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三语文测试题 第 I 卷 (共 36 分 ) 一、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 齐白石授徒时有一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李苦禅谨记老师的这句话,因此他学的是老师独到的艺术匠心,而不是简单地描摩老师的艺术样式。在绘画 (题材体裁 )上,齐白石一生“为万虫写照、百鸟传神”,“万虫”“百鸟”寄托了齐白石对自然生活的思念。而李苦禅则有意避开老师常画的风物,更强调对象的象征意义, (赋予付与 )对象某些人格内涵。如综合了鹰、鹫等多种猛禽特点的“雄鹰”形象,是阳刚的化身;风中伫立的劲竹是刚正不阿的人格写 照 ; “雪侮霜欺芳益烈的白梅则表现了竖贞不屈的品格 在艺术修养方面,齐白石是诗、书、画、印四全,自谓“印第一,诗第二,书第三,画第四”;李苦禅未着意印学,诗不及齐,书法过之,较之老师又增武术戏曲之功。李苦禅认为:“齐老师治印是以金石艺术融入大写意,我把要这功夫尽用在读碑贴和欣赏 铜器图文和砖石刻画的拓片上 体会它的金石味道,融进自己的书画里,习得齐派 治印的真精神。” 此外,李苦禅对易经很感兴趣,他在绘画中追求一种“禅境”,齐白石赞扬他“能将有法为无法”。齐白石爱画暮鸦 归林,从鸟的朝飞暮还中 (领悟领略 )人生的真谛:李苦禅每临自然生机景象,往往喃喃念叨陶渊明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文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A授徒 伫 ( B描摩 劲 ( C念叨 着 ( D碑贴 拓 (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题材 付与 领悟 B体裁 付与 领略 C题材 赋予 领悟 D体裁 赋予 领略 3 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B C D 2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家园被毁,亲人受伤,但战士何伟说:“我知道家中亲人没有生命危险就可以了,这里的群众更需要救援。”这是何等境界 ?无独有偶 ,这样的事也发生在武警四川总队中队长杨昌军身上。 B春天的汴梁城,花红柳绿,生机盎然,游入漫步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水系工程中, 含英咀华 ,欣赏着粼粼水波、烟柳画桥。 C对两岸同胞的交流,“台独”政客都怕得要死、恨得要命,然而他们也太低估了台湾民众的判断力,其煽 动性言论经不起推敲,甚至 不赞一词 。 D那些慕名而来的游客们赞叹道:“桂林山水果然名不虚传, 秀色可餐 ,真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就扑朔迷离的中东局势而言,达成伊核全面协议,就如同拔除了一个潜在火药桶的引信,缓解了地区紧张局势,降低了冲突。 B北京申办冬奥会的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生动的冰雪运动姿态与书法艺术巧妙融合,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和中国文化的魅力。 C浙江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创新论坛”,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在演讲中表示:百度连接的范围越来越广、东西也越来越多。 D那种借口以反腐会阻碍经济发展,引发社会不稳定为名,主张反腐应适可而止的观点极其有害,因为反腐事关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 二、 (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黛眉。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全宋词中“眉”字出现的次数达到一千五百零九次。从审美学上来看,眉毛在人的面庞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往往起到画龙点晴之作用。在一首诗词作品中,对于眉黛的描写,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 (柳永少年 游 )描写了一个漂亮的歌女,眉毛像远山一样,眼波流转,千娇百媚。“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 (晏几道生查子 )也是通过描写远山眉、细柳腰,向读者展示出了女子的美 3 貌。 宋人认为,眉毛是很好的表现情感的工具。通过对眉黛的描写,还可以表现委婉细腻的情感。