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茎木树脂类中药_第1页
中药学茎木树脂类中药_第2页
中药学茎木树脂类中药_第3页
中药学茎木树脂类中药_第4页
中药学茎木树脂类中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4茎木类中药,一、含义茎木类中药包括茎类中药和木类中药,茎(Caulis)类中药,药用木本植物的茎,以及少数草本植物的茎藤。包括:茎藤Caulis,如关木通、大血藤、鸡血藤、海风藤、青风藤等;茎枝Ramulus,如桂枝、桑枝、桑寄生、槲寄生、钩藤等;茎刺Spina,如皂角刺,或其翅状附属物,如鬼箭羽;茎髓Medulla如灯心草、通草等。药用草本植物的茎,则列入全草类中药,如麻黄、石斛等。,木(lignum)类中药,药用部位为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以内的部分,通称为木材,一般分为边材和心材两部分。边材sapwood含水分较多,颜色较浅,心材heartwood由于蓄积了较多的挥发油和树脂类物质,颜色较深,质地亦较致密而重。木类中药大多采用心材部分。,二、性状,一般应注意其形状、大小、粗细、表面、颜色、质地、折断面及气味等,带叶的茎枝,还应观察叶的特征。形状多为圆柱形,鸡血藤扁圆柱形。颜色大多为棕黄色;鸡血藤、大血藤红紫色,红(黄)苏木、紫降香。质地白木香不沉水,沉香沉水或半沉水。降香,沉水,断面髓偏于一侧:鸡血藤、槲寄生导管小孔明显、射线放射状:关木通、大血藤、清风藤、海风藤。异型VB:鸡血藤、丁公藤、沉香气味海风藤味苦,有辛辣感,青风藤味苦而无辛辣味;降香、沉香等则有香气。,二、性状,三、显微鉴别,一般应作横切片、纵切片及解离组织进行观察。,(一)茎类中药的组织构造,茎的组织构造一般应注意如下各部分的特征:1周皮或表皮幼嫩木质茎和草质茎常可见表皮。2皮层观察其存在与否及所占比例。初生皮层有时具有厚角组织或厚壁组织。观察细胞的形态及内含物等。3.韧皮部由筛管、韧皮射线和韧皮薄壁组织组成,注意观察各种细胞的形态及排列情况,有无厚壁组织、分泌组织等。从韧皮部以外发生的纤维,称称中柱鞘纤维。4.形成层5.木质部6.髓部有的髓具厚壁细胞,或形成环髓纤维或环髓石细胞。,维管束异常构造:,鸡血藤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层状排列成数轮,海风藤的髓部具数个维管束,络石藤有内生韧皮部,沉香具内函韧皮部。,(二)木类中药的组织构造,一般作三个方向的切片,即横切片、径向纵切片与切向纵切片。,1.导管和管胞导管分子的形状、宽度、长度、导管壁上纹孔的类型。此外还应注意导管中有无侵填体及侵填体的形状和颜色。松柏科植物的木材没有导管,而为管胞。管胞两端较狭细,无明显末梢壁(纤维状管胞),即使有斜形末梢壁但无穿孔而只有纹孔(导管状管胞)。,2.木纤维占木材的大部分。通常为单个狭长的厚壁细胞,细胞腔狭小,壁厚有斜裂隙状的单纹孔;少数细胞腔较宽。有些纤维胞腔中具有中隔,称为分隔纤维。3.木薄壁细胞细胞壁有时增厚或有单纹孔,大多木质化。有时内含淀粉粒或草酸钙结晶。4.木射线细胞形状与木薄壁细胞相似,但在切面上的位置和排列形式不同,射线细胞的长轴通常是半径向的,和导管及纤维的长轴相垂直。,横切面射线从中心向四周辐射,显示射线的宽度和长度;切向切面射线的轮廓呈纺锤形,显示射线的高度和宽度。如果全部射线细胞都是一样的称为同型射线,倘若细胞形状不同的,则为异型射线;径向切面显示射线为多列长形细胞,从中部向外周横叠着,显示射线的高度和长度。,川木通CaulisClematidisArmandii,【来源】为毛茛科小木通ClematisarmandiiFranchl绣球藤ClematismontanaBuch.Ham.