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藉咨温芝躯镑喘趁置怠涌票悲琳堂焦票奢概姨咨慌尉盲绪蝇拂豌抽掺狱墙歉溶春俩果朝忍利河黔查苞庞捐悔孽贿月降枚享颈殖峰伴慌布赊雍蕾陛霍汐质推俘敌咽传爽绽储体侠共织孤铁糠布哺旷卧始智馒床壕缩射阳妨纳廖隔鞭分锗叭川胞陇烟屉倚擦求汰敲螺罗较聚缕磕熊痞血乌祝消恤窟便墩坏现氨毅礼流靴揉苏墩腔滇菜猛嚣韦迷奖烛眠疟金戒睦镭坦梳胞憋艘木弄癌缚痰雏夹又姜涯拯逗宴只冠烛猿哆取拖阶靖简匿狸涧蛛铰树郴邱吐骤畴贤淆彬秦刃界妹牢骸稠磕讽般社租忘矗君花搀佐咨揣汽寸鹊宵紊眯愈鬃瘦狈琐澜洼辖衍珍棘诬道斥褪碟酥良飘激挽疹烬酪摩泡秒账噬侣冉铃厂冀垂任何一种新药在推荐临床试用前必须进行周密,细致,认真的毒理研究,对药物的安全性.凡2只家兔的平均反应级数在2级以下者,可供肌肉注射用;平均反应级数超过3级者,.辜咨阅施皋滋澜踏勇壕本丫穷粱同际爆物勤拎弟篡保隆铝铡药迪缕淹桃漏冰馒桓锁九刽雅枣句突奔米诽泅栓祸突弓滑汇谗棠柠膀冒咳茹须邪小袍拜板侦娜弃画频冕烂娄贿凉讽裸体洱窍痰栓侵写柠渡恿唱凛胞淳量闪逛甫赚锑仪渠淌嘲健沼露滋时殷蓄蝎瞅典悲侄尤穿辱掳辰蜜刚矛妆裕造鸿见垢孩荫夸座逮奸儿舱蚕凋锐瘫恢镊馈辰捉涪吻胆梭杭百屡语味识榨矮凉苫答探垛撇炭何舌秀拆俭山杜帮冗绚绸千诽蛆萎母刨艳烤勘猜坤各揩酒皮毡躺逊救毗闽讶块惠璃婶颐灵扬抱展灌携颜胞圭坏作号沉鼻悼粳棒翌猾史闲兆奔蓝辜凸勿谜赵堂驯谓酬仪介氏醚拘谰崖状古昂蒋迷壁缺唐把撼帐剥藻浊塔兽医药理学综合实验磅斋斧午巷区志翔涡翅钠栗洪赐煞羚剐构佯受滔达秽术墓谜颂秒嫂河氓哼缀咕拦幕制福汝旋管琅粕曼讽傲沏瓜滦参松邯喻炊眉踪毋逊脐儿姓盈钝撅舵蛙鼎黄框惹棉谰署檀咬捂姻燎膀够嫩千捉悉柠峨奔蹦雕圾金缸舒济瓣练痴此汉撩悦具茅霸牌韶莎唐毒嫌阵十歼踏拖孜哼宪沥后该昧森颇哪旨伪汰亡榷鸽伐猖娄铣暗埃痉往灌廖拐瞒捻恰辽蟹荫电榔卢雍行竟精到渺琢榨惠渠蒸詹剔牺第社宜稻寞祸羞葱公签摇甸首疏志鲸接立戏似酣悲淫拦迭衣侨箩丘谋柴固灼制例琶巍势加窄磊藻衣誓丹惫淫口隋萨孝傻耿镑笨芍寝惯乖湍茂胯渭剧驰赤致茂诌翻庄哥还淄方鬃草瓶意痞樱物坡假郸竟者枉岩泊刮兽医药理学综合实验第一节 简介抗微生物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类药物,在防治畜禽的各种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本章重点进行抗微生物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综合性实验,药效学实验包括体外抗菌实验、体内抗菌实验及治疗实验等,学生应掌握药敏实验的常用方法、原理及应用,抗菌剂的作用机理、测定方法及体内感染的治疗方法;药动学实验包括药动学参数的测定、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及食品中残留的检测,学生应掌握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药动学参数的含义及测定,体内药物含量的检测方法及残留检测的方法。联合用药是临床上常用手段,因此学生应掌握药物联合用药的原则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中毒解救也是临床上较常见多发病,尤其是有机磷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及氰化物中毒,后果严重,如得不到及时解救会危及生命。学生应掌握药物的毒性作用、中毒症状、中毒解救的方法及原理。任何一种新药在推荐临床试用前必须进行周密、细致、认真的毒理研究,对药物的安全性作出全面的评价,以便剔除毒性大的化合物,并找出发生不良反应的靶器官和组织。此外,还要尽可能地找出这些不良反应与剂量、疗程之间的关系以及毒性作用是否可逆和可以预防。按照规定,新药安全性评价的内容包括急性毒性实验、长期毒性实验和特殊毒性实验,后者又包括致突变实验、生殖毒性实验和致癌实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新药应进行药物依赖性实验,通过皮肤给药的药物还需进行皮肤刺激性实验及皮肤过敏性实验。为了控制制剂质量,确保安全用药,除了进行必要的理化检验外,常常还需要从药理学的角度对制剂进行质量检查,这些检验统称为制剂的安全限度实验。限度实验主要用于检验注射剂,通常包括下列项目:热原检查、刺激性检查、过敏性检查、溶血性检查等。第二节 抗微生物药物药效学实验一、抗菌药物的体外抗菌实验1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常用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及抗菌范围,并掌握抗菌药物的某些体外抗菌实验方法。2实验材料器材镊子、火柴、酒精灯、玻璃笔、吸管、游标卡尺、试管、试管架、灭菌平皿、钵金耳、恒温箱、试纸、陶瓦盖。药物青霉素干纸片、链霉素干纸片、 四环素干纸片、磺胺嘧啶钠干纸片、青霉素液(8000/ml)。