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27900-2011《消防员呼救器》是中国关于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中呼救器产品的国家强制性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消防员呼救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旨在确保消防员在执行任务时,一旦遇到危险或需要紧急救援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呼救器迅速发出求救信号,提高救援效率与安全性。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概览:

  1. 范围:明确了标准适用的对象为消防员在灭火救援作业中使用的呼救器,用于发出遇险报警信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实施本标准时所依据的其他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3. 术语和定义:对呼救器、连续报警时间、预报警时间、防水性能等专业术语进行了解释和界定。

  4. 技术要求

    • 一般要求:包括呼救器的结构设计应便于佩戴、操作简单、坚固耐用且能适应恶劣环境。
    • 功能要求:应具备手动报警、自动报警(如倾斜角度超过一定值)、预报警(电量低时提前警示)、防水防尘等功能。
    • 性能指标:规定了报警声压级、报警持续时间、无线传输距离、电池工作时间等具体参数。
    • 环境适应性:需能在特定的温度、湿度、防水等级等条件下正常工作。
  5. 试验方法:详细说明了如何测试呼救器的报警声压、工作时间、防水性能等各项技术指标,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6. 检验规则:包括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要求,明确了检验项目、抽样方法及合格判定准则。

  7. 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要求产品上应有清晰的制造商信息、产品型号、生产日期等标识,并附带详细的使用说明书。

