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目录 1 / 2 2015 年年寒假寒假班班 初一初一数学数学培优培优 次数次数 内容内容 备注备注 1 三角形的角与边三角形的角与边 2 外角性质外角性质 3 平行线回顾与加深(平行线回顾与加深(1) 4 平行线回顾与加深(平行线回顾与加深(2) 5 实数综合复习与加深(实数综合复习与加深(1) 6 实数综合复习与加深(实数综合复习与加深(2) 7 初识勾股定理(初识勾股定理(1) 8 初识勾股定理(初识勾股定理(2) 目录目录 2 / 2 三角形的角与边三角形的角与边 1 / 5 第一讲 三角形的角与边 1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 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类如下: 不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底和腰不想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类如下: 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为直角 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3 三角形三边关系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满足: 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已知三角形三边为, ,a b c,则有abcab,已知两边的情况下,用来求第三边的范围 4 三角形三边的长三角形三边的长为为, ,a b c且满足且满足abc,则,则 三角形的最小边a满足:0 3 abc a ,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 三角形的最大边c满足: 32 abcabc c ,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 5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三角形的角与边三角形的角与边 2 / 5 【例题1】 (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5,x,则x不可能是( ) (A)3 (B)5 (C)7 (D)9 (2)如果线段, ,a b c能组成一个三角形,那么它们的长度的比可以是( ) (A) 1:1:2 (B)2:5:2 (C)2008:2009:2010 (D)4:8:4 (3) 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 a、b、c,如果()()0abc ac,那么ABC 是( ) A、任意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不等边三角形 (4)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 a、b,如果ab,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l 的取值范围是( ) A、33alb B、2()2abla C、22ablba D、32ablab 【例题2】 (1)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8,10,x,则x的取值范围是 . (2)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6,7,x,则三角形的周长l的范围是 .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 7 和 4,且周长为奇数,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4)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 2cm,求它的周长 l 的取值范围 三角形的角与边三角形的角与边 3 / 5 【例题3】 已知ABC 的周长为 24 厘米,:2:5BC AC 如果ABC 是等腰三角形,求 BC、AC 的长 【例题4】 现有长度分别为2,3,4,5cm cmcm cm的木棒, 从中任取三根, 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 . 【例题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B)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能有两个钝角 (C)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多有一个直角 (D)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能有三个锐角 【例题6】 (1)在ABC中,100A ,60BC ,则C . (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4:5:6,则最小的外角为 . (3)在ABC中,2,2ABCBA ,则A ,C ,按角 分类,此ABC是 . (4)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 为 . 三角形的角与边三角形的角与边 4 / 5 21 A B C D D CB A 【例题7】 如图,ABC中,ABAC,D是AC的中点,8BC ,ABD的周长比BCD的周 长长2,求ABC的周长. 【例题8】 等腰三角形中有两条边长分别为x和5,求x的取值范围. 【例题9】 如图,ABC中, 1 1 3 ABC , 1 2 3 ACB ,130BDC ,求A的度数. 三角形的角与边三角形的角与边 5 / 5 1、 (1)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1,3x,则x的取值范围是 . (2)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偶数,其中的两条边分别是 4 和 1997,则三角形的第三边是 . 2、 一个锐角的余角比这个锐角的补角的 1 5 还小10,这个锐角是 度. 