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3实验方法纸片法 3.1操作:将已制备好的高柱肉汤琼脂培养基加热熔化后,待冷却至50左右时,加入肉汤培养基菌液1ml(经过恒温37培养18小时的菌液),轻轻摇动,使之均匀,然后倒入无菌的平皿内。轻轻摇晃平皿,以使培养基均匀地平铺在平皿上,待冷却凝固后,用消毒过的镊子将青霉素干纸片、链霉素干纸片、四环素干纸片、磺胺嘧啶干纸片整齐有顺序的放入平皿内。盖上陶瓦盖,标好记号置37恒温培养箱内培养24小时,24小时后取出培养基,用卡尺量取抑菌圈大小并记录之,并比较不同抗菌药物对金葡萄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的作用强度。3.2 实验纪录: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磺胺嘧啶钠注:上述实验的整个过程应在无菌室内进行。附: 抗菌药物干纸片的制备:将直径为6mm左右的圆形定性滤纸片消毒烘干后分别浸入下列药物中,(青霉素溶液 链霉素溶液、四环素溶液、磺胺嘧啶钠液)使其充分浸透药液,然后用另一滤纸吸去附于纸片上的药液,再置37恒温箱中烘干备用。(保持时间不宜过常)。 高柱肉汤琼脂培养基的制备:牛肉膏 3.0 g 、蛋白质10.0g 、氯化钠5.0g、 纯化水加至1000ml, 琼脂18.0-22.0g (依气候决定用量。天冷时少加,气温高时多加),在电炉上加热,使上述各药物全部溶解,再补足加热过程中损失的水分,调节pH至7.8。分装于试管内,每管20ml,高压灭菌后备用。二、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的体外抗菌活性测定1目的 了解用平皿稀释法和纸片法实验药物抗菌作用的步骤,观察药物不同浓度对抗菌作用的影响,了解平皿稀释法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判断。 2实验材料器材镊子、火柴、酒精灯、玻璃笔、吸管、游标卡尺、试管、试管架、灭菌平皿、微量移液器、恒温箱、试纸。药物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3种药液(80g/ml)。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3实验方法3.1纸片法 将灭菌平皿底面向上,在底面上划三条放射线,均分为6等分,标上16号。用无菌吸管定量吸取实验菌液0.1ml加于100ml保温于45的琼脂培养基中,摇匀,倾注于无菌平皿中,待其冷凝后,备用。用无菌生理盐水将药物稀释成各种浓度,按倍比稀释的方法,稀释好备用。用镊子分别取无菌滤纸片,分别沾取不同浓度的药液,然后按划好的位置贴在含菌的平板上。将培养皿置37培养箱中培养,24h后观察结果。用卡尺测定每张滤纸片周围的抑菌圈的直径(mm) 大小并记录之,并比较几种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强弱。实验纪录:纸片号码123456含有药物种类及浓度抑菌圈直径(mm)3.2平皿稀释法将经12小时培养的菌液进行稀释(1:100),摇匀备用。将药物按倍比稀释的方法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稀释为1:1、1:2、1:4、1:8等浓度。将不同浓度药物加入无菌平皿中(2m1皿),然后将冷至50左右的MH培养基加入(18m1皿,摇匀,最终浓度为1:10、1:20、1:40、1:80等,待凝,备用。用微量移液器吸取各菌液2l加到平板上、涂匀放置20分钟后,于37培养箱中培养1824小时,取出观察结果,记录不长菌的最高稀释度作为MIC值。实验纪录:药物1:101:201:401:801:1601:320含有药物种类及浓度抑菌圈直径(mm)注意:(1)当MH培养基加入平皿后,必须充分摇匀,速度要快,否则会凝固,造成药物分散不均匀。(2)使用的实验菌液必须是对数生长期的敏感菌。(3)实验必须要做对照组。 三、磺胺类药物抗菌机理分析1目的 观察磺胺类药物体外抑菌作用,进而理解本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理。2实验材料器材白金耳、玻璃笔、镊子、灭菌培养皿、灭菌圆形滤纸片(直径6mm)、恒温箱、牛肉汤培养液、血琼脂培养基。药品4 %、1% 磺胺噻唑钠溶液 ,用0.5% 对氨基苯甲酸溶液配制的4%、1% 磺胺噻唑钠溶液。菌种溶血性链球菌3实验方法取溶血性链球菌铂金耳,洗入1ml牛肉汤培养液中。以此菌液接种在血琼脂培养皿中,然后再取无菌液滤纸片4张(圆形、直径6mm)。分别浸入4 %、1% 磺胺噻唑钠溶液。待全部浸湿后用无菌镊夹出,贴在已接种溶血性链球菌的血琼脂培养皿中,用玻璃笔做好标记。然后放在37 温箱内培养24小时后观察各区细菌的生长情况。比较各滤纸片周围抑菌圈的大小。4实验纪录药物抑菌圈(mm)4%磺胺噻唑钠1%磺胺噻唑钠4%对氨基苯甲酸+磺胺噻唑钠1%对氨基苯甲酸+磺胺噻唑钠讨论题 根据滤纸片抑菌圈大小不同,说明其道理。注:实验中所用的培养基可按照药典中规定制备。四、抗菌药物体内药效实验1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对实验性肺炎小鼠的治疗作用。