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文化局年度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_第1页
乡镇文化局年度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_第2页
乡镇文化局年度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_第3页
乡镇文化局年度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_第4页
乡镇文化局年度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乡镇文化局年度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年度计划,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2016年工作总结(一)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今年,我们以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继续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意见的14项基本服务标准,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强化“两馆一站”建设,加大文化惠民力度,突出文艺精品创作,全面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全年完成下乡送戏240场,城乡消夏晚会30余场,周末百姓大舞台文化惠民演出20余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功能,全力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完成了桑家河、卜沟、堡底、流渠、五阳等35个示范村标准化建设任务;积极完善配备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硬件设施,经政府集中采购为全县文化活动室配备了移动音箱、2/9应急广播设备、移动可视DVD等设备,为全县公共电子阅览室全部安装了宽带,联通了国家数字文化网。同时,强化农家书屋管理,为全县农家书屋补充更新书籍25840册,报刊杂志15种,组织图书馆对全县13个乡镇(园区、县城区)323个农家书屋的管理运行进行了帮扶指导,完成了图书分类、书签粘贴等工作。“两馆一站”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面推进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建设,组织对全县乡镇文化站和行政村文化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20余次,“两馆一站”继续实行全年无休息日免费开放。文化惠民工程普惠群众。启动了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该工程是县政府今年向全县人民承诺的九件实事之一。工程实施中我们严格把关,加大工程推进力度。截止12月10日,6002户“户户通”工程建设任务全部完成;继续开展好电影公益放映活动。共展出优秀影片15部,观影人数达3万人次,共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3876场,寄宿学校公益电影放映225场,广场社区、学校公益抗战电影放映50余场。另外,我们立足精品创作,加强文化创新。积极开展了大型新编历史剧法显的宣传推介工作,协助县委宣传部完成了法显在山西大剧院、太原青年宫的成功演出,推进了文艺创演的繁荣发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圆满完成了“两节”文艺展演任务和“三个文化”宣传活动,成功举办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史料3/9展,先后开展了“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全国科普日”、“书香家园文化乡村”、“书香人家”评选、“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XX”等系列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2900余份,推荐新书50多册,宣传、咨询、服务人群达1000余人,解答读者咨询150多条,积极营造了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与此同时,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还延伸到军营。“八一”建军节,我们为武警XX县中队赠送了电脑、电视、图书、篮球等文体活动设备器材,让武警官兵共享文化大餐。(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卓有成效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坚持“挖掘、保护、传承、利用”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进行非遗挖掘保护、传承工作。非遗保护工作有序开展。非遗体验馆继续实行全年免费开放。创新保护模式,建立了XX非遗数据库,将非遗十大类的实体、纸质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文字达到1000万字、图片达到3万余张、各种视频资料1000余小时;强化了非遗保护社会化宣传。开展了“爱心敬老”、“非遗进超市”公益活动,组织XX鼓书传承人赴XX市、晋城XX县参加太行山盲艺人演出活动,组织曲艺队赴长治学院参加了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组织XX鼓书传承人深入全县8个乡镇进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演出,协助山西晚报对鼓书、秧歌、炕围画等国家级非遗项目进行拍摄。乡村文化记忆工程”扎实推进。在4/9“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建设中,我们把工程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组建微信团队,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开通了“文化XX”微信公众号,系统推介XX文化。从今年3月开通至今,围绕人文XX、乡村记忆、味道XX、悠游古韩、文化遗产、说唱古今、(廉政、红色、法治)文化,共编发XX乡土文化微信276条,乡村记忆20余期、拍摄图片5000余张、推出XX文化100余期、点击率近4万人次。我县11个乡镇“乡村文化记忆项工程”于5月28日正式启动。在工程推进中,我们选定虒亭镇为试点,对该镇的历史脉络、文化烙印、发展轨迹和乡风民俗等文化资源进行调查、整理、展示。我们以虒亭镇综合文化站为平台,设立“乡村文化记忆”展示厅。文物保护工作成绩突出。我们严格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工作方针,积极推进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完成了市保单位常隆三嵕庙、流渠千手观音庙抢救修缮立项工作,对郭庄昭泽王庙、太平灵泽王庙等国保单位进行周边环境整治以及道路铺设,对国保单位文庙大成殿、市保单位太平周成王庙本体进行保护修缮。完成了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上报工作,对我县茶马古道驿、铺、店、桥梁、烽火台、兵营等遗存和遗址进行了摸底。(三)文化市场管理健康有序为进一步规范我县文化市场,使其健康有序发展,结合“六权治本”,我们5/9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严格市场监管,认真开展文化市场执法检查和“扫黄打非”、“版权保护”、“净网”、“护苗”2016等各类专项行动。今年以来,我们共检查重点场所240余家,出动600余人次,查处上网登记不规范案件14起,警告超时经营12家,停业整顿7家,关停黑网吧2家,依法暂扣盗版图书3600余册,盗版光盘1200余张,取缔体育经营场所2家,整治游商摊点2个,共计罚款26000元;坚持依法审批,今年共受理行政许可19件,年检换证180件。