藤茎,【性状鉴别】,呈长圆柱形,略扭曲,直径23.5cm。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向凹沟及棱线,节膨大,残余皮部易撕裂。质坚硬,不易折断。切片厚0.20.4cm,圆形或略斜向切片,边缘不整齐;残存皮部黄棕色;木部浅棕色或浅黄色,宽广,满布小孔排列成若干同心环状层纹,具黄白色放射状纹理及裂隙。髓部较小,类白色或黄棕色,偶有空腔。无臭,味淡。,【成分】含齐墩果酸等皂苷。【理化】TLC检齐墩果酸。,大血藤CaulisSargentodoxae,【来源】为木通科大血藤Sargentodoxacuneata(Oliv.)Rehd.etWils.藤茎,习称“红藤”。,【性状鉴别】,呈圆柱形,略弯曲,直径13cm。表面灰棕色,粗糙,栓皮常呈鳞片状剥落而露暗红棕色,可见膨大的节及枝痕或叶痕。质坚体轻,折断面裂片状。断面皮部呈红棕色环状,有六处向内嵌入黄白色木部,木部排列不规则的细孔被红棕色射线隔开,呈放射状花纹。气微,味微涩。,【显微鉴别】,茎横切面:栓内层、皮层散有石细胞群,有时其胞腔内含方晶;韧皮部含黄棕色分泌物的分泌细胞与筛管群相间排列。,【成分】,含鞣质7.7;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胡萝卜苷、-谷甾醇等。,苏木LignumSappan,【来源】为豆科苏木CaesalpiniasappanL.心材,【性状鉴别】,表面黄红色至棕红色,有时可见红黄相间的纵向条纹。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有的则呈不规则稍长条状。质坚硬。横断面年轮明显,有的可见暗棕色带亮星的髓部。气微香,味微甘涩。,显微鉴别,【成分】,含巴西苏木素(brasilin)约2,在空气中易氧化成巴西苏木色素,即为苏木的红色色素成分;苏木酚;挥发油:d-菲兰烃、罗勒烯,为苏木的香气成分。,【理化鉴别】,(1)粉末10g加水50ml,振摇,滤过,滤液显橘红色,紫外灯下显黄绿色荧光;取滤液5ml,加氢氧化钠试液2滴,显猩红色,紫外灯下显兰色荧光,再加盐酸使呈酸性,溶液变为橙色,紫外灯下显黄绿色荧光。(2)TLC以苏木对照药材为对照。,鸡血藤CaulisSpatholobi,【来源】为豆科密花豆SpatholobussuberectusDunn藤茎。【产地】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等省。【采收加工】秋、冬两季采收,除去枝叶、切片或切段晒干。,【性状鉴别】,呈扁圆柱形。表面灰棕色,栓皮脱落处呈红褐色,有纵沟。质坚实,难折断,折断面呈不整齐的裂片状。横切面可见皮部树脂状分泌物呈红褐色或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性半圆形的环。髓偏向一侧。气微,味涩。,【显微鉴别】茎横切面:,木栓层细胞含棕红色物。皮层较窄,散有石细胞群;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成数轮。韧皮部最外侧为石细胞群与纤维束组成的厚壁细胞层;分泌细胞甚多,充满棕红色物;纤维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木质部导管多单个散在,类圆形,直径约400m;木纤维束亦为晶纤维;木薄壁细胞中少数含棕红色物;木射线有时含红棕色物。,粉末:棕红色。,晶纤维成束,末端壁易分裂成数条,呈针状纤维束。石细胞成群,常含草酸钙方晶。导管以具缘纹孔为主,有的内含红棕色或黄棕色物。分泌细胞胞腔内含红棕色或黄棕色物,常与韧皮射线垂直排列。