外角性质外角性质 1 / 5 5 43 21 E AB CD 第二讲 外角性质 【知识点】【知识点】 1 1 三角形的外角和为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 2 2 外角定理:外角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 3 推论:推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4 4 八字型:八字型:如右图,我们有512 ,534 外角性质外角性质 2 / 5 【例题精讲】【例题精讲】 1. (1)若三角形的外角中有一个是锐角,则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2) 如图 1,x=_ (3)如图 2,在ABC 中,AE 是角平分线,且B=52,C=78,求AEB 的度数 (1) (2) 2. 如图,ABC 中,A=58,B=47,D 为 BC 延长线上的一点, 求: (1)ACB 的值; (2)ACD 的值. A BCD 外角性质外角性质 3 / 5 6 5 4 3 2 1 DC B E A F H G I 3.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外角与一个底角的外角和等于 245 ,求它的顶角的度数. 4. 如图,求123456 的度数. 5. 如图,在ABC 中,A=60 ,BD、CE 分别是 AC、AB 上的高,H 是 BD、CE 的交点,求BHC 的度数 外角性质外角性质 4 / 5 6. 如图,在ABC 中,12,34,BAC75 ,求DAC 的度数 7. 如图,已知50 ,20 ,100BCBOC ,求A的度数. 8. 如图,求ABCDE 的大小. 9. 如图,求ABCDE 的大小. B D C 2 4 3 1 A 外角性质外角性质 5 / 5 10. 如图,求ABCDEF 的大小. 1 1 若ABC的三个内角之比是2:3:4,求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之比. 2 若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 120,那么另两个角的外角和为 。 3 如图,ABCDEF 360 。 平行线的回顾与加深(平行线的回顾与加深(1 1) 1 / 5 第三讲 平行线的回顾与加深(1) 【知识点】【知识点】 1. 右图,两条直线 a、b 被第三条直线 l 所截,得到八个角,简称为“三线八角 ”图. 2. 右图中, 同位角:同位角:如果其中的两个角都在第三条直线 l 的同旁,且又在直线 a、b 的同一侧, 这两个角叫做同位角 . (类似字母“F” ) 如3 与7 等. 内错角:内错角:如果其中的两个角分别在第三条直线 l 的两旁,且又在直线 a、b 之间, 这两个角叫做内错角 . (类似字母“Z” ) 如2 与8 等. 同旁内角:同旁内角:如果其中的两个角都在第三条直线 l 的同旁,且又在直线 a、b 之间,这两个角叫做同 旁内角 .(类似字母“C” ) 如3 与8 等.请找出其它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 同一平面内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 例如:直线 a 和直线 b 是平行线,也称它们互相平行,记作“ab” ,读作“a 平行于 b”.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相交或平行 . 平行线的基本性质: 经过直线外 的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5. 同一平面内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回顾与加深(平行线的回顾与加深(1 1) 2 / 5 D C A B E D E F A B C O 6. 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例题1】 如图,直线ABAC、被直线BC所截,则1和2是( ) (A)对顶角 (B)同位角 (C)内错角 (D)同旁内角 【例题2】 如图,能判定/ /EBAC的条件是( ) (A)CABE (B)AEBD (C)CABC (D)AABE (例题 1) (例题 2) 【例题3】 如图,1与2互补,3130 ,那么4的度数是( ) A.50 B.60 C. 70 D. 80 (例题 3) (例题 4) (例题 5) 平行线的回顾与加深(平行线的回顾与加深(1 1) 3 / 5 34 2 1 CB D E A 【例题4】 如图,下列判定中,正确的有( ) 若13 ,则/ /ADBC 若/ /ADBC,则123 若13 ,/ /ADBC,则12 若34180C ,则/ /ADBC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例题5】 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 (A)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D) 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120 【例题6】 如图,O是ABC内一点,/ /,/ /,/ /ODAB OEBC OFAC,45B,75C,则 DOE ,FOE ,DOF . 【例题7】 如图,153 , 2127 , 353,试说明直线AB与CD,BC与DE的位置关系. 【例题8】 如图,EF、分别在ABCD、上,1D ,2与C互余,ECAF ,求证: / /ABCD. 平行线的回顾与加深(平行线的回顾与加深(1 1) 4 / 5 A D E B F C 【例题9】 如图,已知ABDE,80ABC,140CDE,求BCD的度数 【例题10】 如图,已知/ /,30 ,45 ,90ABCDABEDCFBEF,求EFC. 【作业1】 如图,已知 BE 平分ABD,DE 平分CDB,1 与2 互余,试说明 ABCD 的理由. AB C DE 平行线的回顾与加深(平行线的回顾与加深(1 1) 5 / 5 5 4 3 2 1 B D F CA E 【作业2】 如图所示 (1)若 EFAC,则A + = 180 ,F + = 180 ( ) (2)若2 = ,则 AEBF (3)若A + = 180 ,则 AEBF 平行线回顾与加深(平行线回顾与加深(2 2) 1 / 5 第四讲 平行线回顾与加深(2) 1.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 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例题1】 如图,直线a与直线b交于点A,与直线c交于点B,1 120 ,245 ,若使直线b与 直线c平行,则可将直线b绕点A逆时针旋转( ) (A)15 (B)30 (C)45 (D)60 平行线回顾与加深(平行线回顾与加深(2 2) 2 / 5 2 1 A B P C Q D 【例题2】 把一张长方形纸条按图中那样折叠后,若得到 70AOB ,则OGC 度 (例题 1) (例题 2) 【例题3】 如图,已知/ABCDEF,则xyz、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例题4】 如图,已知:1,2AC,求证:/ /ABCD 【例题5】 如图,已知180ABCD 试说明/ /AEDF的理由. 