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导抗测试_第1页
声导抗测试_第2页
声导抗测试_第3页
声导抗测试_第4页
声导抗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导抗测试,静态导抗测试 鼓室导纳测试 镫骨肌反射 咽鼓管功能检查,一、概述,临床上常用“声导抗测试”作为中耳声阻抗、声导纳测试或二者的通用术语。基本测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静态导抗测试(2)鼓室导纳测试(3)镫骨肌反射(4)咽鼓管功能检查,二、声导抗测试的基本过程,临床声导抗测试仪结构中,较直观重要的是探头,内有 3 根小管,外接耳塞,如图所示:第一根是发声管第二根小管连接麦克风,监测鼓膜反射回耳道的声音第三根小管与小型气压泵和压力计相连,1,2,3,第一根发声管将振荡器发出的具有一定频率和强度的探测音(主要为226Hz低频音或1000 Hz的高频探测音,标准强度为85dBHL)通过密闭的外耳道传导至鼓膜,探测声到达鼓膜后,一部分穿透鼓膜泄漏到中耳,另一部分通过鼓膜反射回外耳道,如图所示;通过第二根小管连接麦克风接收,麦克风将接收到的声音转换为电信号具体的值并显示出来(以前是通过电表计显示出来)。同时,气压泵加压或减压后的气体通过第三根小管输入值外耳道,可调节外耳道压力(仪器设置为在400 mmH2O 范围内变动,一般采用200 mmH2O 范围内变动)。,探测声到达鼓膜后,一部分穿透鼓膜泄漏到中耳,另一部分通过鼓膜反射回外耳道,重要概念:,正常中耳情况下,当外耳道压力为0时,鼓膜活动度最好,第一根管子发出的探测声到达鼓膜后,穿透鼓膜泄漏到中耳声音部分多(等效的容积也大),而通过鼓膜反射回外耳道的部分声音就少,通过第二根小管麦克风接受到的声音小,转换为电信号具体的值小,仪器并显示出来值,因为是取倒数后就变高(即鼓室压图中的峰压点)。,当通过压力泵改变外耳道的压力,使鼓膜的活动度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当外耳道压力增加到+200dapa时,鼓膜活动度减为测试时最小,探测声到达鼓膜后,穿透鼓膜泄漏到中耳声音部分最少(等效的容积也最小),而通过鼓膜反射回外耳道的部分声音就最多,麦克风接受到的声音能量最大,转换为电信号具体的值最大,仪器并显示出来值,因为是取倒数后就变最低(即鼓室压图中的在+200dapa处最低点);当外耳道压力由+200dapa逐渐减少时,鼓膜活动度逐渐增加,探测声到达鼓膜后,穿透鼓膜泄漏到中耳声音部分逐渐增加(等效的容积也相应逐渐增加),而通过鼓膜反射回外耳道的部分声音就逐渐减少,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能量逐渐减少,转换为电信号具体的值逐渐减少,仪器并显示出来值,因为是取倒数后就逐渐增加,即鼓室压图中逐渐上升支,最终达到外耳道压力为0dapa时,鼓膜活动度最大,鼓室压达到最大峰压点。同理下降支过程和上升支相似。通常鼓室压图变化值以声顺值表示。,当鼓膜增厚、中耳积液,或听骨链固定时,导致中耳的质量和弹性因素增加,鼓膜活动度受限,则即使气压泵调节外耳道压力后,穿透鼓膜泄漏到中耳声音部分变化幅度极小(等效的容积也无明显变化),从而测得的中耳顺应性也变小,鼓室压图表现为平坦的B型或As型。当咽鼓管功能不良,致中耳腔为负压时(如180dapa),此时,只有当外耳道压力为180dapa是,鼓膜活动度最佳,获得最大声顺值,因此,鼓室压图峰压点就位于180dapa点。,静态导抗测试,01,鼓室导纳测试,02,镫骨肌反射,03,咽鼓管功能检查,04,三、声导抗测试基本内容,补偿静态声导纳测试,在探头端处测出的声导纳为密闭外耳道和中耳系统的复合声导纳,如右图,为了避免在临床测试过程中因耳塞探头放置深浅不同所致的声导纳值的误差,因此需要从中把外耳道容积(ECV)减去,从而主要反映鼓膜平面的声导纳值,这一声导纳值即称之为补偿静态声导纳。