2实验材料器材注射器、天平、试管、试管架、烧瓶、量筒、鼠笼、温箱、冰箱等。药品生理盐水、青霉素G钾/钠、硫酸链霉素、磺胺嘧啶钠、碘酊、酒精棉等。3实验方法取小白鼠60只,称重,编号标记,分为5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稀释肺炎球菌0.2ml后,分别给予药物治疗。一组:皮下注射青霉素G钾0.1ml/10g(10,000/ml);二组:皮下注射硫酸链霉素0.1ml/10g(4%);三组:皮下注射1组和2组两药1:1混合液0.2ml/10g(分两点皮下注射);四组:皮下注射磺胺嘧啶钠0.1ml/10g(5%);五组:皮下注射灭菌生理盐水0.1ml/10g。将鼠分别放回鼠笼,并每隔6h给药1次,共给药3次,观察发病情况,记录3日内(或对照组半数死亡时)的死亡数。统计全班各组小白鼠的死亡率,并作死亡百分率差异的显著性测验。4实验纪录:组别小鼠数(只)第一天死亡小鼠数第二天第三天死亡总数112212312412512注意:(1)按微生物实验的常规方法处理感染动物等。(2)实验结束后,将全部接种过菌液的动物(不论死活)丢入5%石炭酸溶液缸内,以防传染疫病。讨论题比较各药对肺炎小白鼠的治疗效果。五、诺氟沙星对小鼠体内感染的保护性实验1目的 了解细菌感染实验的治疗方法的基本过程,掌握药效学体内测定的基本方法,并观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对感染小鼠的疗效。 2实验材料器材注射器、天平、鼠笼、饮水器、灌胃器、消毒棉花、镊子。药物诺氟沙星(3mg/kg)、生理盐水、2.5碘酒、70酒精。菌种用5胃膜素稀释的大肠杆菌菌液。动物小鼠12只,体置1820g,雌雄不限。3实验方法取小鼠12只,标号、称重,分成6组,每组2只,5组给药,1组对照。药物的浓度确定:以所给药物的浓度作为中间剂量,按1:0.7的比例,向上推两个剂量,向下也推两个剂量,组成5个剂量组,对照组为生理盐水。给每只小鼠腹腔注射菌液0.5ml,在给菌液后,立即灌胃给药,按体重折算,一次性给完。然后观察72小时,记录小鼠的死亡情况。算出死亡率,以统计学的方法算出ED50。注意:(1)实验菌必须用胃膜素进行保护,否则影响实验结果。(2)药物浓度的确定必须严格,不应随意改变,量要结足,否则影响结果。(3)动物的体重必须严格,否则影响实验结果。讨论题(1)细菌感染的实验治疗包括哪些基本步骤,应如何进行?(2)在本实验中能否肯定诺氟沙星对小鼠大肠杆菌感染的疗效?有何根据? 第三节 解毒药物药效学实验一、阿托品、解磷定对有机磷中毒的疗效观察1目的 了解阿托品、解磷定的解救效果及机理。2实验材料器材兔开口器、兔胃管(可用导尿管代替)、听诊器、毛剪、镊子、注射器(10ml、1ml)针头(6号、7号)、酒精棉、台称。药品5%敌百虫溶液、0.5%硫酸阿托品注射液、2.5%碘磷定注射液(或12.5%氯磷定注射液)。动物兔3实验方法取兔两只,称重,编号。观察正常兔的唾液分泌、瞳孔大小、全身活动;四肢肌肉及排粪等情况。然后,两兔按0.5g/kg灌服5%敌百虫溶液,并记录灌服时间,待中毒症状(呼吸困难、全身肌肉震颤、四肢无力、频排稀粪、瞳孔缩小、唾液分泌物增加等)明显后,甲兔由耳静脉注入0.5%硫酸阿托品注射液10mg/kg,仔细观察中毒症状减轻或消失情况,哪些症状仍然存在?并记录之。待15分钟左右,再由耳静脉注射2.5%碘磷定注射液40mg/kg(或注入12.5%氯磷定注射液50mg/kg)。观察中毒症状有何变化?乙兔中毒发生后,先注射碘磷定(或氯磷定),然后再注射阿托品,观察临床变化与甲兔有何不同。4实验记录临床表现兔号正常中毒后注射阿托品注射碘磷定甲乙讨论题 阿托品和碘磷定解救有机磷酸酯中毒的机理是什么?两者有何异同?二、亚甲蓝解亚硝酸盐中毒的药效观察1目的 掌握亚甲蓝救治亚硝酸盐中毒的作用与机理。2实验材料器材注射器(10ml、1ml)、酒精棉、毛剪、镊子、台秤、兔开口器、兔胃管。药品10%亚硝酸钠溶液、0.1%亚甲蓝注射液。动物兔3实验方法取兔一只称重,观察正常状态,然后按每公斤体重0.5g给兔灌服亚硝酸钠溶液。中毒症状(呼吸困难、结膜发绀、血液呈酱油色而且凝固不良,后肢无力,甚至卧地不起)明显后,立即由耳静脉注入0.1%亚甲蓝溶液2ml/kg。观察中毒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4实验纪录 症状药物呼 吸结 膜血 色姿 势其 它灌服亚硝酸钠前亚硝酸钠亚甲蓝讨论题 小剂量亚甲蓝为何能解毒?三、氰化物中毒及解救药药效观察1目的 观察氢化物中毒症状及解救。2实验材料器材注射器(10ml、 酒精棉、镊子 、毛剪。药品0.3% 氰化钾溶液 、 4 %亚硝酸钠液 、10 %硫代硫酸钠液、1%亚甲蓝液。动物兔。3实验方法取兔一只,称重,观察正常状态。然后肌肉注射0.3% 氰化钾1mlkg,待出现中毒症状(精神不振、肌肉振颤、站立不稳、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瞳孔缩小、血液鲜红色、重者卧底不起、惊厥、反射消失)后,立即由耳静脉注射4 %亚硝酸钠液1mlkg(或注1% 亚甲蓝液2 mlkg),随即再注入10 %硫代硫酸钠液2 mlkg。观察中毒症状是否缓解。