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词成语积累_第1页
高中语文诗词成语积累_第2页
高中语文诗词成语积累_第3页
高中语文诗词成语积累_第4页
高中语文诗词成语积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刘禹锡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刘禹锡锦瑟)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成语积累,削足适履【出处】淮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解释】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近义词】生搬硬套,杀头便冠【反义词】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扬汤止沸词目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释义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三国志魏书刘廙传:扬汤止沸,使不焦烂.近义1.抱薪救火2.饮鸩止渴3.以汤止沸反义釜底抽薪,抽薪止沸例句对社会上的精神垃圾,我们不能用扬汤止沸的办法,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辨析扬汤止沸和饮鸩止渴都有只顾眼前,办法不彻底的意思.区别在于扬扬止沸比喻治标不治本,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饮鸩止渴则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严重后果.,典故:刘廙是三国时期魏国人.他的哥哥高望之,被荆州刺史刘表所杀,他便投奔曹操,在曹操部下当一名秘书之类的官员.刘廙有才,干事勤勉,受到曹操及其长子曹丕的器重.当时,有个名叫魏讽的人,反对曹操,进行袭击,被人告发后,曹操便把魏讽处死了.而刘廙的胞弟刘伟,是魏讽阴谋袭击曹操事件的同党,因此也被曹操诛杀.按照当时法律,刘廙因弟弟牵连,也当获罪,并应全家抄斩.可是曹操爱惜人才,同时也了解刘廙的为人和他弟弟刘伟根本不同,据审查得知,当时刘廙还曾劝说刘伟别跟魏讽往来.所以曹操下令,特别宽恕刘廙,不予判罪.刘廙很感激曹操,他为此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信中有一段这样写道:我的罪,例应灭绝祖宗和家族,幸而蒙您扬汤止沸救了我和全家人的命,这样的大恩,是永远也报答不了的,今后我只有拼死为您效劳才是.扬汤止沸指播扬锅里的滚汤(开水),使它稍冷,暂不沸腾,是比喻宽缓急难的意思.但后来人们在运用中,这句成语的愿意有了变化,一般来用比喻临时采取紧急措施,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形容办法不够彻底,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矮低斜行闲作草,睛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矫枉过正发音jiowngguzhng释义矫:纠正.枉:弯曲.正:直.把弯的东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边.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逮至清世,则复入矫枉过正之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仲长统传检.又每,至坐视儿女之放纵,而不一置问.(清蒲松龄聊示例或有避其谤者,斋志异细柳)超绝书:至诚感天,矫枉过直.近义词过犹不及反义词恰如其分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分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舍本逐末【汉语拼音】shbnzhm【词语解释】抛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形容轻重倒置.【字词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本:原义为树根,借指事物的根本末:原义为树梢,借指事物的末节【成语性质】贬义词【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近义词】舍近求远贪小失大本末倒置舍本求末舍近求远,贪小失大贪小失大,本末倒置【反义词】追本求源追根寻源追本求源,追根寻源【另外写法】弃本逐末,舍近谋远,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始作俑者发音:shzuyngzh释意: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始作俑者中华成语大辞典的解释为:最初制作俑来殉葬的人,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解释:根据孟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现在常被误用指第一个做某一件事或某一项任务的人,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姜夔扬州慢),欣欣向荣(xnxnxingrng)解释:欣欣:生机勃勃的样子.;荣:茂盛.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又指花草树木生长旺盛.出处:晋陶潜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周恩来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近义词:朝气蓬勃,方兴未艾,蒸蒸日上反义词:日暮途穷,大势已去,死气沉沉典故: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担任江州祭酒,彭泽县令等官职,他对当时朝廷的官场黑暗非常不满,表示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公元405年,他毅然辞官回乡,在回,描写欣欣向荣的春天的景象乡的途中,他把路途所见所闻写成归去来辞例句:1.春风吹走了冬天的寒意,吹走了雪花的痕迹,山角下嫩黄的小花布满整个视野,一片欣欣向荣欣欣向荣的景象.欣欣向荣2.在其间欣欣向荣的,只有鲜花和绿草,这是比喻对于将来的希望.,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水到渠成【成语拼音】shudoqchng【成语释义】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成语用法】用作褒义.多用于劝人不要急于求成;或说明某事的成功是因为客观条件成熟.一般作谓语,定语.【近义词】顺理成章,瓜熟蒂落【反义词】功败垂成【英文翻译】1,Successwillcomewhenconditionsareripe.成语出处1.苏轼答秦太虚书: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2.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问:如何是妙用一句?师曰:水到渠成.,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子)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墨守成规【读音】mshuchnggu【释义】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