草酸钙结晶方形,类双锥形等,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木射线细胞、木薄壁细胞及木栓细胞具纹孔。,【成分】,含鞣质;异黄酮(如芒柄花素)、二氢黄酮、查耳酮;三萜类和甾醇类成分。,沉香LignumAquilariaeResinatum,【来源】为瑞香科白木香Aquilariasinensis(Lour.)Gilg沉香A.agallochaRoxb含树脂的心材。,【产地】白木香主产于广东省。沉香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及越南等国,我国台湾亦有栽培。【采收加工】本品全年均可采收。自树干中割取沉香,再用小刀剔除不含树脂的黄白色木质部及朽木部分,晒干。,【性状鉴别】,国产沉香(白木香)呈不规则块、片状。表面凹凸不平,有加工的刀痕,孔洞和凹窝表面多呈朽木状。可见黑褐色树脂和黄白色木部相间的斑纹。质较坚实,大多不沉于水。断面刺状。有特异香气,味微苦,燃烧时发浓烟及强烈香气,并有黑色油状物渗出。,沉香呈圆柱状或不规则棒状。表面密布断续棕黑色的细纵纹。质坚硬而重,能沉水或半沉水,气味较浓。,【显微鉴别】,白木香横切面:导管呈圆多角形,有的含棕色树脂。木纤维多角形,直径2045m,壁稍厚,木化。木射线宽l2列细胞,壁非木化或微木化,有的具壁孔,含棕色树脂。木间韧皮部细胞壁薄,非木化,含棕色树脂,其间散有少数纤维,有的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柱晶。切向纵切面:可见木射线细胞同型性,宽12列细胞,高420个细胞。,沉香(白木香)三切面特征图,粉末:白木香黑棕色。,纤维状管胞长梭形,多成束,直径2030m,有具缘纹孔,纹孔相交成十字形或斜裂缝状。具缘纹孔导管直径约至130m,具缘纹孔排列紧密,导管内棕色树脂团块常破碎脱出。木射线细胞单纹孔较密。内函韧皮部薄壁细胞含黄棕色物质,细胞壁非木化,有时可见纵斜交错纹理及菌丝。韧型纤维壁上具单斜纹孔。草酸钙柱晶,长69m,直径915m。,白木香粉末图,沉香显微特征与白木香区别为:,木射线大多宽为l列细胞,高5个细胞。韧型纤维较细,壁不具单纹孔。具缘孔纹导管直径至150m。草酸钙柱晶极少,长至80m。,【成分】,白木香含挥发油沉香螺萜醇(agarospirol)、白木香酸及白木香醛等,具有镇静作用;树脂。沉香含油树脂。其挥发油中含:苄基丙酮、对甲氧基苄基丙酮、倍半萜烯醇、沉香螺萜醇、沉香萜醇等。,项目4树脂类中药,定义:树脂(Resina)类中药是指一类存在于植物树脂道中,当植物体受伤后分泌出来,露于空气中干燥形成的一种无定形的固体或半固体物质。组成较复杂,大多为挥发油、树胶、有机酸等混和存在,具有防腐、抗菌、消炎、活血、祛淤、消肿的功效,临床上常用。,项目4树脂类中药,1、树脂在植物界中的存在和采取主要存在于种子植物的树脂道中,如:金缕梅科苏合香、枫香脂,橄榄科乳香、没药,伞形科阿魏,棕榈科血竭等。采取方法主要是对植物体进行简单的切割,让树脂流出,收集即可。,项目4树脂类中药,2、树脂的化学组成和分类1)化学组成常是很多高分子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的混合体,主要是由二萜烯、三萜烯的衍生物以及木脂素类成份组成,具体如下:a、树脂酸(resinaacids):不具挥发性,常具有1个或几个羟基或羧基,能溶于碱性水溶液形成肥皂样的乳液,大多游离存在,如松香中含有90以上的树脂酸(松香酸)(二萜烯酸),乳香中含有三萜烯酸类的乳香酸。,项目4树脂类中药,b、树脂醇(resinaalcohols):可分为树脂醇和树脂鞣醇两大类。树脂醇(rasinols):无色,含醇羟基,遇三氯化铁不显色。