,外耳道口测试平面的声导纳图(包括密闭外耳道和中耳系统的复合声导纳),目前,我们在临床上所见到的声导抗图为补偿静态声导纳图,如图。,补偿静态(峰压点)声导纳值(中耳系统的声导纳值) = 测量面声导纳 耳道容积,补偿静态声导纳图,峰压点静态声顺值,在正常的声导抗图形中,可以看到在0 daPa附近有一峰值,该峰值代表中耳的最大顺应性,主要由通过 Cmax 、C+200 两个值来决定,如图即当给外耳道施加压力为 200mmH2O时,此时鼓膜最僵硬、中耳顺应性最低当外耳道压力为 0mmH2O,此时鼓膜最柔顺、中耳顺应性最大。,峰压点静态声顺值= Cmax - (C+200),临床测试过程中主要看峰压点处的最大声顺值,峰压点静态声顺值,声导抗测试中,另外一个重要的一个测试项目是“鼓室导纳”测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鼓室图”或“导抗图”鼓室导纳测试是指通过改变外耳道压力的同时观测声导纳(Ya)、声导(Ga)、声纳(Ba)的改变,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的测试,并将测试所得的结果,记录成横坐标为外耳道压力,纵坐标为声导纳的鼓室导纳图 ; 如图所示,正常鼓压导抗图,外耳道压力与声顺的变化示意图,鼓室导纳测试(鼓室图)是临床耳鼻喉科最常见的一个测试项目,也是耳鼻喉科医生或从事听力学医师最需要了解的一个临床测试。临床医生和听力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正确识别声导抗图。,声顺值(SC),声顺,即鼓膜的顺应性,反应了中耳传音系统对声音的传导和接纳能力,代表中耳传音系统的活动度(或劲度)的大小。右图为临床常见正常的鼓室导抗图形。,中耳的顺应性SC值正常范围:成人为0.31.6 ml(容积单位)儿童0.20.9 ml,声顺值代表中耳传音系统的活动度(劲度)大小。当:,(1)如中耳顺应性变小,成人SC值0.3 ml,或婴幼儿童SC值0.2 ml,表示中耳的活动度小,劲度大,中耳腔为高阻抗型,多见于以下疾病:耳硬化症、粘连性中耳炎、听骨链固定、 鼓室硬化、咽鼓管阻塞、中耳积液、胶耳或中耳肿瘤,结合相关病史可初步诊断。,根据中耳顺应性,能为临床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如果测得的:,中耳积液,耳硬化症,(2)如中耳的顺应性变大,成人SC值1.6 ml,或婴幼儿童SC值0.9 ml表示中耳的活动性好,劲度小,中耳腔为低阻抗型,多见于:鼓膜萎缩松弛、较大的愈合性穿孔、听骨链中断或咽鼓管异常开放。,外伤性听骨链中断,鼓膜愈合性穿孔,见愈合膜,外耳道容积(ECV),声导抗测试中,当测试人员的失误,如测试时探头与外耳道壁相贴,可导致测试结果呈“B”型曲线,常与分泌性中耳炎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鼓膜穿孔的鼓室图相混淆;因此通过外耳道容积的大小,见下图,临床医师或听力检测人员,除了可以判断结果的准确性外,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可能的中耳病变。,外耳道物理容积,为外耳道与中耳容积之和成人正常约为1.01.5 ml儿童约为0.71.0 ml成人大于2.0ml甚至更大者应考虑为鼓膜穿孔小于0.5ml者多是外耳道耵聍、耵聍堵塞探头或探头被外耳道壁封闭。,另外通过外耳道容积,可以发现不易看到的小穿孔,并判断分泌性中耳炎时留置的通气管是否通畅,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后,当鼓膜通气管通畅时,声导抗测试的外耳道容积常超出2.0 ml当通气管被外耳道内异物或耵聍堵塞时,此时测试的外耳道容积常在正常范围。