同时,积极打击盗版侵权行为,对县直单位正版软件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在加大对文化市场及系统所属单位安全隐患排查的同时,我们采取多种举措,全力强化安全责任落实一是对全县文化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共检查同一首歌KTV、奇艺影城等重点场所60家,停业整顿2家,共出动730余人次,进行零点检查5次,查处安全隐患13起,目前已全部整改;二是加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管,坚决杜绝发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事故;三是在政府广场开展法制宣传、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四是圆满完成了县里各类会议执机任务40次。(四)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壮大在对传统文化产业培育扶持的同时,我局围绕“一村一品”、“一乡一特色”、“一县一产业”文化产业发展思路,进一6/9步加大了对新兴文化业态的扶植力度,引导文化产业企业走出去、做大做强,积极培育发展文化产业和新型文化业态,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共发展数字影院3家(奇艺娱乐影城、人民影院、美星国际影城),组织金鑫集团、天下襄手工挂面、龙呈刺绣、叶雕、XX秧歌法显等参加了山西省第二届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全县重点文化企业达到15家,文化市场经营单位达167家,全县文化产业资产总额达万元。(五)“六权治本”工作积极践行根据县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六权治本”工作的目标要求,我局以引深“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为契机,早动手、早安排,强化领导,制定方案,精心实施,积极推进。在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的基础上,梳理审核权力事项,明确权力类型,行使依据和责任主体,优化权力运行流程,对“两单两图”(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防控图)任务进行了分工落实。共梳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65大项,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41个,廉政风险防控图6个,“两单两图”工作已基本完成。(六)机关党建工作常抓不懈认真落实“两个主体责任”,不断加强党建工作一是建立完善了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组织党员按时参加学习,认真撰写读书笔记;二是强化对党史、党章的学习教育。通过观看党史纪录片、组织党员干部到第一次党代会旧址开展革命传7/9统教育等形式,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务实清廉为民服务意识;三是开展了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四是组织全局党员干部签订了廉政承诺书和禁毒承诺书;五是深入帮扶联系点小垴村,对26户困难户、老党员进行了帮扶;六是完成了局党总支及所属四个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七是完成了2016年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我单位承办的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营造文明和谐环境、解决XX县人民图书馆馆舍的建议、关于加快我县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公共文化建设要持之以恒,更注重“接地气”、恢复我村文化活动中心修建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亟待加强等6个建议提案已全部办结。通过不断努力,我们的工作受到了上级和群众的肯定,公共文化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王村镇文化站获得第六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奖。县文化馆被评为一级文化馆,下良镇综合文化站被评为一级文化站,王桥综合文化站被评为二级文化站,先后获得了山西省第七届网络摄影大赛组织奖、XX市曲艺大赛二等奖等荣誉。目前,我们工作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建设完善、提升;二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夯实;三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缺乏,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四是管理服务措施有待8/9进一步创新提升。二、2016年工作计划按照国家、省、市“十三五”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要求,结合我县文化发展实际,2016年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巩固完善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基础,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职能,努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的21项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与内容。保证群众在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能够免费、就近读书看报、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观赏电影、观看地方戏、参加各类文体活动。2、加强乡镇、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落实国家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在现有文化设施基础上,通过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建设、完善乡镇、村和6大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让百姓均等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3、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在制定量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内容的基础上,探索“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使公共文化服务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体现出“最大最小”的价值取向,即最大程度上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同时满足个人最小的个性化需求,让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不再停留在纸面上,固定在房间里,而是真正服务每一个人。(二)重视保护传承,推进文化9/9遗产保护。在搞好文物保护的同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大力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达到文脉永续传承,留住乡愁,留住文化根脉目的;完善非遗数据库建设,加大XX鼓书、秧歌、襄子老粗布、XX手工挂面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强宣传和包装,不断开发新产品,同时,利用我县丰富的文物资源、文化遗产,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并继续做好法显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大型新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