宋代词人陈三聘在鹧鸪天中写道“春愁何事点眉山”,把女子画眉和春愁结合在了一起。同样用眉黛来表示愁情的,还有如“金缕歌中眉黛皱。多少闲愁,借与伤春瘦” (石孝友蝶恋花 )以及“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 (贺铸忆仙姿 )。可以看出,宋词中关于眉的描写,很 多时候都和“愁绪”这个意象联系在一起。眉黛代表女子,以眉而写愁绪,体现了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欧阳修的诉衷情眉意中有这样的词句:“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远山”指的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 “远山眉”,即眉毛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古人常以山水来表达离别之意,歌女画眉作“远山长”,表明了她内心的凄苦之情,因为她“自有离恨”,故而将眉毛化作远山之形。 “花黄”也称“花子”“额黄”,是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它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蜒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 、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为“对镜贴花黄”,说明南北朝时期,在脸上贴装饰物,已然成为一种风尚。宋代上层妇女也继承前代遗风,在额上和两颊间贴金箔或彩纸剪成的“花子”。这种“花子”背面涂有产于辽水间的呵胶,用口呵嘘就能粘贴。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描写道“小山重叠金明灭”,一说即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有所脱落而造成的或明或暗的效果。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添妩媚动人之态。 “梅妆”也是宋代较为流行的一种贴 面妆容,“梅妆”即“梅花妆”。这种妆扮相传始自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醉卧于含章殿下,一朵梅花落在她的额上粘住,三天后才落去,因而作“梅花妆”。陈允平的绛都春中有“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两句,这里词作者专门提到“梅妆欲试”,体现了这种妆扮在当时的流行性。妆容虽美,但是却“芳情懒”,欲画而未画,说明这位女子心事重重,自己提不起兴致也更因无人欣赏,故无须白白画这妆容,更能体现出女子内心的孤寂。 (摘编自梁牧原妆容与服饰在宋词中的作用 )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一是因为眉毛在面庞上有外在的审美作用,二是因为眉毛能表现人的内心情感。 4 B细长而舒扬的“远山眉”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在这一时期词人的笔下,它常常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 C因为以眉而写愁绪,能体现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所以宋词中的“愁绪”,都会通过对眉黛的描写来表达。 D宋词中往往用眉黛代表女子,对眉黛的描写,能表现她们的春愁、孤苦和离恨等细腻丰富的内心情感。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花黄”作为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制作原料丰富、色彩鲜艳、形状多样,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妩媚动人。 B早在南北朝时期,妇女在脸上粘贴装饰物,就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中就有“对镜贴花黄”。 C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可以说全是在写女子的妆容。“小山”即“小山眉”,“金”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 D“梅花妆”是由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首创的一种贴面妆容,她因醉卧时一朵梅花偶然落在额上粘住,从而受到启发而作“梅花妆”。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词中无论是描写女子的眉黛,还是刻画她们的贴面妆容,都有助于体现她们的美貌动人,表现其委婉细腻的情感。 