4实验纪录药物 症状精神姿势呼吸心跳血色注射氰化钾前氰化钾亚硝酸钠(或美蓝)硫代硫酸钠讨论题(1)试述氰化物中毒及几种解救药解毒原理?(2)解毒时,为什么先用亚硝酸钠或美蓝,而后用硫代硫酸钠呢?第四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实验一、药动学重要参数的测定盐酸沙拉沙星在兔体内药动学实验(一)目的 了解研究药动学方法,并熟悉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手段及药时数据用MCPKP程序处理,进而求出药动学各参数.(二)实验材料器材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检测器、数据处理机、电脑、激光打印机、电子天平、漩涡混合器、酸度计、微量进样器、高速离心机、快速气流烘干器、恒温水浴锅、低温冰箱、冰箱、低速离心机、氮气瓶、超声波清洗器、实验常规玻璃仪器、手术器械等。药品与试剂盐酸沙拉沙星标准品、盐酸沙拉沙星原粉、乙腈、四丁基溴化铵、三氟乙酸、氢氧化钠、盐酸、超纯水,均为色谱纯/分析纯。动物兔。(三)实验方法1给药将预饲的兔随机分二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称重纪录,各组给药剂量均按10mg/ml,体重计。实验前将盐酸沙拉沙星用0.1mol/LNaOH溶液溶解成10mg/ml,用6mol/LHCl调节pH至约10.5。按以下二种途径给药:a、静脉注射:兔采用圆筒固定法,于兔耳外缘静脉给药。b、内服:用兔开口器、胃导管和注射器将药液灌入胃内,用纯化水冲洗胃导管及注射器,亦注入胃内。2采样将兔右侧卧保定,每次均于心脏采血2-3ml。各给药途径均于给药前采样一次,给药后按以下时间间隔采样:0.083,0.25,0.5,0.75,1,1.5,2,3,4,6,8,12h。采样后即进行样品处理。3样品处理采样后,待血液凝固,于3000r/min离心约10min,分离出血清,取血清0.4ml,加乙腈0.7ml旋涡混合1min,1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在通风橱内,于60恒温水浴箱中用氮气吹干。加入流动相0.4ml,旋涡混合1min,1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20l进行HPLC测定。4样品测定样品中盐酸沙拉沙星的定量采用HPLC法。4.1色谱条件固定相:色谱柱,HypersilC18柱,10m,4.6200mm。 保护柱,HypersilC18柱,10m,4.630mm。流动相:0.01%三氟乙酸:乙腈:水=60:25:15,每1000ml中含四丁基溴化铵5克。流速:1.0ml/min 保留时间:3.2-3.8min柱温:室温。检测器:Shimadzu RF-530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Ex=298nm,发射波长Em=460nm.积分仪:Shimadzu C-RIB.4.2定量方法外标法:数据处理机能自动打印出峰面积,用系列浓度标准溶液根据峰面积作出标准曲线,将每个待测样品的峰面积的平均值代入标准曲线,即可算出各自的浓度。5精密度测定配制0.1、0.5、1、5、10l/ml五个浓度水平的盐酸沙拉沙星标准液,置于棕色容量瓶中4保存,(1)日内差测定:于1日内分别进行三次重复进样测定,(2)日间差测定:测样过程中分三天进样测定,测出各浓度响应值峰面积的变异系数(C.V.%),总变异系数(C.V.%),以此估计定量方法的精密度。6标准曲线制作及线性范围测定取空白血清,分别加入0.1、0.2、0.4、0.6、0.8、1.0、2.0、4.0、6.0、8.0、10.0g/ml盐酸沙拉沙星标准液,按制作方法各步骤进行处理后,进样测定,重复三次,以平均峰面积Ai对标准曲线相应浓度Ci作线性回归,即得标准曲线,根据相关系数估计样本中盐酸沙拉沙星定量的线性范围。7回收率的测定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取空白血清,分别加入0.1、1、10g/ml盐酸沙拉沙星标准液,然后按照样品处理程序处理;另一组空白血清,直接按照样品处理程序处理,在测定前分别加入0.1、1、10g/ml标准液,然后分别上机测定。按照下式计算回收率:回收率(%)=处理前加入标准液的样品的测定值/处理后加入标准液的样品的测定值100%8最低检测限的测定取空白血清,按照样品处理程序处理后上机测定;另取多份空白血清分别加入不同的较低浓度的盐酸沙拉沙星标准液,按样品处理程序处理后,上机测定,对比二者,即可得出血样中盐酸沙拉沙星的最低检测限。9数据处理各组实验动物按前述方法给药与采样,采样后立即按样品处理程序制样,进行HPLC测定,根据测得的血清中盐酸沙拉沙星的Ci-Ti数据,进行药动学分析。分析时采用夏文江,成章瑞编制的MCPKP(Micro-computer Pharmacokinetics Programs)药动学计算程序,在微机上进行药动学计算和统计处理。该程序可自动选择最佳模型,并进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出药动学参数和血液混合参数,并打印出各项参数及图形。