,峰压值(MEP),峰压值是指声顺值最大处与压力轴所对应的点,见下图所示。峰压值正常范围为 -100 +50 dapa当峰压值 -100 dapa表示鼓室压为负压,主要见于咽鼓管功能不良或分泌性中耳炎的早期当峰压值 +50 dapa,表示鼓室压为正压,主要见于急性中耳炎早期,听力正常或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峰压值正常的鼓室压图主要见于听力正常或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峰压值为负压的声导抗图,主要见于咽鼓管功能不良,及分泌性中耳炎的早期,鼓室图的梯度(GRAD),鼓室图的梯度,是指声顺峰两侧各50 daPa所切割一段曲线的高度G与最大声顺峰高度C之比的百分数,如右图:,鼓室图梯度,正常值约为40%;当鼓室积液或粘连可降至15%以下;听骨链中断或鼓膜萎缩可超过80%。,当鼓室积液或粘连时可降至15%以下,甚至测不出,鼓室图的宽度(TW),鼓室图宽度为,声顺峰两侧半高度处所包含的压力范围daPa数,如右图,鼓室图宽度增加,表示中耳存在病变,在鼓室积液或粘连时则可加至200 daPa 以上而在听骨链中断或鼓膜萎缩变薄时则可降至50 daPa 以下,正常鼓室图宽度:成人约为 50-100 daPa 儿童约为 50-150 daPa,鼓室图是属于声导抗测试中的一种,目的是为了提供中耳和咽鼓管功能的相关信息。传统上主要是采用Liden-Jerger 的分型标准,包括A 型、Ad 型、As 型、B 型和C 型。临床上常用的声导抗测试的探测音为226Hz 的低频和1000Hz 的高频探测音,1997年美国言语-语言听力协会的听力筛查指南中指出: 对于大于7 个月及以上的婴幼儿童及成人,一般可采用226Hz 的探测音进行鼓室导抗测试,主要测量反应的是鼓室的劲度声导抗部分; 而对于小于7 个月的婴儿,需要采用1000Hz 频率的探测音,测试了解患儿中耳的质量声导抗成分。226Hz 探测音:主要是按照Liden-Jerger 的分型标准,根据TPP(峰压点)及Ytm(补偿静态声顺值)。下图是采用的低频226Hz 探测音测试所得的鼓室图的分型及其所对应的常见耳科疾病。,鼓室导抗图形分类,A 型(单峰型), 峰压值:0 daPa 左右 (-100 50 daPa) 峰补偿静态声导纳: 0.3 1.6 mmh2o 见于正常耳及感音神经聋耳,Ad 型(超限型), 峰压值:0 daPa 左右 (-100 50 daPa) 峰补偿静态声导纳: 1.6 mmh2o 声顺峰极高,峰压点正常,表示鼓膜异常松弛,多见于鼓膜、听骨链活动度过大,如鼓膜愈合性穿孔、听骨链中断等。,As 型(低峰型), 峰压值:0 daPa 左右 (-100 50 daPa) 峰补偿静态声导纳: 0.3 mmh2o 声顺峰较低,峰压点正常,多见于鼓膜、听骨链活动度过小,中耳存在轻度僵硬病变,可见于早期耳硬化症、鼓室硬化症、听骨链固定或鼓膜重度增厚及瘢痕、中耳积液、镫骨固定等,B 型(平坦型), 峰压值:无 峰补偿静态声导纳:无峰 见于鼓室积液、鼓膜大穿孔、耵聍栓塞或者探头被外耳道壁封堵、分泌性中耳炎、粘连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先天听骨固定,或中耳通气管通畅。,C 型(负压型), 峰压值:-100 daPa 峰补偿静态声导纳: 0.3 1.6 mmho; 代表鼓室负压,见于咽鼓管功能不良,鼓室积液,多见于中耳负压的情况,如咽鼓管功能障碍、早期分泌性中耳炎等,直线型, 此时外耳道容积通常也很大(7.0ml),表示鼓膜穿孔。 代,1000Hz 探测音:参照Liden-Jerger 分型法,根据鼓室导抗图峰的有无、个数等在新生儿1000Hz 探测音鼓室图中,单峰型为惟一被公认为代表了正常中耳功能的图形,而其他类型尚不能认为是正常的,几种特殊耳部疾病的鼓室曲线图,正常的鼓室曲线图,两侧基本是光滑,且大致对称的,如图所示。