B“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与“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中都写到“眉黛”,其作用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愁绪。 C“远山眉”“花子”和“梅妆”都曾是宋代流行的妆容,宋代词人就将其写入词作中借以表现女性的形象或思想感情。 D“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和“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都通过描写女子神情慵懒,无心画妆容,体现出她们内心的孤寂。 三、 (每小 越 3 分,共 12 分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 12 题。 颤衎,字祖德,兖州曲阜人,少苦学,治左氏春秋。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以治行闻。后唐天成中,为邹平今。符习初镇天平,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习遽召衎笞之,暮客军吏成以为辱及正人,习甚悔焉,即表为观察推官,且塞前事。长兴初,召拜太常博士,习力奏留之。习致仕,衎东归养亲。 未几,房知温镇青州,复辟置幕下。知温险愎,厚敛多不法,衎每极言之,不避其患。晋祖入洛,知温恃兵力偃蹇,衎劝其入贡。知温以善终, 衎之力也。知温诸子不慧,衎功今以家财十万余上进。晋祖嘉之,归功于衎。俄迁都官员外郎,充东都留守判官,改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知州事。居半岁,得家问,父在青州有风瘴疾,衎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岁余,父疾不能起,衎亲自掬矢,未尝少倦。晋祖闻之,召为工部郎中,连使促召至阙,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以本官奉朝请。逾年,上表请还侍养,授青州行营司马。丁父忧,衰毁甚。俄召为驾部郎中、盐铁判官。以母老恳辞,有诏止守本官。开运末,授左谏议大夫,权判河南府,召拜御 史中丞。丧乱之后,朝纲不振,衎执宪颇有风采。尝上言:“才除御史者,旋授外藩宾佐,复有以私故细事求假外拜,州郡屯参谒之仪,出入失风宪之体,渐恐四方得以轻易,百辟无所准绳。请自令藩镇幕僚,勿得任台官:虽亲王、宰相出镇,亦不得奏充宾佐。非奉制勘事,勿得出京,自余不今厘杂务。”诏惟辟召入幕如故,余从其请。复抗表求侍养,改户部侍郎。衎又坚乞罢免,诏书褒许,即与其母东归。 汉乾祐末,丁忧。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赴阑,衎辞以足疾,不至。周广顺初,起为尚书右丞俄充端明殿学士。太祖征充州,驻城下,遣衎往曲阜祠文宣王 庙。城平,以衎权知州事。归朝,权知开封。时王峻持权,衎与陈观俱为峻所引用。会峻败,观左迁,衎罢职,守兵部侍郎。显德初,上表求解官,授工部尚书,致仕还乡里,台阁缙绅祖饯都门外冠盖相望,时人荣之。建隆三年春,卒于家,年七十四。 (宋史列传二十九 ) 9对下列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致仕,衎东归养亲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B知温恃兵力偃蹇 偃蹇:骄横,傲慢,盛气凌 入。 C晋祖嘉之,归功于衍 嘉:嘉奖。 D汉乾祐末,丁忧 丁忧:遭父母之丧。 6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衎每极言之,不避 其 患 其 如是,孰能御之 ? B复有 以 私故细事求假外拜 洎牧 以 谗诛,邯郸为郡 C出入失风宪 之 体 均 之 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衎与陈观俱 为 峻所引用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 为 俗人言也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 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 B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俄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 C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 D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误有闻过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颜衎曾因向符习进献贺礼而受到笞刑,但事后符习很后悔,又上表推荐他做观察推官,暂且搪 塞前面所做的事。 