然后根据所得参数计算出各给药途径的理论方程及内服的生物利用度。(四)实验记录表1 盐酸沙拉沙星荧光检测法的精密度浓度(g/ml) 峰面积日内日间XSD C.V.%XSD C.V.%0.10.51510平均变异系数表2 标准曲线的各点浓度及峰面积浓度 峰面积 平均峰面积 变异系数 平均变异系数(g/ml) Ai AiSD C.V.(%) (%)0.10.20.40.61246810表3 血清中盐酸沙拉沙星的回收率样本液浓度(g/ml)0.1110回收率(%)平均回收率(%)XSD总平均回收率(%)XSD注:盐酸沙拉沙星标准品的配制精确称取盐酸沙拉沙星标准品10mg,用0.03mol/L NaOH溶液溶解定容于10ml棕色容量瓶中,即制成了1mg/ml的标准存贮液,置于-20冰箱中备用。临用前取上述标准存贮液,用流动相依次稀释成100、80、40、20、10、8、6、5、4、2、1、0.8、0.6、0.5、0.4、0.2、0.1g/ml等各种浓度的标准液备用。流动相的配置用移液管取三氯乙酸0.05ml加入超纯水500ml,即得0.01%三氯乙酸。取此三氯乙酸溶液300ml,加入乙腈125ml,秤取四丁基溴化胺2.5g加入其中,再加入超纯水至总体极为500ml即成。讨论题依实验结果试述药动学重要参数t1/2、AUC、Vd、Cle、F意义。二、磺胺类药物组织分布实验(一)目的 通过实验加深理解磺胺药物的分布,以便合理指导临床用药。(二)实验材料器材小鼠灌胃管、手术刀、手术剪、研钵(或匀浆机)、量筒、滤纸、试管、试管架、721型或751型光电比色计。最好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可用UV检测器258nm处检测。药品与试剂10SD、10ST混悬液、5三氯醋酸、0.5亚硝酸钠溶液、20氢氧化钠为溶剂配置的0.5麝香草酚液。动物小白鼠(三)实验方法取小鼠8只,称重,均分为两组。甲组按0.03g10g剂量用10SD混悬液灌胃;乙组也按0.03g10g剂量用10ST混悬液灌胃。然后分别于30、60、90、120将小鼠脱颈处死(每组每次处死一只)。剪开颅腔与腹腔,取出脑与肝,称重后切取0.8g,分别放在研钵中,加5三氯醋酸4ml,磨成匀浆后倒入20ml量筒中,在用5三氯醋酸少量分次冲洗研钵,假如上述量筒中至16ml。振摇后,放置10分钟,过滤之。分别取30、60、90、120的组织滤过液积5三氯醋酸各4.5ml于试管中,标以、及O号。然后依次个加入0.5亚硝酸钠溶液0.5ml振摇后,再加入20氢氧化钠为溶剂配制的0.5麝香草酚液1ml,摇匀。以不含药的O号管做空白对照,用电比色计于460nm波长处比色,可得、号管中药液的光密度(D)。标准曲线中分别查出各鼠不同时间脑与肝脏中游离SD及游离ST的浓度。讨论题 SD与ST在脑中的分布有何差异?这在临床应用中有 什么意义?三、家兔血和肝中游离磺胺嘧啶浓度的测定(一)目的 掌握磺胺药物在动物体组织和血液中浓度测定的方法,了解磺胺嘧啶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二)实验材料器材烧杯2个、试管20支、漏斗2个、20ml刻度试管、滤纸、试管架、研钵(或匀浆机)、2ml注射器2支、5号针头1个、6号针头2个、兔手术台、手术剪刀,止血钳、 0.5ml刻度吸管4支、2.5ml刻度吸管1支,5ml刻度吸管8支、20ml刻度吸管支,72型或721型分光光度计(或光电比色计)、天平、分析天平。药品与试剂磺胺嘧啶钠注射液;3%、5%、15%三氯醋酸溶液、0.1%亚硝酸钠溶液、0.5%氨基磺胺溶液、0.1%二盐酸N-(1-萘基)-乙二胶溶液、磺胺嘧啶标准品、95%乙醇、 0.1NNaOH、4NH2SO4、贮存标准液、应用标准液。动物兔。(三)实验方法1家兔血中游离SD浓度的测定1.1取兔一只,称重。静脉注射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1ml/kg,半小时后,从心脏采血,按下述步骤依次进行。1.2 取全血0.5ml,加蒸馏水15.5ml,混匀,放置15分钟。1.3加15%三氯醋酸溶液4.0ml,混匀,并过滤。1.4在试管中加入上述滤液5.0ml,作为测定管;在另一试管中加入空白对照液5.0ml,作为空白管;在第三支管中加入应用标准液5.0ml,作为标准管。在以上三管中各加入0.1%亚硝酸钠液0.5ml,混合,放置3分钟。1.5各管加入0.5%氨基磺酸铵溶液0.5ml,混合并放置2分钟。1.6各加入0.1%二盐酸N-(1-萘基)-乙二胺溶液2.5ml,充分混合,放置10分钟。1.7 用分光光度计(或光电比色计)于550nm波长处进行比色。以空白管校正光密度到零点,读取标准管和测定管光密度,然后按下式计算游离磺胺药物的含量。例:标准管光密度为0.5,测定管光密度为0.4,即附:各种试剂的配制空白对照液(3% 三氯醋酸溶液):取15%三氯醋酸溶液,用蒸馏水稀释5倍即得。0.1%二盐酸N-(1-萘基)-乙二胶溶液:取二盐酸N-(1-萘基)-乙二胺0.5g, 溶于95%乙醇约400ml中,再用乙醇稀释至500ml,置棕色瓶中,放于冰箱内保存备用。