞马鸣、风号等声音。同学们想一想,这种战争的混杂声音在安静、祥和的南方是否能够经常听到?不能。它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才会出现的,由此可见当时战争的紧张程度。C、千嶂:层层叠叠险峻的山峰。孤城:孤寂的边城。同学们想象一下,在层层叠叠的山峦中,长烟与日落同时升起,这种情景与我们学过的哪一句诗相类似呢?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者无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D、既然有如此美妙的风景,词人又为何用了孤城闭这三个格调与之相反的词呢?我们想一想,战争的双方,如果我军的兵力足够强大,那是不是就无需紧闭城门,大可主动出击,由此可见,此时的形势是紧张而又不利的,处于敌强我弱的状态。(4)词的上片,词人充分运用了听觉、视觉、感觉,将所听、所见、所感等现象连接起来,描绘出一幅萧瑟、荒凉、紧张的边地风光。2、分析词的下片在这样荒凉、萧条的环境下,词人的心情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接着来学习词的下片。(1)浊酒一杯家万里A、这里,词人借酒消愁,请同学们注意一下,这杯酒是浊的,浊与清相反,混乱浑浊的意思。可见此时词人心情紊乱,连所喝的酒都是浑浊的。B、其次,一杯与万里,两个数量词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就是说,用悬殊的差别来突显词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恋,仅仅一杯浊酒是消解不了万里的乡愁。既然思家,为何不回家呢?因为燕然未勒。(2)燕然未勒归无计这里运用了一个典故。燕然,山名。公元89年,东汉大将军窦宪追击北匈奴,曾登北山,刻石勒功而还。但是,词人这时还是未勒,说明还未功成名就,战争还没有结束,因此,归家之期是无法计量的,可以说是归期无期。3)羌管悠悠霜满地在这种有家无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建筑空调系统设计、安装及能源管理服务合同
-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废料管理与利用方案
- 钢结构全寿命周期管理方案
- 道路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与虚拟实践模式
- 2025年新能源行业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困境与突破报告
- 10.《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分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四年级科学下册人教鄂教版
- 第八课 活动B 谁是我的偶像-偶像对我们的影响研究(教案)-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浙科版
- 盐湖提锂技术2025年成本节约与产能增长技术路线图研究报告
- 十三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冀教版2022第四册-冀教版2022
- 文山财务咨询方案
- 积极行动主题班会课件
- 草原网围栏维修合同范本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 DB11T 2441-2025 学校食堂清洁和消毒规范
- 青岛版六三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第二单元《第1课时 总量与分量》课件
- 肺癌健康讲座课件
- DB45∕T 2659-2023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服务规范
- 电商税务筹划课件模板
- 旧楼拆除防尘降噪专项措施
- 系统测量msa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国冷冻熟虾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