B父亲去世后,颜衍因母亲年老需要侍候,上表辞官,不许;后又两次上疏请求,最终得到皇帝褒奖,与母亲回家了。 C颜衎担任都官员外郎时,收到家信,得知父亲生病,没有奏报就弃官回家侍候老人,最后不再有当官的想法。 D颜衎曾因王峻的引荐而被重用,后又受到王峻的牵连而被罢官。最后退休回家,临行时朝内官员 7 争相为他送行。 第 (非选择题,共 114 分 ) 四、 (24 分 ) 13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 (3 分 ) (2)诏惟辟召入幕如故 ,余从其请。 (3 分 ) (3)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赴阙,衎辞以足疾,不至。 (4 分 )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送魏万之京 李硕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简要赏析诗歌颈联的写景艺术。 (4 分 ) (2)诗歌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 分 ) 8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 (1)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的 句子是“ , 。”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的诗句是:“ _, _。” (3)一个人有道德才不会孤单,才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为伴,正如论语里仁篇所讲的“ _, _”。 五、 (12 分 )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3 分 ) 崔永元老师在主持时这样解释道:语文的魅力就在于一个乞丐和一个诗人晒太阳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语文是什么 ? 在物理学里,场是一个以时空为变量的物理量;而在语文课堂里,场是一个以时空为变量的生命量。语文学习经历告诉我,语文素养的核心就在于阅读。而且,我认为, 因为中学生的时间是紧张有序的,中学生的生活是单纯而无干扰的。青春的空白期需要书籍来充实,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这个时间很关键。 17下面是“ 2016 年杭州 会”会徽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80 个字 。 (5 分 ) 注: 0 国集团 )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 会旨在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进行开放深入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9 18. 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向全校师生通报的广播稿,请仔细阅读、写出有问题的句子编号,并修改。(4 分 ) 自从 四川和贵州的部分 地 区发生 强烈地震 以来, 我省各界 对 震灾以后 的人民的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 赈灾 活动,捐款 累计已逾 300 万元 之巨。 我校原来已经捐款 (包括捐赠衣物折款 )18 万元 ,昨天又捐款 12 万元。 这些钱物 已经通过省有关部门转送到了 灾区 。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 22 题。 (18 分 ) 天 火 阿来 多吉跃上那块巨大的岩石,口中发出一声长啸,立即,山与树,还有冰下的溪流立刻就肃静了。 岩石就矗立在这座山南坡与北坡之间的峡谷里。多吉站在岩石平坦的顶部。背后,是高 大的乔木,松、杉、桦、栎组成的森林,墨绿色的森林下面,苔藓上覆盖着晶莹的积雪。岩石跟前,是一道冰封的溪流。溪水封冻后,下泄不畅,在沟谷中四处漫流,然后又凝结为冰,把一道宽阔平坦的沟谷严严实实地覆盖了。沟谷对面。向阳的山坡上没有大树,枯黄的草甸上长满枝条黝黑的灌丛。草坡上方,逶迤在蓝天下的是积着厚雪的山粱。 多吉手中一红一绿的两面小旗举起来,风立即把旗面展开,同时也标识出自身吹拂的方向。他挥动旗子的身姿像一个英武的将军。他口诵祷词。多吉是在呼唤火之神和风之神的名字。呼唤本尊山神的名字。