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及侵染循环_第1页
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及侵染循环_第2页
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及侵染循环_第3页
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及侵染循环_第4页
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及侵染循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植物病理学GeneralPlantPathology,教师:黄家风院系:农学部植保系,第三节植物感染性病害的发生和发展,一、病害的感染过程,定义:植物个体感染病原物后的发病过程,病程。 (1)侵入前期(接触期)是指病原物与宿主接触,或受到宿主外部渗透物质的影响的根周围,叶周围,即到达侵入部位形成各种侵入结构的时期。 这段时间是病原物感染过程的弱点,是防治的有利阶段。 植物表面孢子发芽形成侵入结构,1 )诱发病原物聚集;2 )刺激休眠体和孢子发芽;3 )营养:伤口侵入的病原物首先在伤口吸收死亡细胞的营养物质,生长后再侵入。 根际分泌物对病原物的影响有: (2)侵入期:病原物侵入宿主后到与宿主建立寄生关系的期间,1,侵入途径:1)直接侵入:2)自然端口:3)伤口侵入:病原物侵入宿主的3条途径,真菌的感染线直接穿过宿主表皮侵入,直接侵入:叶的表面,叶的背面,瓜葡萄粉霉病叶背面霉层,2,影响入侵的因素,真菌:锈菌,白粉菌:个夏孢子或分生孢子接种后,小麦赤霉病菌3360个分生孢子浓度能感染104个/ml的很多细菌:一定数量的菌量。 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104-5粒。 病原物入侵量多,繁殖快,容易突破宿主防御。 温度:温度影响真菌孢子发芽和入侵的速度。 湿度:最重要,很多真菌孢子的发芽、细菌的繁殖、游泳孢子和细菌的游泳需要用水滴和水膜来进行。 因此,湿度决定孢子能否发芽和入侵。 光,从病原物和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开始表现明显症状的时期,是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繁殖、蔓延的时期,也是病原物和寄主植物战斗的时期。 (三)潜在生长期,一)局部感染:二)系统感染:一,病原物在宿主体内的扩散方式:病原物限于侵入点附近,局部或原发性感染(潜在生长期短),如形成真菌性叶斑病。 病原物从侵入点扩散到各部位,进一步引起全株性的感染(潜在培育期间长)。 如枯黄萎病、枣疯病等,这些病原物能通过组织传播,形成系统病害。 2、环境条件的影响:温度影响最大,与病原物发育的适宜温度有关。 这是因为在植物体内,外界湿度的影响很小。 这个时期是病原物大量增殖,扩大危害的时期。 真菌性病害经常在受害部位发生孢子等子实体,产孢子期新发生的被称为病原体的繁殖体成为再次感染的源。 (四)发病期:指症状出现后病害进一步发展的时期。 苹果炭疽病发病,无性孢子发生的最佳温度与该菌生长的最佳温度基本一致。 有时需要高温和低温交替:苹果炭疽菌恒温条件下难以产生孢子,变动的室温下几天后会产生大量孢子。 影响产孢子的因素是,有性孢子产生的温度范围比无性孢子窄,要求较低的温度。 白粉菌:到晚秋才形成封闭囊壳,主要受温度的影响。 子囊菌:发生于有性孢子越冬后的落叶,其发育过程需要低温阶段。 1、温度:比生长要求的温度范围窄,2、湿度3,光:在实验室中,对没有发生子实体的疾病组织,用保湿的方法促进子实体的发生。 大部分真菌潮湿。 2、湿度、一般12h的光暗转会促进孢子的产生。 有些真菌需要在全光条件下培养才能形成孢子。 紫外光和近紫外光对某些真菌的繁殖有促进作用。 3、光:光是很多真菌产生繁殖器官所必需的。二、感染循环,定义:指从有病害的季节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复发的过程,也称病害循环。 主要有: 1,病原物越冬越夏2,初次感染和再感染3,病原物的传播,1 )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定义:病原物如何度过寄主植物的休眠期和收获后阶段,成为下一个生长季节的第一个感染源。 病原物越冬的越夏地方一般是病害的第一个感染源,1、田间病株2 .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块根、块茎、鳞茎) 3、植物病残体4、土壤、粪肥5、介体、病原物越冬的夏天地方,多年生植物根、茎部:苹果和梨的轮纹病、腐烂病、病毒田间杂草:多种病毒病和细菌病带病的寄主:保护地内的寄主(黄瓜霜霉)、自生苗、转主寄主等。 1、旱地病株:多为严格寄生菌,种子:线虫虫痹,莲丝种子表面:烟草花叶病毒污染西红柿、辣椒种子。 种子内:豆科植物的病毒病苗木:由病毒、类病毒等引起的果树病害,如苹果花叶病、锈果病等种子芋:马铃薯病毒病、细菌性环腐病栽培后,不仅能本身发病,还能在田间形成发病中心。 2、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大多数非专业寄生的真菌和细菌,可以在病体中生存,也可以像腐生一样在一定时期生活。 疾病障碍上的病原物往往是土壤病原物的主要来源。 病原物的休眠体,首先生存在病体上,身体腐烂分解后,分散在土壤中。 3、病株残体存活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中,病残体腐解后病原菌就不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很多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都属于这一类型。 4、土壤和粪便肥料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外越冬的夏天的主要场所。 对土壤的适应性强,能在土壤中长期生存,能在土壤有机质中繁殖。 腐败霉菌、丝状菌、长菌多属于这种类型。 以腐生的方法活在土壤中:昆虫是多种病毒、细菌、线虫的传播媒介,5、介体,一个病原物能在几个地方越冬、越夏。 (2)初感染和再感染,1,初感染:越冬和越夏的病原物接种体在生长季节首次引起宿主发病的过程称为初感染。 2、再感染:第一次感染发病株上发生的病原物在同一生长季节引起宿主再发病的过程称为再感染。 是指在病害循环中,只有最初的感染没有感染或再感染,但危害作用小的病害。 根据流行中是否发生再感染,将病害分为:种,1 )单循环病害:2 )多循环病害:多是局部感染的病害,宿主感染期长,病害潜育期短,病原物增殖率高的病原物对环境条件敏感,在不利条件下迅速死亡,越冬率低不稳定。 因为病害数量增加,在一个生长季节完成菌量的积累,引起病害的严重流行,所以被称为“一年流行病害”。 指病原物在一个生长季节连续繁殖好几代,多次再感染。 2 )多循环病害:预防单循环病害,消灭早期菌源很重要,除了选择抗病品种外,田园卫生、土壤消毒、种子消毒、病株拔除等措施都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的预防对策、流行特征不同,预防对策不同,预防多循环病害主要要栽培抗病品种,采用药剂防治和农业预防对策,以降低病害的增加率。 (三)病原物的传播,1,气流传播: 2,灌溉水和雨水传播: 3,生物媒介传播: 4,土壤和肥料传播: 5,人为传播:自然传播最远的方式。 例如小麦条锈菌的夏孢子通过气流能传播1000km以上。胶质子实体水膨胀后,接种体从子实体溢出,通过水滴的飞散和水流传播,蚜虫、褐飞虱和叶蝉是病毒最重要的传播介质。 松材线虫主要以松褐天牛为媒介,实际上被动地被运送到外地传播病原物,各种病原物的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