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三,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二十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2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考点展示,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知识概览,重点理论一个重要原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两个基本特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三个特性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1.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天命神权“敬德保民”思想,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促进统一的民族文化发展,独尊儒术,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产生宋明理学,近代西方文化传入,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形成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具有划时代意义,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宋明理学对后期封建社会影响较大,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冲击,考点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速记口诀:殷周影响、春战雏形、秦划时代、汉儒至尊、隋唐全盛、宋元明延续、明清衰微。,2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源远流长,表现那些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延续至今,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文字:作用、地位A.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B.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地位、特点A.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B.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特别提示:汉字是文字的一种。汉字内容丰富,为中华各族人民所认同、通用,但不能说为世界各国人民认同、通用,也不能笼统地说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华文化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但在近代出现了衰微,落后于世界文化的发展。,(3)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为什么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一个衰微的过程原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怎么办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A.保证: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B.措施: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另外,从创新角度(见教材P55),2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二:博大精深,(1)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A.文学艺术:作用: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特点: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历史辉煌而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地位: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B.科学技术:地位: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特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2)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具体表现: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分别具有水乡文化和边陲山寨文化特征。,(3)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文化的作用和体现: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A.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B.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C.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民族文化的地位: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意义: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误区释疑1:认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要走出两个误区在中华文化的民族性问题上,基本存在着两个思维误区:一是认为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就不同;二是认为既然各民族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那么各民族文化都是相同的。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也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但不等于民族之间文化无共性。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重点突破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比较,重点突破2.中华文化、区域文化、民族文化之辨别,命题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繁荣发展、绵延不断,甚至连佛教礼仪、服装等细枝末节的元素都保留得非常完整。这说明()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D中华文化异彩纷呈,题干材料强调了中国的佛教文化一直繁荣发展,绵延不断,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A当选。B、C、D与题意不符。,训练,解析,答案,命题点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2013年安徽卷)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A.B.C.D.,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不同的区域文化体现了区域文化各具特色,观点正确;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观点正确;一定时代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时代的文化,观点错误;不同区域文化之间既相互借鉴,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而不是“融合统一”,观点错误。,训练,解析,答案,请完成创新P147、149考点1、3的典例与对应训练。,1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1)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2)意义: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考点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2.包容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内在关系,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求同存异侧重于不同文化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静止的状态;兼收并蓄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动态的交流、借鉴与融合。(2)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吸收、借鉴,而是说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另外,包容性也并非说融合其他民族文化或融入其他文明。(3)包容性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特征之一。,3、中华文化的力量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之源。,(1)感知中华文化的力量,(2)如何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命题点1中华文化包容性(10福建卷)福建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了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体现()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C.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D.坚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独树一帜和汲取精华,说明坚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C项本身正确,但只说明第一层意思,A、B则与题意无关。,训练,解析,答案,请完成创新设计P148考点2的典例与对应训练。,命题角度2综合考察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创造积累、走向完善并自成体系的独特文化。2012年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在领略中华饮食之美的同时,又推广了中华饮食文化。一道菜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汤就是一种文化,锅碗瓢盆透出的都是丰厚悠久的文明: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区域性特征;风味多样、四季有别、讲究美感、注重情趣、食医结合的多样化特征;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的多角度审视(1)结合中华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解析: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自来水公司上年工作总结(四篇)
- 2025橙子购销合同书模板
- 甲状腺手术宣教
- 华师七上4.1.2垂线 课件
- 儿童国画课程课件
- 软件教育直播间搭建
- 2025年下半年安徽公共资源交易集团下属子公司公开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护理管理学试题与答案第十章护理质量管理
- 2025年下半年宁波市鄞州区三江堤防管理所招考编外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大班垃圾分类课件
-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5辽宁基金投资有限公司社会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焊工安全培训考试题库【含答案】
- 雨课堂在线学堂《军事理论》作业单元考核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押题试卷
- 2025-2026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六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汽车清洗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 快递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2025年江苏省行政执法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用火用电安全培训资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