  8. 包装、运输和贮存:规定了呼救器的包装材料、方式以及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环境条件,以防止损坏和性能下降。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1-12-30 颁布
  • 2012-06-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27900-2011 消防员呼救器_第1页
GBT 27900-2011 消防员呼救器_第2页
GBT 27900-2011 消防员呼救器_第3页
GBT 27900-2011 消防员呼救器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27900-2011 消防员呼救器-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322010C 85 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790020 11201卜12 011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型号5技术要求6试验方法7检验规则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目次11112591刖罱011本标准第5章、第7章和811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本标准按照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消防员防护装备分技术委员会(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坚敏、周天、马皎皎、张燕、李窖垄、李瑜璋。本标准为首次发布。1范围消防员呼救器011本标准规定了消防员呼救器的术语和定义、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消防员在灭火救援过程中随身佩带的消防员呼救器(以下简称呼救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变湿热(12h+12BT 2423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击2423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由跌落 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动(正弦) 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3术语和定义31323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允许静止时间报警时间续报警时间救器发出报警声响信号的持续时间。4型号呼救器产品型号的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0号(A、B、)代号(救器省略)间(备 示例1:表示连续报警时间为300铡2:表示连续报警时间为240技术要求51一般要求 511呼救器应能在以下使用环境中正常工作;a)温度为一2570;b)相对湿度为3093;c)大气压力为8606512呼救器应设有佩带装置,并能在任意工作方位时正常工作。513呼救器的供电电源应采用可充电电池。514呼救器应设置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52功能要求521预报警功能呼救器处于自动工作状态时,应具有预报警功能。当静止时间超过允许静止时间时,应发出快速的断续预报警声响信号。在预报警期间,呼救器工作方位发生变化或呼救器作速率不小于5m报警声响信号应立即解除。 522自动报警功能呼救器处于自动工作状态时,当静止时间超过允许静止时间和预报警时间之和时,应发出连续报警声响信号和方位指示频闪光信号。在报警期间,报警声响信号和方位指示频闪光信号不受呼救器工作方位变化或运动速率变化的影响,并应只能手动消除。523手动报警功能呼救器处于手动工作状态时,应发出与自动报警功能相同的报警声响信号和方位指示频闪光信号。在手动报警期间,报警声响信号和方位指示频闪光信号应不受呼救器工作方位变化或运动速率变化的影响。524低电压告警功能 当呼救器供电电池的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80时,应发出区别于预报警声响信号的慢速断续告警声响信号或光信号。5通信功能通信型呼救器处于报警状态时,应发出报警声响信号和方位指示频闪光信号。同时,呼救器应能发射信号至接收终端予以识别,并能接收并识别来自接收终端发射的信号。526转换开关呼救器应设置“关一手动一自动”转换开关。转换开关应灵活可靠、坚固耐用,并有防误动作结构。53性能要求531允许静止时间呼救器允许静止时间应为30s2S。532预报警时间呼救器预报警时间应为1533预报警声级强度呼救器预报警声级强度应不小于8034报警声级强度呼救器报警声级强度应不小于10035低电压告警声级强度呼救器低电压告警声级强度应不小于6536连续工作时间呼救器连续工作时间应符合以下要求:a)连续开机时间不小于24h;b)连续报警时间不小于24037质量呼救器质量应不大于300g(包括电池)。538外观呼救器结构应完整,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斑点、气泡、裂纹和伤痕。539防爆性能呼救器的防爆性能应符合的规定。5310绝缘性能呼救器绝缘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a)正负电极与外壳问绝缘电阻在正常使用环境条件下应不低于50MQ;b)正负电极与外壳间绝缘电阻在湿热试验后应不低于1011防水性能呼救器置于水深为15无水渗入呼救器内,呼救器应能正常工作。 5312耐气候环境性能呼救器应经受表1规定的各项气候环境试验,每项试验后应符合531534的要求。交变湿热后,还应满足5310b)的要求。表1气候环境试验试验名称试验条件工作状态高温试验温度:70士2 持续时间:225土2 持续时间:23升至 40士2降至温度40土240土225士3 交变湿热试验通电状态相对湿度 859390938593持续时间 3温贮存试验温度:70土2持续时间:162度:一40土2持续时间:16213耐机械环境性能呼救器应经受表2规定的各项机械环境试验,试验后应符合以下要求a)不应有机械损伤和紧固部位松动现象;b)应符合531534的要求。表2机械环境试验试验名称试验条件工作状态频率范围z150弦)试验扫描速率1倍频程电状态轴线数 3每轴线扫描循环次数20峰值加速度59脉冲持续时间11每个轴向数连续冲击次数3跌落高度i540115314发射频率通信型呼救器发射频率应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指定的工作频段或频点及相关要求。发射频率误差不应大于25315频率稳定度通信型呼救器频率稳定度应不大于2510一。