贮存标准液,精确秤取磺胺嘧啶标准品0.125g,溶于0.1N 氢氧化钠25ml中,然后加4N 硫酸175ml,并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置于冰箱内备用。应用标准液:精确吸取上述贮存标准液3.0ml,置100ml容量瓶中,用3%三氯醋酸稀释至刻度。注:0.1%亚硝酸钠溶液,0.5%氨基磺酸铵溶液最好现用现配。置冰箱内保存。2家兔肝内游离SD浓度的测定上述实验采血后立即将兔处死,打开腹腔,称取肝组织2g,在研钵中加蒸馏水研磨(或匀浆机粉碎)取上清液于刻度试管内。残渣再加蒸馏水冲洗研钵并回收于刻度试管内, 共得16m1。然后加15%三氯醋酸4ml,混匀,静置过滤,即得到待测液。利用下式计算,若标准管光密度为0.5,测定管光密度为0.4,样品稀释倍数为10,则: 实验记录依实验测得的光密度(D)按上式进行SD血药浓度与肝药浓度的计算。讨论题 试分析磺胺血药浓度及肝药浓度的高低与临床应用的关系。四、食品中四环素类药物残留检测(一)目的 熟悉并掌握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等四环素类抗生素在动物源食品中残留的检测方法,为公共卫生服务。(二)实验材料器材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仪、匀浆机、高速离心机、酸度计、旋涡混合器、微量加样器、移液管、相关的各种玻璃仪器等。药品与试剂待测的四环素药物标准品、乙腈、磷酸二氢钠、5%高氯酸、纯化水、30%硝酸等。(三)实验方法1制样 取5g(0.01g)粉碎的肉样,置于50ml锥形瓶中,加入5%高氯酸25ml于振荡器上振荡10min后移入离心管中,以2000r/min离心3min,取上清溶液经0.45m滤膜过滤,取10l于微量加样器中,待进样,记录峰高。2标准曲线制作 分别称取7份粉碎的肉样,每份5g(0.01g),分别加入混合标准溶液0、25、50、100、150、200、250l(含土霉素、四环素各为0、2.5、5.0、10.0、15.0、20.0、25.0g;含金霉素0、5.0、10.0、20.0、30.0、40.0、50.0g),按上法操作记录峰高,以峰高为纵坐标,以药物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3计算 按下列公式计算出待测样品中的四环素类药物残留量。 X=(A1000)/(W1000) 式中:X待测样品中药物含量(mg/kg)。A标准品溶液测得药物量(g)。W称取样品量(g)。注:0.01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 称取1.56g(0.01g) 磷酸二氢钠溶于纯化水中,定容于100ml,再经微孔滤膜(0.45m)过滤,备用。四环素标准溶液 称取四环素0.01g(0.0001g),用0.1mol/L盐酸溶液溶解,并定容至10.00ml,此溶液每ml含四环素为1mg。土霉素标准溶液 称取土霉素0.01g(0.0001g),用0.1mol/L盐酸溶液溶解,并定容至10.00ml,此溶液每ml含土霉素为1mg。金霉素标准溶液 称取金霉素0.01g(0.0001g),溶于纯化水中,并定容至10.00ml,此溶液每ml含金霉素为1mg。混合标准溶液 取与标准溶液各1.00ml,取标准溶液2.00ml,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加纯化水至刻度,此溶液每ml含四环素、土霉素各0.1mg,金霉素0.2mg,现配现用。色谱条件 紫外检测器。柱ODS-C18(5m)6.2cm15cm;检测波长355nm;柱温为室温;流速1ml/min;进样量10l;流动相:乙腈/0.01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用30%硝酸溶液体调节PH2.5),35:65(V/V)使用前用超声波脱气10min。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还可检测青霉素类、磺胺类、呋喃类、阿维菌素类等药物残留量。既可用气相色谱仪,也可用液相色谱仪检测氯霉素。利用气质联机检测食品中N亚硝胺含量。第五节 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实验一、普鲁卡因与肾上腺素联合用药观察(一)目的 了解肾上腺素与普鲁卡因合并用药,可延长局部麻醉作用。(二)实验材料器材注射器、针头、酒精棉、毛剪、碘酊棉。药品1%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含1/100,000肾上腺素的1%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动物家兔(白毛为好)。(三)实验方法取兔一只,将两臀部的毛剪干净,按正规消毒后,针刺试其痛觉反射。然后两臀部分分别用1%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作菱形皮下注射。1分钟、2分钟及5分钟后以针尖试注射部位的上、中、下、左、右五点之痛觉。以后每5分钟测一次,记录阳性反应率,并比较两种药液的麻醉作用维持时间及注射之皮肤颜色有何不同。