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徐州市 2016一、单选题(共 10小题) 1 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些从一木梳上划过,再让它从同一木梳上慢一点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前三者都不同 2 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A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B古代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C我们能听到波浪排击礁石的声音 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 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 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4 你留意过吗?安静的夜晚,狗竖起耳朵在警觉地谛听。这是由于( ) A狗听到很远处的人们手机的对话 B狗听到火星发出的声音 C狗听到无线电波 D狗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高频率的声音 5 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 ,小珍在另一头却听到三下声音 ,这三下声音依次是由下述物质传播的( ) A钢、空气、水 B钢、水、空气 C水、空气、钢 D空气、水、钢 6 人们用收音机收听电 台节目时,使用音量旋钮来调节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频率 D音色 7 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是因为(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8 将鼓轻敲一下,然后重敲一下,两次敲出的声音相比是( ) A音调改变 B音色改变 C响度改变 D三项均改变 9 超声波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运用超声波的是( ) A B声呐测距 C 一种速度测定器 D分贝仪 10 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 “降落伞 ”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风暴来临了。就加粗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超声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二、 填空题(共 14小题) 歌时发出的声音是靠声带的 ,并靠 作为媒介将声音以 形式传播出去。 12.“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这里的 “吼 ”, “叫 ”, “咆哮 ”的声源分别是 _,_, _。 须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 _ _决定;响度的大小跟 _有关 响度。影响响度的因素:( 1)声源的振幅;( 2)人耳离发声体的距离。 分出来这是因为它们的 _不同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m/s。一般来讲,声音在 中传播的最快,在 中 播的最慢。 图可知:图 1是 的波形,理由是 ;图 2是 的波形,理由是 。 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根据上述现象可归 纳出:( 2)声音是由物体的 _产生的;( 2)说明 _越大, 越大。 明 _ ,土电话表明 。在教室里,我们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 传播的。 体温为 _ 人说 “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 ”或 “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 ”,这里的 “高 ”和 “低 ”是指 ;而 “引吭高歌 ”、 “低声细语 ”里的 “高 ”、 “低 ”指的是 。 减小噪声,设立禁鸣区是通过 减小噪声。 0次,人们并没有听到声音,主要是因为 _ 。 三、 解答题(共 3小题) 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 ( 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 ( 2)将两 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 1),比较声音的大小。 请你帮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 电铃放到玻璃钟罩中,用抽气机抽去空气,接通电铃,使电铃工作,这时几乎 _ 铃声,慢慢地放入空气,铃声会 _。(说明声音大小如何变化) 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至少写出 2条。 几种物质的声速 v/(( 1) ( 2) 四、 计算题(共 1小题) 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 1500米 /秒,如发出超声波后 4秒收到由 海底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求海底深度。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共 10小题) 1 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些从一木梳上划过,再让它从同一木梳上慢一点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前三者都不同 考点: 声现象 答案: B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声现象。 硬纸卡从木梳上划过的速度一快一慢,木梳振动的频率一快一慢。乐音具有三种要素,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的影响因素是振动的幅度和人耳距离声源的远近;音调的影响因素是振动频率的快慢;音色的影响因素是声源的材料、结构。本题中只有音调是不同的,故选B。 2 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A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B古代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C我们能听到波浪排击礁石的声音 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 考点: 声现象 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声现象。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固体,液体和气体均可以传声。 ( 1)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传播的介质是空气, ( 2)古代枕着牛皮箭筒睡再地上的士兵,能听到通过大地传来的远方敌人的马蹄声, ( 3)我们能听到波浪排击礁石的声音,也是通过空气传播, ( 4)潜水员听到岸上的讲话声,讲话声通过水传到潜水员的耳中, 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考点: 声现象 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声现象。 (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不同,固体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 ( 2)人说话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 ( 3)我们人耳能听到声音,首先发生物体要振动,其次需要有传播介质。只振动而没有传播介质,人耳是听不到声音的, ( 4)声音的产生源自物体的振动,一切发生物体都在振动, 4 你留意过吗?安静的夜晚,狗竖起耳朵在警觉地谛听。这是由于( ) A狗听到很远处的人们手机的对话 B狗听到火星发出的声音 C狗听到无线电波 D狗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高频率的声音 考点: 声现象 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声 现象。 ( 1)声音的响度很小时,狗是听不到的, ( 2)声音是一种声波,而火星发出的声音属于无限电波,狗是听不到的, ( 3)狗的听觉范围是 1550000的听觉范围是 2020000能听到我们人听不到的声音。 5 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 ,小珍在另一头却听到三下声音 ,这三下声音依次是由下述物质传播的( ) A钢、空气、水 B钢、水、空气 C水、空气、钢 D空气、水、钢 考点: 声现象 答案: B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声现象。 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固体最快, 其次液体,最次气体。小珍听到的三下声音,分别是通过钢,水和空气传播来的, 6 人们用收音机收听电台节目时,使用音量旋钮来调节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频率 D音色 考点: 声现象 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声现象。 收音机有两个重要的旋钮,一个是改变频率,收听不同的节目,这个旋钮是调频旋钮;一个是调节声音大小,这个是音量旋钮。声音的大小即是响度。 7 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是因为(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 音调逐渐降低 C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考点: 声现象 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声现象。 往保温瓶里灌开水,听到的声音是瓶里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瓶内水位越高,空气柱越短,振动频率加快,音调逐渐升高。 8 将鼓轻敲一下,然后重敲一下,两次敲出的声音相比是( ) A音调改变 B音色改变 C响度改变 D三项均改变 考点: 声现象 答案: C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声现象。 