他感觉到神灵们都 听到了他的呼唤,来到了他头顶的天空,他的眉宇间掠过浅浅的一点笑意。 他在心里默念:“都说是新的世道,新的世道迎来了新的神,新的神教我们开会,新的神教我们读报纸,但是,所有护佑机村的旧的神啊,我晓得你们没有离开,你们看见,放牧的草坡因为这些疯长的灌木已经荒芜,你们知道,是到放一把火,烧掉这些灌木的时候了。”神们好像有些抱怨之声。 多吉说:“新的神只管教我们晓得不懂的东西,却不管这些灌木疯长让牧草无处生长,让我们的牛羊无草可吃。” 他叹息了一声,好像听见天上也有回应他叹息的神秘声音,于是 ,他又深深叹息了一声,“所以,我这是代表乡亲们第二次求你们护佑。”他侧耳倾听了一阵,好像听见了回答,至少,围在岩石下向上仰望的乡亲们从他的表情上看到,他好像是得到了神的回答。在机村,也只有他才能得到神的回 10 答。因为,多吉一家,世代单传,是机村的巫师,是机村那些本土神与人群之间的灵媒。平常,他也只是机村一个卑微的农人。但在这个时候,他伛偻的腰背绷紧了,身材显得孔武有力。他混浊的眼睛放射出灼人的光芒,虬曲的胡须也像荆刺一样怒张开来。 “要是火镰第一下就打出了火花,”多吉提高了嗓门,“那就是你们同意了 !”说 完这句话,他跪下了,拿起早就备好的铁火镰,在石英石新开出的晶莹茬口上蒙上一层火绒草,然后深深地跪拜下去。 “神灵啊 ! 让铁与石相撞, 让铁与石撞出星光般的火星, 让火星燎原成势, 让火势顺风燃烧, 让风吹向树神厌弃的荆棘与灌丛, 让树神的乔木永远挺立 山神 !溪水神 ! 让烧荒后的土地来年牧草丰饶 !” 唱颂的余音未尽,他手中的铁火镰已然与石英猛烈撞击。撞击处,一串火星进裂而出,引燃了火绒草,就像是山神轻吸了一口烟斗,青烟袅袅地从 火绒草中升起来,多吉小心翼翼地捧着那团升着青烟的火绒草,对着它轻轻而又深长地吹气,那些烟中便慢慢升起了一丛幽蓝的火苗。他向着人群举起这团火,人群中发出齐声的赞叹。他捧着这丛火苗,通了灵的身躯,从一丈多高的岩石顶端轻盈地一跃而下,把早已备好的火堆引燃。 几十支火把从神态激越庄严的人们手中伸向火堆,引燃后又被高高举起。多吉细细观察一阵,火苗斜着呼呼飘动,标示出风向依然吹向面南朝阳,因杂灌与棘丛疯长而陷于荒芜的草坡,他对着望向他的人群点了点头,说:“开始吧。” 举着火把的人们便沿着冰封峡谷的上下跑 去。每个人跑出一段,便将火把伸向这秋冬之交干透的草丛与灌木,一片烟障席地而起,然后,风吹拂着火苗,从草坡下边,从冰封溪流边开始。升腾而上。剩下的人们,都手持扑火工具,警惕着风,怕它突然转向,把火带向北坡的森林。虽然,沟底封冻溪流形成的宽阔冰带是火很难越过的,但他们依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每一个人都知道,这火万一燃着了北坡上的森林,多吉蹲进牢房后,也许就好多年出不来了。 11 就因为放这把山火,多吉已经进了两次牢房。 今天,上山的时候,他从家里把皮袄与毛毯都带来了。有了这两样东西压被子,即使在牢房里,他也能睡得安安心心,暖暖和和了。大火燃起来了,引燃了那些荒芜了高山草场的坚硬多刺的灌丛,沿着人们希望它烧去的方向熊熊燃烧。来年,这些烧去了灌丛的山坡,将长满嫩绿多汁的牧草。 烧荒的滚滚浓烟升上天空,这大火的信号,二十多公里外的公社所在地都可以看到了。要不了几个时辰,公安开着警车就会出现在机村,来把多吉捕走。 (节选自天火,有删改 ) 19围绕“天火”这一线索,请用简单的文字概括梳理小说情节。 (3 分 ) 20多吉呼唤神、跪拜神、喝颂词,看似荒诞的细节在文中有何作用 ?(5 分 ) 21请依据小说相关内容,概括多吉这一形象。 (4 分 ) 22文章结尾处,多吉和村民一起“引燃了那些荒芜了高山草场的坚硬多刺的灌丛”,一场“山火”蔓延,但小说的题目是“天火”,为什么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 分 ) 七、 (60 分 )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当一个玻璃杯中装满牛奶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牛奶”;当它改装菜油的时候,人们会说:“那 12 是菜油”;只有当杯子空置时,人们 才看到杯子,说“那是一个杯子”。同样,当我们心中装满成见、财富、权势的时候,就已经不是自己了。人往往热衰于拥有很多,却往往难以真正地拥有自己。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诗歌除外 ),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3 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入评分标准 1 C (A 伫 B 描摹 D 碑帖 ) 2 C (题材是文章领域内容,体裁是表达形式。赋予,给予,寄托(重大任务、使命等);付与,拿出,交给。前者对象比较抽象,诉诸精神层面的;后者对象比较具体,或者交给 某人。领略,了解事物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领悟,偏重理解、体会。前者侧重了解欣赏,后者侧重体味其中深意。 ) 3 D (句号放在引号外面 ) 4 D (秀色可餐:一是指妇女姿色美丽诱人,二是形容自然景色优美秀丽。 A 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成对。(多用于贬义) B“含英咀华”比喻细细琢磨,体味诗文的精华。此句讲诱人欣赏风景,不符此句语境。 C 不赞一词:一言不发。应为“不值一哂” ) 5 B( 降低”与“冲突”搭配不当,可改为“减少”。 C 中途易辙。 D 句式杂糅。) 偏概全,“都会”,原文为“很多时候”) 然变必然。原文的意思是“梅花妆这种妆扮相传始自南朝”。) 解原意。前一句中的“眉黛”是用来表现女子的美貌动人,后一句中的“眉黛”是用来写愁绪,体现女子的惆怅心理。) 嘉”,动词,赞美,赞许。“余嘉其能行古道”(韩愈师说) 为“因为”,介词。 A,分别为代词和连词,表假设; C,分别为结构助词“的”和指示代词“这”;D,分别为介词表“被动”和介词,表对象,“对”“向”等。 11. B 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 ,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 12. C 应是“担任河阳三城节度副使”。 13.( 1)颜衎没有接到书信,按照过去的规矩来做,不久被属吏诉讼。 ( 2)(皇帝)下诏只有征召做幕宾的还和以往一样,其余的都按颜衎的提议。 ( 3)守丧期满,(皇帝)下诏让郓州的高行周资助遣送(颜衎)入朝,颜衎以腿脚有病为由推辞不去。 (“领书”“以”“为所”“诏”“辟召”“从”“服除”“ 津遣”“赴阙”“辞”倒装句式) 14.( 1)拟人:树色催寒,把树人格化,不是寒气使树变色,叶零落,而 是树色把寒气催赶而来。 14 视听结合:树色的变化,是从视觉入手;砧声,是从听觉入手。想象:通过树色、砧声,渲染了凄凉、冷清的氛围。(从炼字、虚实角度,言之成理亦可。答出两点,且分析恰当即可) ( 2)离别的不舍、伤感;对朋友路途和京城生活的担忧、关切;对朋友殷切的勉励和嘱托。(答出两点,具体赏析即可) 15.( 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胭)脂凝夜紫。 ( 3)德不孤 必有邻 16示例:语文的魅力在哪里?语文是富有生命力的一个场中学阶段是人生最关键的读书期中学阶段应尽可能 地多读书。 17. 会徽,用( 20 根)线条,绘出一个桥形轮廓( 1 分),同时辅以 016 篆刻隶书“中国”印章( 1 分)。桥梁寓意着 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之桥。( 1 分,任意一条即可)(“线条形似光纤,寓意信息时代的互联互通”亦可)图案中 “ O”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共赢精神。( 1 分)中文印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英文 呼应。( 1分) 18. 改成四川和贵州两省的部分;震灾和赈灾同音异义,改成“地震灾害”;“累计已逾 300万元之巨”中“ 逾”不通俗,“ 300 万元之巨”为书面语,改成“累计超过 300 万”;“(包括捐赠衣物折款)”,广播稿不能用括号说明或注释,改成“我校以捐款 18 万元,其中包括捐赠衣物折款,” 19祈火 引火 放火 20塑造多吉和村民的形象,呼唤神、跪拜神、唱颂词点明了多吉巫师的身份( 1 分);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虔诚的信仰及敢于改变现实困境的责任感表现出来,也借此展现了村民的质朴( 1 分);照应了题目“天火”( 1 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1 分);为小说增添了神秘感和庄严感( 1 分);并暗示了主题( 1 分)。 21出身卑微、勤 劳善良、安天知命、信仰虔诚、有责任感、舍己为人等(答出四点即可) 22多吉向火神、风神、山神祈祷,经由神灵同意“借来天火”。与小说中长啸、对神灵的呼唤和跪拜、唱颂词、祈火、放火等一系列细节描写相契合,借“天火”来表现多吉和村民对大自然敬畏、虔诚的共同心理及改变现实困境的渴望。暗示着小说的主题:既要敬畏大自然,同时对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要勇于改变,勇于从实际出发承担责任,天与人是和谐共处的。(每点 2 分) 【参考译文】 15 颜衎,字是祖德,兖州府曲阜人。小时候学习刻苦,研读左氏春秋。五代时梁朝龙德年间科举 考试及第,脱去布衣,开始进入仕途,担任北海主簿,靠政绩而闻名。五代时后唐天成年间,颜衎做邹平县令。符习当初镇守天平,用书信告诉所辖城邑的官员不要聚敛财物作为贺礼。颜衎没有接到书信,按照过去的规矩来做,不久被属吏诉讼。符习立刻召来颜衎用鞭子打了他,幕僚和下属都认为是羞辱了正直的人,符习很后悔,立即上书推荐颜衎做了观察推官,暂且搪塞前面所做的事。长兴初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