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裂缝修复及加固施工方案_第1页
楼板裂缝修复及加固施工方案_第2页
楼板裂缝修复及加固施工方案_第3页
楼板裂缝修复及加固施工方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工程2号楼卧室、4号楼客厅楼板出现裂缝,裂缝由外向内发展,局部已形成贯穿裂缝。经分析,推断其形成原因为:板钢筋错位,保护层过大,导致结构承载力下降引起裂缝。板上层负弯矩钢筋不足引起的板上部开裂。 温度应力引起的伸缩裂缝。针对以上分析原因,为了防止板内钢筋锈蚀及裂缝进一步增长,须对出现裂缝的板进行裂缝灌浆处理,同时为了防止裂缝部位应力集中产生破坏,拟对已产生裂缝部位进行碳纤维加固。一、裂缝灌浆1主要材料灌浆树脂、封缝胶(必须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2施工步骤搭设施工脚手架观测裂缝基层处理确定注入口配封缝胶封闭裂缝安设底座配灌浆树脂安设灌浆器灌浆拆除灌浆器清洗灌浆器基层复原。3施工机具 气泵(清理裂缝)。 600ml量杯(配树脂胶)。 4cm宽开刀、小刮板(配封缝胶)。 手套、防护镜。 酒精、棉丝(清洗灌浆器)。 手提打磨机(打磨封缝胶清理基层)。4注意事项: 施工前必须将抹灰层剔除干净,露出结构面。 施工时一定要保证裂缝干燥,切忌用水冲刷裂缝。 注入口尽量设置在裂缝较宽,开口较通畅的位置。 封口胶要现配现用,每次配量不宜过多。 仰面注胶施工时必须佩戴防护镜。 灌浆结束后用酒精浸泡并清洗灌浆器,以便下次使用,切不可用其他稀料清洗。二、碳纤维加固本工程中出现的裂缝处于楼板中部或负弯矩钢筋端部位置,裂缝由外向内发展,从结构安全角度考虑,对未贯通的裂缝,在灌浆结束后须在楼板上部粘贴碳纤维布进行加固,在裂缝分布范围1600mm宽度沿受力方向贴碳纤维布一层,沿裂缝方向碳纤维布边缘贴200mm宽碳纤维压条一道;对已贯通的裂缝,在下部裂缝分布范围1600mm宽度沿受力方向贴碳纤维布一层,在上部裂缝分布范围1000mm宽度沿受力方向贴碳纤维布一层,沿裂缝方向碳纤维布边缘贴200mm宽碳纤维压条一道在灌浆结束后须在楼板上部及下部粘贴碳纤维布进行加固。 (一)施工准备 材料及主要机具:1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进场时必须有合格证明书及试验报告。 2碳纤维片材:200g碳纤维布,需出具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3主要机具:角磨机、吹风机等。 作业条件: 1粘贴碳纤维片材所在部位影响施工的附属设施拆除。 2施工用脚手架搭设完毕,并经检查验收合格,无安全隐患。3粘贴碳纤维片材用的配套粘结材料准备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4施工工具经过调试,试运转合格。 5工长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 (二)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构件基底处理修补找平涂刷底胶粘贴碳纤维片材防腐处理 2构件基底处理:将混凝土表面用角磨机、砂轮(砂纸)等工具,去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用脱脂棉蘸丙酮擦拭表面,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3修补找平: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应用刮刀嵌刮整平胶料填平,模板接头等出现高度差的部位应用整平胶料填补,尽量减少高差。 4粘结剂搅拌: 根据配合比确定各种材料用量,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制,并应在现场进行临时配置,每次配胶量以一次用完为宜。 粘结剂开始搅拌时,由施工单位主管技术部门、工长组织有关人员,对材料进行检查。 5涂刷底胶:粘结剂配制好后,用滚筒刷或毛刷将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构件表面,等胶固化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6粘贴碳纤维布: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配制、搅拌粘贴胶料,然后用滚筒刷均匀涂抹于所粘贴部位,在搭接、拐角部位适当多涂抹一些。用专用的滚筒顺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压气泡,使浸渍树脂充分浸透碳纤维布,在碳纤维的外表面均匀涂抹一层粘结胶料。 7固化:粘贴剂在常温下固化,3d后即可受力使用。 (三)质量标准 1粘贴碳纤维布所用的碳纤维片材、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质检部门的产品性能检测报告。 粘结剂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2碳纤维布沿纤维受力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当碳纤维布沿其纤维方向需绕构件转角粘贴时,构件转角处外表面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20mm。3碳纤维片材的实际粘贴面积不应少于设计面积,位置偏差不应大于10mm,总有效粘结面积不应低于95%。三、安全措施1碳纤维片材为导电材料,施工碳纤维片材时应远离电器设备和电源,或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2碳纤维配套树脂须密封储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禁止抽烟。3施工现场要保证通风良好。4施工人员进入现场正确佩戴安全帽,高处作业须佩戴安全带,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四、成品保护 胶粘材料固化后不准在粘贴构件上进行高温作业。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基面打磨:混凝土基面必须经过打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