影响响度的因素:( 1)声源的振幅;( 2)人耳离发声体的距离;音调与频率有关关 系: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音色与声源的材料、结构有关。题中只改变了敲鼓的力量,即改变了鼓的振幅,响度发生改变。 9 超声波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运用超声波的是( ) A B声呐测距 C一种速度测定器 D分贝仪 考点: 声现象 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声现象。 超声波的特点:方向性好;穿透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应用:传递信息和能量。 测速; 声呐测距; 超声波去除结石; 超声波清洗零件; 超声波焊接器等。分 贝仪是测量可听声响度的仪器,超声波不属于可听声。不属于的是 D。 10 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 “降落伞 ”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风暴来临了。就加粗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超声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考点: 声现象 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声现象。 频率低于 20然界中的火山爆发、地震、 风暴等都能产生次声。水母听到了风暴发出的次声波,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 二、 填空题(共 14小题) 歌时发出的声音是靠声带的 ,并靠 作为媒介将声音以 形式传播出去。 考点:声现象 答案:振动 空气 声波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声现象。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空气中传播时媒介则是空气,发声体的振动在空气或其他物质中的传播叫做声波。 12.“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这里的 “吼 ”, “叫 ”, “咆哮 ”的声源分别是 _,_, _。 考点:声现象 答案:风 马 黄河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声现象。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吼 ”, “叫 ”, “咆哮 ”均来自于 “风 ”“马 ”“黄河 ”。 须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 _ 考点:声现象 答案:真空不能传声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声现象。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是一个真空环境,真空不能传声,但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_决定;响度的大小跟 _有关 考点:声现象 答案:频率 振幅和距离声源远近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声现象。 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影响响度的因素:( 1)声源的振幅;( 2)人耳离发声体的距离。 _不同 考点:声现象 答案:音色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声现象。 音色是声音的另一个特色,不同的乐器,即使它们发出 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也能分辨它们。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m/s。一般来讲,声音在 中传播的最快,在 中 播的最慢。 考点:声现象 答案: 340 固体 气体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声现象。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m/s,平常我们讲的声速,指的就是此值。影响声速的因素: 介质的种类,一般情况下 温度,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图可知:图 1是 的波形,理由是 ;图 2是 的波形,理由是 。 考点:声现象 答案:乐音 声波有规则振动 噪音 声波无规则振动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声现象。 观察声波的振幅和频率,有规则振动的声波是乐音,无规则振动的声波是噪音。 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考点:声现象 答案:振动停止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声现象。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锣声是由锣面振动产生的,当锣面停止振动时,锣声便消失了。 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 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 2)声音是由物体的 _产生的;( 2)说明 _越大, 越大。 考点:声现象 答案:振动 振幅 响度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声现象。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洒在鼓面上的纸屑随着敲鼓时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纸屑跳的越高,说明振幅就越大,声音就越响。 明 _ ,土电话表明 。在教室里,我们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 传播的。 考点:声现象 答案:液体可以传声 固体可以传声 空气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声现象。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渔民的电子发生器是在水下吸引鱼,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土电话是靠线相连,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气体可以传声,那么老师的讲课声便是通过空气来传播。 体温为 _ 考点:物态变化 答案: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 体温计的量程为 35 42 ,分度值为 ,读书时只需要读到分度值那一位。整数温度是 36 ,小数是 8。读数是 36 + = 人说 “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 ”或 “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 ”,这里的 “高 ”和 “低 ”是指 ;而 “引吭高歌 ”、 “低声细语 ”里的 “高 ”、 “低 ”指的是 。 考点:声现象 答案:音调 响度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声现象。 乐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和音色。练声时说的高的音和低 的音指的是音调的高和低;引亢高歌和低声细语指的是我们说话声音的大和小,即响度的大和小。 减小噪声,设立禁鸣区是通过 减小噪声。 考点:声现象 答案:传播途径中 在声源处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声现象。 噪声的控制有三中方式:( 1)在声源处控制噪声:;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在入耳处减弱噪声。校园靠近马路的一边多植树,是将噪声声源与外界隔开,属于在传播途径中减小噪声。设立禁鸣区,不让噪声产生,是在 声源处减小噪声。 0次,人们并没有听到声音,主要是因为 _ 。 考点:声现象 答案:人耳听不到次声波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声现象。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叫做可听声,它的频率范围通常 20 20000个物体每秒钟振动 10次,它的频率是 10于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 三、 解答题(共 3小题) 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 ( 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 来的声音大小。 ( 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 1),比较声音的大小。 请你帮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 考点:声现象 答案:大 固体(课桌) 小 气体(空气)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声现象。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食品健康知识专题
- 维护公共卫生营造健康环境
- 危重症患者ECMO急救与多学科协作护理
- 科学与生命健康
- 小学生保险教育
- 2025年脲醛塑料项目申请报告
- 【呼伦贝尔】2025年内蒙古大兴安岭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录人才4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文库发布:护理课件
- 文库发布:劳动法课件
- 肾超声教学课件
- 2025年工程管理基础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4年江西省公安厅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真题
- 2025年湖北省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砂石销售提成管理制度
- 2025年湖南省中考生物试卷及答案
- 联想销售人员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地效飞行器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 乙烯 - 辛烯溶液共聚反应机理及聚合物链结构调控策略探究
-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成果矿井自查表
- 2025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