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学(总论),脾胃科谷云龙,绪言,中药的概念,中药是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药物。,中药学的概念,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集、炮制、性能、功效以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第一章,先秦时期,魏晋南北朝,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当代,民国时期,清代,宋代,明代,金元时期,一、先秦时期,1.药食同源,一、先秦时期,一、先秦时期,2.神农尝百草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二、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成书年代:约公元200年(东汉末年)载药情况:365种分类情况:三品分类法成就: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系统总结了汉以前药学成就,是历代本草的奠基石,对后世本草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三、魏晋南北朝时期,1.本草经集注成书年代:公元480498年(梁代)作者:陶弘景载药情况:730种分类情况:双分类法(按自然属性分类并结合三品分类),三、魏晋南北朝时期,2.炮炙论:为南朝雷敩所著,其主要内容是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本书为我国第一部有关炮制学方面的专著,它标志着本草新分支学科的产生。,四、隋唐时期,新修本草成书年代:公元657659年(唐代)作者:李勣、苏敬等主持编写载药情况:844种(新增114种药物),五、宋代,证类本草成书年代:公元1082年作者:唐慎微载药情况:该书以嘉祐、图经为基础,并广泛收录其他文献中的药学资料,收药1558种,药后附列单方3000余首,首开方药相互印证的先例。,六、金元时期,特点:一是发展了升降浮沉和归经理论,并使之系统化;二是大兴探讨药物奏效原理之风,以药物形、色、气、味为主,利用气化、运气和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一套法象药理模式。,七、明代,本草纲目成书年代:公元15521578年作者:李时珍载药情况:1892种,附方11096首,附图1160幅。内容:全书52卷,16纲,62目。,成就:,1.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的药物学2.纠正了以往本草书中的某些错误3.提出了当时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4.纠正了一些反科学的见解5.丰富了世界科学宝库6.辑录保存了大量古代文献,八、清代,本草纲目拾遗成书年代:公元1765年作者:赵学敏载药情况:921种,在纲目基础上新增716种。成就:对纲目中修正错误及补充不足。,九、民国时期,陈存仁主编的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年),是我国第一部有重要影响的大型药学辞书,载药4300余种。,十、当代的本草学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载药5767种)和中华本草(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1999年出版,载药8980味)等。,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一、产地,中药的来源,除部分人工制品外,主要是天然的动、植物和矿物。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道地药材,即某一地区所产的某种药材,产量高、质量好、疗效佳,素有盛名。,二、采集,药材的采收,应该在有效成分含量最多的时候进行。通常以入药部分的成熟程度作为依据,每种植物药材都有一定的采收时节。,二、采集,1.根、根茎:通常在秋末至春初时采收。2.树皮、根皮:通常在春、夏季节植物生长旺盛,植物体内浆液充足时采收。,二、采集,3.叶、全草:通常在植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花将开放或盛开而果实尚未成熟时采收。4.花:一般在花刚开放时采收。5.果实、种子:通常都在成熟时采收。,第三章,中药的炮制,概念,炮制,是将采集来的中药材,根据临床需要和制剂的要求,采用一定方法进行加工的过程。在古代又称“炮炙”、“修治”、“修事”等。,炮制的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减低药物峻烈之性,保证用药安全。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3.改变药物的性能,使之更能适应病情需要。,炮制的目的,4.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5.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制剂、贮藏和煎出有效成分。6.矫味,矫臭,以便于服用。7.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材清洁纯净。,炮制方法,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第四章,中药的性能,药物治疗疾病的机理,疾病阴阳失调偏盛偏衰,健康阴平阳秘,药物偏性,中药性能,概念,中药的性能:简称药性,是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功能的统称。是用中医药理论对中药作用的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第一节,四气,概念,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确立依据,机体发生反应药物作用(治疗病证),m,温热,机体发生反应,m,寒凉,机体发生反应,m,温热,治疗作用,m,寒凉,治疗作用,作用及适应证,1.寒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适用于阳热证。2.温热: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适用于阴寒证。,第二节,五味,概念,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基本药味及附属于酸甘的涩味和淡味,合称为五味。,确立依据,1.经健康人的味觉器官感受而得2.经临证实践而得(治疗病证),作用及适应证,辛,发散,表证,气滞,血瘀,作用及适应证,甘,补益,虚证,脾胃不和,药性不和,脘腹四肢拘挛疼痛,药性峻猛,药物毒性药食中毒,作用及适应证,淡,渗,水肿、小便不利,利,渗湿利水,作用及适应证,酸,收,滑脱不禁,涩,涩,收敛固涩,津伤口渴,作用及适应证,坚阴,阴虚火旺,热结便秘,咳喘呕呃,实火上炎,苦,燥湿,湿证,作用及适应证,咸,软坚散结,瘰疬、痰核瘿瘤、癥瘕,便秘,泻下,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第三节,升降浮沉,概念,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于人体的不同趋向,是与疾病表现的趋向相对而言的。