平行线回顾与加深(平行线回顾与加深(2 2) 3 / 5 F A D B C E F E A C B D 【例题6】 如图, 已知EF平分AEC,,DACAEDACBCEDDABBCD,求证:(1) / /ADBC; 【例题7】 如图,已知CD平分ACB,/ /,/ /ACDE CDEF,试说明EF平分DEB. 【例题8】 如图, /ABEFCD,EG平分BEF,192BBEDD ,24BD , 求GEF的度数. 平行线回顾与加深(平行线回顾与加深(2 2) 4 / 5 3 2 1 F E AB D C 【例题9】 如图 12,ABD 和BDC 的平分线交于 E,BE 交 CD 于点 F,1 +2 = 90 求证: (1)ABCD; (2)2 +3 = 90 【例题10】 已知 BE 平分,平分,平分,ABDDEBDCDGCDF 1290.求证: (1)AB/CD; (2)BE/DG; (3)EDGD; A C E G 4 3 6 B D F 2 1 5 平行线回顾与加深(平行线回顾与加深(2 2) 5 / 5 F 8 7 654 3 21E D C BA 2 1 F E AB CD 【作业1】 如图,同位角有_对,分别是: ( ) 内错角有_对,分别是: ( ) 同旁内角有_对,分别是: ( ) 【作业2】 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 CD被直线EF所截,若12,则AEFCFE的度数. 实数综合复习与加深(实数综合复习与加深(1 1) 1 / 5 第五讲 实数综合复习与加深(1) 1. 平方根、立方根、平方根、立方根、n n 次方根次方根 2. 比较大小比较大小 3. 有意义有意义 4. 公式公式aa 2 5. 非负数的和为零非负数的和为零 实数综合复习与加深(实数综合复习与加深(1 1) 2 / 5 【例题1】 在032、 、3.14159、 22 0.2357 7 、 、0.3737737773中无理数的个数有 ( ) (A)6 个 (B)5 个 (C)4 个 (D)3 个 【例题2】 2 4的平方根是 ; 3 5 是 的平方根; 1 8 的平方的立方根是 ; 3 27 ;64的立方根是 ; 3 64的算术平方根是 。 【例题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0a ,则 2 0a (B)x是实数,且 2 xa,则0a (C)x有意义时,0 x (D)0.1的平方根是0.01 【例题4】 若 2 2 2a ,则a ;若 32 8x,则x 。 【例题5】 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 ,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立方根等于它本身 的数是 ;平方根与立方根相等的数是 。 【例题6】 比较大小,并说明理由: 34和52; 53 和112 ; 25 和32 ; 515 和713 ; 实数综合复习与加深(实数综合复习与加深(1 1) 3 / 5 【例题7】 当x满足什么条件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1) 1 2 x (2) 2 x (3) 2 3 x x (4)213xx 【例题8】 化简: (1)44 22 xxx(0x2) ;(2) 22 )3()2( xx(-3x2) ; (3)xxx 196 2 (1x3) ;(4) 2 )1( xx(x 2 1 ) ; 【例题9】 已知有理数a满足20042005aaa,求 2 2004a的值。 实数综合复习与加深(实数综合复习与加深(1 1) 4 / 5 【例题10】 已知实数, ,a b 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2222 )()()(abcabab 【例题11】 (1)已知 3 227, 235abab ,求 21 3 n ab 的值(n为正整数) 。 (2)已知325xy与24.5xy互为相反数,求 2014 xy的值。 【例题12】 已知,m n是有理数,且 5232 570mn 求,m n的值 【例题13】 已知0)1(112 2 zyx,则 20082007 zyx . 【例题14】 如果 ab=5,ab=1,那么 ab1 的值是多少? 实数综合复习与加深(实数综合复习与加深(1 1) 5 / 5 【作业1】 已知 ab=357 ,ab=537 , 求:(1) ab; (2) 22 ba ; (3) 4224 bbaa . 【作业2】 已知实数, a b满足 2 144abb ,求 2014 ab的值。 【作业3】 已知 ab24 ,ab=8,求 a b b a 的值. 实数综合复习与加深(实数综合复习与加深(2 2) 1 / 4 第六讲 实数综合复习与加深(2) 【知识点】【知识点】 1 1、 小数点移位 2 2、 整数部分、小数部分 3 3、 幂和方根互化 4 4、 近似数 5、 加减乘除运算、分数指数幂的运算 【例题1】 2.345 百万 精确到 位,它有 个有效数字。 12580 .(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例题2】 分母有理化: 3 72 ; 实数综合复习与加深(实数综合复习与加深(2 2) 2 / 4 【例题3】 把方根 54 1 3 化为幂的形式: ;把幂 3 4 2化为方根的形式: ; 【例题4】 填空: 2 (32 2) ; 2 (3.14) 。 【例题5】 若 x1,化简: 2 (3)1xx . 【例题6】 60的整数部分 ;960的小数部分 。 (精确表示) 【例题7】 比较大小: 3 5 4 3; 【例题8】 方程 4 81160 x 的实数解是 . 【例题9】 若 2 1 x x 有意义,则 x 的取值范围为 . 【例题10】 计算 (1) 5 3277 12; (2) 3 4 55 15 ; 3) 2 (2 63 2); (4) 4 273;(计算结果保留根号) 实数综合复习与加深(实数综合复习与加深(2 2) 3 / 4 (5) 37121 (624) 41 482032 (6) 4 3 3 17 82( )72 25 【例题11】 (1)已知 1 2x x ,求 2 1x x 的值. (2)已知 1 3a a ,求 1 a a 的值 【例题12】 已知 a、b 为实数,且 22 11 1 aaa b a ,求 3a2b 的值。 实数综合复习与加深(实数综合复习与加深(2 2) 4 / 4 【例题13】 若 2m6 与 3m1 是同一个数的平方根,求这个数。 