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水利工作会议讲话稿(摘要)_第1页
全区水利工作会议讲话稿(摘要)_第2页
全区水利工作会议讲话稿(摘要)_第3页
全区水利工作会议讲话稿(摘要)_第4页
全区水利工作会议讲话稿(摘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全区水利工作会议讲话稿(摘要)一、五年攻坚,“十一五”水利工作取得新成效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一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始终把水利摆在优先投入、优先发展、优先保障的重要位置。特别是XX年以来,针对大面积的工程性缺水和城乡饮水安全问题,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中央新时期治水方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民生水利重点,统筹民生水利发展,从项目规划、工程建设到资金筹措,工作力度空前,并在XX年百年特大旱灾之后,及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走出了一条符合黔江实际的水利发展新路子。“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倍。正是有了大规模的投入,基本做到洪涝时水库能蓄水、干旱时水库能供水。在抗御XX年百年不遇特大旱灾、XX年冰雪灾害、2016年特大洪灾过程中,水利工程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确保了我区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供水安全加快解决,防汛安全等级提高。具体来讲,“十一五”全区水利建设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成效一是骨干水源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城北水库,开工建设太极水库、小南2/10海水库补水工程,明年全部建成后,每年将新XX市可供水量5860万立方米,可供水总量达到近亿立方米,基本满足“300亿工业”用水需求。二是饮水安全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完成老城供水主管改造,建成舟白水厂一期工程,建设城市拓展区供水工程,老城、正阳新城、青杠工业园实现联网供水;成功跻身全国饮水安全示XX县,新建、技改18座集镇水厂,建成37座农村标准化水厂,有效解决了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和生猪、烤烟、蚕桑等骨干产业用水问题。三是防洪能力建设有新的提升。推进城市防洪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城市防洪二期工程,老城防洪工程体系得到完善;建成乡镇河堤公里,濯水、冯家等临河集镇的防洪设施明显改善;基本完成病险水库除险排险任务。四是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新成效。开工建设三峡库区中部灌区项目,启动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多部门共同推进“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全区恢复改善灌溉面积万亩,抗旱增收成效明显。五是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全面启动。重点沿城市周边实施农发水保、世行水保等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和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完成水系森林工程7000余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180平方公里,电气化县建设通过验收,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期间,在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推动全区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水利保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我区连3/10续十年荣获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等奖,XX年荣获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区县,2016年、2016年两次荣获全市水利工作先进集体,2016年代表XX市在全国饮水安全工作现场会上作大会交流发言。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是得益于上级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国家水利部对黔江水利建设关爱有加,先后支持我区开展全国饮水安全示XX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试点县建设,2016年5月,水利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矫勇同志专门到我区视察水利工作,将我区小南海水库补水扩容工程从地方项目纳入国家层面,并落实中央补助资金5000万元。市委、市政府对黔江水利工作重点支持,市委36号文件专门对我区水利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市水利局更加倾心支持我区水利建设,2016年5月30日与我区签订了关于加快把黔江建成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水利合作共建协议,“十一五”期间市水利局领导近百人次来黔检查指导,11月29日,市水利局王爱祖局长率领相关处室负责人专程到我区调研水利工作,充分体现了黔江水利工作有为有位。“十一五”期间,中央及市上对我区水利投入达亿元。二是得益于水利投融资改革创新。我们于XX年与市水投集团共同出资成立了水利投融资平台XX市XX区泰来水利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并由泰来公司通过银行融资4000万元用于城北水库建设,全额到位了城北水库建设地方配套资4/10金。目前,区泰来公司的资产总额从成立之初的亿元增加到亿元。三是得益于我们各级党政齐心协力。各级各部门抓水利主动积极、配合密切,在骨干水源建设、饮水安全和病险水库整治等方面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任务,做出了贡献。四是得益于项目前期工作十分扎实。按照“开工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论证一批”的工作思路,超前规划、超前设计、超前运作,完成了10多亿元的项目前期工作,及时有效地对接国家规划,争取到一大批多年想干而无钱干的水利工程。五是得益于管理机制日臻完善。我们探索建立了“先建机制、再建工程,协会管理、有偿使用”的整乡整村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新模式,得到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批示、给予了高度肯定,水利部陈雷部长明确要求在全国推广,奇帆市长在全市水利工作会上也给予了充分肯定。探索创新的“先建后补”“竞标投入”的小农水工程建设、探索实行水土保持工程“图斑”工作法、“三公示”等管理机制,把钱用在刀刃上,杜绝“半拉子”工程,有效保证了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水利建设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水利事业发展,任务还十分繁重。一是工程性缺水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全区只有中型水库3座,在建1座,绝大部分耕地还是“靠天吃饭”,水利建设的现状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二是水利工程老5/10化、年久失修,还有1000多口山坪塘急需整治。