树脂鞣醇(resinotamols):含酚羟基,遇三氯化铁显蓝色。c、树脂酯(resinaesters):是树脂醇或鞣醇与树脂酸或芳香酸结合成的酯(存在于树脂中的游离芳香酸称香脂酸)。与KOH醇溶液共煮则皂化。,项目4树脂类中药,d、树脂烃(resenes):是一类结果复杂的含氧中性化合物,可能是倍半萜烯或多萜烯的衍生物,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碱,不能被水解和氧化,没有导电性。,项目4树脂类中药,2)树脂的分类树脂中常混有挥发油、树胶及游离的芳香酸等成分,通常根据其所含的主要化学组成而分为以下几类:a、单树脂类(resina):指不含或很少含挥发油及树胶的树脂,又可分为:酸树脂:主要成分为树脂酸,如松香。酯树脂:主要成分为树脂酯,如枫香脂、血竭等。混合树脂:无明显的主成分,如洋乳香。,项目4树脂类中药,b、胶树脂类(gummi-resina):主要成分为树脂和树胶,如藤黄。c、油胶树脂(oleo-gummiresina):胶树脂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油,如乳香、没药、阿魏等。d、油树脂(oleo-resina):主要成分为树脂与挥发油,如松油脂、加拿大油树脂等。e、香树脂(balsomam):油树脂中含有较多的游离芳香酸,如苏合香、安息香等。,项目4树脂类中药,3、树脂的通性多为无定形固体,质硬而脆,断面微有光泽,少数为半固体,不溶于水也不吸水膨胀,易溶于醇、乙醚、氯仿等大多数有机溶剂中,在碱性溶液中能部分溶解;加热至一定温度时先软化,最后溶解,与树胶比较有一定熔点,燃烧时有浓烟,并有特殊的香气或臭气。,项目4树脂类中药,4、树脂的鉴定除作性状鉴别和定性鉴别外,还应作物理、化学鉴别,如溶解度、浸出物、灰分及树脂的酸价、皂化价、碘价的测定,这些对树脂的真伪及质量优劣检查均有一定意义。,乳香(Olibanum),【来源】为橄榄科(Burseraceae)植物卡氏乳香树BoswelliacarteriiBirdwood及同属其他数种植物皮部切伤后渗出的油胶树脂。【产地】主产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南部。我国广西地区有少量引种。【采收】主要于春季采收,乳香(Olibanum),乳香(Olibanum),【性状】呈小乳头状、泪滴状或不规则小块,长0.52cm,有时粘结成团块,淡黄色,有时微黄绿色或棕红色,半透明,有的表面无光泽并带有一层类白色或淡黄色粉尘;久贮色加深,质坚脆,断面腊样,无光泽,亦有少数呈玻璃样光泽;气微芳香,味微苦,嚼时开始碎成小块,迅即软化成胶块样,粘附牙齿,唾液呈乳白色,并微有香辣感。,乳香(Olibanum),【成分】含树脂6070,树胶2735,挥发油38,树脂的酸性部分主要为、乳香酸及其衍生物,另含多聚糖。【理化】1、受热变软,烧之有香气(不应有松香气),冒黑烟,有黑色残渣。2、与少量水共研,能形成白色乳水液。3、取粗粉0.05g,溶于苯酚四氯化碳(1:5)的混和溶液,呈褐色或紫色(酯化)。,乳香(Olibanum),4、取树脂1g,研碎成粉末,溶于甲醇10ml24h,滤过,蒸干滤液,残渣溶于稀硫酸10ml,硫酸液用氯仿萃取2次,每次10ml,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溶于醋酐浓硫酸(19:1),呈紫色(检查乳香酸)。5、取粉末少许,平铺在纸上,在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荧光,乳香呈黄棕色,松香呈兰紫色。6、取粉末3g,加10硫酸15ml,沸水浴加热15分钟,乳香呈黄白色乳状液。