鼓室图的曲线受中耳共振频率、中耳腔异常血管的跳动、呼吸频率、鼓室肌肉异常收缩等影响。,正常鼓室曲线图,两侧基本光滑对称,中耳的共振频率正常在1000-1200Hz,因此当用高频1000Hz探测音进行测试时,可出现双切迹W型的鼓室曲线,如图而用低频226Hz探测音测试时,由于低频探测音距共振频率较远,一般不出现共振现象。,高频1000Hz探测音进行测试时,可出现双切迹W型的鼓室曲线,-200 -150 -100 -50 0 50 100 150 200,新生儿和低龄婴儿采用高频探测音(1000 Hz)进行测试时鼓室压图形可有以下四种类型,(一)鼓室血管异常搏动,表现为低平鼓室导抗曲线上附加小的节律性波动,多见于鼓室血管性肿物如肿瘤尚小,加压才与鼓膜接触,则正压侧有波动,负压侧不明显,如图所示;如肿瘤较大,已触及鼓膜,声顺峰处(即鼓室图波峰处)波动明显,加压后鼓膜变硬,波动可能消失。,1、颈静脉球体瘤患者的鼓室曲线图,颈静脉球瘤是指起源于颈静脉球体外膜以及沿迷走神经耳支和舌咽神经鼓室支等部位分布的副神经节肿瘤。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搏动性耳鸣、进行性听力下降和耳内、胀满感;压迫同侧颈部血管可使耳鸣短暂减弱或消失。,耳内镜示:肿瘤早期可见鼓膜完整,但呈深红色或蓝色,逐渐向外隆起,声导抗测试可见:在鼓室曲线图两侧,接近峰值处可见波浪状不规则的曲线,2、颈静脉球高位患者的鼓室曲线图,颈静脉球是颅内乙状窦和颈内静脉连接处的球形膨大,位于岩部下面的颈静脉窝内,高低、内外位置均有一定变化。颈静脉球高位是一种先天血管变异。,鼓膜显示为蓝色,即蓝鼓膜,二、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患者鼓室曲线图,咽鼓管咽口正常处于关闭状态,只在吞咽、呵欠、张大口和擤鼻等动作时方作瞬息开放,进行鼓室内气体交换。如咽口肌肉麻痹、萎缩,可使咽口经常处于开放状态而产生症状:低音频率的耳鸣,与呼吸频率同步;听别人说话不清,听自己说话过响。耳镜:随呼吸而出现内陷和外突的扇动状态 。,鼓室图示:鼓膜声顺值增大,鼓室压曲线为超限形,可见到呼吸时波浪形压力曲线,三、振动性耳鸣患者(鼓膜张肌阵挛) 鼓室曲线图,鼓膜张肌阵挛患者常出现为:持续鸣叫,剧烈疼痛的颤搐,每隔几秒抽搐的症状。耳镜检查示:鼓膜以不规则的方式脉动和颤搐,鼓室内无异常,常误诊外耳道炎或中耳炎。声导抗测试显示:不规则的锯齿状波,如图,声导抗测试中另外一个最为常规的临床测试项目是声反射测试,也即镫骨肌反射测试,当人耳受到足够大强度的声音刺激时,双侧镫骨肌收缩,镫骨足板离开前庭窗,以保护内耳,避免其受损伤,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射。较长时间的持续刺激声使声反射的幅度明显减少的现象称为声反射衰减。,较长时间的持续刺激声使声反射的幅度明显减少的现象称为声反射衰减。多出现于蜗后病变,测试方法为刺激时程10 s,刺激声强度为声反射阈上10 dB,于5 s内,声反射幅度减少50%者为阳性(Jerger)。由于2 kHz、4 kHz部分正常耳也可出现声反射衰减,所以常规检查多采用0.5 kHz、1 kHz纯音的对侧连续声进行测试。,镫骨肌的收缩将牵动镫骨运动,镫骨的运动带动听骨链和鼓膜朝内耳方向运动,从而当中耳功能正常时使鼓膜和听骨链的劲度增加,探测声穿透鼓膜的声能量减少,而通过鼓膜反射回耳道的声能增加,这种微小的变化可以由声导抗仪的外耳道探头记录曲线变化而显示出来;表现为中耳的顺应性(声顺)发生微小的变化;如图1a所示。,当我们通过外耳道给予时长1秒钟的强声,就能引起镫骨肌产生将近1秒钟时长的收缩,鼓膜也会产生相应1秒钟的向内耳方向的运动,中耳的顺应性(声顺)也会发生1秒钟时长的微小变化,所以在外耳道可记录到约1秒钟时长的图形变化,如图1b所示。,即一定强度的强声刺激耳朵后,可引起中耳腔内双侧镫骨肌反射性收缩。