【例题14】 设abc、 、是实数, 若214162 14abcabc , 求 a ( bc )b ( c a )c ( ab ) 的值. 【作业1】 利用幂的运算性质计算(结果保留根号): 43 22() 3 182 【作业2】 已知3 5xy,5xy,求xy的值; 初识勾股定理(初识勾股定理(1 1) 1 / 4 第七讲 初识勾股定理(1) 【知识点】【知识点】 1 定理: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直角边. 2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在ABCRt中,cbaC、, 90分别是CBA、的对边,则 222 cba. 3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一条边的平方等于其它两条边的平方和,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 角三角形.即在ABC中,cba、分别是CBA、的对边,如果 222 cba,那么 90C. 4 勾股数:勾股数:满足 222 cba的三个正整数叫做勾股数(注意:若 a、b、c 为勾股数,那么 ka,kb, kc 同样也是勾股数组(k 为正整数) ) 。常见勾股数组:3,4,5;6,8,10;9,12,15;5,12,13 等. 初识勾股定理(初识勾股定理(1 1) 2 / 4 【例题1】 求图中 a、b 的长。 【例题2】 下列各组数分别是三角形三边的长,25 24 7、 、16 815、 、40 419、 、 1 1 1 3 4 5 、,其中是 直角三角形的有(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例题3】 如图,字母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 (A)12 (B)13 (C)144 (D)194 【例题4】 D为ABC边BC上一点,20,13,12,5ABACADDC, 则 ABC S . 【例题5】 在ABC 中,AB=10,BC=16,B=60,求 BC 边上的高,并求 AC 边的长。 【例题6】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5 和 6,求底边上的高。 初识勾股定理(初识勾股定理(1 1) 3 / 4 D A B C 【例题7】 如图,在ABC 中,AB=AC=20,BC=32,D 是 BC 边上一点,且 ADAC,求 BD 的长。 【例题8】 如图,在ABC中,AD为BC上的中线,5,3,2ABACAD,求ABC的面积. 【例题9】 已知长方形 ABCD 中,AB=4,BC=3,折叠长方形 ABCD,使 AD 与对角线 BD 重合,求折 痕 DE 的长; , 初识勾股定理(初识勾股定理(1 1) 4 / 4 D A BC 【例题10】 已知,在ABC 中,AB=AC,D 是底边 BC 上任意一点,连结 AD, 求证: 22 ABADBD DC 【作业1】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 2、4、a,则 a 的长为( ) (A)52 (B)32 (C)32或52 (D)不确定 【作业2】 在ABC 中,AB=25, AC=30 ,BC 边上的高 AD 为 24,试求第三边 BC 的长。 初识勾股定理(初识勾股定理(2 2) 1 / 5 第八讲 初识勾股定理(2) 1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在ABCRt中,cbaC、, 90分别是CBA、的对边,则 222 cba.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一条边的平方等于其它两条边的平方和,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 角三角形.即在ABC中,cba、分别是CBA、的对边,如果 222 cba,那么 90C. 3 勾股数:勾股数:满足 222 cba的三个正整数叫做勾股数(注意:若 a、b、c 为勾股数,那么 ka,kb, kc 同样也是勾股数组(k 为正整数) ) 。常见勾股数组:3,4,5;6,8,10;9,12,15;5,12,13 等. 初识勾股定理(初识勾股定理(2 2) 2 / 5 【例题1】 (1)用半径分别为3cm、2cm的钢球测量口小内大的零件的内孔直径D,得到效果如图 所示,则内孔直径D的大小为( ) (A)9cm (B)8cm (C)7cm (D)6cm (2)ABC的三边为abc、 、且 2 ababc,则( ) (A)a边的对角是直角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二部分 第十一章 第56课时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重难课时) 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 2026届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东部)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2025年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水力学试题及答案
- 湖南省安仁县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黔西南市重点中学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协议离婚草稿:包含婚姻关系解除后的赡养协议》
- 离婚财产分配及子女监护权明确协议
- 内蒙古赤峰市洪山区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YY/T 1437-2023医疗器械GB/T 42062应用指南
- (完整版)PE管焊接工艺
- 处置废旧物资投标方案
- 电动起子使用教程
- 10000中国普通人名大全
- 历史虚无主义课件
- 微生物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
- 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精选十六篇)
- 2022年阜阳市工会系统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陶艺制作过程介绍教学课件(共48张)
- 发动机构造第7章 发动机总体结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