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4964-1994《赤砂糖卫生标准》是中国关于赤砂糖生产与销售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旨在确保赤砂糖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该标准具体规定了赤砂糖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及其他特殊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主要内容的说明: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甘蔗或甜菜为原料,经提取糖液后通过结晶、分蜜等工艺制得的带色砂糖产品,即赤砂糖。

  2. 感官指标:要求赤砂糖产品外观应呈红褐色或黄褐色,质地干燥,无明显结块,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气味正常,无异味。

  3. 理化指标

    • 蔗糖分:规定了赤砂糖中蔗糖的最低含量,确保产品具有一定的纯度。
    • 水分:限制了产品中的水分含量,过高易导致产品受潮、结块,影响品质和保存。
    • 灰分:控制赤砂糖中的矿物质含量,过高可能反映原材料处理不净或生产工艺存在问题。
    • 还原糖分:设定了还原糖的限量,影响赤砂糖的颜色和风味。
  4. 微生物指标

    • 大肠菌群:严格限制赤砂糖中大肠菌群的数量,作为衡量产品受粪便污染程度的指标。
    • 致病菌:不得检出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确保食品安全。
  5. 食品添加剂:若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食品添加剂,需符合国家有关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规定,不得超范围、超量使用。

  6. 包装与标识:要求赤砂糖的包装材料应清洁、无毒,且不会对产品造成污染;产品标签需清晰标注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信息及执行标准等。

  7. 储存与运输:规定了赤砂糖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条件,要求保持干燥、通风,避免日晒、雨淋、污染,确保产品品质不受损害。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 13104-2005
  • 1994-03-18 颁布
  • 1994-09-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4964-1994 赤砂糖卫生标准_第1页
GB 14964-1994 赤砂糖卫生标准_第2页
GB 14964-1994 赤砂糖卫生标准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4964-1994 赤砂糖卫生标准-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赤砂糖卫生标准4964of 44标准适用于由低纯度糖膏分蜜而得的带蜜的棕红色或黄色砂糖。2引用标准789. 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789. 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789. 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789. 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葡萄球菌检验789. 11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009. 11食品中砷的测定方法009. 而略带糖蜜味,无异味,无可见杂物。mg/mg/mg/h* , mg/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4一03 4964一94表2 , +/g) ,100 ( r.#az a 250 得检出4检验方法砷、铅、铜、二氧化硫检验方法分别按009. 11,009. 12,009. 13,009. 34执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检验方法分别按789. 2,789. 3,789. 4,789. 5,789. 10,789. 11执行。蜡用漂浮法检验:取食糖250 g,放人500 20水至瓶的三分之二处。用洁净的玻棒搅拌,并渐渐地补充温水到瓶口处,不使水溢出为止。用洁净的玻片盖在瓶口上,使玻片与液面接触,静置15 下镜检看1520个视野。再用小匙将瓶口漂浮物全部捞出,放在内盛50080分把匙上的瞒冲洗干净,镜检。把检出的蜻放入500070酒精瓶中保存或制作成玻片。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卫生部卫生监督司提出。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竺舜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