,指可重复的引起镫骨肌收缩,使声导抗发生变化的最小声刺激强度正常ART在纯音听阈7095dB同侧耳较交叉ART约低312dB宽带噪声比纯音ART低2025dB,声反射的规律:除了声反射的上述现象外,声反射还存在一定规律,即随着刺激声音强度的增加,镫骨肌收缩强度增强,记录的切迹幅值也越大,声反射阈值测定,根据声反射规律,此时可通过记录到声导抗发生的微小变化来判断,如图2所示。正常声反射阈值在纯音听阈上7095dB HL;下图3为声反射阈值正确判别示意图。,图1 不同刺激声强度(上图)产生的声反射(下图),声反射阈是引起声反射的最小刺激声强(这里为93dB),在大于此强度时,声反射幅度随刺激声强度的升高而增大。,图2 声发射阈值判断示意图,随刺激声强度增加,幅值增加,随刺激强度减少,幅值减少,最后消失,最后记录到声反射值的最小刺激声强度即为镫骨肌反射阈值,图2中声反射阈值为85dB HL。,通过继续增加声强观察偏移变化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声反射阈,一般以幅值超过一格,即0.02作为声反射引出与否的标准。,正确的声反射阈值测定示意图,在声反射测定过程中,可以从中等强度90dB HL开始,未引出,增加强度至引出;如引出,降低强度至未引出。在测试过程中,通过逐步降低(或升高)测试强度,一般按5dB的强度进行调整;通过观察波形随声强变化后的幅值变化情况(即幅值超过一格),来判断声发射阈值。在声反射测定中,由于声反射最敏感的频率为1000Hz,因此在临床上常规选取1000Hz的纯音作为声反射测试的刺激声。声反射阈值的正常范围为80100dB HL。,不正确的声发射测试及识别过程示意图,判定要点: 1、1秒相对应时长的凹陷切迹; 2、增加5dB刺激声,切迹深度(幅值)增加;刺激声减少5dB后,幅值减少或消失;3、重复性,同一刺激声强度,幅值保持不变。如图示例。,镫骨肌反射消失或异常有以下4种情况:1、中耳病变:如分泌性中耳炎、耳硬化症、鼓膜增厚等;2、听力损失:当听力损失超过一定值,刺激声强度被损失部分衰减了,无法引起镫骨肌收缩;3、反射弧:反射弧不健全、不完整、如反射弧上的占位病变,面神经,听神经等;4、测试问题:耳塞安放,测试状态,如:头动、吞咽、哭闹等。,如果反射阈提高,即高于95dB HL,则可能有轻度传音障碍或听力损失重。如果声反射消失,可以支持中耳的病变,如儿童常见的分泌性中耳炎诊断;但应排除以下四种情况:(1)声刺激强度不够;(2)测试耳听力损失超过40dB;(3)声反射弧通路上某个部位存在病变;(4)测试方面的问题。,较长时间的持续刺激声使声反射的幅度明显减少的现象称为声反射衰减。多出现于蜗后病变,测试方法为刺激时程10 s,刺激声强度为声反射阈上10 dB,于5 s内,声反射幅度减少50%者为阳性(Jerger)。由于2 kHz、4 kHz部分正常耳也可出现声反射衰减,所以常规检查多采用0.5 kHz、1 kHz纯音的对侧连续声进行测试。,声反射的临床应用,A. 鼓室功能正常指标声反射存在:可以除外传音性聋,但ART应小于95dB,反射阈提高可能有轻度传音障碍声发射引不出:提示中耳病变 应除外: 声刺激不够,刺激耳听力损失超过40dB 反射弧病变(如面瘫) 外耳道压力未调好,同侧声反射与交叉声反射对比,B. 响度重振的客观测试正常声反射阈在听阈上7595dB耳蜗病变时由于响度异常增长,声反射阈的感觉级(SL)明显降低纯音听阈与声反射阈之差60dB,表示有重振现象,为耳蜗病变的指征感觉级(SL):声反射阈与听阈的差值,C. 声反射对耳蜗及蜗后病变的鉴别耳蜗病变:因有重振关系,听阈虽提高,声反射仍可在正常水平引出,反射阈感觉级缩小。听力如不低于85dB,多能引出反射蜗后病变:声反射阈随听力损失而提高,但感觉级 (SL)仍正常,轻度耳聋(30dB)声反射就难引出。