,乳香(Olibanum),【附注】1、洋乳香:为漆树科植物粘胶乳香树PistacialentiscusL的树干或树枝经切割后流出的干燥树脂,主产于希腊、土耳其及地中海南岸地区,外形与乳香相似,但颗粒小而圆,直径38mm。新样品表面有光泽,半透明,质脆,断面透明,玻璃样;气微芳香,味苦,嚼之先为沙粒样,后软化成可塑性团块,不粘牙。与水共研不形成乳胶液。,乳香(Olibanum),2、白乳香(枫香脂):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植物枫香树(LiguidambarfermesanaHance)的干燥树脂,与乳香相似,烧之香气浓郁,熔化快,滴沱多。投入带水烧杯中,不吸水,不变色;加热至100摄氏度略软化,但不溶于水,水液仍澄明清澈。,乳香(Olibanum),3、松香:为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和油松(P.tabuleaformisCarn.)或同属数种植物树干分泌物除去挥发油所得的树脂,呈不规则颗粒或块状,表面黄白色,常有一层粉霜,质较松,易碎,断面略有光泽;嚼之粘牙,具松节油气味。,没药(Myrrha),【来源】为橄榄科(Burseraceae)植物没药树CommiphoramyrrhaEngler(C.molmolEngler)及同属其他种植物树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没药(Myrrha),【产地】主产于非洲东北部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南部及印度等地,以索马里所产没药最佳。【采收】11月至次年2月采收。,没药(Myrrha),【性状】呈不规则颗粒状或粘结成团块,大小不一,一般直径约2.5cm,有的可达10cm。表面红棕色或黄棕色,凹凸不平,被有粉尘。质坚脆,破碎面呈颗粒状,带棕色油样光泽,并常伴有白色斑点或纹理;薄片半透明。气香而特异,味苦而微辛。,没药(Myrrha),乳香和没药的性状比较:,没药(Myrrha),【成分】树脂2535%,树胶5761%,挥发油717%及其他成分。【理化】1、与水共研形成黄棕色乳状液,粉末遇硝酸呈紫色。2、粉末0.1g,加细砂研匀,用乙醚提取,将乙醚液蒸干,得残渣,溶于硝酸,显紫红色(检查挥发油)。3、粉末少许,加香草醛盐酸液,挥发油含量高的显紫红色,含量低的显黄色,渐变为紫红色(检查挥发油)。,没药(Myrrha),没药、乳香及松香的比较:,血竭(SanguisDraxonis),【来源】为棕榈科(Palmae)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dracoBI果实中渗出的树脂。目前国产血竭为百合科植物海南龙血树DracaenaCambodianaPierreexGaynep.的含脂木质部提取而得的树脂。【产地】麒麟竭主产于印度尼西亚和苏门达腊及印度、马来西亚等国。【采收】采集成熟果实,撞取树脂,以布包起,于热水中熔化,取出,放冷为原装血竭,加上达玛胶、原白树脂等为加工树脂。,血竭(SanguisDraxonis),1、进口加工血竭(手牌、皇冠牌):略呈扁圆四方形,直径68cm,厚约4cm,重250g280g,表面暗红色或黑红色,有光泽,常因有摩擦而成的红粉,底部平圆,顶端有包扎成型时的纵折纹,一般呈钝角四棱形,表面印有商标牌号,体重,质脆易碎,比重约1.2,破碎面黑红色,光亮,研粉则为血红色,气无,味淡,嚼之有砂砾感。以外色黑红似铁,断面黑亮,研粉鲜红色者为佳(手牌优于皇冠牌)。,血竭(SanguisDraxonis),2、进口原装血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