三是乡镇集镇河堤防洪任务重,侵占、毁坏河道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全区19个临河集镇中有13个没有水利防洪设施。四是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全区仍有17万人未达到安全饮水标准,高山大盖农村人畜饮水极度困难。这些困难和问题,全区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多出主意,多想办法,尽快解决,加快全区水利工作科学发展。二、实施六大工程,实现“十二五”水利工作新跨越“十二五”是国家加快水利建设的重要时期,中央将水利建设提升到关系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高度,提出了水利是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明确今后十年水利投资总额达到4万亿元以上,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滞后的状况。市委、市政府决心很大,在全市水利工作会上,奇帆市长明确提出对中央要求在2020年前实现的指标,重庆要在2016年前提前实现。今后五年,将原计划总投资700亿元增至1000亿元,促进水利大发展。就有利条件而言,我区水利事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全区上下要紧紧抓住国家和重庆加大水利投入、加快水利建设的大好机遇,详规划、多争取、快实施、见成效,推动我区水利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为缩小三个差距、实现全面小康、加快建设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十二五”时期,我区水利工作主要任务是把解决工程性缺水、城市生态6/10缺水、饮水安全、城乡防洪和农田水利作为水利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围绕全区实施“三大战略”、建设“五个黔江”和“缩小三个差距”的要求,科学治水、依法治水,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为加快把黔江建成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率先在渝东南地区实现全面小康提供现代水利保障。“十二五”时期,我区水利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完成水利资产投资50亿元,力争60亿元;全区水利化程度达到45,力争达到50;基本建成城乡防洪抗旱保障体系,城乡供水保障体系,城市生态用水保障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推动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五大保障体系”;创建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先进示范区、全国生态节水示范区。围绕上述目标,要着力实施“六大工程”建设第一,着力实施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亿元,全面推进骨干水源工程建设,确保全区蓄饮提水能力达到2万亿立方米,新增蓄饮提水能力1亿立方米,全力保障城市扩容、产业发展用水需求。一是抓好骨干水源项目建设。在建的太极水库、小南海水库补水扩容工程要加快推进,确保早日建成投用。老窖溪水库工程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通过了市水利局组织的7/10技术审查,正待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审核批复,工程涉及的流域规划、水资源论证、环保、林地等相关报告已通过相关部门审批。区水务局、发改委等部门要把这个项目作为头等大事,紧盯不放,确保2016年上半年完成初步设计编制及审批工作,并实质性开工建设,在“十二五”末基本建成投入运行。二是开工建设一批小型水利工程。小型水利工程投入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快,受益面广,应成为大中型水源项目的有益补充。重点要建成瓦窑堡、马鹿池、陈家寨、黄桥等4座小(一)型水库和甘溪、新民、高坪等6座重点小(二)型水库,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度调节。特别是瓦窑堡水库,主要功能为解决青杠工业园区用水,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要抓紧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确保明年开工建设。三是整治12座小(二)型病险水库,实现全区病险水库全面销号,在增加蓄水能力的同时,保障防洪安全。第二,着力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基本解决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3亿元,着力围绕“四个一”居住体系建设,突出80个整村脱贫重点,新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17万人。一是城市供水工程,建成城北水厂、正阳水厂、青杠水厂,扩建舟白水厂,达到日供水15万吨的城市供水能力,随着城市和工业园区的扩容同步完善供水管网,保障30万城市人口供水。同时,要抓紧全面实施小南海干渠整治,确保城市供8/10水“生命线”的安全。二是乡镇集镇供水工程。新改扩建25个集镇供水工程建设,确保全区所有乡镇集镇居民都吃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同时制定完善乡镇水厂定价机制,既要保证价格合理,也要保证水厂可持续发展。三是农村饮水安全。要深化和完善“先建机制、再建工程,整乡推进、协会管理”的建管模式,坚持因地制宜,实施城区自来水管网辐射工程,延伸城区饮水主干管网至冯家街道的有关村社,解决街道周边村社饮水安全问题;加强乡镇自来水管网联网工程,人口较多、水源基础较好的乡镇,做到管网横向到社,纵向到户,尽量辐射延伸主干管网,并与水源不足的自来水管网进行联网,确保在发生干旱时能够异地调度水源解决用水困难的乡镇和村社;兴建单村供水工程,对水源较好和经济条件较好的村,通过“先建后补”、“一事一议”方式建立单村集中供水工程,成立相应的村社管水协会,加强对农村饮水管网的管理,使农村饮水工程发挥最大的效益;对分散和距离饮水管网较远的农户,积极鼓励和引导群众不等不靠,自筹资金,采取单户分散工程、联建大井模式,解决人饮安全。第三,着力实施城市生态用水景观工程建设,基本解决城市生态缺水问题。在“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2亿元,实现城市生态用水景观工程。依托XX区河流,建设沉砂池、翻板坝、滚水坝,建成水域面积32万平方米。启动XX区“千湖景9/10观工程”前期工作,建设新城生态景观用水工程和峡谷峡江生态堤防工程。延伸城区万米健身河堤,完成册山河滨走廊建设。积极推进重要次级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第四,着力实施防洪保安工程建设,全面增强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本治标兼顾、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配合,集中力量突破防洪抗旱薄弱环节,提高城市防洪排涝标准,最大程度减轻洪涝干旱灾害。在“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9亿元,治理7条河流,实现病险塘库整治全面销号,城市和乡镇(街道)政府所在地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一是全面建成城市防洪工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实现防洪与景观的双重功能,建设人水和谐的示范工程。完成分洪隧洞建设,实施城区二期堤防7公里,城市拓展区防洪护岸河堤公里,建成35平方公里城市防洪保安工程。二是全面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实施境内阿蓬江流域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新建堤防50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