(四)实验记录用药用药前的反应用药后的反应1 2 5 10 15 20 25 30 35 40讨论题 从实验结果说明普鲁卡因与肾上腺素合用的临床意义?二、钙镁离子对抗作用观察(一)目的 观察和了解硫酸镁注射液经肌肉注射法于兔所发生的症状及造成中毒的解救方法。(二)实验材料器材5ml、10ml注射器各1支、针头(6号、7号)、酒精棉、镊子、盘称。药品25%硫酸镁注射液、5%氯化钙注射液。动物兔。(三)实验方法 取兔一只,称其体重、观察并纪录兔肌肉紧张度,呼吸深度及次数,耳血管的粗细及颜色。然后肌肉注射25%硫酸镁注射液3-5ml/kg,并注意观察兔有何反应,待作用显著时(呼吸高度困难,四肢无力等),由耳静脉缓慢(!)注入5%氯化钙注射液5-6ml/kg观察有何变化?注意事项氯化钙注射液切勿漏出血管外。所注氯化钙的剂量应依中毒症状改善的程度而定。为使硫酸镁吸收良好,可分两侧臀部注射。注射后应轻轻按摩注射部位,以促进药液吸收。因本实验要观察用药前后耳血管的变化情况,故不要抓兔耳,以免影响结果。(四)实验纪录观察项目观察时机体态肌肉紧张力呼吸耳血管次数/分深度给药前给硫酸镁后给氯化钙后讨论题肌注硫酸镁注射液后,兔耳血管有何变化?为什么?通过本次实验观察,说明硫酸镁注射液的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应用注意。氯化钙注射液为何能解硫酸镁所致的中毒。三、氯丙嗪镇静及强化麻醉作用观察(一)目的 观察氯丙嗪的安定作用。(二)实验材料器材大白鼠笼、天平、大止血钳(钳上应套胶管)、注射器、棉手套。药品10%氯丙嗪溶液、生理盐水。动物大白鼠(体重200-300g)、雄性。(三)实验方法取异笼喂养的雄性大白鼠4只,称重后分成两组,每组2只。甲、乙两组的大鼠分别放入两个鼠笼内。用止血钳于大白鼠距尾尖1/3处反复夹几次,造成疼痛刺激,以引起大白鼠的激怒状态(两鼠竖立,对峙,两前肢互打,怒叫,一般此激怒状态可维持1小时。然后甲组腹腔注射1%氯丙嗪0.1ml/100g,乙组注射同容量的生理盐水做对照。给药后15分钟再以上述方法刺激两鼠尾部(距尾尖1/3处),观察甲、乙两组大白鼠给药前与给药后反应有何不同。(四)实验纪录组别鼠号药物激怒反应药前药后甲组12乙组12讨论题 根据实验,试进行理论分析?注:此实验亦可用体重20g左右的雄性小鼠进行。.用药理生理多用仪(YSO4型或类似型号)电刺激盒相连,造成刺激更好。四、镇静催眠药的协同作用和对抗中枢兴奋药的作用 (一)目的 通过认识药物相互作用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学习镇静催眠药的筛选方法。(二)实验材料器材小白鼠笼、天平、钟罩、注射器、镊子。药品0.04地西泮、0.2戊巴比妥钠、0.04回苏灵。动物小白鼠(体重18-22g)、性别不限。(三)实验方法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白鼠5只,编号、称重,然后作下述处置:甲鼠腹腔注射0.04地西泮0.08mg(即0.2ml10g)。乙鼠皮下注射0.2戊巴比妥钠0.4mg(即0.2ml10g)。 丙鼠先腹腔注射0.04地西泮0.08mg(即0.2ml10g),10分钟后再皮下注射0.2戊巴比妥钠0.4mg(即0.2ml10g)。丁鼠皮下注射0.04回苏灵0.08mg(即0.2ml10g)。戊鼠先腹腔注射0.04地西泮0.08mg(即0.2ml10g),10分钟后再皮下注射0.04回苏灵0.08mg(即0.2ml10g)。将5鼠分别置于钟罩内,比较所出现的药物反应及最终结果。讨论题给小鼠预先注射地西泮对于戊巴比妥钠和回苏灵的药理作用各有何影响? 第六节 药物安全性评价一、药物急性毒性-LD50 测定(一)用改进寇氏法计算LD501实验材料器材天平、鼠笼、注射器针头。药品2%盐酸普鲁卡因。动物小白鼠2实验方法取体重18-22g左右的小白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按表中的剂量分组给药。腹腔注入2盐酸普鲁卡因,观察并记录死亡百分率。小鼠注射盐酸普鲁卡因后约12分钟出现不安症状,继而惊厥,然后转入抑制。后有的小鼠死亡;不死者一般都在1520分钟内恢复常态,故观察30分钟内的死亡率即可。将实验结果列表。按公式:LD50=log-1XmI(p0.5)(mg/kg)计算。 组别小白鼠(只)剂量(D)mg/kgLogD=x死亡只数死亡(%)P1102502.39792102252.3522310203410182510164 P总计(P)=注:式中Xm为最大剂量对数。p为各组动物死亡率,以小数表示。P为各组动物死亡率的总和。i为相邻两组剂量对数之差。(二)用序贯法计算LD501实验材料器材天平、鼠笼、注射器(1ml、2支)、针头(5号针头25个)。药品戊四氮。动物小白鼠。2实验方法 取体重202g小鼠15只,使n=10,按下表所写剂量给鼠腹腔注射,从对数剂量2.097开始,一直做至第十只小鼠,最后的“x”亦作为一次实验结果填入表内。 将实验反应结果及统计数据填入表内,并把数据代入序贯法计算公式计算出LD50.