所以以蜗后病变时声反射多消失,或有衰减现象,耳蜗性聋声反射阈感觉级(SL)缩小(重振)蜗后病变时声反射阈提高而感觉级(SL)正常 听阈 声反射阈 声反射阈感觉级 dB (HL) dB (HL) dB (SL) 正常耳 0 85 85 耳蜗性聋 30 85 85 蜗后性聋 30 115 85,500Hz或1000Hz声反射阈上10dB,持续刺激10秒,正常镫骨肌反射保持在稳定水平,无衰减蜗后病变因听适应异常,镫骨肌收缩很快衰减,通常以衰减到原始幅度一般的时程为半衰期,短于5秒出现幅值的下降,则为声反射衰减阳性,为蜗后病变指征,声反射衰减测试,声反射衰减阳性的判断,主要是根据声反射衰减的半衰期。声反射衰减中半衰期,是指声反射振幅减少至50的时程,如上图6所示;如果半衰期小于5秒,则为声反射衰减阳性。,蜗性病变,蜗后病变,声反射衰减阳性辨别示意图,对于声反射衰减阳性的判断,主要根据以下2种指标:(1)根据5s(秒)处声反射幅值的情况:如果在5s处声反射的幅值低于初始值得50%,则为声反射阳性;(2)根据幅值降至初始值50%所需时间:如果幅值降低至初始值50%时所用的时间小于5s,则为声反射阳性。,咽鼓管的解剖示意图,该测试方法主要分三步完成:第一步,进行常规的鼓室导纳测试,获得第条鼓室导纳图,如下图2中显示;第二步,测试结束后,嘱受试者捏鼻鼓气,做吹张动作,如果咽鼓管通畅的话,则气压通过上述动作,进入到中耳腔内,导致中耳腔内气压高压外界大气压(0 dapa),此时进行第二条鼓室导纳测试,可以看到导纳图向右侧偏移,也即向正压方向移动,如图2中的曲线;第三步,此时嘱受试者做数次吞咽动作,中耳通过咽鼓管将气体向鼻咽部溢出,中耳气压调节到正常的大气压水平(0 dapa),此时,快速进行第三次声导纳测试,可以看到导纳图向左侧移位,也即向0dapa方向移动,(部分患者,在测试时,做吞咽动作或回吸动作,而向负压方向移动,如图在吞咽后出现在-20dapa)如图2中的曲线所示。,咽鼓管功能正常的话,声导纳图中2次曲线的峰压点一般偏移超过1015dapa;如果峰压点移动1015 dapa或根本不动,则提示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功能正常的咽鼓管鼓室测量曲线图:当做V a l s al va法咽鼓管吹张时,鼓室内压力增加,鼓膜向外膨出,鼓膜紧张度增加,导致其声顺下将,曲线幅值突然向下偏转。重复吞咽时,声顺逐步恢复正常,曲线回到基线水平。,咽鼓管阻塞的咽鼓管鼓室测量曲线图,当咽鼓管阻塞,但尚可以通过Valsalva法将其吹张时,此时仍然可以看到声顺幅值的瞬间下降,但当嘱患者开始做吞咽动作时,由于咽鼓管阻塞导致功能不良,不能及时将鼓室内的气压进行调节,测试时可以看到咽鼓管鼓室测量曲线不能回复到基线水平,当咽鼓管完全阻塞,通过Valsalva法仍无法将其被动吹张时,此时可以看到,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没有看到声顺幅值的下降,声顺值只是在基线水平上下飘动,Valsalva法吹时,Valsalva法吹时,咽鼓管阻塞,咽鼓管完全全阻塞,咽鼓管异常开放的鼓室咽鼓管鼓室测量曲线图,在吹张前,声顺幅值即在基线上出现室颤波,幅值在基线水平上下不规则飘动。当做Valsalva法吹时,可以看到明显的声顺幅值的下降,但下降的幅值要低于咽鼓管功能正常者,不待吞咽,声顺即很快回复到基线水平处。,Valsalva法吹时,前,后,用以评估鼓膜穿孔的咽鼓管功能,正、负压平衡试验法主要是利用声导抗仪的气泵压力系统检查咽鼓管平衡正、负压的功能,适用于鼓膜穿孔但鼓室干燥者;主要包括正压试验和负压试验。,正压试验,咽鼓管功能正常的正压平衡测量法示意图,利用声导抗仪的气泵压力系统向外耳道内持续加压,此时外耳道-鼓室内出现正压,当正压上升至某一数值而不再上升,反而下降时,此时压力计所指示的压力值称为开放压(open pressure,O),如图中O所示位置;表示鼓室内的气体压力达到此值时,可突然冲开咽鼓管软骨段,向鼻咽部溢出。以后压力逐渐下降,当压力下降到某一数值而不再继续下降时,此压力即称为关闭压(close pres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