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二,三,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A大气圈、B岩石圈、C水圈、D生物圈、E土壤圈、人类圈等。,一,二,三,2.整体性的表现(1)每一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3)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当地和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思考讨论: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什么影响?提示:河道淤积,河道泄洪能力降低;河床抬升,影响地表水系演化;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土壤盐渍化等。,一,二,三,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1.成土母质与土壤(2)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3)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一,二,三,2.气候与土壤,3.生物与土壤(1)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2)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3)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一,二,三,4.地形与土壤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思考讨论:在各种成土因素中,哪些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哪些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提示:成土母质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一,二,三,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1.认识整体性的意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系统和改善环境质量。2.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因,一,二,三,思考讨论:为什么长江三峡工程需要进行综合决策?提示:长江三峡工程不仅关系到三峡工程本身的建设问题,而且关系到整个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一,探究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材料汉代的黄土高原,草肥水美、山清水秀。自唐代以后,因大兴土木、连年战争,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最终形成千沟万壑的景观。,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一,探究二,(1)黄土高原植被的破坏对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提示: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土壤受流水侵蚀,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面土层,土壤肥力逐渐下降,植被生长慢,气候变得干旱,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沟谷不断加深扩大,最终形成千沟万壑的景观。(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会给黄河下游地区产生怎样的影响?提示:导致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形成“地上河”,使黄河下游易发生洪涝灾害。(3)此材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特性?提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一,探究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结合实例分析如下。(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温带荒漠景观的形成,如下图所示。,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一,探究二,(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某个较小的区域,某一要素变化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植被破坏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如下图所示。,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一,探究二,植树造林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如下图所示。从上图可以看出,人们可以通过大力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从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探究一,探究二,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例题1】一般来说,全球尺度、全海洋尺度和全大陆尺度等属于大尺度范围,而局部地区则属于小尺度范围。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名称。,。(2)如果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地理环境其他要素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河流:;动物:;地下水:;土壤:。(3)这些要素之间具有的关系。(4)你认为保护斜坡处的土壤不被水冲走的最好办法是什么?,探究一,探究二,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解析: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土壤、水、大气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植被遭破坏会引起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气候失调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答案:(1)地形生物大气水文土壤(2)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增大栖息地遭到破坏,物种减少水位降低肥力下降(3)相互制约、相互影响(4)恢复处的植被。,探究一,探究二,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自然环境各要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材料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探究一,探究二,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结合材料探究:(1)图中显示出土壤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提示:土壤处于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联系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枢纽。(2)土壤的组成物质分别来自哪个圈层?提示:矿物质来自岩石圈的风化,有机质来自生物圈中生物体的积累和转化,水分和空气分别是水圈和大气圈的组成部分。(3)绿色植物与土壤有什么关系?提示:土壤能够生长植物,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矿物养分元素等;绿色植物吸收了营养元素,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质归还地表,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使土壤具有肥力。,探究一,探究二,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1.成土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的影响,探究一,探究二,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2.气候与土壤,探究一,探究二,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3.生物与土壤(1)生物对土壤形成的影响。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图解如下:,探究一,探究二,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2)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对土壤肥力产生重要影响,如下图。,探究一,探究二,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4.地形与土壤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图解分析如下。,探究一,探究二,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例题2】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1)填写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表示绿色植物的作用,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2)气候对土壤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和来实现。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其主要原因是。(3)简述成土母质与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4)该图体现的自然地理环境关系是。,探究一,探究二,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解析:形成土壤的因素众多,在其形成过程中,生物对成土母质的不断改造具有重要意义,表现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实现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气候对土壤的形成主要是通过降水和气温来实现,冷湿的地区,微生物分解速度慢,有机质含量高。成土母质在生物、气候、地形等因素参与下,经过长期的发育过程,就形成了自然土壤,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体性。答案:(1)光合矿物质(2)降水气温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使有机质积累起来(3)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4)整体性,1,2,3,4,5,6,7,读图,完成第12题。1.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A.降水相对集中于夏季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C.夏季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D.山区地形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答案:C,1,2,3,4,5,6,7,2.图示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一致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地理要素的共同性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解析:从图中可知,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图中的地理要素特征可知其位于我国的东南丘陵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促使有机质的分解加快,积累减少,进而形成了贫瘠的红壤,这也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B,1,2,3,4,5,6,7,下图是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主要影响土壤的土层厚度、水热条件B.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理化性质C.生物主要影响土壤的发育程度、矿物养分D.地形主要影响土壤的质地特征、肥力特性,1,2,3,4,5,6,7,解析:第3题,成土因素的作用各不相同,岩石主要影响土壤的矿物成分;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理化性质;生物主要影响土壤的有机质来源,但不能影响矿物养分;地形主要影响土壤的发育过程。答案:B,1,2,3,4,5,6,7,4.土壤中的许多化学元素离开原来的位置,并改变原来的存在形式,在土壤上层富集是()A.岩石的作用B.气候的作用C.生物的作用D.地形的作用解析:第4题,土壤中的许多化学元素离开原来的位置,并改变原来的存在形式,在土壤上层富集,是生物循环的作用。答案:C,1,2,3,4,5,6,7,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第56题。5.“黑风暴”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主要是()A.植被遭到破坏B.地下水位下降C.降水异常减少D.温室效应加剧,解析:第5题,“黑风暴”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破坏了地表植被,从而使地表失去植被保护,地表沙土在风力作用下而形成。答案:A,1,2,3,4,5,6,7,6.“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解析:第6题,美国的“黑风暴”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保护好自然植被,对于过去存在的滥垦、滥耕现象,要及时地退耕还林还牧。答案:D,1,2,3,4,5,6,7,7.读雨林破坏对环境影响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右侧未受破坏的雨林,树林覆盖使土壤免受和。(2)树木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而不断形成的经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给土壤,又供植物利用,使森林资源得到。,1,2,3,4,5,6,7,(3)左侧大量的雨林遭到采伐,结果降水直接到达失去保护的地表,会使淋溶作用增强,导致土壤,没有了树木,逐渐减少,树木失去营养源,可能造成森林退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兴趣电商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初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 井控坐岗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应急应按试题及答案
- TUV氢安全培训课件
- Travel课题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新定义的题目及答案
- 【感恩教育】教师节主题班会《有一种炫耀是“我的老师很严格”》逐字稿
- qrqc安全培训记录课件
- 2025年长沙中考方言题目及答案
- 2025届浙江省新英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 初一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
- 中等职业学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标准
- DL∕T 976-2017 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风险管控清单(日管控)
- 盐酸罂粟碱在腰背痛治疗中的应用
- 智能网联汽车:第6章 智能网联汽车先进驾驶辅助技术
- SYT5405-2019酸化用缓蚀剂性能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 非器质性失眠症的护理查房
- 《基础写作教程》 课件全套 第1-11章 基础写作概论- 理论文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