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上行,沉是泻利下行,浮,沉,升,降,作用及适应证,1.升浮药:一般具有解表、升阳祛风、散寒、涌吐、开窍、透疹、温阳、益气等功效。2.沉降药:具有清热、泻下、利水渗湿、消导积滞、重镇安神、潜阳息风、降逆止呕、止咳平喘及收敛固涩等功效。,第四节,归经,概念,“归”是指药物作用部位的归宿;“经是指脏腑经络。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位的选择性作用。,理论基础,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意义,1.完善和发展了药性理论,突出了药物作用特点。(1)同类功能相似的药物由于归经的不同,分别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2)即使同归一经,由于气味的不同,作用亦不同。2.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意义,3.指导中药的炮制加工。4.便于学习和掌握中药的性能。5.以归经为线索,可以探索和发现某些药物的潜在功能。,第五节,毒性,含义,1.“毒药”即是药物的总称。2.“毒”是指药物的偏性。3.“毒”是指药物作用的强弱。4.“毒”是指药物的毒副作用。,药物,偏性,毒副作用,毒性,古今不同认识,中毒原因,1.服用过量或长期服用。2.炮制不当。3.制剂服法不当。4.配伍不当。,中毒原因,5.误服伪品。6.药不对证。7.体质因素。,临床应用,1.控制剂量:药物中毒的产生,每与用量过大有关。2.遵守炮制:大多数毒药,通过炮制,可以减低毒性。3.注意用法:不同的毒药,用法不尽相同。,第五章,中药的配伍,概念,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的将两味或两味以上药物配合使用。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称为药物的七情。,七情内容,1.单行:“单方不用辅”,单味药即可发挥预期效果,不需要其他药物辅助。适用于病情轻浅或病机单纯者。,七情内容,2.相须:“同类不相离”,性味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的疗效。,七情内容,3.相使:“我之佐使也”,即在性味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从而提高主药的疗效。,七情内容,4.相畏:“受彼之制也”,即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七情内容,5.相杀:“制彼之毒也”,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七情内容,6.相恶:“夺我之能也”,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够破坏另一药物的疗效。,七情内容,7.相反:“两不相合也”,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指导意义,有毒药配伍,第六章,用药禁忌,内容,配伍禁忌妊娠禁忌饮食禁忌证候禁忌,(一)配伍禁忌,1.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一)配伍禁忌,2.十九畏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二)妊娠用药禁忌,1.禁用:大多是毒性较强,药性猛烈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物。2.慎用:包括通经祛瘀、行气破滞药物,以及辛热滑利之品等。,(三)服药饮食禁忌,俗称忌口,如常山忌葱,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人参忌茶、萝卜,蜜反生葱等。,(四)证候禁忌,由病证性质要求避免使用的药物,称为病证用药禁忌。如热证不宜用温热药,寒证不宜用寒凉药,虚证不宜用攻邪药,实证不宜用滋补药,燥证不宜用性燥伤阴耗液药,湿盛不宜用滋腻助湿药等。,第七章,中药用药剂量与用法,第一节,中药的用药剂量,概念,剂量,又称用量,主要是指一味药的干燥饮片在汤剂中的成人一日量。有时是指方剂中每味药之间的比较分量,亦称相对剂量。,确立依据,质量质地药性(性、味)毒性,确立依据,剂型、配伍及用药目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病程、病势轻重以及职业、生活习惯等季节、气候、居处环境等自然环境,用量变化对功用的影响,中药用量的大小不仅可以使得功效增强或减弱,甚至可以改变其原有的功效。,第二节,中药的用法,汤剂煎煮方法,普通煎煮方法特殊煎煮方法,(一)普通煎煮方法,器具煎药用水用水量煎前浸泡煎煮火候及时间榨渣取汁煎煮次数,(二)特殊煎煮方法,先煎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堤灌维护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计算机文字录入处理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水工监测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经济适用房产业前景盈利预测与投资专项可行性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医技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城市更新2025:老旧小区改造中建筑节能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应用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计算机操作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机械热加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农业技术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西-江西垃圾清扫与处理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制氧厂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空军专业技能类文职人员招聘考试(档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农村建祠堂征地合同范本
- T-CECC 37-2025 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合规要求
- 酿造酱油测试题及答案
- 2025担保借款还款协议书(医疗器械融资)
- DL-T 5876-2024 水工沥青混凝土应用酸性骨料技术规范
- 机电工程安装工艺细部节点做法2022
- 微小灶外卖订餐系统
- 商业发票模板(INVOICE)
- esicm血流动力学共识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