5316接收灵敏度通信型呼救器接收灵敏度应不大于05噪比为125317通信距离通信型呼救器有效通信距离(空旷地带)应不小于800m。5318发光亮度呼救器的发光亮度应不小于300cd319模拟烟雾环境方位指示性能在浓烟环境中,应可指示呼救器方位。6试验方法61试验环境条件 若在有关条文中没有说明时,各项试验均应在下述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a)温度为1535;b)相对湿度为4575;c)大气压力为860662试验用仪器试验用仪器包括:a)计时秒表:精度不低于01s;b)声级计:分辨率不低于1dB;c)稳压电源:精度不低于1;d)摇动装置:可将呼救器固定在上面,能连续摇动一次的时间小于25s;e)平面运动装置:可将呼救器固定在上面,能进行不小于5m频段无线电电磁波屏蔽房;g)射频频率测量仪;h)高频信号发生器;i)音频信号测量仪;j)亮度仪:精度不低于5。63报警功能试验使呼救器分别处于自动及手动工作状态,检查呼救器报警功能。01164低电压告警功能试验将稳压电源接人呼救器供电回路,缓慢调节稳压电源电压值直至低于呼救器电池额定电压的80时,检查呼救器低电压告警功能。65通信功能试验使通信型呼救器处于报警状态,检查通信型呼救器发射功能。消除通信型呼救器报警状态,使其处于自动状态,接受终端发射信号,检查通信型呼救器接收功能。66转换开关检查检查并操作转换开关,检查转换功能。67允许静止时间试验呼救器处于静止状态,将开关置于“自动”位置,同时启动秒表计时,至开始预报警,停止计时,记录秒表的测量值。68预报警时间试验呼救器处于静止状态,将开关置于“自动”位置,当开始预报警时,启动秒表计时,至开始报警,停止计时,记录秒表的测量值。69预报警声级强度试验在环境噪声不大于30呼救器产生预报警,在距呼救器中心水平方向1得的最大声级强度即为预报警声级强度。 610报警声级强度试验在环境噪声不大于30呼救器产生报警,在距呼救器中心水平方向3得的最大声级强度即为报警声级强度。611低电压告警声级强度试验在环境噪声不大于30呼救器处于低电压状态,在距呼救器中心水平方向1i"13远处正对呼救器用声级计测量,测得的最大声级强度即为低电压告警声级强度。 612连续开机时间试验将呼救器置于摇动装置或平面运动装置上,开关置于“自动”位置,开始计时,至呼救器发出低电压告警信号,停止计时。记录其测量值。613连续报警肘问试验将呼救器开关置于“手动”位置,开始计时,并在距呼救器中心水平方向3止计时,记录其测量值。614质量试验用精度不低于15外观检查目测呼救器外观。616防爆性能试验呼救器的防爆性能试验按的规定进行。617绝缘性能试验用兆欧表测量在50018防水性能试验呼救器不处于工作状态,将其至于水深为15的容器内,开始计时,当试验达到2出,擦干表面,打开呼救器检查。619高温试验将呼救器置于摇动装置上,按5312中高温试验条件及24232规定进行试验。620低温试验将呼救器置于摇动装置上,按5312中低温试验条件及24231规定进行试验。621交变湿热试验按5312中交变湿热试验条件及24234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测试绝缘性能。622高温贮存试验按5312中高温贮存试验条件及24232规定进行试验。623低温贮存试验按5312中低温贮存试验条件及24231规定进行试验。624耐振动试验将呼救器直立固定在振动台上,按5313中振动(正弦)试验条件及242310规定进行试验。625耐冲击试验 将呼救器直立固定在冲击台上,按5313中冲击试验条件及24235规定进行试验。626耐自由跌落试验按5313中自由跌落试验条件及24238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台面为光滑平整的混凝土台面。627发射频率测量 发射频率测量应在全频段无线电电磁波屏蔽房(室)中进行。按图1所示连接测量仪器,使呼救器产生报警,测量其发射无线电波频率。78频率稳定度测量图1发射频率、频率稳定度测量图通信型呼救器频率稳定度测量应在全频段无线电电磁波屏蔽房(室)中进行。按图1所示连接测量仪器,使呼救器产生报警,分别测量其在2、25土2、702时发射无线电波频率。629接收灵敏度测量接收灵敏度测量应在全频段无线电电磁波屏蔽房(室)中进行。按图2所示连接测量仪器。调节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频率为呼救器发射频率,同时,调节输出信号幅度,当音频(噪声)信号测量仪测得信噪比为12录输出信号幅度。三0通信距离试验图2接收灵敏度测量图于空旷地带进行试验,使通信型呼救器报警,记录通信型呼救器与通信接收终端正常通信的最大距离。消除通信型呼救器报警状态,使其处于自动状态,接受终端发射信号,记录通信型呼救器与通信接收终端正常通信的最大距离。631发光亮度测试呼救器发光亮度测试点的分布按图3要求,甩精度不低于士5的亮度测量仪在呼救器发光面5图3发光亮度测试图011632模拟烟雾环境方位识别性能试验试验室面积应不小于4m5m,使用发烟器发烟,烟气浓度以1呼救器放置在距观察点3察呼救器方位。7检验规则71型式检验711型式检验在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新产品试制定型时;产品设计、材料、结构、工艺上有较大改变时;正常生产满二年时;停产一年恢复生产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712型式检验的样品应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样,样本数为9台。713型式检验项目、试验程序和不合格分类应按表3进行。714检验结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判定为不合格:出现出现大于或等于二个出现一个时出现不少于二个2出厂检验721每台呼救器应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应附有产品合格证。722每台呼救器的出厂检验项目应包括52、531534、537、538、5310a)、5318,通信型呼救器还应包括53145317。723检验结果如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规定,则该台产品出厂检验为不合格。9011表3型式检验项目、试验程序和不合格分类样本编号不合格分类检验项目123456789未达到标准要求低电压告警功能未达到标准要求通信功能未达到标准要求转换开关检查未达到标准要求允许静止时间未达到标准要求预报警时问未达到标准要求预报警声强未达到标准要求报警声强未达到标准要求低电压告警声强350350且>325325且>300有明显的斑点、有明显斑点、有轻微斑点、外观气泡、裂纹、伤痕气泡、伤痕气泡、伤痕防爆性能未达到标准要求绝缘性能正常情况<40<5防水性能未达到标准要求高温试验低温试验耐气候环境性能交变湿热试验未达到标准要求高温贮存试验低温贮存试验振动(正弦)试验耐机械环境性能冲击试验未达到标准要求自由跌落试验发射频率未达到标准要求频率稳定度4来达到标准要求接收灵敏度。未达到标准要求通信距离m未达到标准要求发光亮度(ed未达到标准要求模拟烟雾环境方位指示性能未达到标准要求产品标志未达到标准要求此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