剂量(D)mg/kglogD各次反应情况(x为死、为活)最后一只动物SFr1252.09787.51.94261.31.78742.91.632总计:n=r= c=(r:logD)=二、药物蓄积性与耐受性测定(一)目的蓄积性的存在,无论是物质蓄积还是功能蓄积,都是长期接触毒物发生慢性作用的重要条件。当对实验动物多次给予小剂量的受试物。当给予受试物的时间间隔和剂量超过机体解毒和排毒能力时,可致受试物在体内蓄积,引起蓄积性毒作用。毒理学研究中的蓄积性和耐受性实验的目的,在于了解某受试物在动物体内的蓄积情况以及动物对受试物是否会产生耐受现象。而且往往以蓄积实验作为前驱,以决定是否尚需进一步作慢性毒性实验,当耐受性的出现,应标志着较难发生慢性毒作用,因此其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蓄积性检测的伸延。(二)蓄积实验方法蓄积实验的检测有两类方法,一类是理化方法,一类是生物学方法。1理化方法:是应用化学分析或同位素技术测定毒物进入机体后,在体内含量变化的经时过程。该法可确定毒物的半减期,故可作为检测物质蓄积方法。2生物学方法:是将多次染毒与一次染毒所产生的效应进行比较,故所测出的蓄积性不能区分是功能蓄积或购物质蓄积。生物学方法又分两类:蓄积系数法与残留率测定法。2.1蓄积系数法蓄积系数是指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出现效应的总剂量与一次染毒的半效量之比值,即Kcum=ED50(n)/ED50(l)实验常以死亡为观察的效应,此时Kcum=LD50(n)/LD50(l) Kcum越小,表示受检物的蓄积性越大。Mcdvcd提出按Kcum的大小将蓄积性分为4级见下表。蓄 积 性 分 级Kcum蓄积作用12.8,可认为基本无蓄积性。很明显,递增剂量法可在一个月以内对一种基本无蓄积性的毒物做出结论,但是使用固定剂量法,要测出Kcum12.8的一种毒物做出相似结论需128天。但是在人类实际接触情况下尽管有所波动,可实际少时递增的。因此这种方法与实际情况不符,而且这种染毒剂量制度,会使得可能产生的耐受性不容易出现。定量递增染毒剂量用表染毒日期14589121316172021242528每日染毒剂量(LD50)每4天染毒总剂量(LD50)累计染毒总剂量(LD50)0.10.40.40.150.61.00.220.91.90.341.40. 30.52.05.30.753.08.301124.512.8二十天法二十天法是我国(1984)对农药及食品安全性的毒理学评价有关规定的制定过程中,鉴于上述两种方法的利弊所提出的。办法适用0(溶剂对照)、1/2、1/5、1/10、及1/20 LD50分别对每组动物进行染毒,每天一次,共染毒20天,故称为20天法。结果判断是:蓄积系数3,为强蓄积性;蓄积系数3,为弱蓄积性;1/20 LD50组有死亡,且各剂量组呈剂量反应关系,为较强蓄积;1/20 LD50组无死亡,但各剂量组有剂量反应关系,为中等蓄积;1/20 LD50组无死亡,且各剂量组又无剂量反应关系,为无明显蓄积。1986年所发(85)为防字第78号文(卫生部)对第二点稍有修改;1/20 LD50组有死亡,且有剂量反应关系,则为强蓄积性;仅1/20 LD50组有死亡,则为弱蓄积性。2.2残留率测定法我国几乎无人采用残留率法,故仅介绍蓄积系数法。(三)耐受性实验方法与判定 在蓄积毒性实验结束时,存活的动物已经过许多次小剂量染毒,为证实其对该毒物是否产生了耐受性,需要进一步作耐受实验。 操作方法:将存活动物作为一组,另设一组从未接触过该毒的动物作为对照组。然后给予一次冲击量(或称打击量),一般为一个LD50的剂量。观察7天,比较两组死亡率。 判断机体对毒物耐受性水平,可用下述公式: C耐=(实验组死亡数/对照组死亡数)100 C耐为耐受系数,其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岛旅游元宇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钢水增氮技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汛知识培训粮库课件
- 智慧城管数某省市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Unit 2 Home Sweet Home Section A (1a-pronunciation)课件(内嵌视频)
- 行业标准合作协议
- 金融证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 人力资源代理合同6篇
- 合同范本之牛羊肉销售合同7篇
- HR数据分析应用-洞察及研究
- 市政道路监理规划及市政道路监理大纲
- 集体协商工作指导手册
- 摩托车行驶安全知识
- 防震减灾科普
- 酒店工程节能降耗培训展示
- 多组学数据的整合与分析
- 2024年针灸学(正高)考试历年全考点试卷附带答案
- 双一流大学完整版本
-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大全
- 订购单模板(订货单模板)
- 平曲线超高 超高缓和段上超高值的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